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3D

记录片加拿大2010

主演:Scott D. Altman,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安德鲁·J·福伊斯特尔,Michael T. Good,John M. Grunsfeld,Gregory C. Johnson,Michael J. Massimino,K. Megan McArthur

导演:Toni Myers

播放地址

 剧照

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2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3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4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5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6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3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4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5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6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7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8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19哈勃望远镜3D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1:53

详细剧情

  体验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充满了希望、毁灭性打击、眩目的创造力、勇气和凯旋的故事。这是由获奖的IMAX太空团队打造的第七部令人惊叹的太空影片。  《哈勃3D》借助IMAX3D技术拍摄,生动地呈现了从最初的伽利略望远镜以来,最重要地科学仪器的诞生,以及人类在太空自登月以来的最伟大的成就——哈勃太空望远镜。观众们将会近距离感受在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完成许多美航天总署(NASA)历史上最困难的任务,也可以亲身体验从部署到实施、从令人心碎的挫折到戏剧性的救援。《哈勃3D》还将呈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宇宙,带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体验浩瀚的银河系、恒星的诞生与死亡以及天体环境中鲜为人知的秘密。  本片是由IMAX和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共同制作,并且得到了美国航天总署(NASA)的协助。IMAX 3D摄像机重返太空,记录美国太空总署(NASA)最复杂的航天飞机操作。2009年5月11日,拍摄本片的这批IMAX 3D摄像机随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一起发射升空。宇航员用它们拍摄了维修和升级哈勃望远镜所需的5次太空行走。  《哈勃3D》由制片人兼导演托妮·梅尔领导的《国际空间站》制作团队再创辉煌,摄影总监詹姆斯·尼尔霍斯同时担任了全体宇航员的指导。朱蒂·卡洛尔为副制片人,制作过许多IMAX太空电影的IMAX公司创办人之一格来米·弗格森为了制片咨询。

 长篇影评

 1 ) 简单归类

1,地球是一颗行星,所谓行星,一般是指本身不发光,并且环绕着恒星旋转的天体。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形成一个简单的天体系统。地球的直径12742公里。

2,太阳是一颗主星型恒星,它的引力捕获8颗行星绕其旋转,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3,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拥有约1000亿---4颗恒星的棒旋星系。我们的太阳系位居银河外围的一条旋涡臂上,称为猎户臂或本地臂。

4,银河系属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是指银河系和相邻仙女星系、麦哲伦星云等50个星系组成的一个规模较小的集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 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

5,本星系群属于室女座超星系团,它包含约100个星系群与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约位于其中心位置,覆盖一块直径约为1.1亿光年的区域。

6,室女座超星系团属于更大的超星系团: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中包含了100个星系群,像银河系这样的存在多达1300到2000个,占据了直径约有1亿光年的空间,但这只是拉尼亚凯亚直径的五分之一。整个拉尼亚凯亚的面积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25倍,拥有10万星系。

7,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复合体(Pisces–Cetus Supercluster Complex)是一个容纳本超星系团即室女超星系团(包含本星系团里面的本星系群(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的本超星系团)的超星系团或大尺度纤维状结构。

8,武仙-北冕座长城(英语: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是宇宙中一个由星系组成的巨大超结构,延伸超过100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中已知最巨大的结构。

9,宇宙>总星系>可观宇宙>星系>武仙-北冥座长城>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复合体>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次集团>银河系>猎户臂> 古尔德带>本地泡>本星际云>奥尔特云>太阳系>太阳圈>内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10,以上内容,都是复制粘贴。

11,地球实在太渺小了,对广袤无垠的宇宙来说,地球连一只蚂蚁都不算。对宇宙而言人类的存在毫无意义,银河系的存在和毁灭也没有任何意义。也许就算整个本星系群的毁灭,也只是汹涌大河里翻起的一朵小浪花吧。

12,我们一辈子蝇营狗苟,又是为了什么呢?短暂的人生不过一百年,于这浩瀚宇宙又算的了什么?

 2 ) 见证人类一项伟大的科技 探索宇宙探索太空

这是一部真实还原太空复杂操作的纪录片,并以NASA宇航员的第一视角讲述了五次太空行走和在太空的一项丰硕成就哈勃太空望远镜!结合IMAX的大屏完全的展现了浩瀚宇宙,被哈勃望远镜所拍下的每一个星际场景真实再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景观!在45分钟时间里所刻画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饱满圆润,凸显了这个蓝色星球的神秘感和宇宙之间的不为人知的各种神秘力量!为人类以后继续探索太空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3D的出屏率近乎完美释放和最后十分钟震撼很是到位。

最终评分:⭐⭐⭐⭐⭐ 10.0分

 3 ) 我想或许可以见到那颗粉身碎骨只为一个拥抱的小行星

说起来和哈勃望远镜的缘分是始于Win10官方桌面壁纸“哈勃望远镜拍摄”系列,一共十来张哈勃拍摄的高清宇宙照片,我用了近半年,只觉惊为天人。

星云的诡谲之美令人觉得虚幻,这虚幻又因其真实性而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2021年北影节展映片单中有IMAX 3D版的高清放映,有幸买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场次,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这样的影像和这样的观影体验每个人一生都至少应该有一次,或者很多很多次。20多米高的巨幕,杜比环绕音响,看漫天遍野的小行星一阵阵扑面而来,仿佛抬抬手就能拾起一颗,是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又想这些影像由哈勃望远镜和各国宇航员们在地球千里之外的外太空摄制,更觉得无比珍贵。

除了视觉听觉上的极度体验之外,仅就纪录片而言,剧情和影像都偏弱,也许是受限于有限的素材吧,毕竟在外太空拍摄的影像数量有限,摄影技巧也受到极大限制。纪录片主要记录了修复哈勃望远镜的宇航员们在太空的修复过程,太空生活片段和哈勃拍摄到的宇宙影像。前两段因为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所以摄影技巧和画面都很平平,只能作为一种记录,而离“纪录片”似乎还有些遥远。而为维修的过程前因后果也没有很清楚的介绍,看了也觉得是一头雾水。对宇航员生活的记录很有趣,原来在失重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可以是这样这样,这一部分看得心满意足。

最出彩的也是最难的是哈勃拍摄的影像和宇航员们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那些星云的美直震慑到你灵魂里去,一颗看似小小的星,以自己为中心氤氲开一波波若有似无的飘渺,交叠,起伏。这样无与伦比,顿觉语言十分无力的美,想和他再看一次,很多很多次。

最后是一点对IMAX技术的一点点浮想,虽然在听觉视觉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也很希望下次还可以感受到如此高强度的体验,但是连着两场看下来,顿觉头昏脑胀,耳朵也因持续的高分贝音效而隐隐作痛。不禁感慨将人的视觉听觉体验推至极限的IMAX技术是否是最优解,是否能代表电影的未来?在超出了人类所能适应的最佳听视觉负荷后的技术加成所带来的“极致”体验也许并不是“最佳”体验,当技术所能实现的影像超出了人体能接受的限度之时,或许进步反而成了压迫。想来最佳体验并不一定是最极致的体验,而是最合适的体验。

哦对了,还想说中国电影博物馆的观影体验真的太棒了,有专门的光影餐厅供应小食饮料,开场前有工作人员引导,巨幕IMAX票价竟然只有30元,而且还赠了一张手感超好的高阶纸海报(打算一回家就贴墙上!!),真是太幸福了!!

而且电影博物馆还有各种展览,主题厅好气派了(可惜最近都是红色主题展,红的实在乏味orz)

观影之余还可以看一些电影相关的展览,一楼还展出了各种年代的电影放映机,电影迷直呼过瘾啊啊啊! 走出博物馆的那一刻又碰上了雨后新霁的层云,那一刻就知道这个地方以后会常见面。

 4 ) IMAX: Hubble 3D

  3D。这才叫做3D! 那些什么电影也好意思说是3D! 中途有一个片段是有一块污点粘在了摄像机上 我居然以为是眼镜上粘了脏东西 还问别人借纸去擦 结果别人告诉我那是3D效果 真是狠狠的羞愧了一把。当星云迎面飞来时 真的就是感觉触手可及。

  IMAX。 还好选对了地方 亚洲最大IMAX屏幕 宽29米 高22米 当眼镜盯着屏幕中心时 根本就看不到边 我想这也就是看3D必须配合IMAX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原因。而且是中国仅有的四台胶片IMAX放映机之一 如果要是在这里看TDKR的IMAX胶片版那是多爽! 万恶的广电不给同步上映啊! TDKR就应该在胶片IMAX看才爽啊!

  声效。当哈勃望远镜被航天飞机带入太空 即将发射时 那音效震得椅子都在颤 整个人都被震住。但是当天放映的是中文配音版 又是那几个老家伙配的音 我已经在千万部片子里听过他们的声音了。 如果是英文原版多好啊 旁白是莱昂纳多配的!

  效果。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片片星空特别美 穿过浩瀚博大的宇宙 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人类的渺小 人类的无能 人类的无奈。

  总之看完此片 才知道 这就是IMAX。

  也相信IMAX的那句中文宣传口号

  IMAX 让梦想更真实

  2012 - 08 - 01。

 5 ) IMAX的震惊

记录了2009年发射航天飞机维修哈勃望远镜的以及前前后后的事情,同时展示了哈勃望远镜带来的探索成果,向观众展示出来人类文明的伟大工程,展示出来人类文明的渺小和未知世界的庞大!

另外 去IMAX影厅看才会欣赏到美丽世界……

今天 在山东省科技馆新馆的IMax影厅里再次欣赏了本片 IMAX的大屏幕上 给我的完全是与电视机前的另一种震撼

这种差异 来自于眼睁睁地看着宇宙的壮美画卷展示在我面前 这种冲击力 完全不是我从小屏幕上看到了并理解到的同一件事情 这种让我感到巨大的压力和不能呼吸的快感……

凡是你自己一切的烦恼甚至痛苦 都可以挥之而去 取而代之的则是那种“嗨 马上做点啥不同的事情吧!”这种刺激激发了生而为人的宏大幻想和蓬勃欲望……

不要理会那些拖拽着你往后退的该死的人和事 取而代之的就应该去干点儿啥与众不同的事情吧……

 6 ) 上帝之眼

2035年,在太空中孤独瞭望宇宙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向地球传回了最后一张图像,结束了它长达四十五年的工作,它已经经历过太多次维修,轨道也开始衰退,像一个垂暮的智者一样不甘老去。

随后,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引导下,哈勃如流星一般撞向这颗蔚蓝的星球,它在初晨的微光中燃烧,在达到地面之前,NASA突然收到一段神秘的电磁波,可没人理解其具体意义。

2055年,人类在机械语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段曾被热议又被遗忘的神秘电磁波再次被提起,人们试图将之转换成文字语言。

十天后,数百名机械语言学家公开发布了他们的翻译结果,这段电磁波来自已经退役的哈勃空间望远镜。

它说的是:“那是无法用图像形容的美,我曾注视着猎户座星云中被孕育的群星,亲眼目睹着如蝴蝶般美丽的垂死恒星。我的目光穿过亿万银河,看到了百亿年前发出的光——那是我能去往的最远之处。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失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时刻到了。”

听闻这段话的人无不落泪,人类不约而同地呼喊着它的名字,那时许多年轻人已经忘记了哈勃的名字,但他们唤它为:上帝之眼。

 短评

还以为是科普片,原来是风景片

8分钟前
  • 六壁坂
  • 推荐

imax 巨幕

10分钟前
  • dj小溅溅(她们说我帅的没边了
  • 力荐

一定要IMAX+3D啊!哈勃升空21周年,辛苦了

15分钟前
  • Strindberg
  • 力荐

香港太空馆看的。绝对坑爹啊我会写详细影评的= =

19分钟前
  • 小卓同學。
  • 推荐

每次看见星云就他妈高潮!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超棒。可惜没机会看到真正的imax。

29分钟前
  • 皓宇
  • 力荐

清晰

34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寓教于乐,效果叹为观止,强烈推荐家长带小孩子看。

39分钟前
  • alsoin
  • 力荐

宇宙間有幾顆星星 我就想給這部電影評幾顆星

44分钟前
  • 4423
  • 力荐

实在是太美了,可惜拍的有点简短

45分钟前
  • Chrno
  • 力荐

这种片子就该去看3D啊啊啊啊!光看2D的宇宙就美到不行了难以想象3D版要美成什么样子!小李子语速缓慢的念着旁白可是还是好多词听不懂!呜呜呜呜想看3D呜呜呜呜

49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一看到開始NASA的LOGO我就心情澎湃了。哈勃拍的照片本身就漂亮,結合到IMAX 3D上實在太震撼了。

52分钟前
  • l.m.
  • 力荐

镜头的质量无可挑剔!但是这名字起得。。。应该叫《维修哈勃》。

56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哈勃绝对是这个世界最无敌的摄影师,雄伟、瑰丽、奇幻……一切形容词在它的作品面前都黯然失色,这是超越人类想象力极限的景观。

58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我们忒小了

1小时前
  • SpringCameras
  • 力荐

太真汗了

1小时前
  • 浩子菌
  • 力荐

这个看IMAX 3D一定很牛逼

1小时前
  • CobraCB
  • 推荐

宇宙很大,人很渺小

1小时前
  • 天然呆
  • 力荐

真想拿星图来当墙纸用

1小时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惊悚片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