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

剧情片1946

主演:Carmela  Sazio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播放地址

 剧照

游击队 剧照 NO.1游击队 剧照 NO.2游击队 剧照 NO.3游击队 剧照 NO.4游击队 剧照 NO.5游击队 剧照 NO.6游击队 剧照 NO.13游击队 剧照 NO.14游击队 剧照 NO.15游击队 剧照 NO.16游击队 剧照 NO.17游击队 剧照 NO.18游击队 剧照 NO.19游击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1:49

详细剧情

本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意大利登陆的美军攻破德军防线为背景,导演以令人感动的场面把美军从南部攻到北部期间所引发的一些意大利民间故事编成一部有连贯性的社会写实的电影,画面上的真实感,给予人们非常大的冲击,创下了意大利电影的新潮流…

 长篇影评

 1 ) 战争带给人的……

《战争带给人的……》
  ——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德意志零年)观后感
  
  巾城/文
  
  罗西里尼摄制于二战前后的三部不朽的电影。从《罗马》揭露法西斯的罪恶、展现人性的光辉,到《战火》四两拨千斤的六个小故事,再到《德意志》深刻探讨战后初期的法西斯后遗症,它们干练、紧凑,在紧紧围绕战争主题同时,每一部都展现出独特的令人尊敬的地方——尤其考虑到它们的制作年份及所呈现的与慌乱的时代不符的从容的艺术性。
  《罗马》是一部从拍摄手法上非常“正统”的故事片,但其情节曲折饱满,每一个剧情高潮都极具渲染力。片中不同身份的人(地下共产党人、天主堂主教、家庭妇女、孩子,等等)因对丑恶的反抗而走到一起,导演并未突出任何人的个人身份,而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另一边,法西斯分子种种残暴的行为作为它的反面,极大拉伸了故事的张力,使正面力量虽已悲剧告终,但其最终的胜利在感情上已显得不可避免。(客观讲,这也是此类电影常规所运用的方式;考虑到影片拍摄时二战尚未完全结束,且片子整体质量上乘,即使从极苛刻的角度讲在某些方面并未“走出俗套”,依然值得尊敬。)片中还有一段德国军官的自我反思,虽较为做作,但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它对整个片子的意义是起推动作用的。
  这部电影在战后几十年间似乎被一部分人转而视为一部共产主义教育电影,事实上这是一种歪解。虽然它的部分主人翁确为共产党人,但当时的共产党(至少是罗氏镜头下的意大利地下共产党)和其后在一些国家获得执政的共产党,其理念、行为方式及所处的社会位置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影片并未援引任何共产主义理念,所有人物之所以为其身份,是因为艺术人物需要身份,而在当时现实情形下,给他(她)们这些身份又是最符合实际的。他们所共同从事的事业的意义——而不是身份的意义——才是影片的重点。病急乱投医似地在历史作品中寻求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一直都不是一个特别可取的行为,它既无法为你的观点或所作所为雄辩,又只会暴露你的无知、虚妄,及一种因对未来充满恐惧而迫切希望自我标榜的虚弱心态。
  
  《战火》,六个发生在不同地区的二战前后的小故事。影片妙笔在于,导演在该收时即收,绝不留恋镜头,有时甚至留下开放式的结局,这使片子充满空间感,加之故事的节奏紧凑,使得观者无论眼睛还是大脑都无法离开屏幕。下面是一些我个人的简单理解。
  一,它展现的是战争时期人与人间的敏感和恐惧,它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恐惧的根源在于不同阵营和身份间的互相杀戮,而行为与行为人立场之间的联结很多时候事实上是模糊的。(这里援引一句米切尔在《飘》中借艾希礼之口说的话:“主义早在枪响的那一刻就灰飞烟灭了。”)它最后演变为一种不同人与不同人之间简单的敌对和猜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无论以何种理由,杀人行为的最终受害者永远都是无辜的人。
  影片花了很多精力描述女孩与美国兵在海边残垣上的聊天,从大海到家人,显得朦胧而遥远。这是人与人互相亲切的本能在最艰难的情境下的显现,它让最后悲剧性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二,它的主角是一个美国黑人大兵和一个意大利小孩。罗氏给了这个黑人一颗很高尚的心。考虑到其制作年份,这是一个另观者感动,令美国人脸红的故事。
  三,发生罗马城解放后的爱情片段。它讲的是男人与女人对于瞬间的爱情不同的态度。女人较为感性,她健忘,但易感动,所以既显得见异思迁,又有一股纯情的天真和冲动。男人则较为理性,他将美好的发生珍藏,但仅仅作为一种回忆,当回忆与现实产生碰撞时,他决不让前者影响后者。影片最后,男人与部队一起离开城市,而女人站在雨中的屋檐下等待他的归来。很显然,根据以上逻辑,她不会等他太久,因为能让她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而他会一直记着这个插曲,但不再视其为现实的一部分。影片没有走到这一步,它在恰当的时候收手,留下一个天各一方的故事,男人的一半归男人,女人的一半归女人。
  四,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穿越德军封锁线,一个为了家人,另一个为了可能与她有特殊关系的游击队员“狼”(他原是个艺术家)。前者在一个士兵的掩护下成功穿越,掩护他的士兵身亡;后者在抱起奄奄一息的士兵时得知了“狼”的死讯。短片道出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人生存的艰难;而即使再这么艰难的环境中,依然有人为了他人而冒死奔波,这也许只能是人的一种崇高本能。
  五,三个美国人,一个天主教徒、一个新教徒和一个犹太教徒入宿一家意大利修道院,影片探讨了敌对教派间共有却不能共享的神。处在非前线的意大利天主教神职人员因“迷失的人”(新教徒和犹太人)的闯入而陷入恐慌,甚至戒斋赎罪,但从前线回来的美国天主教徒却劝说他们应在狭义的教条之上看到更广阔的怜悯和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影片在那位美国人的演讲中结束,同样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六,一个抵抗者被法西斯残忍地处死的故事。它是六个短片中最直接的。将它作为结尾影片,可能有较强的现实考虑。而事实上,鉴于故事本身的紧凑和渲染力,它应该说是成功的。
  
  《德意志》,这是一部极其简练但深刻的影片。它揭示了法西斯主义带给不同人不同的心理扭曲,在它最终灭亡之后,这种扭曲转变为一种重建年代的社会畸形。同时,由于整个国家百废俱兴,也有一部分人因对物质的需求及不满而暴露了人性的丑陋面。影片三分之二的篇幅在描写这些畸形和丑陋,直到男孩听从他法西斯时期的教师的唆使而杀害了他的父亲。
  影片最后的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用长镜头的方式记录了男孩在弑父后的心理变迁,这种懊悔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而同时,他的曾是法西斯士兵的哥哥终于决定不再躲避,重新面对生活(为他打开这扇门的正是其父无意间的“临终之言”)。生死间,似乎社会自己对自己完成了某种拯救。但片子最让我震撼的是这种拯救所付出的代价,其沉重似乎在警醒后世的人们政治恐怖主义的代价——表面上,它是迫害、屠戮和对历史的摧残;但在心灵上,它带来的冲击更大,它会改变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智,可能须要更大的牺牲和更久的时间才能将其恢复。

 2 ) FIFF20丨DAY1《战火》:这就是战争

第20届#法罗岛电影节#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战火》,下面请看前线涉足战争之地的黎民百姓的评价了!

果树:

结构简单粗暴,好在内核完整。各个人物都带着点抽象的概况感,但全片成功地呈现出人道光芒。

保嵩:

用故事集理念来拍战争片很新颖,第一部罗西里尼。最爱第一个故事,可能因为他们误会那个意大利女孩吧,看完第三个故事还对第一个故事难过。

Morning:

盟军从西西里岛向上移动到意大利北部过程里发生的几个小故事,战争背景有效的统领了他们,他们的关系的改变离不开这个背景,每个故事都是做普通人物关系的范本,不强人设,不刻板印象,不操控故事,不渲染情绪,但它们的写实和背后的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觉得这也是对家国的另一种理解,我怀抱着这片土地,我的眼睛看到了这么多容易湮灭的微不足道的事物。

Not Here:

战争中的人情世故,每一个故事的视角都不一样,所以感觉也不太好比较。个人最喜欢第四个故事,穿越战场时最无言也最波涛汹涌。

子夜无人:

非常生动的战时大后方写照,人物群像塑造得极其成功,在“写实”与“戏剧化”之间维持了恰到好处的分寸,情感是饱满的、浓烈的但绝非煽动的,从宏大叙事的陷阱中脱身做到视角下移,枪火与厮杀之外永远沸腾的是真实的人性。

松野空松:

以美意双方为敌开始,到美意合作对付德军结束,朋友的母题在逐渐升华,最喜欢中间三个直接的战争无关的部分,黑人大兵被偷东西,美国大兵与妓女的邂逅,穿越战区寻找爱人/家人。

SONGMJ23:

除了组成故事本身的那些“有意建构的镜头”,罗西里尼穿插其中的历史真实场面可能同样是作为一种”有意“的设计而存在,旨在凸显现实的多面性和人性之复杂。这种对影像与现实间是否存在某种“相互诞生”关系的深刻探讨与实验,正是新现实主义运动能够不断推出各种风格迥异的现实诗篇的一大源泉。

FranzCamus:

六则故事,组成一幅意大利二战浮世绘。 六则故事,描绘出二战之间意大利普通民众水深火热的生活。 六则故事,没有从正面战场来描述残酷的战斗。只是从不同方面来表达出罗西里尼对于整个社会的一种挽歌。有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为生活所迫而站街的女性,有崇高理想反对法西斯的游击队员,也有偏安一隅对上帝依旧憧憬的僧侣。众人皆是残酷战争下的牺牲品。 给我一种在看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的即视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

给艾德林的诗:

六则故事一面情境,彼时现实中的姿态纪实,情感落实也不乏戏剧性和起承转合与遗憾,罗西里尼这部比起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似乎更能唤起一个经验如何能更自然地适用新现实主义语法的问题(笑)。

#FIFF20#DAY1的场刊将在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战争带来的苦难降临在了全部人的身上

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1946年。

完这部电影以后更觉得战争他就太可恶了。他虽然也有一些进步的力量,但是它摧毁了太多东西了。又感慨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是真的很幸运。

这部电影我看到后面都快睡着了,虽然不能说他难看,但是他的故事性比较低。主要的是塑造当时的环境跟氛围,还有一些战时的生活。他没有太多刺激点儿,在每个故事结束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段故事都有它的凄惨,凄凉之处,都每个人都挺可怜的,受战争的困扰。

本片一共六个故事,第一段故事讲述的是美军找了一个意大利女的来带路。到了一个塔上之后遇到了敌军,带路的意大利女人为了帮一个美军报仇被敌军残忍杀害。

第二段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黑人的美军当地警察与没有了父母的一个意大利小孩儿的感情故事。

第三个故事又遇到了罗马不设防城市里的那个白痴女人,在本片当中在第三段故事演的是一个妓女形象。一个美军和一个站街女的爱情故事。

第四个故事挺黑色幽默的。一男一女为了找到各自的爱人穿越了战火中的城市。但是女的在马上抵达终点的时候,得知道自己的爱人已经死了。

第五个故事主要讲了宗教矛盾上的问题。三个美国兵来到了意大利的教堂之后,其中有两个美国人分别信仰犹太教和天主教,当基督教的教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突然一下气氛就变了。

第六故事是以游击队与德国军队之间矛盾展开的一个故事。这个游击队是以美国,英国还有意大利本土人组成的一个小的游击队。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为的是人民能够生存下去的信念而战斗着。但是最后这个小队被德国人全部歼灭。

 4 ) 《战火》:生活不是电影,但他却用电影无限逼近了生活

看过再多的战争史诗和煽情电影,也会被罗伯托•罗西里尼的《战火》打动。事实上,你看的关于战争的浓墨重彩的宏大叙事越多,越会被《战火》这样的电影打动。 因为《战火》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扛鼎之作,拍的真实客观,更在平实中蕴含深刻的洞见和宽阔的情怀。 电影摄于1946年,用六个故事刻画1943-44年二战胜利前后的意大利社会全景。此时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游击队一道在半岛上与德军和意大利法西斯展开缠斗。电影并不像罗西里尼前一部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一样反映正义与邪恶力量之间的对决,而是聚焦于解放者(美军)和被解放者(意大利人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形成文化和宗教的冲突中,揭示人性深处的善良微光。 这种微光就好像开篇故事里美国兵John手中的打火机在黑暗中发出的微弱光线。他与素不相识、语言不通的意大利女孩坐在黑暗里试图交流,并点亮打火机试图让女孩看到他的妈妈和姐姐的照片,结果他手中的微光招致德国兵的一粒子弹,他与女孩最后都死于德国兵枪下。 John的同伴找到了他,看着他的尸体,他们误以为他是被意大利女孩枪杀,狠狠地骂了一句“这个意大利婊子!” “这个意大利婊子”这句诅咒,突然将这个故事的立意提升到新的高度 --- 它不再只是刻画人性中的善良如何被战争机器碾压,它揭示的是解放者与被解放者之间的隔阂和阻断。 这种隔阂和阻断可以是关于爱情的。电影中美国大兵和意大利妓女的故事,本来是一个艰困时局逼良为娼的老套情节,但却因那种阴差阳错的戏剧安排而成为一个令人叹惋的凄美爱情故事。 隔阂和阻断也可能是关于宗教的。电影里修道院的故事直指宗教教派之间的冲突。这个传统封闭的天主教修道院,勉强地幸存于战火之下,修士们只能用信仰对付饥饿。这时三名美国军队牧师来了,带来了食物和巧克力,也带来异教(新教、犹太教)给他们造成的恐慌。 修士们慌慌张张地奔走通报:修道院里来了新教和犹太教牧师!这一幕不禁让人莞尔。最后美军牧师在晚餐上站起来,郑重地感谢修道士,也呼吁教派之间的宽容。这时电影的博爱主旨可以说是和盘托出。 当然解放者与被解放者之间的隔阂和阻断也不一定那么深刻,也可以朴素而生动。“偷鞋”这个故事讲述美国大兵对偷他鞋子的意大利孤儿的同情,但最动人的是喝醉了的他坐在废墟上跟孤儿的一段对话。他幻想着回到花花世界的美国,作为英雄拥有那里的一切:“看!下面是曼哈顿的高楼!他们都是我的,因为我,是一名英雄!” 可是即使是喝醉了的大兵,也没能一路幻想下去,一个醒悟打断了他: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不,我不想回去,因为我的家只是贫民窟而已”。 美国兵的这个醒悟完美解释了他后面给予意大利孤儿的同情,因为他在孤儿经历的穷困之中,看到了自己。 这就是《战火》的动人之处:生活并不是电影,但罗西里尼的电影用不事声张的镜头和大量非专业演员,无限逼近了生活的真实。他的理性和克制,让电影出奇的有力;而他在平实叙事里寄托的思辨,又让电影获得了真实之上更强的力量。 值得留意的是,电影中“偷鞋”桥段里的美国兵,不停地管身边的意大利孤儿叫Paisa,意大利语里意思是“同胞,同乡”。而《战火》的片名原文正是Paisan,里面其实就寄托了罗西里尼对意大利同胞的一份情结。 所以我私下里倒觉得,《战火》的片名应该翻译成《老乡》才更地道更准确。

 5 ) 战争期间,世事百态

        Roberto Rossellini在这部电影中,讲述了六段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队美国士兵在意大利本土登陆,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才取得了一个意大利姑娘的帮助,又经历了一段鲜血的洗礼之后,意大利人和美国人之间终于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互相尊重与理解。
        第二个故事:一个意大利孤儿偷走了一个美国宪兵的皮鞋,之后被这个美国宪兵捉拿归案,但在了解了这名孤儿的悲惨身世之后,被这个美国宪兵放走了,还把那双皮鞋送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一段喜剧与悲剧色彩,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交织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美国大兵和一个意大利本土女人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它象征着当时美国远征军与意大利本土居民之间的“蜜月期"的结束。美国人刚到意大利时,他们是意大利女人们的英雄,美国兵们呢,他们把每个意大利女人都看作是天使。但似乎没过多久,他们就互相“不爽”起来,美国兵们被意大利女人们看作是一个个”好色的兵痞子“。美国兵们呢?他们把所有意大利女人看作是妓女。究竟谁该对(出现)这样的状况负责?
      Rossellini在此只是作出客观的叙述,然后提出问题,答案让观众们自己去思考。
        第四个故事:讲述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在枪林弹雨中寻找自己各自爱人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架构,在Rossellini导演下,却充满着强烈的戏剧张力。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宗教的。讲述了一群宗教观点不同的宗教界人士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后,发生的故事,(在几位美国随军牧师【犹太教,新教】和一帮意大利本土的(天主教)神甫之间)。
        Rossellini在此想说的是,就算是战争涂炭世界,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对上帝的虔诚。
        第六个故事:它讲述一群不同国籍的反法西斯战士(美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中国人,意大利游击队)的战斗故事。让人感觉比较平淡,乏味的一个段落,在此不再详述。
  
  

 6 ) 【119】《战火》——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战火浮生录

《战火》 Paisà 年代:1946年 / 国家:意大利 / 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 / 主演:卡梅拉·萨齐奥、茱莉艾塔·玛西娜、卡尔·穆尔

    大卫·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算是“拼盘电影”的滥觞,而罗西里尼承接了这一形式,在《战火》中讲述了6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把这些故事的背景统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从平民的微观视角来表现盟军的美国跟意大利的关系。由于形式很新颖,使得它不仅在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另外两部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德意志零年》)中独树一帜,而且从新现实主义风格影片里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一个故事是登陆意大利后的美国大兵跟一个当地的姑娘独处,两人从抵触到消除隔阂,建立起了友谊。第二个故事是一个美国黑人大兵的鞋子被一个小男孩偷走了,他追到了男孩的住处,被眼前的破败震惊了。第三个故事是个爱情悲剧,一个美国大兵跟一个妓女过夜时聊起自己曾爱过的姑娘,殊不知这个妓女就是那个姑娘。前三个故事分别以信任、谅解和爱恋这些人性中美好的品格为主题,展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友善和依恋的关系。后三个故事相对可看性较低,但也分别以执着、信仰和献身作中心,全景式地呈现了战争中的意大利,人物从底层的贫民窟小孩、妓女,到前线的游击队员、寻找战士的家属,以及教堂里的神职人员等等,全部的真实剧情,加上非职业演员出演,令影片的纪实性、戏剧性和宿命感全都十分强烈。战争是最能体现人性复杂点的熔炉,它可能会锻造出一座巴别塔,也能让绝望中透露出一丝希望。

笑点
    第17分钟,乔和卡米拉这两个语言不通的异国男女,坐着聊起了天。美国大兵乔想家了,而卡米拉却把“家”这个字理解成了“比如”;乔的老家是饲养奶牛的农场,卡米拉却以为是“叮当”;谈到奶牛,卡米拉说起之前有几个孩子站在牛身上的事情,可乔误以为是卡米拉怀了孩子。总之这两个人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却依然聊得津津有味,也许是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纽带,让这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实现特殊的沟通。
<图片1>


泪点
    第58分钟,美国大兵出发前发现了口袋里的纸条,但是他以为是妓女留的,就随手扔掉了。其实那个妓女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弗兰西斯卡,此时她正冒着雨在约定的地方等他,可他却就这样错过了这次相聚。阴差阳错的遗憾令人扼腕叹息。


加我微信jingyurizhi

 短评

SIFF2014 6.21 15:45 和平四厅 六段式结构,关于人道主义的经典母题,堪称WW2十日谈。

3分钟前
  • g9421
  • 力荐

其实六个故事都可以变得很煽情,但罗西里尼的妙处就在于点到为止,更加产生一种真实感。战争容不得人们在情感那里停留过长。结尾真是伟大。随着德军溺毙游击队员的河水的动荡波纹,传来了报告1944年冬天二战胜利的话外音。

7分钟前
  • movingdust
  • 力荐

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的第二部,剧本由导演和费里尼共同完成,里面有六个小故事,分别表现二战期间意大利的不同层面。演员多数是非职业,而且即兴表演的成分很浓。影片具有纪录片的视觉风格,故事结构尽管松散,但欧亨利小说的痕迹依稀可见。影片赢得1946年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剧情片奖。

10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知道为什么费里尼这么喜欢这部电影了。我被每一个故事感动。

12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战火纷飞,一点又一点地照耀各个阶层、身份与角落。新现实主义冷眼旁观,却又焚心似火,枪眼刀尖下的残酷一览无遗,但一些一擦即着的信任与英勇,如梦似幻的情愫与念想,随风而去的芥蒂与羞赧,总是战争长卷里闪亮的美好。当施暴者被妄念洗脑,希望和平的大势能将他们碾压得体无完肤。@资料馆

1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SIFF# 罗西里尼的本质就是悲观中透出一种难以名状的compassion,几个故事都能看得出来。弗兰切斯卡太动人,山中教士一段很受触动。除了对战争与人的描写,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沟通障碍”的刻画,无论是语言、社会阶层、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都有涉及,深度惊人。

21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资料馆留影#看完后也算大致了解Italia的二战生活,用纪录片的手法(很多珍贵史料,类比《印度》),六个小人物的边缘小故事,关于爱恨关于信仰关于战争,也都与美国大兵有关,作为“战后三部曲”之二,Rossellini的深刻与人文哲思在本片几乎达到一个顶峰,只是这也恰恰成为本片观赏性不强的原因,前几个还好,但等到讲游击队的第六个故事出现时,我几乎有些不耐烦了,但等“FIN”的字幕出现,又忍不住回味,才明白这是怎样一部杰作,Rossellini是怎样一位伟大先驱,他的勇气与创新,直接影响法国“新浪潮”,鼓舞后来影人把摄像机带上街头,对准时刻鲜活又残酷的生活。

26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8/10。在每个篇章开始的拟纪录片中,街头行驶的坦克队列与城市废墟、高耸的古罗马斗兽场遗迹形成一种忧伤的对望,被破坏的历史文明以相互凝视的方式重回视野,如木偶戏片段中代表基督教的白色木偶与象征异教徒的黑色木偶决斗,台下观众们为高喊正义的白色木偶振臂欢呼,一名酒醉的黑人军警冲上舞台,又被愤怒的观众拉下来,无独有偶的是亚平宁修道院的故事,意大利教士为信仰新教、犹太教的美国随军牧师到来而恐慌不已,甚至在窗前跪祈,十字军东征和美国占领军的文化管制、新教与天主教的历史宿怨,当下与历史的边界都在间接喻指中渐渐模糊。罗西里尼采用全景拍摄自然,展现人物时却转换为视角很有限的中近景,使观众迷失了历史与文明的方位,就像火山山丘中迷路的美国大兵无法与村民顺利沟通,就像黑人军警迷失在交错的道路里,被引入复杂的历史语境。

30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120分钟居然看得有点累~六个故事水平太参差了,故事和结构倒是都不差,但有些内核不过知音水平,而且演员太水~最后一个故事除了漂亮的悲剧结局完全是祖国白洋淀抗日故事的意大利抗德版,罗马妓女故事好像日本电影~另,深刻觉得米国人民某种意义上被黑了,各路意大利人演英美人民,英语完全听不懂~

32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罗西尼当时一定有种迫切感,这部六个故事组成的电影,相当于战时/战后意大利的纪录片。我最喜欢小男孩和美国黑人那部(黑人唱歌太美),还有教堂那部,修士们感觉太真实了。

35分钟前
  • Adieudusk
  • 推荐

三部曲补全了。小故事的简单连缀,中近景自然光,每个城市每个阶层的人们在战争到来之时的细微情感,和罗马不设防很像,新写实的特点,无头无尾,无言旁观。不过故事本身还是带着一点人情冷暖的诗意。

38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第二部,选取了盟军登陆意大利后在西西里,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教堂和游击队的六段故事。美国人戏都很多,通过他们与当地人的接触和对抗纳粹德军折射诸多语言文化阶级信仰的不同以及劫难经过带来的创伤和改变。资料馆4K修复版。

42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已下avi 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语言交流之外的情感沟通,在特殊背景下的感情故事,人物即普通又典型,最后的结局很有感觉,整片在平静下有一种潜动的力度。看得出有某些费里尼的影子,比起新现的其它作品少了些许悲催与悲悯,多了很多温暖与小趣味。表演虽然僵硬但有时代特色。很舒服的一部短篇集。

44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确实三部曲最佳(虽然Open City我只看了一半),看完有种虚脱感;就像罗西里尼自己说的,Open City里还有很多“old ingredients”,Paisan真的是pure and new,而且更动人,尤其是那些日常的细节。要拍现实主义,你必须要有对爱的信念。脱离studio,即兴,但仍保有强大的控制力和技术创新,伟大之作。

48分钟前
  • 力荐

二战胜利前夕美军进军意大利时的六个故事,每个故事自成一短片,反应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爱与遗憾。每个短片都做到了足够的留白,使得文本之外存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影像上比罗马不设防提升了不少,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使本片获得了史料价值。

49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推荐

罗西里尼 战后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最后一部是《德意志零年》。

52分钟前
  • 只抓住6个
  • 还行

除了第四段都挺喜欢的。尤其前三段,不拍战火,但把战火中的二人关系拍得情感力量十足,悲天悯人;全是一美一意的组合,沟通不畅,但慰藉、温存、错过、遗憾、悲伤的情绪在英语和意语的错落交叉中饱满相融。最后一段也有这样的意味,只可惜真正拍起「战火」本身来,反倒露怯了。

54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二战结束次年就拍出这么真实的战争片子不容易 第三段和最好看 其他几个故事不是太精彩

56分钟前
  • 我TM是党员
  • 还行

勉强及格。六个短片的合集,呈现了盟军登陆意大利后的种种情状,六个故事的时间背景比较散乱,风格也不一样。一是帮美国兵带路的意大利姑娘死在孤堡,二是美国黑人兵和偷鞋孩子的交情(这些小孩还玩起了卖黑人的把戏),三是美国兵与已做了妓女的意大利姑娘重逢,二人曾一见钟情最后还是戛然而止(这是全片唯一令人动容的时刻),四是寻找昔日画家如今的游击队领导却听闻对方死讯,五是美国随军牧师与意大利教士达成理解,六是44年胜利前夕一支悲壮抵抗至死的游击队的故事。借46年真实世情的帮助,镜头里有不少残垣断壁,还雇了战斗机出镜,临场感尚可,六个故事基本都有乍起旋灭、仿佛从现实上挖取一块下来的纪实倾向,姿态感十足,但并无趣味,反倒是第三、第四个故事在奇情、奇景的通俗路线上走的稳当,摄影也更开阔透亮(第六个的河拍的也挺美)

5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随着战争的推进见识到了什么?军人、妓女、孤儿、僧侣、游击队员......一切的感情欲喷薄而出之际而又戛然而止。这就是战争!

1小时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