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麻辣烫

剧情片中国大陆1997

主演:高圆圆,徐静蕾,邵兵,濮存昕,吕丽萍,周华健,郭涛,徐帆,文兴宇,王学兵,赵淼,李宗盛

导演:张杨

播放地址

 剧照

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2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3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4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5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6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3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4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5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6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7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8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19爱情麻辣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2

详细剧情

周建(王学兵)和夏蓓(刘婕)在繁琐的婚前准备过程中,与五段不同年龄段人的爱情故事迎面,在这些故事里,他们瞥见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   《声音》一段,他们见到的是少年人朦胧美好的初恋风情;《照片》一段,他们感受到的是青年人热恋的轰烈;《玩具》一段,年轻夫妇婚后平凡、平淡的生活与幻想世界的差距被他们尽收眼底;《十三香》一段,入他们眼的,是人到中年再次面对爱情考验时走上离婚之路的无奈和坚决;《麻将》一段,他们所见,则是步入人生黄昏之境的老年人沐浴夕阳之恋的温馨。

 长篇影评

 1 ) 爱情麻辣烫,酸甜苦辣咸

1997年,一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生处女作上映,创下内地连映12个月的纪录,最终收获三千万的票房成绩,在当年仅次于《泰坦尼克号》与《甲方乙方》,并一举获得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这部电影叫《爱情麻辣烫》,它的导演是张杨。

海报

张杨不张扬

尽管新片《冈仁波齐》票房悄然过亿,成为年度电影事件,但是张杨其人仍未被大众熟知。虽然名为张杨,但他的性格却毫不张扬,只是不断埋头创作。如今常年一身牛仔打扮,似乎在思考信仰与自身的关系,探寻自我精神世界的内部组成。

张杨近照

在第六代导演里,虽然同样关注现实主义题材,但张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是张元、王小帅、贾樟柯还是娄烨,他们早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锋利和反叛的色彩,在张杨大部分电影里都无迹可寻。

考虑到受众以及商业电影被污名化的现状,我更愿意把张杨的电影称为大众电影。他拥抱市场与观众,愿意将个人的作者化表述融入主流叙事中。或许也正因此,他反倒成为被影迷较为忽视的优秀导演。

爱情拼盘电影的佼佼者

《爱情麻辣烫》是一部爱情拼盘电影,在华语乃至世界范围内,这样的电影都不在少数。近年来国内院线就有《全城热恋》《全球热恋》《咱们结婚吧》《北京爱情故事》《恋爱中的城市》等片先后上映。

它们或是不同导演各拍一段最后汇成风格迥异的短片集,或是多位明星在不同段落各自为营,致使观众对这种类型电影褒贬不一。但看《爱情麻辣烫》这部二十多年前的作品,观影体验却毫无割裂之感,反觉格外圆融流畅

观察这部电影的编剧阵容,除了张杨以外,你会发现几个熟悉的名字:刁亦男、蔡尚君、刘奋斗,他们后来纷纷走上了导演之路并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刁亦男《白日焰火》获柏林金熊奖,蔡尚君《人山人海》获威尼斯银狮奖,刘奋斗《绿帽子》获得纽约翠碧卡影展最佳故事片奖。

从左至右:刁亦男、蔡尚君、刘奋斗

《爱情麻辣烫》有5位编剧,主体部分也分为5段故事。它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段落合集,而是用一线串珠式作为结构,采用类章回体叙事。线是周建(王学兵 饰)和夏蓓(刘婕 饰)的这对新婚夫妇,珠则是《声音》《麻将》《玩具》《十三香》《照片》。它们相互之间并无明确关联,也少用不同组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做过渡。各部分也没有在正片中显示小标题,表明导演并无意做出段落分明的效果。

爱情的滋味,酸甜苦辣咸

《爱情麻辣烫》与流行歌曲关联紧密,甚至邀请李宗盛、周华健、赵传等著名歌手客串出演。

周华健客串出演

片中大量使用港台流行歌曲来烘托都市和时代氛围,在开头就引用李宗盛《你像个孩子》的经典歌词作为字幕卡。三行字道尽爱情的无奈辛酸,为这锅爱情麻辣烫定下基调——

“恋爱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难的。
相爱的容易的,相处是困难的。
决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困难的。”
片中插曲

电影的情绪是多变的,每一段故事都承载了不同的爱情形态。与其说是爱情寓言,不如说是爱情童话。是基于都市现实之后,总结提纯的情感阶段。

电影以喜剧开场:热恋的情侣见家长、买家具,筹备新婚。随后在全片中穿插买婚戒、去婚姻登记处、拍结婚照、婚礼等场景。小两口有终成眷属的喜悦之情,亦不乏婚前的恐惧,以及对关系转变的茫然失措。对新婚关系有极俭省而精到的描摹。

:《声音》讲述的是一段青涩的早恋,男孩将对女孩的感情录进磁带。奈何被女生家长发现,眼见爱情之花还未绽放却要枯萎。两人渐生罅隙,但女孩最后用一席话化解了心结。对于这种萌芽的爱恋,最难拍的是情绪,如何在深情与矫情之间找到平衡,是编导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声音》是一个不错的示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也是高圆圆的大银幕处女作。

甜:《麻将》对准了黄昏恋,退休老护士在电视上公开征婚以排遣寂寞。在女儿的安排下她与三位老头同时在家中见面,以为场面即将陷入尴尬,却因麻将的撮合,四人其乐融融地度过一个下午。虽然没有在几人中找到真爱,但也再次体会到热烈的生活。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也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事到如今,这个朴素的观点似乎仍未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玩具》则聚焦中年危机,是童话色彩最浓的一段。两夫妻虽未至七年之痒,但已形同陌路,最后竟依靠玩具重拾相爱最初的激情。很多中年夫妻看到这段应该都会心生羡慕,但电影很快就转入了更为现实、更为冷酷的《十三香》。

: 《十三香》则展示了婚姻的尽头——离婚。妻子去意已决,哪怕丈夫心有不舍,哪怕儿子做出一桌好菜挽回父母的婚姻,破镜终难重圆。这段故事并未点明两人情感破裂的缘由,但濮存昕和吕丽萍两位实力派演员的演技极有说服力。当一段爱情关系中有了结晶,分开便成了困难的事。父亲和儿子的对手戏,堪称全片中最催泪的段落。

:《照片》是现代新新人类的爱情故事,通篇采用画外音的方式。无法解释的爱,无法解释的离开。既疏离又亲密的男女关系。整段故事的叙事手法,似乎能在张一白后来的《开往春天的地铁》中找到延续。

在这部处女作中,张杨无疑展现出了非同小可的掌控力,用不同的叙事风格照顾有不同审美需求的电影观众。上述几段男女关系,高度概括又富有层次。看似无甚关联,但又可理解成一段爱情在不同阶段的演变,使王学兵和刘婕的故事线显得更为耐人寻味。没有晦涩深奥的哲理,尽是开门见山的表述,而观毕又令人若有所思,是张杨电影从始至终难能可贵的特质。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情电影是最长盛不衰的类型片之一。在华语爱情电影脉络里,接地气的《爱情麻辣烫》显然占有一席之地。

2016年,一部名为《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的电影上映。此片由张杨监制,刘奋斗任剧本总监,刁亦男和蔡尚君联合坐镇艺术总监,是四人继97版《爱情麻辣烫》诞生18年后首次相聚,却遭遇口碑票房双失败。华语电影人,可否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呢?

本文系“FIRST青年电影展志愿者”公众号专稿:处女泉 | “来碗爱情麻辣烫”

 2 ) 迷失在城市里的爱情

很早前看的片子了,
记忆,跟电影本身一样混杂,都是片段状了.
只记得是三段不同的爱情故事,也许是四段?
不记得.

在那年曾经打动过我.
还记得最后一个故事是徐静蕾演的,
现在看她,已经没有当年那样清澈的眼神.
最后一个镜头,是她在城市的高楼林立中,迷失爱情,
也迷失自己.

还好,现在看她的博客,淡然的,从容的,
只是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历练,
让一个感性的女子,变得理智和清醒,
决不迷失自己.

 3 ) 《声音》短片分析

短片中有意义的反转

爱情麻辣烫《声音》短片结构工整,讲诉了一个喜欢声音的男孩,用声音追求自己暗恋的女生的故事。男孩王艾从小喜欢声音,短片通过蒙太奇展示他录在磁带上的各种声音——有火车飞驰而过的声音、有白雪飘飘的声音、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声音、有电钻运行刺耳的声音、有风铃随风作响的声音……不过在王艾心中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却是同班女同学荷玲的声音。

王艾偷偷地录下荷玲的声音,将她的声音和自己录制过的声音剪辑在一起,做成一封“声音”的情书送给了荷玲。此时剧情使用了意外技巧——这封情书却被荷玲的妈妈发现。荷妈将磁带给了老师,王艾被请了家长。王艾的磁带被父亲全部给扔掉了,王以为是荷玲“出卖”了自己,所以觉得自己很可笑,将剩下的磁带给摔坏了。从此以后,王艾不再录音,也不再关注声音,和荷玲的关系也渐行渐远。有一天放学打扫卫生,荷玲告诉了王艾真相——磁带是妈妈自己拿走的。王艾问荷玲如果磁带没有被发现,荷玲会以穿白裙子的方式答应他吗?荷玲不好意思回答,便离开了。

几天后,王艾觉得这一切都结束了,自己也不再对声音敏感。可就是在这万念俱焚的时候,王艾看见荷玲穿着白裙子在阳光下走过。王艾仿佛又重新听到了心跳的声音,完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反转,呈现出短片的思想主题。

短片结构

开始:男主人公王艾在铁轨旁录火车经过的声音,用独白的方式告诉观众,自己喜欢声音

纠葛:有一天,王艾听见了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同班女同学荷玲朗读课文的声音

发展:

情节点1、王艾开始偷偷录制荷玲的声音。他将荷玲的声音录下来,制作了一盘磁带,向荷玲表白。王艾在磁带里说如果荷玲答应自己的表白,星期一荷玲就穿白色的裙子来学校。

情节点2、荷玲听了磁带不知如何是好,磁带被荷玲的妈妈发现。荷妈将磁带给了老师,王艾被请了家长。

情节点3、王艾的磁带被父亲全部扔掉。王艾自己也不再听磁带了,开始疏远荷玲。

高潮:一天放学打扫卫生,荷玲向王艾道歉,说明了磁带是妈妈自己拿走的。王艾问荷玲,如果那天磁带没有被发现,周一她会穿白裙子来学校吗。荷玲没有回答,离开了。

结局:王艾独白,说自己不再关注声音了,直到有一天,他看见荷玲再一次穿着白裙子走在阳光下,仿佛自己又听到了心跳砰砰砰的声音。

电影里的“情书”

送情书是爱情电影常用的桥段。但电影里的情书不一定是书信的形式,高超的叙事会通过电影的象形功能让道具成为“情书”。

爱情麻辣烫《声音》短片中,就使用了两个“情书”道具。这两个道具分别是代表男主人公王艾的磁带,和代表女主人公荷玲的白裙子。王艾自幼喜欢声音,他用他的磁带收集了许多声音,包括荷玲的声音。王艾将这些声音转录成一盘磁带情书,送给了荷玲。这盘磁带就是王艾情窦初开内心的外化,但不幸的是这盘磁带最终落入了荷玲妈妈的手上。荷妈将磁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又在王艾父亲面前播放这盘磁带,把王艾年少的内心撕开,暴露在成人世界之中。王艾觉得荷玲辜负了自己。王艾父亲随后将家里所有的磁带全部给扔掉,王艾自己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将那些磁带给扳烂,彻底地告别了懵懂的青春感情。

王艾的磁带“情书”

另一方面,当其他女同学都穿着牛仔裤加T恤时,荷玲那条富有少女气息的白裙子突显了她女主人公的地位。王艾在磁带里对荷玲表白,告诉她如果荷玲也喜欢王艾,那么星期一就穿白裙子来学校,回答自己的心意。在荷玲听磁带情书之前,影片给了阳光下摇曳的白裙子一个特写。到上学前的晚上,白裙子出现在了荷玲的床边,说明荷玲对王艾的态度并不是直接拒绝。第二天东窗事发,王艾受到批评。在走廊碰见荷玲时,王艾故意低着头不看荷玲,但是当荷玲离开后还是回头想确认荷玲的服装——荷玲穿着牛仔裤和T恤,没有穿白裙子,王艾彻底死心。随后,王艾开始疏远荷玲,荷玲也再也没有穿过她的白裙子。直到影片高潮,荷玲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磁带是被妈妈拿走的,从而消除了两人的误会后。影片结尾,作为情书的白裙子再一次回到了荷玲的身上,王艾又重新“听见”了声音。

荷铃的白裙子出现在床边(特写镜头强调)

电影需要含蓄,青春需要留白,用道具处理青年男女情感的方式十分巧妙,表达爱情不一定非要用台词你爱我、我爱你。与之相同的还有岩井俊二的《情书》,女主人公翻开青春时男主留下的借书卡,一副自己的肖像出现在她面前。她抱紧这封借书卡情书,一切的情感在此时不言而喻……

电影《情书》中藤井树的“情书”

《声音》的声音处理

既然是一部关于电影本体的短片,分析《声音》的声画结构就不能错过。

1、虽然说声画对立让电影更有意味,但声画同步也能起到强调作用,特别是在人物出场时。短片开始用人物独白加蒙太奇的方式介绍完基本信息,随后女主人公荷玲出场。方式为:声音独白(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画面为一只手打开录音机的特写,然后BGM(吉他指弹)响起,荷玲朗读课文的声音出现。特写镜头慢慢地移到荷玲身上,用一个长镜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荷玲出场(长镜头的使用也吊住了观众胃口)。并且当画面出现荷玲的面容时,BGM从吉他指弹加入了扫弦的旋律,强调画面中的人物。同时,第二个荷玲的镜头(王艾的主观视角)也用了这一技巧。镜头从荷玲的腿部慢慢摇至脸部,当脸出现时,BGM加入了电音旋律,强调女主人公。

2、主观声音的使用。当独白交代王艾喜欢上荷玲后,虽然王艾身处操场、食堂,但这些人多地方的环境音都消失了,只剩下荷玲出场的BGM和王艾的独白。同样,当荷玲听了磁带情书后,荷玲的脑子里也是那封情书的声音。爸爸妈妈在画面只有口型,却没有说话声。短片用主观的声音表达青年男女陷入爱河的感觉。相反,当王艾的情书到了老师那里,被老师罚站到走廊时,虽然走廊离操场很远,但却有了操场学生运动的声音了,表示王艾的爱情梦醒了。

3、玩形式,根据剧情的发展让有源声变为无源声,让无源声变为有源声,两种声音在“戏里戏外”相互转换。最能体现《声音》短片的形式主题的就是这一点。王艾磁带情书里最重要的声音——荷玲说“喜欢啊”,就是在一个有背景音乐的商场里说的。因为荷玲出场才使用了BGM强化剧情,所以观众很自然地以为商场戏用的是BGM,是影片的无源音乐。可是后来通过人物对话——王艾问荷玲喜欢这首歌吗,通过台词让影片的BGM变为了商场的BGM。在王艾疏远荷玲的商场戏中,原先BGM的副歌是王艾和荷玲第一次接触的场景,而此时却变成了两人彻底地分离,商场的BGM反而映衬了两个人的悲剧。另外一点就是王艾录制的情书磁带的表现。例如当荷玲听磁带时,荷玲的妈妈进入房间。荷玲举起书,假装自己在看书。磁带这时也响起了轰隆隆的火车声,衬托出荷玲波动的心境。磁带的有源音变为了影片的“无源音”。《声音》短片里的声音一会儿是影片中人物制造的声音,一会儿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了电影制作者“创造“的声音,揭示出电影声音这一艺术形式的秘密。

耳机里隆隆的火车声衬出荷铃不知所措的心境,银幕中的有源声变为电影的无源声

 4 ) 开始很简单 继续很复杂

1997
似乎一点也不远
那年我在上小学
那年我已经看了6遍《东京爱情故事》
那年我讨厌电视上全部的频道都在播香港回归。。。
十几年后
我明白了哪一锅麻辣烫里煮的不是香菇,蘑菇,金针菇
不是鱼丸,羊肉,魔芋粉。。。
而是煮沸过后的残像。。。是我们吃饱后的证明
还是我们爱情的消耗殆尽。。。
王学兵浅浅的抬头纹
东芝小姐那头刘海。。。现在看来还有点小可怕。。。
高圆圆的声音不好听 太装。。。不过人真的好看
郭涛果然是好演员。。。最早的《恋爱的犀牛》里的马路
长得丑点。。。但就是有骨子劲儿
徐帆身材也很好。。。
濮存昕和吕丽萍这一对让我想起了我爸我妈。。。
最后一个独白构建的爱情故事
好像一杯小茶。。。原来爱情可以发生的很突然
在迷失方向的时候
那个人是不是对的。。。还是自己的一场梦而已
爱情
是一种好感觉
婚姻
却不是把这种好感觉维持下去的好香炉

 5 ) 7.3——只想骂骂豆瓣的装bi青年

        之前因为这个略显俗烂的片名,一直没有看,谁知竟错过了这样的好片这么多年。
     没什么分析的,叙事手法很新颖,即使从现在来说也是。关键是故事很感人很真实。
     算了,我没什么文采,只是很气愤豆瓣的评分,真的很失望。
     另外,电影搞分级,评分应该也是。豆瓣上普遍文艺片分高,而中国特色的武侠片警匪片黑帮片则较低,周星驰的喜剧除了几部剩下的全是七分多,武侠里也没几部上8分的,包括黄飞鸿系列,很好的警匪片也只刚过8分。难道在你心中就没个比较吗?
     搞笑的是,文艺的豆瓣,武侠类我看了下,最高分竟然是《东成西就》,《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黄飞鸿》等在下面,我算是服了。
     除了一些类型片,我对电影只有两个分别,好的和不好的,不会那么具体的细分了。
     另外,很纳闷为什么很多人连几部好的国产片都没看过没找过就一味的狂喷国产片,一提起国产片就说“我从来不看国产片”并隐隐以此为荣,国外的高智商电影或者严谨剧情片是好看,但并不见得就比本土诚实电影好,各有各的风格而已。
     算了,文采好烂,也没时间仔细写一篇好文来,仅仅来表示下愤怒。

 6 ) 在地平线上飘过的太阳车

明天考六级。我心里没底儿。还不想再看书。
看电视。一直换台。跳过了葡萄牙对德国的比赛。我播到了中央六。
是“爱情麻辣烫”。郭涛和徐帆在屋里支了个帐篷。郭涛在窗户边上冲徐帆招手,徐帆不理他。然后他假装要跳楼。这招真没创意,不过好像屡试不爽。这段儿印象中我看过了很多遍。
不过纵使看过了很多遍。我还是继续看了下去。我想我很无聊吧。
濮存昕和吕丽萍要离婚。他们的儿子一直在做着各种努力希望爸爸妈妈可以不要离婚。离婚之后的晚上,儿子做了那么一桌菜。放进去奶奶给他的十三香。当时,我有一点感动。我想这段分离并不会长久。离别的前一晚上,他们分明是又在拥抱。他们分明眼角含着泪水,却不肯把话说透。他们分明一起唱了那首歌,留下了一个温馨的场面。起作用的并不是十三香,有时候我们总是执着一些不该执着的东西,甚至偏离了自己的初衷。这样的偏离那么固执,但是也那么容易被更真挚的情感拉回正确的轨道。

然后是邵兵和徐静蕾。“你说,这个城市这么大,怎么就我们俩碰上了呢?”“你说,我们俩以前是不是也碰上过?”“肯定碰上过。”结尾的时候是戏剧性的。徐静蕾端着那么多的油条,挨家挨户的找他和邵兵住的那间屋子。北京就是这样,85计划构建的那批房子从外形到内饰完全相同。她挨家挨户的找,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城市这么大。没错,这么大,相遇难,错过却很简单。

我不常吃麻辣烫。我觉得那东西很好吃,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很多。南方人常吃那东西。北京人并不怎么吃的来。我突然在想,这部电影什么寓意。也许我想的太多。或许我总是这样。这部片子有甜美的结局,可是中间却穿插着更多的无奈。

当我听见高旗的《不要告别》响起来的时候。当结尾处张楚唱着他的《结婚》的时候。我的心一阵激荡。我突然就想要写下这些东西。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白是剧情感染了我还是歌曲触动了我。

在地平线上飘过的太阳车。满车是我的怅惘。你要去向何方,再载我一片痴心妄想。

在黑夜和黎明的分界,别把我心带走,别让这梦溜走。不要告别。告诉我,你爱我,如同我们永恒的承诺。

结局是结婚。结局给了我们一个永恒。或许在那些混乱的挣扎,那些明媚和忧伤的故事过后,我们总会得到一个永恒吧。至少我还是相信希望的。

 短评

拍的真的很好啊~最喜欢离婚夫妇那的一段,爸爸还是要离开的结局写的很好啊~拍这么真实又不苦巴巴的东西真好~

5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声音》>《照片》>>《麻将》>>>《玩具》>>>《十三香》

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麻辣烫是很神奇的东西,各种食物丢进去煮一煮都能好吃。爱情嘛,每家的配菜也是各不一样。没想到中国早就有这么经典的“真爱至上”了,比现在的爱情片好多了,只是那时候的情情爱爱都显得好造作啊…

9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圆融通达,起码不像同一个导演的无人驾驶,关心小三和钱和推销和卖艺不卖身的坐台女,那时候谈起爱情还只是拿起上世纪的录音机编造一句你喜欢我,还只是我在老年大学中多看了你一眼,还只是下次做饭别放这么多酱油了,还只是不管用的幸福十三香,还只是文邹邹的旁白念叨你相信缘分吗,发个誓说你爱我

1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端着爱情的早点,找不回爱情的家门

1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九十年代的国片真的好好看啊,故事生活细节演员都有,《过年》《本命年》什么的,还有这部,那时候,张艺谋还拍《有话好好说》,姜文还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冯小刚还拍爱情杯具呢,多靠谱。再看看现在都什么玩意。还有高圆圆真的好嫩好萌啊!!

16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很好看~

18分钟前
  • cocomars
  • 推荐

“恋爱是容易的 成家是困难的 / 相爱是容易的 相处是困难的 / 决定是容易的 可是等待是困难的”这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当时的流行歌曲,使得影片具有了很强烈的时代气息,这大概也是第一部把流行歌曲作为电影的一个有机元素加以运用的大陆电影。我这辈子也忘不了片子里扑面而来的那首《鸭子》。

23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要好好借鉴,向一旬以前的电影致敬~~!

26分钟前
  • 老六
  • 推荐

记忆中很简短的几个小故事,高圆圆那时还很纯很天真,徐静蕾也是清纯得一塌糊涂,但却是郭涛和徐帆的那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总是幻想着以后结婚了分配家务也是那样就好。。。ps:这个封面实在是太恶俗,辜负了这个好片子

30分钟前
  • 宇宙
  • 推荐

从这里初识徐静蕾。那时候还不知道她是谁,老徐还没有名呢,记住了这张脸,印象很深。

34分钟前
  • 浅浅
  • 力荐

我真是是个OLD-FASHION的人 熟悉的面孔一出来好感度就飙升 配乐也是一首比一首老一首比一首经典 还有90年代的北京 没有那么拥挤和浮躁 每段表演都好真挚好真实 一点不做作 我跟着他们自然的哭了笑了 情节设置像话剧一般简单明了 一点冗余都没有 太喜欢了 个人感觉电影评分偏低

37分钟前
  • 不要焦虑浣熊妹
  • 力荐

时隔十多年,再次回味这部经典国产爱情电影。没想到比模糊印象中的还要好。每一个故事都十分生动,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演员表演非常出色,毫无做作。故事穿插也很巧妙,我真的非常喜欢。作为一部明星云集(很多当时还不出名)的爱情片,比现在的国产电影好太多太多。对了,高圆圆真的很美,徐静蕾也是

39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那对发现玩具乐趣的夫妇忒有意思了!

44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推荐

很经典的场景故事,很好的演员阵容,很喜欢。

4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恋爱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难的;相爱是容易的,相处是困难的;决定是容易的,等待是困难的。

5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这无疑是张扬的电影里我最爱的一部。翻出来再看的时候当初记得的情节都还在那里。在这样的故事面前形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最真实的那份感动都曾经或者正在存在于心中。

55分钟前
  • RP
  • 力荐

期待着再看一次

56分钟前
  • adele885
  • 推荐

爱情麻辣故事集。

58分钟前
  • 梅林
  • 推荐

老太太征婚那场戏太有意思了吧

1小时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