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娃娃之恋

剧情片美国2007

主演:瑞恩·高斯林,艾米莉·莫迪默,派翠西娅·克拉克森,凯丽·加纳,保罗·施耐德

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

播放地址

 剧照

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2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3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4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5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6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3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4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5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6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7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8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19充气娃娃之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6

详细剧情

  在寒冷的冰雪中,单身汉拉斯(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感到有些孤寂而无聊。他是一个典型的宅男,性格自闭,无友无伴。他的哥哥格斯(保罗•施耐德 Paul Schneider 饰)和嫂子(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饰)住在隔壁,见此情景也觉得辛酸。嫂子见他整天宅在家中,于是邀请他前来吃饭,但是兄嫂的嘘寒问暖仍无济于事。某天,拉斯居然从玩具公司定制了一个充气娃娃比安卡,并带她参加家庭聚会,一起吃饭,一起入眠,一起去教堂礼拜。周围的人都觉得拉斯的精神不正常,兄嫂为此专门咨询了医生达戈玛(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饰),后者认为拉斯的症状是一种幻觉,最好的治疗就是因势利导。而此时,拉斯对于比安卡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还要在教堂跟它举行婚礼……

 长篇影评

 1 ) 蜗牛

    有一种人是这样的,他会帮助别人,为人善良,从不大声说话,但却没有朋友,没有爱人。
    人的情感需要包括付出和索得到,他会帮助别人,因为这样的情感付出原本就没有奢望得到回报,这是一种付出后即能得到满足的情感。但他不会去爱人,或者说不敢去爱,因为爱这种付出是需要回报的。你希望你爱的人像你爱她一样的爱你,而越是孤单的人对于这种回报越是渴望的深切,所以他害怕失望,然后得出一个偏执的结论,如果我谁都不去爱,那就永远不会失望。
    塑料的爱情没有回应,当然也不存在背叛。如果将人的一生数值化,那大多数人的平均值大体相同。只是你可以选择是平静如水,抑或是大起大落。这条正弦曲线的中心永远在那里,只是振幅不同罢了。
    放眼望去,关于感情的。那些摸爬滚打,伤痕累累的人们,依然义无反顾的执着于此;而那些至今初恋还未送出的,却一个个畏首畏尾,生怕所托非人。受伤是成长的必修课,那拒绝受伤,是不是就是拒绝成长。Lars到底是不是一个疯子,Bianca只是那挤压27年的情感洪流的宣泄口。Lars宣布她的诞生,宣布她的死亡。他用自己安排的失去来减轻对于真正失去的恐惧。失去过能让他敢于面对未知的世界,至少那将要来临的不会显得那么的可怕。
    讶异于小镇居民的善良,诺大的一个镇子,莫说一个坏人,居然连一个小市民样的普通人都没有,全都是爱人如己的好人,甚至连警察和医生这样的人都会一起演戏。要知道他不是推着一个塑料模特满街跑,那可是充气娃娃呀。

 2 ) love can cure all........??!!

       完全不明白PPS甚至豆瓣标签里对这部片为什么会有喜剧的标注...==...明明是一部阴郁冬天为背景的心灵治愈片。
       或许你可以觉得我泪点太低,抑或太傻,总之这确实是一部让我从头流泪到尾的电影。也看到有人评价这是部大闷片,但比起更多我连看都不想看甚至有些看到一半就睡着的娱乐产业制造下的垃圾商业电影,这片子里流露的太多真情实感着实深深让我动容。
        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男子拉斯,父亲在丧妻后遭受严重打击变得性格孤僻不能与人相处以至于他的哥哥忍受不了老爸如此变化而独自离开,丢下他和爸爸相依为命。多年后,哥哥带着妻子回来,发现弟弟也变成了与父亲一样自闭的人,开始哥哥还没觉得弟弟有什么不妥,直至有一天弟弟正式带着自己的“女友”--一个仿真娃娃来家里吃饭并介绍给他与妻子认识时,从震惊,不能接受,无助到在自己老婆的帮助下反思自己在童年时离弃弟弟给他造成的阴影,慢慢理解并接纳了弟弟的荒诞行为。
      自闭男拉斯无疑是善良的,他在教会做礼拜时悄悄帮身旁小男孩跌倒的玩具扶正,为小镇上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因从小没法享受到亲人给予的关心亲近与爱,以至于成年后他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如何与人亲密相处表达情感,甚至心理医生在起初碰他一下都会觉得疼。
      唉,其实我想说的是,拉斯对充气娃娃比安卡的爱,实质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恋爱,或者说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而哥哥、嫂子以及整个小镇居民为了帮助他治愈心理疾病,并没有嘲笑他的荒谬行为而是把比安卡当做一个真人来尊重与对待,让拉斯带她去教堂做礼拜,带她一起参加轰趴,镇上的阿姨大妈帮她选漂亮衣服,剪时髦头发,带她去给幼儿园孩子们读童话(即便只是娃娃抱着一本有声读物在那儿放给孩子们听而已),带她去给爱心社帮工......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情不自禁掉下眼泪,拉斯并不孤独,还有这么多人爱他。这真是一个有信仰与爱的小镇,上帝告诉人们,在一个人孤独与悲伤时,人们需要陪伴在他左右,给予他温暖与力量。
      爱他的人中有一个可爱的办公室女同事,拉斯从起初对那女孩的示好无动于衷,到在有了充气娃娃女友后心理医生与人们对他的帮助让他慢慢复苏正常人类情感,才开始了对女孩的注意。一次那女孩的玩具熊脖子被同事恶作剧缠上电话线造成勒死假象,女孩抱着小熊在办公室茶歇间借着小熊因失恋与孤独哭泣时,他终于有胆量走过来生硬的安慰并答应了与女孩的第一个约会,那无疑是一次欢快的保龄球约会,拉斯不时的偷看女孩,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孩子,然而在约会结束时他却义正言辞的对女孩说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女友,希望女孩不要误会,但分别时与女孩的握手还是出卖了他的心!(他原本是连与人共处一室都要穿N件衣服不能让人碰到一寸肌肤的人!)
      于是拉斯让比安卡生重病,打911急救送进重症病房,连医院医生都如此高度配合他!就算护工们对此投过好奇眼神,但都没有拆穿与嘲笑,并默默帮他掩上病房门。直到有一天拉斯让比安卡完全死掉,人们送来许多花与照片摆放在他家门口,神父也为这个不真实的女友比安卡做了悼念仪式,墓地上最后只剩下拉斯与女同事,拉斯终于摆脱了自闭症的困扰,对喜欢并理解他的姑娘说shall we take a walk?比安卡死了,在众人的关爱下,他也最终走出了自闭的心魔,寻求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
      絮絮叨叨词不达意的说了这么一大堆,都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影片里阐述的爱与孤独 是人类与生俱来最大的难题~当男猪脚旁若无人的与娃娃温情脉脉的对话或凝视时,当那个可爱女同事抱着被电话线缠绕脖子的玩具哭着说其实我很孤独时,当嫂子面对拉斯的不理解生气的说不要认为我们不在乎我们大家因为爱你才为比安卡做了那么多所有人都爱你时,等等等等,这些大爱与宽容,孤独与理解,交错相织,这个小镇大概是个理想国吧,人们在这个国度里由上帝指引着爱与互助,不会因他人的相异而排斥,宽待他人,宽容自己,有这样的信仰真的是一种美德,我总相信国外是会有这样一个纯净的地方,但国内呢,无信仰的国度自以为是的人比比皆是,自私与盲目充盈,单一的价值观构成,金字塔底端庞大人群为了生活与整个社会体质制定的成功模式标准奋力想往上爬,金钱与权力成为最高信仰,其他模式都是异数,在这样的国度里,连拍爱情片都一个模子出来,毫无新意到你根本没有想看的欲望。
        sorry,我又扯得跑题了,发觉无论怎样都无法表达出来看此片整个过程的心理变化,唉,我真不是一个会写字的人~!:(很久没有一个电影能让我一直流眼泪了,大概是因为能理解那种孤独而流泪,还有就是,纯粹干净的亲情,与爱。
       爱能拯救一切吧?爱能治愈一切吧??是吧............

 3 ) 愿你我承悟天恩,安健奋发

不能否认,有些东西,是先天的。好比一些树,即使在少水少土的所在都能长成龙钟大树,而另一些,尽管枝叶优美,姿态婀娜,却容易夭折或长得细弱。在人世这数十年,我常常会羡慕那些神经看起来比较“大条”的人,他们做事似乎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充分,也不会有很多的思虑与不快乐。而那些触觉敏感而心思细腻的人,则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纠结的知觉与念头困扰,难于安逸。
我想:在最初或最后,能不能有一种东西,让纷争平服、让心灵安宁、让思想明净?
翻阅种种人事与书籍影象后,我迟疑地推断:
也许,这种东西,叫做“爱”。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个字了。学着写这个字,居然是用了许多许多年,也才描得一个模糊的轮廓。
豆瓣里有个小组,好象叫做“我们害怕”,人数庞大。是的,只要是有知觉的生物,都会有恐惧。而人类,恰恰又是多么敏感的物种。害怕寒冷,害怕黑暗,害怕被抛弃,害怕孤单,害怕……
因为害怕失去,于是连“拥有”也加以恐惧,连带加以拒绝。

《Lars and the Real Girl》,一个童话般的故事,有着我小时候钟爱的《儿童文艺》的味道,纯朴的,幽默的,满怀善意的。
Lars,他因为童年的沉重阴影而形成一种乖僻、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性格,甚至会因肢体接触而产生具体的疼痛。在精神病学上,这是典型的回避性人格障碍。
那个由L一手定制的女性人偶,是Lars的另一个自我的体现,体现着他被爱的需求,更体现他输出爱的需求。导演为他安排了一个天堂般的小镇,居民们都如此善良而细腻,悉心照料着Lars的幻想。他的亲人、同事、邻居、医生……所有的人,都天衣无缝地配合着他,上演一出如此温情得不可思议的戏。并不十分波澜起伏的情节里充满了譬喻:
人偶是Lars的人格体现之一,接纳“她”,也就是接纳了Lars;
Lars与人偶的“争吵”,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人偶的“死”,说明Lars内心里借以回避世界或说是与世界短暂沟通的借体毁灭了,他终于能够直面现实……

在现实里,我们的身体里不都有个Lars吗?想一想,有多少人在失败、挫折、失意面前,总是能够从容勇敢的面对,能够平和理智地看待呢?于是,我们也会有一些或者明显或者隐晦的言行,昭示着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恐惧与回避,或者对某些缺失的畸形的索取。
爱,无疑是有巨大的力量的。但如果说,要真正拯救一个人心灵,把他拉回到这个吵吵闹闹的红尘中,享受那喧嚣中的平凡的幸福的话,除了爱他,更是要让他懂得,怎么去爱。爱能打动人,但打动是表面的;爱的真正意义在于,启动一个人感情输入的本能,并将这种本能应用于尽可能大的范围。孤独悲楚的我们,如果仅仅想着要得到爱来获得救赎,那是多么肤浅——
真正的救赎在于,有一天你终于在付出中得到快乐并能够不断地真诚地付出。


看着电影,我想起我的一位网友,他也长期受自卑引致的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困扰而朝不虑夕。凑巧的是,他的英文名发音与Lars很相似。然而,我还没有来得及鼓动他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震灾发生了,受灾地区就包括了这个朋友所在的绵阳。
半个多月,我和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每天关注着震灾的相关报道。对着纷纭人事,生死存亡,我思绪万千。同时,我心中未曾淡忘那位在绵阳的网友——他可安全?若是,在灾难里,他的景况又具体如何呢?
地震导致的惨景,无人不为之动容;而生者的勇毅,令人鼓舞与思悟;各界的倾海相助,更让人感受到了之前一度人们认为已经在严重流失的大爱的温暖。
大难,摧毁了完整与平安,却也激发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那么多平凡的人,在这大半个月里成为了代言无私与坚强的“英雄”。
事实上,天使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如同恶魔一样。
灾难之所以考验人性,是在生死的巨大拷问里,一个人能够明确地听到他内心的选择:奉献,抑或是索取。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认识到世间盈缺有定,有人悲观黯然,有人及时行乐,有人澹泊以对。残垣断壁,让人追怀白壁红瓦之美;生死永别,让人痛记熙熙共乐之时。失不可免,不如珍惜已得。多少人,在为弱难者慷慨相扶的同时,也学习着如何书写“爱”这个字,感受到“付出”比“索取”更能让人坚韧与强大。
而我那个远在绵阳的网友,此刻,他是依然蜷缩着苦盼他生命中的阳光呢?还是在灾难里勇敢地走出了角落,向周围的人们伸出 原本苍白怯懦的手,在苦难的洗礼下从一颗黄弱的小苗长成为苍绿的树木?

我无从知道。

电影里,主角Lars最终在人们的关心下克服了他人格中怯懦回避、歇斯底里、脆弱畏惧的一面,走进了正常的生活。现实中,还有许许多多的Lars在等待被救赎。
我想,要得到救赎,既难以期待一整个城镇的关怀,也不能寄予一整个城镇的倾毁。我们更多人面对的是平凡的琐碎的庸俗的日常生活。LARS们必须进行自我拯救。勇于去爱——勇于接纳,且勇于付出。救赎不在于你所得到的首肯中,而存在于你付出的每个时刻。
……
原谅我,在凌晨四点半,这些言语混乱而可疑。
惟有一句是清晰的:

朋友,愿你我平安,且奋发。

 4 ) 《充气娃娃之恋》:古怪却温情的人偶恋

影片的本名《拉斯和真实的女孩》非常具体而且浪漫地一句话概括出了这个故事的精髓。学会去包容,学会去理解,这样,生活才会充满希望与爱。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不理解和不沟通,才造成了矛盾与隔阂。就像这个故事中,拉斯的行为已经如此怪诞了,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爱与包容,拉斯的行为反而显得温暖甜蜜,而那个塑料做成的充气娃娃,真的就像一个真实的女孩那样,为拉斯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的气息和希望。——有志女青年

 

说到充气娃娃,作为一个成人,我无法不带有色眼光去看待。充气娃娃,用于满足成人在性方面的需求,这是大家普遍都知道的作用。作为一种自慰工具,充气娃娃也就区别于一般的人偶或是玩偶,而完全就是色情的代名词。

 

当然,影片的直译名称并不是《充气娃娃之恋》,而是《拉斯和真实的女孩》。这个中文译名虽然直接了当,但的确多少有一些不坏好意,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我不知道,有多少不怀好意的人为了这个译名去看了这部电影,却从中没有得到所希望的那种乐趣,而认为这部电影无聊。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因为这个不怀好意的译名,而庆幸没有错过这部电影。

 

这的确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一个孤独的男人爱上了一个充气娃娃,并且把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看待。而这个故事,最古怪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那个男人为什么会爱上一个充气娃娃。古怪的地方在于,这个故事给人的第一映像应该是一个闹剧,或是一个典型的充斥着粗口、色情和厕所文化的屎尿美式喜剧。因为,这个题材完全具备了成为一个闹剧的基础。大概,没有人会把充气娃娃想作纯洁美丽的芭比娃娃,当作倾诉的对象,而完全忽视她是一个成人性自慰的工具。于是,这个故事古怪和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一个原先代表着色情的充气娃娃,成为了一个男人眼中的天使,成为了幸福的象征和梦想的载体。

 

于是,可以说,《充气娃娃之恋》是一个古怪却温情的故事。一个孤独的男人,不善于言辞表达,不喜欢与人有肉体的接触,但是心地善良纯洁,他爱上了一个充气娃娃,为她念书,给她唱歌,关心关爱她,带她看病检查身体,不在乎众人的眼光,与她一起参加聚会和祷告……却从来没有想过用她发泄性的欲望。这个性感、身材曼妙由一堆塑料做成的充气娃娃,一瞬间成为了纯洁的天使,一个善良的男人所爱的纯洁简单的女人。在这个故事中,这个充气娃娃因为男人奇怪的关爱,仿佛成了一个真正的女孩。而这个女孩,正是这个孤独的男人,内心最为信任的人,她是男人对过去童年生活阴影的安慰,是男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是男人开始走进人群与人们开始交流的鼓励者。

 

大可不必去分析,男人是不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或者他为什么要对一个充气娃娃产生那样的感情。我想,这大概也不是影片想要让我们去看到和思考的问题。影片虽然讲述了一个古怪的故事,却有太多的感动,它们是如此甜蜜温暖,流淌在影片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流淌在每一个细节中,感动于男人对充气娃娃纯洁简单的爱,更加感动于男人周围的人们,对他所做出的怪异举动的关心包容与理解。

 

这虽然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但却处处流淌着真情。在男人生活的那个小镇,人们像一家人那样相处。虽然导演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画面几乎是低调的冷色调,而冬天的雪花却给这个故事带来了童话般梦幻的感觉。故事中的小镇就像来自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那般美好,人与人之间没有冷漠没有猜忌没有太多的隔阂,大家都用心去沟通去理解去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个小镇的温暖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间的冷漠以及人与人之间因沟通不畅而导致隔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这个美丽和谐的“白色小镇”才像来自童话世界般那样美妙。

 

最感动的莫过于,人们对拉斯的包容和帮助。在一起开始,拉斯的哥哥无法接受弟弟居然会爱上一个充气娃娃,这个哥哥焦躁不安不知该怎么办,而贤惠的妻子,却把对丈夫的爱转化为对丈夫弟弟的关心和包容。于是,他们像拉斯一样,把充气娃娃当作一个真正的女孩看待。我看到夫妻二人为充气娃娃洗澡,虽然这样的情节真的很诡异,但是却异常感动。我看到夫妻二人发动镇上的人,一起包容拉斯一起帮助拉斯,我看到那个喜欢拉斯的女孩默默的支持,我看到人们邀请充气娃娃去当社区义工,我看到整个社区的人们抛下世俗和偏见的眼光,完全地去接纳拉斯和拉斯的爱人,虽然这个爱人不过是一个假人,但是,每一个人为了拉斯能够快乐开心,都真心地和他一样爱上了一个充气娃娃。

 

最后,拉斯的充气娃娃死了,其实是拉斯想要面对新的生活,想要尝试正常的恋爱,于是,自己做出了选择。当然,你或许会觉得最后一幕,镇上的人们为拉斯的充气娃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这个情节太过于荒谬。那是,因为你还不能够去理解这些人们为拉斯所做出的关心和包容,是怎样的无私伟大和温暖。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不再相信美好的原因,不再相信有童话。我要感谢这部电影,以一种古怪怪诞的方式,让我再次体会到那渐已迷失的美好和爱的力量。

 
文/有志女青年

 5 ) 社区生活与人际交往

很多人看这部片子后,都会看到Lars的前后变化,而忽略了Lars周边人的变化。当然Lars的变化是明显而自发的,而后者的变化则是相对隐蔽而被动的,更是非本质的。


    Lars生活于一个社区之中,这个社区中的人们大多相互认识,教堂中或者Party中都可以相互看到。这是电影中展现给观众的一个情况。但是电影还隐藏了(应该说是背景化了)一个高于社区的“社会”。“现代社会”的存在使得连Lars这样有交往障碍的人,平时生活都没感觉到多大不便。他起床,三餐可以叫外卖,工作只需电脑,一切井井有条。很难想象Lars在中世纪如何生活。“现代社会”把原来属于人际交往范围之内的职能大多收归“社会”,人的能力在增长,但人的活动空间在缩小,庞大而秩序井然的“社会”压在渺小的个人身上,使得个人可以不动脑筋地生活下去。而伴随着原先做布朗运动的个人被规范化为机械运动,真正的公共空间在不断地缩小。


    哈贝马斯,这是看完这部片子之后的第一反应。不仅是影片的所描绘的图景图解了哈贝马斯笔下的现代社会状况,更重要的是,导演也持有和哈贝马斯一样的乐观精神。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所形成的个人交往的丧失,还是交往理性高于工具理性,哪一种更合理,这是他们面对的第一问题。导演似乎理想化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但他所持有的观点与人类天生的“聊天本质”相契合,所以尽管觉得这很难达到,但还是会认为这是一部温馨真诚之作。


    社区与语言,是哈贝马斯,也是导演所用到的对付规制化的“社会”的两种武器。社区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交往人群与交往地点,而语言的生活化而非书面化更是暂时摆脱社会的避难所。社区和语言,亦即聊天与聊天对象,乃是再造人类活力与公共空间两把钥匙。但是编剧要让故事一波三折——这是一个日益“社会化”的社区,而Lars则具有交往语言障碍。


    情况似乎陷入死局。社区的公共生活日益压缩——只剩下礼拜天的教堂,人们则相对无言。Lars看起来是这个井然有序但一潭死水的社会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有些人也会尝试着交谈——他的嫂嫂热情邀请他去早餐,但大局已定,死水微澜。


    而编剧的理想主义情绪还是战胜了现实。这种理想主义是我所称赞的,他设想,Lars这种人,不仅有,而且比别人更有交往的冲动——这种冲动包括聊天、击掌庆祝、手与手之间偶尔的肌肤相亲、眼神的交流、以及听到朋友的笑声。Lars 的冲动,最终幻化成充气娃娃的出现——一个虚拟的交流对象。编剧的理想主义这时候达到了顶峰,他不顾现实的桎梏,硬造出这么一段离奇故事,来实现他的关于人类的信念——人类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一个冷漠的族群,人类曾经,现在也应该是热爱交流的、热爱分享的,热爱同类的。


    而充气娃娃的出现,最终改变了Lars,也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改变了其他人。虽然在最后的一段,关于社区中其他人的改变,编导对剧情的处理,还是陷入了一种关于改变的俗套,无法实现整部电影的内在现实性,但他能把这样一个容易被煽情与被离奇化的故事讲成一段颇具现实主义神采的温馨小品,同时也前后一致地贯彻了自己的思想,想到它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也算不负。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同类之间的交流乃至最后的同气连枝,竟然是通过一个充气娃娃来完成,是否是对本片所传达思想的一种讽刺。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6 ) 我和人类的生活有距离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心智还没发育完全时,我的身体已经长成一个大人的模样。就这样,我被时间的脚步直接推到生活的前沿,我想我并没有苍惶无措,我坦然得很,只不过我深知我和这样的生活有一道刻痕的距离。我有家(虽然那只是一个车库,但那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有兄长有一位贤良的嫂子,看似美满实则我很孤独,躲在窗帘后躲在床底下躲在我眼睛后面的那种看不见摸不到的孤独。
我一直想像我的生活只是一个人,实际上那样的情景并没有发生,一直没有发生,我天天埋没在人群中,我天天游荡在生活的人群中,我脱离不了人类的生活,但那种距离感深扎在内心深处。
距离产生的具体原因,我已经回想不起来,或许是因为我脖子上的这块手织的围背,那是我妈妈的,她在生我时难产而死。我的父亲,我总在回想我的性格是不是遗传自他,我的哥哥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但我没有正面地思考过这个深层次的原因,毕竟生活中那些无数擦身而过的人们已经足够让我烦恼了。我不是不喜欢他们,而是,似乎应该是畏惧他们。
我逐渐接受生活的动力来自碧安卡,一位有着黑色长发火辣身材的女孩,她来到我身边时很安静,安静的美丽最能吸引人,于是从一开始我就爱上了她,她也完全进入了我的生活。高兴的是,我身边的人们,那些我曾经畏惧过的人们也接受了她,爱她,瞧啊,这多美好,他们不像我曾经想像的那样令人不安。这是一个好兆头,碧安卡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粉色的美好,那种令人温暖的、倍感心慰的暖色调在我看来是这一生碰见的最美丽的颜色,它也是我妈妈最喜欢的颜色,碧安卡就住在她的粉色房间里。
当我明白一个男人,一个成熟男人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是必须承担而起的责任时,我明白开始发生了慢慢的转变,我想我的孤独已经堆积成烦燥,我恼怒于我自私的行为,我悲哀自我孤单的陷落,我在脱离人类生活的同时得不到一丝可喜的安慰,碧安卡也不理解,我自己都不理解,更何况他人。
我不怪任何人,双重性的人格有着魔鬼般的牵引力,我并不想去排斥生活远离生活,只是常常有种莫名的情绪将我和正常的人类生活隔离,将我孤绝在一个无人的角落,这也是我常常只敢用眼角的余光看人的真正原因。生活,人类的生活,我总在犹豫不决中怯弱地收回迈出去的左脚。想像也好真实也好,我知道我总归还将在最终的孤独中沉淀。四周陷落的情绪将我埋藏起来,所有的人都不曾发觉,连你最亲最爱的人也没能察觉出来。
我的转变到底是来自哪里,人们相信爱情的美好,忽略它带来的伤害。人们承诺一切,却不真正去读懂对方的内心。总有一方在付出更多时感觉到了失衡的天平。我和碧安卡的美妙止于何时呢?她不答应我的求婚在我意料之中,那是我自私的预谋,我谋杀了她,是的,我杀了她。在我感觉到自己处于失衡的状态时,她生命的完结成为一个童话。我的悲伤多过喜悦吗?我知道生活又开始了另外一段路程,人类生活就是这样,停滞不前的情节就像反复播放的录像带卡带一样,马赛克堆满屏幕,画像中的人物和情节纠结在一起,你想不起以前看不到以后,这时,关掉机子重新开始时,洗掉机子上的灰尘,轻轻擦拭录像带上缠绕的刮痕。越过,是的越过。生活‘哗’地一下就在不经意间被越过,那一段距离仍然存在,只不过像隐形了一样。
……

 短评

高司令的个人表演秀。

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整部影片留给人最为深刻的感受,首先应当是一个“情”字。这种“情”从构成上而言,包涵了多个阶段多种成分,起是兄嫂两人对Lars体贴关心的亲情,承是Lars对充气娃娃虚幻出的爱情,转是小镇居民改变态度所流露出的温情,合是Lars在经历一切波折后表现出的所谓难以言状的释然与憧憬。但无论是哪一种情感的承载、表现和抒发,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道具,那就是Bianca这个充气娃娃。正是在“她”(而非“它”)的作用之下,原先自闭寡言的Lars 微微打开了尘封已久心窗,原先冷嘲热讽的小镇居民渐渐敞开了相互理解的怀抱。

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还行

这个冬天很冷,所有人都裹上御寒的棉衣,连充气娃娃也不例外。你能接受小狗穿上毛衣为何接受不了假人穿呢?带着好奇心围观一个妄想症病患的生活,看他欢欣歌唱争吵流泪,却无法走入他的世界。这世上的人形形色色,你可曾体会过边缘人的痛苦?这场盛大的爱恋是一整个小镇与充气娃娃在谈,但拍得闷了点。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比较平淡,比较可爱,只是比较

1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所谓人情味

18分钟前
  • A-sun*
  • 还行

我被评价骗了,导致我在快到结尾的时候仍然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可是就是在看到结局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无聊和失败。

22分钟前
  • 2013
  • 推荐

太惊了,拉斯的充气娃娃让我想起童年曾经躲在衣厨里和洋娃娃对话的情景,还好我是小女孩儿,不是怪叔叔~~~ 只当休闲片,略微嫌闷。。。

23分钟前
  • taki zhang
  • 还行

我一直以为那个充气娃娃会变成人!!!

24分钟前
  • 711|湯不餓
  • 还行

一个人到底要多孤单才会开始和自己的影子说话呢?

29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其实是个很哀伤的故事,只是借着充气娃娃这个由头。我们有时候都会如此自闭,只是还要装作热爱生活。

3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安全感缺失症候群同胞发来贺电。

3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一个充满温暖的小镇可以融化一颗冰封多年的心,导演和编剧借一个荒诞的故事另辟蹊径地讲述和解读了爱的意义和价值;高斯林看似木讷实则灵气十足的表演,和一个化解哀伤的充满希望的美好结局。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多么天真.多么温暖.我多么喜爱.

39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一群人集体演戏为了让一个人开心……真难得

42分钟前
  • AC
  • 推荐

Beyonca就是内在的那个孤僻的Lars,他为她塑造了和他类似的身世,带着她去自己小时候玩耍的地方,通过和她的对话来表达出他的想法和感受,把无处承载的爱都給了她。至于后来让Beyonca死掉,也就表示那个拒绝现实的Lars开始打开心扉了吧。电影里面Lars总是微笑,但是我这种常人的思维中,总是害怕他会忽然发疯、伤害他的嫂子,并且不停的想着哪有这么善良的小镇,难得基本没有反角。

44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名字翻得真囧 此片纯情之至 完全是心灵的

47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社区是我家,温暖靠大家~

51分钟前
  • sUsU
  • 推荐

很真挚,拍得非常可爱。

5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that's how life does. everything at once.but it'll get better in time.

59分钟前
  • hospitality
  • 还行

有一种文明就是相互关爱、相互包容,没有歧视、没有漠视,这种文明离我好遥远...7.5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