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2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3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4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5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6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3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4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5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6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7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8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19贝尔法斯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0:02

详细剧情

  凯特瑞娜·巴尔夫、朱迪·丹奇、杰米·多南、塞伦·希德和新人裘德·希尔主演,讲述1960年代末动荡时期,一个在贝尔法斯特长大的男孩的故事。
  多南和巴尔夫饰演一对富有魅力的工薪阶层夫妇,他们陷入了混乱局势中,丹奇和希德饰演诙谐活泼的祖父母。

 长篇影评

 1 ) 《贝尔法斯特》 | 动乱背景下,人们虚幻与现实的选择

天真烂漫的男孩正在熟悉的街道上玩耍,街上的人喊着他的名字,邻居大人们拿他们开善意的玩笑,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美好。但是,一群暴徒的突然袭击,打破了这个街道原有的祥和平静······

《贝尔法斯特》是由肯尼斯布拉纳担任编剧和导演,根据自己童年记忆改编的情景剧,于2021年11月在英国上映,获得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创剧本奖。

导演肯尼斯·布拉纳选择孩子的视角,讲述这个在北爱尔兰因信仰问题导致动乱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通过孩子的视角,在观感上淡化了冲突的状况和激烈的情绪,展现了主人公巴迪眼里充满了快乐、童趣的贝尔斯法特。但那个北爱尔兰族群聚居地的外部,不同信仰的冲突、对立并非不存在,在父母的保护下,巴迪生活在虚幻的天堂当中,对此并无太多感知。但随着冲突的加剧,生命威胁直接冲击巴迪时,一向选择回避冲突,逃避现实,躲在自己营造的乌托邦里的巴迪一家,不最终不得不放在对虚幻美好的眷恋,被迫走向现实。

电影一开头,主人公巴迪打扮成罗宾汉模样,在街道中与伙伴嬉戏,大人们呼喊着“巴迪”的名字,传递让他回家吃饭的讯息。“罗宾汉”作为非现实的“虚构”之物,在这里象征了和谐之地贝尔法斯特的状态:这样的祥和只是存在于巴迪幻想中的天堂,暗示了将被动乱所戳破。街道上大人对巴迪的友善举动,也印证了后来母亲不愿离开贝尔法斯特的原因——“这里每个人都认识他们”,这个北爱尔兰族群聚居地,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此的巴迪一家来说,就像一个乌托邦式的庇护所。

故事发生背景的北爱尔兰当时正处于北爱尔兰问题之中,关于北爱尔兰的归属问题如阴影笼罩着整个社会。北爱问题在北爱尔兰民族主义者(主要为罗马天主教徒)社区和联合主义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区的成员之间不断重复发生的激烈暴力冲突组成,从1969年开始持续了30年之久,最终根据《贝尔法斯特协定》北爱问题才得以终结。

电影当中还有一个情景——暴乱发生后,重重关卡围墙之内,街道上的人们依然在音乐和美酒之下载歌载舞,小孩们仍然疯狂地玩耍。冷冰冰的铁圈和栅栏与围墙之内人们的欢乐祥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住在这个街道的人们,在外界社会动荡不安、暴乱频发的状况之下,仍然选择努力维持自己心目中虚幻的美好世界。

围栏内的人们载歌载舞

随着影片的发展,成人世界的现实不断在幼小的主人公巴迪面前展开。

开篇巴迪嬉戏之时,刺耳的敲击声和轰鸣的火车声出现,事情突然开始转变。围绕着巴迪,导演运用了一个720度的旋转镜头,展示了巴迪的震惊,然后聚焦到混乱的攻击者身上,巴迪的张皇失措与混乱的街道,暗示了“天堂”的虚幻和与之相反的现实世界。这是巴迪的虚幻天堂第一次被动乱和暴力入侵,但是母亲将他拽到了家里的桌子底下,将他与外面的纷乱隔离。

惊慌失措的巴迪

被隔离到桌子地带的巴迪

在后面的许多有关父母冲突、祖父母交流病情的场景里,巴迪都处在“被隔离”的构图中,巴迪与这些情景之间,被设置了门框、栏杆之类的障碍。这些成人世界里充满现实意味的矛盾,都被希望保护天真的父母转移视线,淡化处理,也体现了巴迪一家对问题的犹豫和回避。此时的巴迪,正处在虚幻与现实之间,他的幻想世界正逐步被现实刺破。

隔离构图

这种幻灭在电影的后半部加速出现,从电视机只播放虚幻的电影,到播放国内新闻被母亲关掉电视,最后变成了对暴动的持续播放。

巴迪被“隔离”的构图随着祖父病情的加重而消失,现实与家庭的巨变,是巴迪被迫与幻想剥离,开始走向成长。当祖父对巴迪说:“我去一个你们去不了的地方”时,他在医院和祖父同框出现,以及祖父去世后巴迪被与其他所有人安置在一起。暗示着祖父的离世成为了打破巴迪虚幻世界的最后一道屏障。

祖父的病像阴影笼罩在巴迪上面

使巴迪一家发生从逃避到最终选择直面现实这一转变的是,极端分子直接威胁到巴迪与母亲的生命,父亲依靠其高超的投球技术救下母子二人。当枪声近距离在耳边响起时,让巴迪一家明白到现实已经避无可避,他们不约而同地排除犹豫,坐上了前往英格兰的巴士。

巴迪母子被暴徒挟持

路灯成为了打破商店橱窗的武器

在这次的暴动中,先前被儿童用来荡秋千的路灯,也成为了打破商店橱窗的武器,同样暗示着孩子终究要打破天真的认知,走进大人们身处的现实世界。

在结尾处,巴迪与暗恋的女同学在前半段意味着虚幻的“奔向月球”中拿奖,让他曾经“不着边际”的梦想落入现实。在离开贝尔法斯特之前,巴迪对女同学说“我会回来的”强调了破除虚幻想象,乐观直面现实之后,巴迪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巴迪与暗恋女同学合作获奖

“我会回来的”

影片末尾展现彩色画面下当代贝尔法斯特的街景,展现了曾经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已成现实,贝尔法斯特一扫黑白场景中的阴霾,逐渐成为了真正的天堂。

图文策划|北北排版美编|果奶 图片均源于网络欢迎各位电影人、电影爱好者踊跃投稿!

 2 ) 家庭与故乡

电影的基调让我想到《上帝之手》的那不勒斯,同样是关于一种追忆,一种用当下去填补过去的尝试。

攫取暴乱中的场景,导演紧扣住“家庭”这一关键词,构建出一个孩子眼中的不解与恐惧,以及对未来与爱情的期待。

正因为在“过去”这个时间尺度下,一切正在发生的事物都可以被来自现代的“穿越”视线所原谅。正因为过去无法弥合,当下的人们才能更显宽容之真义。于是,当我们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混乱”,他们不可理解的诉求、狂热与冲突之中,家庭的存在是孩子眼中的堡垒。

非常幸运,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家庭在混乱之中的坚持,他们坚信人存在的意义,没有被宗教的符号蛊惑,在暴动中坚持自身选择,将人的超越置于上帝之上。

这非常勇敢,也非常让人感动。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老人的成熟与坚定,父亲的责任与保护,母亲的英勇与正义,乃至于哥哥丢出去的砖头(为解救母亲与弟弟),以及孩子手上一直未松手的“加酶”家庭装洗衣粉。

在贝尔法斯特的土地上,在历史褪色中的“家庭”却始终闪耀在作者最初的镜头之中,带有怜悯的情绪,以“离去”作为结局,却是以“爱”作为归处。

“尘归尘,土归土”,人们总会这样诉说。本部作品虽未表述自身之后的成长之路,但在其所展现的家庭氛围中,我们也得以理解当下能够取得的荣耀。

音乐不错,起到确认事件节奏的作用,平静中有平静的欢乐,生活总有跌宕,享受当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3 ) 献给所有人的电影

今年的奥斯卡太多的出乎意料。坐着看了俩小时,竟然错过了Will Smith打Chris Rock那一巴掌,只看到他回到座位后嘴巴一张一合,却没有半点声息。朋友问是不是我家电脑坏了,而我以为他是在跟Rock对唇语。最佳男配合最佳剧本改编都给了Coda,已经很意外了,没想到最佳影片也被Coda收入囊中。结局揭晓那一刻只觉难以置信。很早就把赌注下在了贝尔法斯特这部电影,再不济也还有狗力吧,困惑于是什么评分机制把coda推上了学院最高奖项?还好劳模姐最佳女主实至名归,Jane Capaine也捧走了最佳导演奖。

把娃放倒后看到无删节版打人实录,毫无防备的,这一晚上就在不解与震惊两种粗暴又无力的情绪中交织反复,像2922年一个个充满错愕和不解的夜晚,在星辰和月光中化作烟云。当新的一天在寂静漆黑的夜里悄无声息地来临时,当昏昏欲睡的神智像天空的云朵般飘忽不定时,一个念头坚定地从心底窜了出来。我要为自己心目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写一篇影评。

电影是一种充满形式主义的叙事方式。深深浅浅的台词表达思想,远远近近的镜头实现时空转换和连接,恰到好处的音乐流光溢彩,而入木三分的表演则像一扇窗,窗外是真真假假,是光怪陆离。而最本质的,是在各种感官体验所带入角色与剧情后建立的一种连结。所以每次唏嘘不已的都是那些可以看到自己生活轨迹的影片。而这篇影评也充满了个人主义气息。

自1960年自1990年,北爱尔兰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暴动冲突。很难说清是被政治利用的宗教冲突还是宗教势力和野心膨胀后对政治权利的诉求。无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以天主教为首的民族主义想要北爱独立,而新教教徒则支持北爱继续归属大英帝国。跟历史上所有暴力冲突一样,某些组织的争端直接影响到普通大众的生活,而巴蒂一家关于移民英国和留在贝尔法斯特发生了分歧。

小男孩巴蒂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代之家,爷爷奶奶乐天知命,爸爸辛勤工作,妈妈全职在家里抚养三个孩子。作死新教徒,爸爸拒绝参与新教徒组织的暴动,被组织者威胁,因此想离开贝尔法斯特,举家迁往伦敦。而妈妈则不愿离开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最后因为巴蒂被卷入一场暴动,妈妈痛下决心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走的时候,爷爷刚刚病逝,垂暮的奶奶站在街头,看着公交车徐徐开走,说,go,go now,never look back。走,现在就走,永远不要回头。

那是一个灰色的早晨,天空是灰色的,马路散步灰色的,周围的建筑物也是灰色的。大街上空旷寂静,可以清楚的听见环卫工人大扫帚跟水泥地有节奏的摩擦声。爸爸用背篓背着我的大箱子,妈妈手里提着一大包吃的喝的,妹妹也拿着一个包,我们默默地穿过清晨的街道和巷落,走去河对岸的长途汽车客运站。

汽车开动,我挥手与父母告别,坐车到贵阳,在朋友家住了一晚,搭乘第二天的航班飞到北京。再在朋友家住了几天,一个人拖着大小两个箱子从首都机场飞到亚特兰大机场。

那是十年前,我告别亲人和朋友,告别家乡,从此在异国他乡定居。

而我的妹妹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好几次,迁往省城的机会摆在眼前,她选择了留守在那个我们出生长大的小县城。她像极了贝尔法斯特里的妈妈,心满意足的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在冰冰的亲情和友情包裹之中。

很多年前,我很不屑也无法理解她的选择。而很多年后,当我更真实的触及生活柔软而感性的本质时,当我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面对爸爸中风住院只能无能为力的焦虑和担忧时,当我遇到很多不走心的人和事,我对她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认知和认同。每个人都有走出去的理由,也有留下来的理由,或许后者包含更多的勇气和责任。

所以贝尔法斯特是一部献给所有人的电影。献给那些分赴他乡的人,那些留下来的人,那些永远离开的人。

 4 ) 写给童年的情书

简单来说,本片是具有《罗马》精神的《400下》。导演肯尼斯▪布拉纳用90多分钟时间为观众还原了他小时候的所见所闻。黑白的影像镌刻了历史的沉重,偶尔出现的色彩全都寄托于影视作品和舞台剧之上。

都说童年会影响人的一生,小巴蒂的童年用漫长的晦暗与鲜有的亮色为观众展示出一种动荡局势下的分裂,挚爱亲朋间的离别。通过孩子的视角审视世道的荒诞不经,又恋恋不舍。

影片开头,年幼的巴蒂拿着盾牌和剑在自家门前与“敌人”决斗,无忧无虑,率性童真。长镜头内街坊邻居的问候与互动,让小小的街区虽无颜色却有一副怡然自乐的温馨。

紧接着,成群的暴徒开始出现,打砸抢烧,跟世界上任何流氓一样为祸人间,其目的不过是所谓的信仰冲突。昔日的朋友,蒙面之后就是另一幅模样,儿童的打打闹闹,瞬间被成人的暴力行为所掩盖。

小巴蒂的爸爸总是出门在外讨生活,漂亮的妈妈总是守着电话对账单,哥哥除了礼拜和看电影外与自己无甚交集,唯有爷爷奶奶那里才有被尊重,与之平等对话的机会。

入不敷出的财务状况他不懂,邻居叔叔对爸爸的步步紧逼他不理会,能否当上世界上最棒的足球运动员,未来娶到班上最漂亮的金发女孩才是他最关心的事。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小巴蒂这么简单,这世界或许就没纷争了。

影片用孩子的视角来重温那段二战后英国内对抗最激烈的岁月。街巷里筑起的壁垒,上下班接受的盘查,24小时连续不断的治安巡防,在小巴蒂眼中像游戏,演习,甚至学校的活动。

所谓的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争,工作压力和家庭财务状况的不堪,在小巴蒂的世界里并没有更多的感受。教堂里神父的咆哮倒是给他指明了道路,以至于他半夜都要缠着哥哥问:我忘了究竟哪条路才是正道?

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不同的字,完全指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认字容易,可做起来却不易。小巴蒂画的分岔路口几次出现,是对他道德和社会秩序认知的考验,更是对成人世界的拷问。

年轻气盛的青壮年,在加入或不加入之间徘徊,往往是一拳一脚就要解决问题。而懵懂的孩子与饱经沧桑的老人,却无奈又无力去解决。

唱着熟悉的歌,给孩子几个便士,身手搂着老太婆翩翩起舞,那份熟年的淡然平和,何尝不是经过二战的血腥洗礼与生离死别所换来的。没有课堂的成绩判断,没有敌对势力的纠缠,没有父母的相互责难,小巴蒂在爷爷奶奶家的岁月,或许是终生最幸福的时光。

打砸抢烧后的街巷,在小巴蒂的眼里还是那条熟悉的街巷。多出的堡垒,无非绕过一堵不高的矮墙。和邻家姐姐穿过栅栏偷糖果,学习那些模棱两可的社会经验,睡一觉之后,这里还是这里,家还是家。

影片中数次出现的电影和舞台剧片段,让黑白的画面重回彩色。甚至一抹亮色也反射到奶奶的眼镜片上。那色彩不光是飞天的汽车,正午的决斗,更是影像世界传递给小巴蒂最朴素的善恶观与道德教化。

神父的咆哮令他有些害怕,唯有光影和舞台剧温馨又生动。如此镜头让观众看到了导演肯尼斯怀旧的心,恋旧的情,对童年世界割舍不断的美好回忆。

天真无邪,不谙世事,邻居的八卦听不懂,收音机里加酶洗衣粉的广告倒是记得清楚(这段黑色幽默太棒了)。小巴蒂的视角让观众不厌其烦,生动温馨,即便是在斗争持续激烈的档口,仍旧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或许正是这种孩子的视角,让同样以黑白影响示人的《巴尔法斯特》不同于《罗马》。前者的低视角切入多了一抹人性亮色的温暖,对未来希冀的坚持。

影片中一众演员去掉了色彩,更去掉了明星身份的加持。凯特瑞娜▪巴尔夫,朱迪▪丹奇,赛轮▪希德,还有小巴蒂的饰演者裘德▪希尔都奉献出令人拍案的表演。

影片最后,抱着加酶洗衣粉的小巴蒂被母亲拎去商店归还,又气又急的母亲梨花带雨,又气势十足。一大一小两位演员互动绝对令观众哭笑不得。要知道周围都是暴徒,妈妈竟然在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而朱迪▪丹奇和赛轮▪希德饰演的爷爷奶奶,更是把天下所有爷爷奶奶对晚辈的爱与奉献发挥到极致。我们甚至忘记了眼前的老两口一个是007的老上司,一个动不动就化身大毒枭。

影片结尾,爷爷走了。

奶奶颤颤巍巍走出她的屋子,在儿孙的门前凝望即将远离贝尔法斯特的后辈儿孙,“Go. Go now. Don’t look back.”一句话足以让有心人潸然泪下。

贝尔法斯特就像小巴蒂的爷爷奶奶,有着对上帝的忠诚,对未来的期待,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对美好生活的探求。这里或将荒芜,残垣断壁,但这里曾绿荫蓝天,带给自己最美好的童年。

留不住的,终将离去。而那份浓浓的乡愁,对故土的依恋,对往事的回忆,以及电影带给自己的幸福感,却永远不会褪色。《贝尔法斯特》就是这样一部导演自己去回忆,去缅怀,去穿越时空,与童年自己交流的电影。

 5 ) 故事视角的《贝尔法斯特》

这是一个太过个人化的故事,有一定的文化壁垒,不了解或不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纯粹对观众来说,我个人认为移情作用不强,是一个不太动人的故事。但导演的手艺精湛,使得整个影片在导演视角成为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68年,北爱尔兰教派冲突,少数激进的基督教新教教徒为了自身利益,驱逐天主教教徒,而发生的骚乱、破坏事件,且越演越烈,贝尔法斯特则是该事件的主要发生地。影片从一个小孩-巴迪的视角,讲述了住在贝尔法斯特他们的一家,原本与街邻过着祥和、宁静的生活,被暴力事件给打破。从此街区不再安宁,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在动荡中寻求出路。其间巴迪一家在事件的笼罩下,表现出勇敢、乐观、正直和友爱,但也有无奈、不安、痛苦和愤怒。那段记忆对大多数人包括巴迪的家人来说是沉重的、灰色的,但对成长中的巴迪来说却具有深刻的意义,让他能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视角,来看待这段时光,虽然令他紧张、不安,也有成长道路上的恐惧和迷茫,但有关爱他的家人、邻里和他热爱的电影、戏剧。与很多在贝尔法斯特的家庭一样,他们在选择离去或留下的痛苦中挣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但最终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前途,不得不割舍掉亲情、友情和爱情,离开了带给他们很多回忆的贝尔法斯特。

在观看了影片之后,觉得故事非常平淡,虽故事背景显得恐惧、暴力,但从小孩视角,削弱了戏剧张力,很难激发我对巴迪及他们一家的移情作用。为什么导演会这么用心来制作这部电影?电影的开放式结局让我们明白了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的终极欲望。影片的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是一位才华横溢导演,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出生于60年代,生活在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为了避免受到“北爱尔兰问题”的波及,肯尼斯·布拉纳一家在他9岁时搬到了英格兰伯克郡雷丁市。《贝尔法斯特》其实是导演本人的真实写照。他想要告诉我们影片中巴迪的那段时光对成就后来的肯尼斯·布拉纳是多么的重要。

这一段是导演肯尼斯·布拉纳个人成长的生活故事,故事在结构上存在一些局限。巴迪及家庭成员是该片的主人公,在宗教冲突的环境下他们不是直接的受害者,虽然也被卷入其中,但他们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也不需要拥有很强的意志力。他们每个人在事件面前都展现出了个人的优秀品质,但事件作用于他们每个人时,没有因为某方面的弱点而导致危机更大。他们在危机面前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或躲避,没有从行动或内心表现出积极的一面。父亲史蒂夫·麦奎他没有受到少数激进的新教教徒暴力行动的影响,坚持个人立场,即便是受到比利的威胁。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四处奔波,背景事件让他决定要带家人离开贝尔法斯特,而现有的经济条件成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的困难,但不是绝对的障碍。妈妈在整个事件中是一个保护者角色,为了巴迪和哥哥威尔的安全可以不顾个人安危,同时在道德上对兄弟俩绝不降低要求,她在暴力事件面前显得惊恐和无助,在每次爸爸的离开时表现出不安,但也无奈。爷爷和奶奶对巴迪的困惑能像朋友一样给予最中肯的建议,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事件面前非常淡定,特别是一家人决定要离开贝尔法斯特,奶奶虽然不舍,但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她独自留在了贝尔法斯特。哥哥在影片中是一个非常次要的角色,这可能是因为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是家里第二个孩子的原因,所以在虚构故事中也不能缺失这个角色。巴迪在整个影片中是故事的中心,家人爱他,邻居对他友善,他自己是一个听话、懂事、有上进心的小孩,影片中的他或许还不能理解父母想要离开贝尔法斯特的真正原因,只有现在的肯尼斯·布拉纳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要不要离开贝尔法斯特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有绝对的选择自由。更加关键的是,任何选择结果,都不会导致他们更大的风险。在通常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学习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的房屋没有被破坏,家人也没有受到直接的攻击,虽然在影片最后巴迪、妈妈和巴迪被劫为人质,那也是一个巧合。

电影《贝尔法斯特》的很多场景就有导演肯尼斯的未来成为导演和演员影子。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的阐述我将巴迪换成肯尼斯,这也是导演采用小孩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原因所在,也体现出导演自身内在的冲突,那段历史,对肯尼斯家庭和大多直接经历者来说,是伤痛,是无奈,所以导演从形式上采用了黑白色调,但对于肯尼斯个人来说,负面的影响可能只是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对他成长的正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给他的教育,家人之间的关爱,邻里之间的友谊,成就了他高尚的品格;电影一开始,剧中小时候的肯尼斯在游戏中扮演的中世纪战士形象与他未来自编自导的《亨利五世》有着某种必然的连接;看戏剧和电影成了肯尼斯童年最期待的事情,也许这是肯尼斯未来成为导演埋下了种子;在学校里,为了能接近凯瑟琳,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算数成绩的排名,这丰富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糊里糊涂地混在了激进分子队伍中,又惊慌失措地“抢劫”了商店,还莫名其妙被当作了人质,这些亲身经历对肯尼斯作为演员又有非常大的意义。用阿德勒关于“自卑与超越”的心理学理论来说,肯尼斯在这段时期的无助,最终成为他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而不断追求优秀与卓越。

这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作者有绝对的自由来组织故事结构和选择故事场景。

 6 ) 被童年治愈一生

想起那句话“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有的人能被童年治愈一生”,这部电影的小主人公就是那种能被童年治愈一生的人,即使在外部世界如此动荡混乱的时候,小主人公的视角非常天真烂漫的,想的最多的也是要努力与心爱的小姑娘怎么更靠近一步。身边的人呈现出来的状态也非常有爱,从小长大的地方是每家每户每个人都认识,大家会一直打招呼,爷爷奶奶是那么有爱,关于爷爷奶奶这一段的刻画太喜欢太喜欢了,特别是爷爷牵着奶奶起来跳舞的那一段,简直是我看过最温情的画面之一了。爸爸妈妈的三观也很正常,最后爸爸对着小主人公说,不管你的朋友是什么教的什么教的,只要是善良正直互相尊重的人;我们家就永远欢迎来做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太幸福了,甚至可以想象小主人公以后也会是一个非常正直善良的人。前面看那些动乱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部刻画当年贝尔法斯特动荡之下的情况,想不到却是通过一个儿童视角来把这件事冲淡掉,因为也只有那些善良正直友爱尊重的品质才能冲淡那些仇恨和愤怒。最后奶奶说“Go. Go now. Don’t look back. I love you son” ,然后出现 “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完全被触动感动了。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还有一个奇怪的感受,看到那些街头画面,想起了香港,我在想10年20年30年40年以后,人们又会用什么样的电影来描写香港那些事情呢。

 短评

简化版罗马 我的故乡往事

4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推荐

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懂为啥评分这么低。也许是在英国待了很久,也去Belfast游览过,所以我能共情到这一份乡愁。配乐和John Wayne都超有年代感。非常多有趣的台词,尤其是爷爷,真是位deep thinker,导演的童年投射很多。“For the ones who stayed” “For the ones who left” “For 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很受触动,其实单纯从触动的角度来说,本片于我而言比《罗马》要共情的多。

9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Kenneth Branagh真是个没什么影像创造力的导演,没看到对于故乡的眷恋,只看到一个作者的自恋。(单押x3

10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没有功劳,更没有苦劳。我就特别纳闷儿年代戏年代感的还原有那么难吗?《间谍之妻》好歹还有那么一两场室外戏而且是真的有布景的,到这儿就一条街!?而且一条街都做不好?定场镜头就靠黑白滤镜航拍21年的贝尔法斯特(你看那个星星点点的光就知道那他妈绝对不是69年的样子)?妈呀……整个片子里其实一家人遇到的危机不少,问题就是您拍不出来啊。哎呦家里那叫一个体面整洁啊,这他妈是欠一屁股债的人住的地方吗?麻烦不要自我感动了好吗?别说《罗马》,《八月》都比这个强。

12分钟前
  • Aloysha
  • 较差

之前有人说这是另一部《罗马》,感觉被误导了。质量上未免差得太多。整部片子豆很匠气,太过设计感了。风格也有点不统一。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非常私人的回忆,从电影的精致程度就可以看出导演对这段记忆的如数家珍,即便故事的背景是纷乱的时代,但孩童的视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纷扰中的天真烂漫。最喜欢的就是影片中主角在看电影和戏剧时画面忽而转为彩色,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光影对导演儿时举足轻重的意义。

20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Go. Go now. Don't look back. I love you, son.

22分钟前
  • Roy0205816
  • 推荐

正在读一本90年代国内拼死偷渡去美国热潮的书,不是说人的suffer可以分出高下,但是就,不太能relate从爱尔兰搬去英格兰升职加薪还给房子的痛苦。

26分钟前
  • Baristina
  • 还行

“好哭”,“儿童视角”,“怀旧”,“爱上电影的过程”,“老戏骨演技教科书”简直是照着奥斯卡checklist 拍的,还好小孩子是可爱的。

28分钟前
  • \t^h/
  • 还行

又一部奥斯卡呼声高的怀旧影片,在金球奖中获得最佳编剧奖。演而优则导的导演自己也出演,非常用心地再现了对自己故乡—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及60年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各方面的制作都很精致。可能所说的地方和时代与我们太远了,非英国的观众,似乎难以被感染许多。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像是春日午后小憩时做的一场梦,亦或是多年后翻起的一本童年相册,那些儿时粉红色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它和罗马还是不一样的,卡隆的记忆里有痛苦的部分,到了这里无论是纷乱或者别离都谈不上痛苦,无非是一皱眉头的惆怅,剩下的只有畅想着的和小情人无限的未来。

34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推荐

不用去和罗马比,每个人的私人故事都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贝尔法斯特甚至比罗马更让我共情,最后20分钟爆哭。小男孩很灵。

35分钟前
  • 迟到千年
  • 力荐

影片有些过于刻意了,人物都带着一种弧光,仿佛都生活在滤镜之下。肯尼斯•特拉纳这次的风格有点儿向特伦斯•戴维斯靠拢,但构图与运镜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不得不说影片的画面一流。

40分钟前
  • titwo
  • 还行

#TIFF 202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叫故乡的城,对阿方索·卡隆来说是罗马,对肯尼思·布拉纳来说就是贝尔法斯特。那些离开的游子,那些留下的故人,在时代的洪流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总有人写点什么拍点什么,当打开历史的小盒子,里面满是珍藏的私人回忆。朱迪·丹奇得奖时刻再现。

43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乱世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些东西总是能让人在失望中撑下去,小男孩让人想起四百击,音乐有趣。

48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现在乡恋电影的门槛这么低了?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这几年冲奥电影的共性就是“nothing happened”。

54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笑、泪、爱、离别都揉进了琐事里,这是布拉纳童年的创伤、是他写给故乡和亲人的情书,也是他在这个分裂混乱冷漠的世界里,送给观众的礼物。#爷爷和奶奶演得未免也太好了。#口音真的有点难懂,打算做个中文字幕

57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私人视角的——或是过于私人视角的——高级包装下的平价货;电影与戏剧出现时的彩色画面能看出布拉纳心底的温暖。

6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一部《人的迁徙》。多数电影聚焦移民以后的生活,《贝尔法斯特》则关注决定移民前的犹豫和挣扎。感动都来自我个人非常相似的经历,哭瞎了,评分很私人。

1小时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