播放地址

绿色星球

欧美剧英国2022

主演:大卫·爱登堡

导演:内详

 剧照

绿色星球 剧照 NO.1绿色星球 剧照 NO.2绿色星球 剧照 NO.3绿色星球 剧照 NO.4绿色星球 剧照 NO.5绿色星球 剧照 NO.6绿色星球 剧照 NO.13绿色星球 剧照 NO.14绿色星球 剧照 NO.15绿色星球 剧照 NO.16绿色星球 剧照 NO.17绿色星球 剧照 NO.18绿色星球 剧照 NO.19绿色星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04:09

详细剧情

  节目是首个通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聚焦植物的纪录片,为观众们展示了这个低调秘密、不为人知的植物世界。它们既能与动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也可以像我们星球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具有攻击性、竞争性和戏剧性。为争夺光照、空间、营养和为家族开枝散叶的机会,它们会与竞争对手、动物和元素进行致命的斗争。
  本片展示了跨越20多年的新发现,同时揭示了相互紧密联系的植物世界。专业摄像机使我们拥有超越人眼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观察的更贴近与深入。
  全新的故事,前所未见的动植物行为,令人惊讶的英雄,带你从植物的角度看地球。

 长篇影评

 1 ) 生命之绿

大卫 · 爱登堡博士已过九旬,白发苍苍,真是将一生献给了纪录片。这部《绿色星球》首次采用微距延时摄影,记录了绿色植物的秘密生活。人和植物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维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一生都要完成的课题。在这个星球上,植物是所有生命的活动基础,它们用甘甜的果实提供食物,用宽大的茎叶提供庇护,用五彩的花瓣让人感悟的生命之美,赞叹大自然的精彩。所以朋友们,还给大自然属于原来的绿色吧,人们在绿色星球上会活得更加快乐。

//app.yinxiang.com/shard/s45/nl/19667094/f3210b6e-4ba4-4e57-9bef-5df8ef1a69b4

第1集 雨林天地

藤蔓

利用十分敏锐的卷须缠住龟背竹属植物,并向上攀爬以此得到更多光照;卷须处附着十多个小爪(倒钩),但轻木的叶片上长满了柔化的绒毛,如同盾牌一般让其倒钩无用武之地,难以抓牢

轻木

轻木一年之内便可长到10米左右;显微镜下它的横截面像一个蜂巢,内部充满空隙;不结实强壮且易折断,很难活过20年

耗费能量绽放花朵进行繁殖,吸引蜜熊舔舐花蜜,一夜重复七次;补充花蜜确定受粉成功,蜜熊也可在短短几周享受超过50升花蜜。

白环菇属真菌

依托切叶蚁喂食,每天约可吞食树叶达到5万片,并长出小的蘑菇喂养切叶蚁

切叶蚁分割一片大树叶约只需几分钟,行进速度可以达到2米每分钟

被侵略的红木会产生一种毒素,利用切叶蚁给真菌下毒进行远程攻击,反之,日渐衰弱的真菌也会及时发出信号更换树木

凯氏大王花(腐尸花)

世界上最大的花,直径达1米;花瓣呈血红色,表面质地坚硬,凹凸不平,有绒毛、胡须和牙齿;无茎无叶,只能看到它的花苞,寄生植物

约5年花苞绽放,一天授粉随后枯萎,会从花朵中央散发一股刺鼻的腐臭气味,吸引丽蝇步步深入以此授粉

龙脑香科植物

所有种子同时掉落,被吃掉的为其他种子赢得生长时间

见血封喉

见血封喉一种具备强大防御能力的热带植物,树干高,表面光滑,能分泌有毒汁液

在季风时节辉椋鸟会在树冠安家,食其果实排除粪便,化学毒素便随之到土地,自己也会一步步走向死亡,“聪明反被聪明误”

真菌分泌出消化树木组织的的酶,分解其营养物质,之后长出用于繁殖的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数十亿孢子,每个孢子都含有真菌遗传蓝图可杀死植物,推动死亡与腐烂

极轻的孢子被气流卷走,与水分子结合聚集为水滴,下落成雨水,每年雨林的降水量能超过2500毫米,在雨林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有些真菌还会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为“黑猩猩之火”

灯蝠花

夜间开花,下午6点左右绽放,只持续一晚,开放7小时后凋谢,吸引科室长舌蝠觅食传播花粉

第2集 水生世界

虹河苔(瀑布兰花)

茎可以分泌一种强效黏合剂以便附着河床生长

如羽毛般的丝状物是虹河苔发生形变的叶子,可以收集水中溶解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

大薸

叶子宽大松软,覆盖着细细绒毛,根系可以漂浮于水中,依靠水下根系迅速扩展吸收养分

水葫芦(凤眼蓝)

叶柄充满空气可使其浮于水面

虫根丁香蓼

通过发展节状茎叶,推搡菱叶丁香蓼的密集叶片为自己争取更多水中空间

亚马孙王莲

亚马孙王连挥动着新芽扫清障碍,随后叶片每天能向外扩张超过20厘米,直径可长到超过2米;几个月便可长出约40片的巨大叶片,剥夺着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和阳光

由粗壮的叶脉和充满空气的空腔支撑,表面布满可排水的孔洞,避免雨水聚积沉入水中,河泥养分通过叶柄向上输送促进叶片不断扩张

叶下2厘米的锐刺是其防御利器,可刺穿其他植物

湖球藻

如天鹅绒般的柔软线团,可随风漂流到深水处使得天鹅无法触及,随着漂流翻滚慢慢变圆变大,有的可达到篮球大小

其依靠风吹水流致使彼此互相摩擦转动清理附着在表面的水中沉积物,转动过程中便能够使每面都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

洪堡狸藻

可长出捕虫囊,排出其中水分,形成一部分真空的球体,只要轻轻触碰周身绒毛便能够将猎物吸中,仅需1毫秒即可完成

叉叶茅膏菜

叶上覆盖着长长的红色腺毛,每根腺毛顶端都有一滴黏液,察觉到猎物便会分泌大量消化酶分解对方身体

捕蝇草

叶片边缘排列着可以对合的刺毛,察觉到猎物便会闭合

通过“计数”的方式察觉猎物,其对于触碰的记忆可保存20秒;如果在这段时间再次触碰便会发动机制,再经过其反复触碰可以确定是猎物;随后叶片分泌化学物质溶解对方,获得能量开出花朵,吸引昆虫传粉

笔刷毛茛

柔软的茎沿着水平方向在水中生长,这样可以降低被水流冲走的风险

在春天会长出足以对抗水流的坚硬花茎,并将花朵抬升到水面之上进行授粉

香蒲

每年都会长出天鹅绒般柔滑的蒲棒,蒲棒包含25万颗种子,随风飘散,落地生根

海底草甸

通过自我复制实现繁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体之一

水下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大量氧气造成气泡涌动如水下雪花纷飞。由此产生的浮力,使水下植物浮游在河流里

第3集 四季更迭

糖槭树

槭树叶子被加拿大人视为国宝

糖槭冬天储存大量养分,天气回暖将养分从根部向上传输,树液增多,黄腹吸汁啄木鸟便会寻找槭糖浆危害糖槭,但其他动物也会伺机偷食,黄腹吸汁啄木鸟花费时间驱赶,这会给糖槭带来修复时间

欧洲菟丝子

寄生植物,拥有出色的嗅觉,能嗅到小型异株荨麻气味,刺穿异株荨麻的茎,吸取营养丰富汁液后迅速繁殖连接植株

敌人出现时,各种植物可以利用欧洲菟丝子发出信号展开防御

铅色槌唇兰

花期与刺臀土蜂交配季吻合,且外形颜色和雌性刺臀土蜂相同,甚至会模仿雌性的气味,不明所以的雄性进行交配便会粘上花粉,然后再到下一株进行交配,受粉以此完成

垂筒花

浴火重生——大火的浓烟能够唤醒垂筒花,红色让其成为烧焦土地上鲜明的信号,吸引南方重领花蜜鸟传粉

待到土地焕发新生,竞争者出现,垂筒花凋谢重回地下进行休眠,直到大火再次唤醒

蒲公英

一个绒毛头包含大约200颗种子,每颗种子都有一根冠毛,气流在冠毛之间形成一股涡流,种子随之升入空中,其中一些蒲公英种子可随风飞行90多公里

喷瓜

黄瓜的近亲,成熟后果荚压力会逐渐增大,就像打足了气的自行车轮胎,只需轻轻一碰便能将种子喷射很远

喷射越远越远离亲代,以避免竞争养分和光线

喜马拉雅凤仙花

种荚就像弹射机一样,种荚变干过程中会形成位置精确的脆质线,轻微的干扰足以触发弹射

银白镊被灯草

伪装成羊屎蛋,欺骗蜣螂帮忙埋进地里,准备生长

菌根网络

真菌菌丝深入树根末端,养分在树木与真菌间不断传递。整个森林由这些微小的丝连接起来

沿着网络树木可输送养分,传递相互交流的化学和电子信号

其中有的树会偷去竞争者养分,甚至释放毒素

有的受到食叶动物攻击,这种信号便让其他树分泌防御性化学物质

有的帮助传送养分给濒死的树,而母本树可识别后代并传输养分。

巨杉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体之一,可以长到近百米高,直径达11米,树皮厚度超过半米。

地球上最长寿的生物之一,有些已存活3000多年

它们每天需要4000升水,依靠季节性冰雪融水,但气候变化致使它们不得不舍掉针叶和枝干,便于生长

第4集 荒漠世界

胡杨

根系极长,而且与周围的胡杨根系相连,实现共享水分

沙地马鞭草

可以在几周之内从一颗种子长成一株开满鲜花的植物

泰迪熊圆柱掌

每根刺上又布满细小的尖锐倒刺

白喉林鼠不仅会利用掉落的泰迪熊圆柱掌获取水分,还会筑起屏障防止天敌

巨人柱&牧豆树

牧豆树能够为其遮挡住一半左右的烈日炙烤,并且牧豆树根系发达可以为巨人柱提供水分,并且能为年幼的巨人柱周围形成一道保温罩,防止巨人柱在寒冷天气因体内水分冻结而死亡,所以牧豆树也称保姆树

巨人柱为减少水分蒸发其叶片退化为刺,刺的根部连接可以吸水的刺座,水分汇聚到刺座后储存在巨大的茎干中,且其表面的棱可以伸缩变形,降雨时褶皱撑开,荒漠时依靠水分生长、开花、结籽

巨人柱可以大量储存水分,寿命较长。茎干可以储存多达5000升的水

同时它的刺起到防御作用,一些刺长可超过25厘米

仙钗

寄生科植物,通过小嘲鸫(dōng)食取后,把粪便排泄在仙人掌上从而获得水分

以寄主刺为支撑开始发芽,每颗种子都会伸出一根触角,用吸盘吸附在茎干上,等到晚上仙人掌呼吸时趁机探入茎干内部获取水分,待到第二年开花

生石花属植物

形似小石块,顶面透明易于阳光进入内部,繁殖季其花朵每24小时开放、闭合一次

毛犀角

利用茎干水分促进花苞生长,待花苞网球状大小开放,完全开放被称为“荒漠海星”

毛犀角花粉颗粒储存在5个微小囊袋中,表皮有褶皱且长有绒毛,散发出动物尸体的臭味,吸引丽蝇到来,小囊袋便会粘到丽蝇口器上进行授粉

三齿团香木

生长缓慢,有较强耐旱能力,一般处于休眠状态,降雨时生长发育,不靠结籽产生下一代,而是从基部长出新的茎干

鳞叶卷柏(还魂草)

属卷柏属,几乎无根,很少储存水分,但可移动

干旱时从根部断裂随风滚动,以此找到水源,绿色内芯可以吸收水分和阳光

郊狼烟草

郊狼烟草几周之内可达1米高,开出几十枝小花,散发香味吸引天蛾吸食花蜜,天蛾传粉并产卵,很快幼虫便开始啃食叶片。

发生后最先受到攻击的郊狼烟草叶片得到危险信号,将信号传给其他叶片,这样就能产生尼古丁麻痹幼虫,并使其散发特殊气味,致使大眼长椿和鞭尾蜥捕食

武伦柱

武伦柱为褐鲣(jiān)鸟和蓝脚鲣鸟提供庇护所,反过来它们的粪便为武伦柱提供养分

猴面包树

树干如同海绵,可以储存数千升水

大象会在雨季啃食其果实,依靠内部较潮湿木质纤维解渴,并通过粪便将种子散布各地,随后猴面包树能够自愈出新的树皮

第5集 休戚与共

蔓柳穿鱼

向光生长,花朵朝外,以吸引传粉

在传粉后,刚发育的种荚开始背光生长,寻找砖瓦最黑暗的地方,在缝隙中发芽,生成新株

印度榕

根系每天可生长2.5厘米,结实又柔韧,可弯曲成各种形状,卡西族人们会利用它们的根系搭建步行梯

在雨季卡西族把印度榕种在河边,悬空的根系用竹筒引导根系生长方向,一直延伸到对面形成桥梁。而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聚拢在一起分享资源和营养,比单独根系更加柔韧

野燕麦

每颗种子的顶部带有两根长毛,即“芒”

芒在白天干燥时会变得弯曲,等到湿度增大恢复原状,细小的绒毛紧抓地面,周而复始使得种子向前移动并钻入缝隙

所以为了不让它们深埋,人们培育出了没有“双腿”的种子,同时大量培育,助其生长,这也导致到处是单一的植物物种

扭叶松

雌性中欧山松大小蠹(dù)会在扭叶松树皮内部产卵,朝着树干上方钻洞,沿途产下虫卵,约可产100颗卵

幼虫会啃食树皮,扭叶松根部与针叶之间的通道遭到破坏,阻碍水分和营养物质运输。但严寒又会冻死大部分幼虫,可气候变暖正在影响着这种关系

绢木

作为夏威夷的入侵物种已肆虐成灾,人们通过人工砍伐和填满除草剂的彩弹杀死绢

刺毛樱莲

在野外只剩下57株完全成熟的刺毛樱莲个体,其中原因是因为镰嘴管舌鸟现已非常稀少,授粉情况微乎其微,但人们会在汉克每年会充当它们之间的媒介

 2 ) 做一棵树不简单

热带雨林里看似充满生存需要的一切条件:丰富的水汽和阳光,植物们卷的程度却不比996的社畜们好多少:

技能差的必将遭到淘汰,生存的王者长成参天巨树或是如菌类将整个网络铺满地下。云淡风轻的背后是不言而喻的强者生存;

营养丰富的池塘湖泊更是水生植物的修罗场:看着亚马孙王莲一步一步将自己的势力半径扩张到整个水域,仿佛人类世界铁马金戈踏平一切的重演;

本以为自然法则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但转眼到了条件艰苦的荒漠,胡杨却在广袤沙丘上让人肃然起敬。他们共生共存,根系交织,一旦其中一棵得到水分滋润,一整片胡杨林就一起得到供养;

是的,黑塞说的没错:树木就是言辞恳切的传教士。

他们虽然站在那一动不动,只静静看着我们相互厮杀又相互和好;纷争不断却又抱团取暖。在岁月的无数轮回中,他们早就知道这最初的法则和那最终的结果。

 3 ) 豆瓣9.8,今年第一神片终于驾到

说起纪录片,必然会提起这个响亮的名字:

“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

已经年过九旬的老爷子,今年竟然又推出了一部新作。

毫无疑问,年度最佳终于出现了——

绿色星球The Green Planet 主演: 大卫·爱登堡首播: 2022-01-10(中国大陆) / 2022-01-09(英国)集数: 6单集片长: 60分钟

之前的《蓝色星球》系列已经令很多人直呼美到窒息,而《绿色星球》口碑再次爆棚,豆瓣评分高达9.8

这部由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耗时四年完成的作品,被影评人称作“全球首部沉浸式聚焦植物的纪录片”

《绿色星球》启用了《蓝色星球》系列的制作班底,解说仍是我们熟悉的大卫·爱登堡

“自然纪录片之父”爱登堡拍摄《绿色星球》时,已92岁高龄。

看着白发苍苍的老爷子站在雨林中讲解自然,让人忍不住泪目。

老爷子真的将一生都献给了自然,很难说这会不会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部作品,且看且珍惜。

这是继26年前的《植物私生活》之后,BBC再次将镜头聚焦植物世界。

全片共五集,每一集都呈现了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如何应对生存挑战。

从雨林到海岛,从沙漠到冰天雪地的北极,从东非草原到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地跨越27个国家。

这是献给所有自然爱好者的一份礼物。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植物世界是静止沉默、甚至无趣的。

然而《绿色星球》中的植物世界,可能会颠覆你的想象。

通过延时摄影、细节展现这些新技术,植物世界前所未有地灵动了起来。

植物并不像看上的去那么“佛系”。

它们既能与动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也可以像我们星球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具有攻击性、竞争性和戏剧性。

为争夺光照、空间、营养和为家族开枝散叶的机会,它们会与竞争对手、动物和元素进行致命的斗争。

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制定计划、有记忆,以及那些比人类文明更古老,堪称“时间旅行者”的种子。

由于植物与人类生活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绿色星球》的摄制团队首创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首次采用实时和延时摄影技术,使观众可以用植物的时间维度来观察它们的生活。

或者说,这部纪录片中呈现的才是“真实”的植物世界。

除了植物王国充满戏剧性的精彩故事,让人无法抗拒的,还有每一帧都能当屏保的美好画面,洗眼效果满分。

很多看过《绿色星球》的人都不约而同发出疑问:这是怎么拍的?

众所周知,纪录片摄影师都是发明家。

这一次,团队也开发出了新产品。

退休军事工程师克里斯·菲尔德,十多年前看了《地球脉动》,着迷于其中的延时摄影,于是就自己在车库里研究植物延时摄影。

用10年时间,搭建了一台用机器控制的延时设备——三脚树,可以设定程序,稳定地让相机往任何方向移动。

这意味着,镜头运动是常速的,但是拍摄的内容却是延时摄影,我们好像在用植物的时间尺度看世界。

热带雨林中的切叶蚁搬运树叶的精彩画面,就是用它拍摄的。

此外,热成像摄影机、放大帧叠加技术、超高速摄影机和高端显微镜技术的使用,使观众得以沉浸式感受植物细致且精妙的动态美感,观看视角和体验堪比《地球脉动》。

在植物的世界中,死亡往往伴随着新生。

在哥斯达黎加的雨林里,当一棵老树死去、轰然倒地时,原先被老树遮住阳光地面植物,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阳光争夺战。

各种植物的嫩芽破土而出奋力地生长,都想抢先占据林冠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植物长出巨大的叶子,尽可能地吸收阳光。

而藤蔓植物则暗中挥动卷须,想攀附强者搭个顺风车。

一旦锁定目标,藤蔓就能在一年内迅速生长十米。

一棵年轻的轻木脱颖而出,巨大的叶片和一飞冲天的生长速度,让其他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狡猾的藤蔓还继续摆动灵活的触手,企图攀附轻木。

然而轻木叶子的表面长满尖刺般的绒毛,藤蔓根本无法攀附。

‍轻木最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赢得了胜利。

它的手下败将,只能在阴影中继续厮杀。

是不是颠覆了对佛系植物世界的想象?

还有更颠覆的:树木之间竟然可以交流!

科学家通过近20年的研究,发现树木之间其实是存在交流的。

通过地下的菌丝网络互相传递营养、传递信息。

比如一棵树在临死前,它会把所有的营养通过菌丝网络传递给身边的树。

一棵树遇到危险,它也会告诉其他的树,整个森林其实都在一个沟通网络当中。

有些植物还会通过养育“动物奴仆”,来为自己输送养分。

比如雨林中,有一种真菌生长在切叶蚁的巢穴中,通过释放出化学信号“告诉”切叶蚁它们想吃哪种树叶。

得到供养后,就会长出小蘑菇回馈切叶蚁。

接到指令的工蚁,就会出洞寻找真菌想吃的树叶,用强有力的下颚切下树叶,再不辞辛劳地背回巢穴。

出乎意料的是,植物面对掠食者,并不会坐以待毙。

比如红木,面对切叶蚁的掠夺,它的叶子会逐渐分泌毒素,通过切叶蚁来给大Boss真菌下毒!

真菌受到毒素的攻击,就会释放化学信号让切叶蚁换一棵树。

很多植物都会分泌毒液作为防御措施,但凡事都有个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就像一种叫“见血封喉”的树,它的树干能分泌一种剧毒的乳白色汁液。

一些原始部落制作的毒箭上都会涂抹它,所以也称毒箭木。

但是群辉椋鸟不怕这种毒素,它们成群结队地在见血封喉的树冠上做巢。

群辉椋鸟还很爱吃见血封喉的果实,一年能排出近250公斤的粪便。

粪便中的毒素渗透进地面,再被见血封喉的树根吸收。

久而久之,见血封喉就被自己毒死了。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动物和植物之间并非总是敌对,正相反,二者很多时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绿色星球》首次拍摄到了“蝙蝠与花相依为命”的画面。

科氏长舌蝠以花蜜为食,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灯蝠花是它们唯一的花蜜来源。

同样,科式长舌蝠也是灯蝠花的主要授粉者。

每朵灯蝠花只分泌少量花蜜,迫使科式长舌蝠飞遍森林的各个角落, 造访许多花朵并为它们授粉。

但是如果森林面积骤减,灯蝠花的数量难以满足科式长舌蝠,科式长舌蝠的数量也会急剧下降。

《绿色星球》中展现的植物世界,常常颠覆我们的常识。

例如森林大火,象征毁灭,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统统化为灰烬。

即便如此,仍然有植物浴火而生,它就是垂筒花。

大火熄灭4天后,在地下休眠了15年的垂筒花就会从灰烬中冒出来。

焦土之上悄然盛开的火红花朵,仿佛是自然在预示毁灭之后的新生,令人惊叹大自然的诗意。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有植物可以适应并生存。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球最干旱的荒漠之一。

但就是这样的沙丘上依然生长着坚强的胡杨,有些已经有超过一千年的树龄。

胡杨的树根可以超长延伸,所有胡杨的根系彼此连接,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只要一棵胡杨能找到水源,其他胡杨则都可以共享,它们就靠抱团共享的方式得以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

看似荒芜的沙漠中,其实蕴含着大量的植物种子,简直就是个庞大的种子库。

只需要一场大雨,沙漠中就会盛开出漫山遍野的美丽花朵。

这样的奇景虽然难得一见,但也说明了生命的坚韧和无处不在的生机。

《绿色星球》的最后一集,谈到了人与植物的关系。

印度的梅加拉亚邦地势险峻,当地的卡西族人利用印度榕发达的根系搭建桥梁和阶梯。

正因为印度榕的存在,他们才得以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在我们居住耕种的土地上,如何处理和它们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类种粮食时,会消灭那一带多种多样的植物,替换成单一的庄稼,世界上有400种植物因此消失。

人们也开始寻找方法,让庄稼的周围保持植物多样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意识到植物的重要性,开始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在肯尼亚,每年成千上万的树木遭到砍伐,当地人想出一个能持续发展的方法——

挑选本土植物的种子混合木炭粉做成种子球,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用弹弓射出去,重建大片的森林。

巴西有一个畜牧场原本是热带雨林,养殖了大量牲畜之后逐渐退化荒芜。

后来畜牧场主决定恢复雨林,他们重新种了各种树,经过10年的生长,生态逐渐丰富起来,连昆虫和动物也回来了。

这说明只要给植物条件,它们就能重建消失的生态系统。

植物强大的修复能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爱登堡认为,全世界应当互助合作,抓紧机会还原消失的森林。

只要生态环境恢复了原本的复杂性,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除了钢筋水泥的人类城市,这个世界其实应该多一些绿意和野性。

从呼吸的氧气到餐桌上的食物,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植物是地球上所有动物的生命基础,也是这个星球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

我们不该忘记,植物是人类最古老的盟友。

是它们的果实养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庇护,也让人类发现了什么是美。

现在,是时候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了。

我们可以一起使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绿意盎然。

而大卫·爱登堡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活在植物繁茂的世界,人类会更快乐。

*本文作者:RAMA 豆瓣9.8,今年第一神片终于驾到 豆瓣9.8,今年第一神片终于驾到

 4 ) 纪录片《绿色星球》观后感

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绿色星球》是全球首个通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聚焦植物的4K纪录片,为我们揭开了这个不为人知却又和人类紧密相关的隐秘世界。“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前往美国、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和北欧,从沙漠到山区,从雨林到冰天雪地的北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超出人类想象的世界。不得不感叹,BBC的自然风光纪录片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技术设备,拍摄思路和运镜都胜人一筹,而且工作人员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学习了各种知识、技能以及做出的各种尝试,都十分令人敬佩!

整个片子最具特色的便是拍摄的思路—把植物当作动物来拍摄。利用延时拍摄等方法,制作组给我们展现了群魔乱舞的攀爬植物、横扫千军的亚马逊王莲、随风流浪的还魂草等等,充分地表现了生物链底层的植物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无与伦比的环境适应能力。看过这节目的人都会知道,植物并不是世人眼中的不可移动,逆来顺受,安静无为,它们拥有一切生物该有的本能,为了生存挤掉竞争对手,欺骗和引诱其他生物成为自己的养分或者为自己工作,为了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壮士断腕……不一而足。我想,一些宗教如果是从如今这个时代开始建立并发展,应该就不会把吃素当作爱护生灵的规定来执行,因为植物明显也是千万生灵中不可被忽视的一部分。

然后,制作组凭借过硬的技术设备,带领我们前往了世界上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循环,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多种震撼场景。澳大利亚的山火,墨西哥沿海的贫瘠岩石岛--圣佩德罗马蒂尔岛、遍布真菌网络的地底世界……这些场景都值回票价了。当然,片子还让我知道了很多从前并不知道的事情,例如沙漠中的绿洲,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很多时候是昙花一现的,一场雨过后,荒漠变成绿洲,植物迅速生长开花和孕育种子,随着水分的逐渐干涸,一两周内这片绿洲又会恢复到从前的荒漠样子,直至下一场雨的来临;例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活了几千年的植物,真的太神奇了!

节目的最后的一集,讲的是人类与植物的休戚与共,升华了主题。有几个点也是让我印象深刻。卡西族人利用榕树的枝条的生长特性,通过人为引导,让榕树枝条成为了各个居住点的来往的桥梁,这些桥梁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过去以及榕树的生长会变得更加牢固!另外就是巴西已经有人在致力于恢复消失的热带雨林,成效显著。尽管破坏仍在继续,但是已经有人行动起来了,令人稍感安慰。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的夏威夷岛的生物入侵—绢木。当地有一支专门的团队会定期去清除在岛上生长过多的绢木,而在人迹不能至的险峻地区,则是由飞行员开着直升机带上射击员向绢木射出特定的药用子弹来精准消灭。虽然很用心,但是我感觉似乎花费的成本有点过于高昂了。我不禁疑问,为什么不利用和引进绢木的生物天敌呢?

除了有趣又新奇的内容,还要称赞制作组的用心。根据介绍,制作组用了12年的时间来拍摄这组纪录片,时间之长!而且,制作组真的去到了世界各地去取材,甚至还自己搭了一个热带雨林水池去拍摄亚马逊王莲!为了拍摄垂筒花,还特意向当地的消防员学习相关山火知识,做好充足准备,在消防员的带领配合下去到山火现场忍受高温去拍摄!还有坐船十几个小时去圣佩德罗马蒂尔岛拍摄武伦柱仙人掌、褐鲣鸟和蓝脚鲣鸟,其中有些工作人员严重晕船也没有在花絮中卖惨卖累!这样的工作精神真的令我动容,也令我反省自己。现在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坚持和毅力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呢?另一方面,尽管制作组也有在花絮中揭露拍摄过程中的艰苦和困难,但是并没有就此大肆宣扬,和某些别的制作组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大讲特讲,却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辛苦和乐趣,我认为这是很高明的拍摄技巧和想法,真的很不错!

尽管知道拍摄这节目肯定会很辛苦,但是我还是狠狠羡慕其中的工作人员,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人生真的好精彩,可以去那么多地方,还是常人难以到达的世外之地,以及拥有各种各样的特别的经历,例如拍蚂蚁、睡觉、醒来继续拍蚂蚁、然后睡觉……(哈哈哈)真实的痛并快乐着,比我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坐井观天的人生好多了。

此外,我觉得这个节目还对我的人生态度产生了一些启发。花絮中有谈及,高端拍摄设备三角树是一位BBC粉丝在业余自己捣鼓制作的,延时拍摄也是自学的!这让我对业余以及自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有时候真的,只要用心,有心,是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节目的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爵士听说已经九十多岁了,难以想象的高龄,他的状态太好了,名副其实的老当益壮!连高龄老爷爷也在发光发热,自己是否应该适当地努力一下呢?

总之,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绿色星球》真的很优秀!

 5 ) 我去了一趟热带雨林,参与了一场冒险

🌵🌵我去了一趟热带雨林,小心翼翼躲在丛林后,紧张好奇地窥探眼前这些从未见过的生物。我的灵魂被击中,几度心颤,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人类对生命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我跟着它们参与了一场冒险,看到了精妙绝伦的奇异生物,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看到了生死劫杀和优胜劣汰。 它们和人类想的不一样,可它们和人类世界互相评判,关系像一杆天秤,有时高,有时低,有时平行。 人类向往璀璨夜景,向往高楼林立,向往掌控压制。可回身一看或走到尽头,击中内心的却是五彩斑斓的奇异花草、壮阔奔腾的江河湖海、绿色盎然的山林树木,原始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永远多于工厂世界中的流水线作业。它们是人类永恒的灵魂安顿之处,人类只是天地蜉蝣,沧海一粟。 世界广袤无垠,千奇百怪,遥远之地还有众多生物野性生长,美丽至极,极度美丽就极度残酷。可是世界还真是可爱极了! 🌵🌵🌵 这绝对是我今年沉浸式观影的NO.1,太美了,频频惊讶,下巴都要掉了,为它开了大会员,观感更绝,配乐也超绝。

🌵🌵🌵

以下是我截的图

 6 ) Dynamics Plants 植物也是动物

有一种地下5米的真菌,会雇佣切叶蚁,去切叶子给他消化,并用生成的食物回报。 而树木也会反攻,生成有毒的化学物质,真菌吃了以后会不舒服,就赶紧告诉蚂蚁:麻利的,换一棵树! 有一种灌木,他的果实和鹿的粪便长得像,闻得像。 屎壳郎每次都抵不住诱惑,把他的果实认认真真地推到了土里,完成了播种。 有一种花朵,每次绽放,都是山火以后,荒芜中从休眠里探出头来。没有别的选择的昆虫和鸟类,来吃蜜,来传播花粉。 等到周围又生机勃勃起来,他又凋谢,睡到了地下,一睡就是十几年。 有一种荒漠植物,他会旅行。没水的时候会渐渐收拢成草团,起风的时候,随风而行,碰碰运气,看会不会遇到水源。 遇到了,就再次绽放生命。 有一片树林,每棵树的根系,通过真菌丝连在一起,互相通信,有些自私点顾着自己,有些慷慨些互相帮忙。 而中国的胡杨树林,竟然是,有一棵有较丰富的水源,就会补给给一整片——非常的社会主义了。 太精彩啦! 所以这个周末,想找一处地方,好好看看植物🌿

 短评

96岁的爱登堡老爷子依然奋斗在一线,还是熟悉的声音,还是顶尖的制作,碾压好莱坞特效,比肩阿凡达奇景,用最顶级的设备与技术,还原一个生机勃发又岌岌可危的绿色星球。

6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原来,植物也是动物。

7分钟前
  • 精神放逐
  • 力荐

拍得好棒啊!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永远可以相信BBC!(昆虫恐惧症人士再次启动恐怖电影半捂眼观看模式)每集后面的花絮部分总能让人再次惊叹

10分钟前
  • 零零发
  • 力荐

绝佳的视听享受,还能重温植物学知识。剧组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完全以植物视角呈现,非常棒的纪录片!

15分钟前
  • 枨不戒
  • 力荐

第一集就让我五体投地。雨林植物的无声战争被拍得险象丛生、暗藏杀机——当然,它们本就如此。我敬叹摄制组的专业水准与匠人精神(每一个镜头都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拍摄…)、感叹现代顶级摄影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惊叹自然的奇妙与无穷魅力…更感谢真诚的ta们,把自然如此隐秘的一面、原本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的一面呈现给了我们…

16分钟前
  • 浮游剑鱼
  • 力荐

在豆瓣标记看过的第15000个条目。—— 第1集 雨林天地 Tropical Worlds:延时摄影技术把植物的生长拍出了“动”物的感觉;惊喜地看到去年因《蜜熊的音乐奇旅》而了解的蜜熊;凯式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花絮联想起《生命》的第9集 植物…… 第2集 水生世界 Water Worlds:看到我妈常年养来喂猪鸭的大薸和凤眼蓝;亚马逊王莲的段落拍得像魔幻片,而湖球藻的段落则像冒险片;又见在《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第3集 南美洲看过的黑帽悬猴和希氏石脂鲤…… 第3集 四季更迭 Seasonal Worlds:模仿雌蜂的铅色槌唇兰,休眠浴火新生的垂筒花…还介绍了我曾种过的凤仙花…… 第4集 荒漠世界 Desert Worlds:22:11的多肉开花镜头莫名有种屁股开花的错觉…… 第5集 休戚与共 Human Worlds:生态果园联想到《最大的小小农场》,牧场主造林联想到《种树的牧羊人》……

2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这些新设备拍的真不错。看了很放松,爵士96岁了,这身体我以为刚七十……还进雨林

24分钟前
  • 力荐

副标题可以叫《神奇植物在哪里》。

29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选景、运镜、氛围、主持、文案、OST全都一流,看呆了我去… 每一种生物都好厉害,能为我们拍出这样伟大的作品的人类也好厉害。谢谢一切美好以及创造美好的事物!

32分钟前
  • 树里啦
  • 力荐

▫️每一秒都想要聚精会神的观看不想错过一帧画面的纪录片!这个星球上奇妙的瑰丽,顽强的生命奇迹,都毫无保留的在我们眼前展开!▫️这几年摄影和电脑技术的进步,给纪录片拍摄带来飞跃和革新,植物生长过程的延时摄影拍出了热血运动感!看的心潮澎湃!!我们可以看到平平无奇的河边各种植物的生死争夺;切叶蚁川流不息的在树干上丛林里的轨迹;王莲在湖水里心机跋扈的扩张!感谢剧组除了正片还同时放出了满足大家好奇心的幕后制作花絮!▫️有些不过几秒的镜头拍摄时间可能是以年计算,沙漠仙人掌的膨胀和伸缩竟然用固定机位记录了3年之久!!自然纪录片是人类献给这颗星球的诗歌吧,但是让万千物种加速灭绝的也同样是人类呀

34分钟前
  • 宅蘑菇Moku
  • 力荐

比约克说:“我的口味就这么独特,我看《国家地理》就像看A片。”那么这也是porn for me:比起动物(尤指人类?)丑陋的生殖器、粗暴的交媾,植物的繁衍才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生命之美。太陽、酸素、海、風。我多喜欢高速摄影下根茎舒张、花朵绽放的过程,多喜欢气孔一张一合的呼吸,那原始、顽毅的力量感,传达出的最本能的触动,都是现代舞最佳的模仿对象。它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智慧、坚强、宽容、仁厚,以静止的姿态,连接这颗星球所有的氧气。如果有来生,愿做一棵被子植物。

36分钟前
  • 极地单子星
  • 力荐

植物纪录片也能拍成动作片真是佩服,拍植物纪录片一点不比动物纪录片简单,惊叹于现代拍摄与制作技术,老爵爷出镜率是这几部里面最高的

40分钟前
  • mills
  • 力荐

Simply breathtaking. 延时摄影和巧妙编排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奇妙瑰丽的植物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从植物角度叙事,把植物当成动物一样跟拍,展现动态过程。剪辑配乐解说一起营造出了故事性和戏剧性,更不必说高清摄影机下的树叶、水滴、花开瞬间、蜂鸟振翅、碧绿的日本球藻、梦幻粉的虹河苔…都美到让人心颤。在旅行成为奢侈的后疫情时代,能看到这样的纪录片真的太治愈了,它提醒我们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美。老爷子95岁依然精神矍铄,有时候对着镜头笑得像个孩子。P.S.花絮总能让人惊讶于摄制团队的创新和无畏精神,可怕的工作量和令人敬佩的专业技能。比如拍摄切叶蚁,在雨林里搭rig, 用了可编程“三角树”摄影机,从7000个机位捕捉切叶蚁的活动。延时拍摄的最后成果展现了蚂蚁的行动轨迹,像一条绿色小溪流过林地,

41分钟前
  • 冬叶
  • 力荐

4KHDR真彩+杜比音效,实时和延时摄影、移动控制、超广角环拍、热成像摄影机、放大帧叠加技术、超高速摄影机和高端显微镜技术的使用,雨林、水植、荒漠、城市、山区、荒岛、田野,植物们仿佛毫无隐私,竟也活灵活现,细致曼妙,再清新不过了。全程沉浸式极致视听,连配乐都宛如一场场音乐剧,真是赏心悦目!96高龄的艾登堡爵士,精神矍铄,还能如此佳作不断,实乃我辈之福。9.7

4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从此,看待植物的角度转变了。草木无情?草木有情有义有担当,有生存之道,有朴实无华者,也有狡诈奸滑者,有务实者,也有锋芒毕露者…休戚与共,是文明传承蔓延的根基

46分钟前
  • Y.Sir
  • 力荐

不得不惊叹BBC自然纪录片的无敌高水准!大卫·爱登堡爵士幽默风趣、浑厚深沉的精彩解说也永远为节目锦上添花、增色无穷。纪录片揭示了这看似平和、静态的绿色植物世界其实也是一为生存、繁衍而弱肉强食、花样迭出、千奇百怪的“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每集结尾处均有约八九分钟的拍摄花絮,曝光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罕见精妙的画面是如何拍摄的,比如拍Fire Lily, 地下蛰伏15年遇山火方会钻出地面开花的奇异植物……,我敬佩这些执着、专业的制作者们!他们不仅让世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也召唤着我们与这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和平共处!

48分钟前
  • 楚凝
  • 力荐

最喜欢第一集、第二集和第五集。植物之间的竞争、协作、此消彼长的激烈程度简直不输人类社会。希望有更多的人类能意识到植物不说话,但是有智能,而我们能更好生存的前提必然是尊重这些有“头脑”的生命,与之和睦共存。

52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制作水平达到bbc水平,需要1-2代人的努力

56分钟前
  • 冰的咖啡
  • 力荐

希望老爷子多活几年

1小时前
  • 滑过冰
  • 力荐

看过之后赶紧给我的花们浇水,说点好话,以后还要多看看,要不然它们会伤心的。

1小时前
  • 苏斯洛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