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3

记录片英国1977

主演:Bruce Balden,Jacqueline Bassett,Symon Basterfield,Andrew Brackfield,John Brisby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七年3 剧照 NO.1人生七年3 剧照 NO.2人生七年3 剧照 NO.3人生七年3 剧照 NO.4人生七年3 剧照 NO.5人生七年3 剧照 NO.6人生七年3 剧照 NO.13人生七年3 剧照 NO.14人生七年3 剧照 NO.15人生七年3 剧照 NO.16人生七年3 剧照 NO.17人生七年3 剧照 NO.18人生七年3 剧照 NO.19人生七年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20:03

详细剧情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三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已经长到21岁。当年导演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在时隔数十年之后,这一点初得印证。可生命的无偿又岂会就此止步。   本部系列纪录片,跨越半个世纪,史无前例地记录了真人版的“人生七年”。

 长篇影评

 1 ) 一些感想

21岁,我看着三巨头已经可以侃侃而谈,而且看着他们已然是大人模样,穿上帅气西装。对于我来说,我的21岁,只是刚刚上大学的学生,才从高中生努力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刚刚转换过来。最惊艳的是Nick,他从前两集都是非常害羞内向的孩子,一下子变成的神采飞扬,散发的自己外放的魅力。一个人的成功对于自己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读上了名校牛津大学,努力去克服自己的问题。对于我的惊醒是,要不断的去努力造就自己的成绩,不断的成功,不断的积累,对于自己的影响真的非常重要。

相对于Neil, 没有考上牛津,虽然也考了很好的阿伯丁大学,但是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辍学了,我也不能站在圣人的角度去批判这些。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没有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自暴自弃,会让自己更加沉沦,需要好久好久的时间才能让自己走出来。对于Paul我很喜欢的就是,他喜欢赛马,虽然没有赛出成绩,但是他对于生活一直都是那么的乐观的,对于生活总是非常有激情,也很满足自己的生活。感觉这样特别的好,生活每天都充满了乐趣。他最终去开出租车,在那个时代开出租车也是一件有很高门槛的事情,但是只有他想去做,他总能成功的。

Sue 到了叛逆期,可能家庭的压力太过于大,导致进入了叛逆期,不断的在吸烟。对于家境优渥的人来说,人生的容错率就是会高很多

Bruce 还是一如既往的圣光,真的非常让人钦佩

 2 ) 在这里,找到幸福的密码

人生七年的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已经于2020年去世了,这里先对导演表示致敬与哀悼。

人生七年,这部片子的创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完整的这部片子,某种意义来说,就如同一本关于人生和成长的百科全书。在这部剧里,你可以看到关于人生的一切,朋友、爱人、婚姻;学习、工作、事业;梦想、痛苦、焦虑、彷徨;幸福,或者不幸。

在看剧之前,已经吃了好几波安利了,对于这部“人生的百科全书”,还是充满了非常高的期待。看的时候,是和老婆一起看,看完以后也会彼此分享对这部剧的感悟和收获。

目前,我们看完了21岁。总的来说,对这部剧会有一些失望,失望的来源在于对于如此宏大的主题,成片的内容好像太少太浅。人物这么多,分到每个人的头上的篇幅相当有限。之前几波安利的剧透,基本就是影片的绝大部分了。尤其是7和14,拍的内容还是很浅,以访谈的方式,对每个孩子问了为数不多的问题。对于访谈之外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介入。访谈的问题,点到为止,并没有太多的深入。可能是因为,孩子嘛,毕竟说不出太多。可能素材拍了很多,但是很多都没有意义,成片的时候没用。

21岁的篇幅明显长了很多,可能是孩子都大了,都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想法,有的已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家庭生活。导演的问题,孩子们也能够谈的更多,对于观众来说,可看性和干货也更多。我和老婆也有更多讨论的问题和空间。

虽然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出生,但是我和老婆也经常会讨论关于孩子教育和孩子未来的事。我们经常讨论的,是怎样可以给孩子幸福的一生。然后往往都会回到最核心的问题:什么是幸福。

导演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是希望探讨阶层的固化,诚然,最后的结果基本上如导演所愿,也如很多观众所愿,阶层固化的确存在,打破阶层的确很难。但是,在导演关于阶层固化的“自圆其说”的表象下,也有一条“漏网之鱼”:那就是,阶层可以是被固化的,那么幸福是可以被“固化”的吗,或者说,阶层是否能够决定是否幸福呢。

就拿7~21岁这三部影片来说,阶层和幸福本身,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大家最喜欢的TONY,也是最穷的TONY,却是最开心,最幸福的。最富有的苏西,却是几个孩子里最迷茫,最焦虑,也是最不开心的。当然,还有考牛津大学失利,几乎陷入崩溃的中产阶级家庭尼尔。相比于阶级固化,阶级本身和幸福的毫不相关。这一点,给我的印象更深。

从几位受访者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不幸的来源:家庭。或者更准确说:父母。单亲的家庭、对子女期待太高以至于有些偏激的父母,往往是孩子不幸的来源。关于TONY的父母,剧情里谈到的不多,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他的父母也是非常乐观懂得生活的人。成功进入牛津的农村孩子NICK,他的父母很严格,但也很开明。

但是苏西的父母,似乎因为忙于家业,缺失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几位少爷的父母,对他们灌输了太多成年人世界的东西(鸡娃),让他们虽然看起来更成熟,但同样也拥有了这份成熟所带来的,并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焦虑和烦恼。

在21岁的时候,三位平民家的女孩,看起来充实和幸福,她们或者是已经进入婚姻,或者是已经开始自食其力,独自生活,她们也有各自的烦恼,但是相比苏西,她们更少一些焦虑、彷徨、和压抑。在她们这份充实生活的背后,是给予她们爱和支持的父母,是没有对她们提出过高要求的父母。

看到21岁,我明白,孩子的幸福或者不幸,90%源于父母,更准确的说,源于父母的爱和教育。剩下的10%,是源于父母的金钱。

虽然才看到21岁,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我似乎逐渐了解更多的关于幸福的一些内容,这也是这部片子最宝贵的地方,通过漫长的时间,通过各个不同的人,他会让你看到,怎样才是幸福的人生,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我会继续看,继续寻找到幸福人生的密码,我也相信,可以找到。等全部看完,把这幸福人生的密码,分享给大家。

 3 ) 21岁,一切生活的开始

又过了七年,时间来到了他们21岁,这个七年似乎是他们人生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很多童年的愿望在这个时候得到进一步加强,自己前途光明,还有值得奋斗的机会,但有些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不愿改变自己甚至逐渐迷失了自己。

尼尔就是那个令人惋惜的孩子,小时候的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小男孩,那么阳光又那么快乐,家庭和睦没有父母离异的问题,但也许是由于高考失利,也许是令人倍感压力的家庭氛围,使得他在不是牛津大学倍感压抑的读了两个月就辍学流浪,面对镜头的采访也带着咄咄逼人的姿态,理想主义的他批判所有让他变成这样的因素,他似乎没有与现在的自己和解。

约翰这个小伙子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他那个年纪的老成,到这时我才知道这个特质叫绅士,他从7岁就表达过对名誉和权利的向往,当时我还觉得这个小孩怎么小小年纪就受到资本主义的荼毒,许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并没有看好他,没想到他现在出落的是我目前为止最喜爱的一个性格了,他脚踏实地的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原生家庭的起点让他今后接触的机会也不同于其他人,家庭教育也能很好的帮助他避免成为一个纨绔子弟。政治上的见解也让人看到他背后的知识沉淀。

农场小孩尼古拉斯,这个谦虚又自信的小孩,他从农民父亲那学习到了处变不惊的态度,如今可以沉稳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这种处事技巧可不是学校会教的,有着这种品质的他考上牛津也是意料之中。

孤儿院长大的赛蒙,童年缺乏父母的陪伴以及身处的环境都决定着他眼界的高低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宽度。他深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做出决定,可对于未来却毫无规划,甚至只会批判生活带来的困难,不能汲取教训,更不具备深度思考能力。

同为孤儿院出身的保罗相对赛蒙来说又是幸运的,通过14岁就被澳大利亚的父母接到身边生活,他的童年比小伙伴要快乐的多。

在贫民窟长大的托尼是让我刮目相看的一个人,小时候他的长相那么犀利又充满攻击性,到现在竟变柔和了,不得不感叹“相由心生”这个词是真的很有道理。14岁时的他向往成为一个专业的马术师,但小小年纪却明白这一行没有天分就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现在的他对于这段经历也是看的很开,不像尼尔一直不与自己和解。在混乱的伦敦东区长大的他本该最容易跑偏,而我还是相信,有着幸福的家庭教育,人不会走入歧途,反倒是让他在这个年纪就找出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技巧——学习开出租车。虽然他认为的读书无用想法我不认同,但也肯定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吧。

这个存在感超级弱的布鲁斯没想到竟然超前的做了山村支教的工作,这个充满感恩的心的大可爱,即便在当时老师地位低下的大环境下,连导演都问他值不值得的时候(这个牛津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他还是坚定的相信,只有通过把社会“放弃”的那一部分小孩教育好了,才能让这个社会充满活力。

我是万万没想到另一个出生即巅峰的苏西21岁时竟辍学去巴黎了,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对任何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的能力来说,她似乎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活力。也许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少了那个想改变世界的心吧,自己能及时行乐的世界各地旅游就是最好的,现在的颓废不知道能不能代表下个七年的失败。

 4 ) bilibili全集都有字幕 http://www.bilibili.com/topic/432.html

连着看了三部,还没来得及往后看。三岁看老这种事儿,不完全正确,但是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第一部觉得小朋友们都萌翻了,一本正经的样子简直笑抽。
第二部觉得青少年的时候回头看自己七岁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只有传教士还一脸淡定。

第三部,我觉得采访的问题就越来越不客观了。作为一部纪录片,所问的问题应该客观。而该片的记者采访的问题很明显是有指向性的,比如问三个女孩子和名媛Susie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当时人家一下子就火了,说人家有什么我没有的?记者就直接说,钱啊。然后人家又直接火了,说劳资也有钱啊!我觉得这明显就是想让受访者说出他们想要的台词。

后来看了豆瓣简介,说导演想“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我就一下子能理解了。不过这就好像你写论文一样,你有一个假设,然后你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数据跟你的假说向左或者不太相关,然后你就动一些手脚,让你的实验朝着你希望的结论方向发展,这样你就不得不做一些比较不客观的事情:比如挑选合适的样本,而不采用不合你意的样本,等等。

本片挑选的人虽然也是每个阶层都挑了几个样本,但是也不能说明他们就代表了那个阶层的所有人。而且本片的拍摄和剪辑也不是很客观,净剪一些导演希望大众所看到的画面:比如富人的孩子大多上好学校,富人的孩子多当律师,富人的家长多早离婚;穷人的孩子将来工作很普通,穷人的工作虽然大众但是也生活的很幸福,等等。

这种结论十分符合仇富百姓的心理,是很讨喜的。但是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嫉妒富人的财富,却很少去思考富人是如何成为富人的。诚然,有很多人是投机成功的,但是还有很多人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成功的。所以连高富帅三人组都无奈地吐槽:大家只看见我们上好学校,却没有拍摄我们当初为了考牛剑秉烛复习的镜头。连我都挺替他们觉得委屈的——连这么被冤枉,都还是很有礼貌地,缓缓地解释澄清,而不是死气白脸地怒吼——这就是风度,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表现。

其实本片的其中一个话题无外乎是探讨幸福到底和什么有关。前一阵在微信上看了Warfelcon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幸福就是你的能力大于你的欲望。就是如果你能让自己过上比你预期好的生活,你就会幸福。比如你一个月能挣10000,但是你对生活的预期就是1000的预期,那你就幸福。如果你一个月挣1000,但是你对生活的预期只有10,那你也幸福。如果你能挣10000,但是你的预期是100000,那你就不幸福了。

至于金钱是否能让人生活的幸福一事,我是这么认为的:并不是钱越多就一定越幸福,但是钱少大多数不幸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钱越多越幸福。超过一定数值,幸福和钱多少关系不太大,因为到那时候,你的钱后面多几个0已经对你的生活影响就不是那么大了。

我一直都喜欢中国的那句古话:仓廪足而知礼节。现在变成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向来被鸡汤作者们认为充满着铜臭味儿而嗤之以鼻,然后就有了富人和穷人都是在沙滩上晒太阳,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奋斗之类的言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当你有了钱,你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多的可能性,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沙滩晒太阳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如果你没有见过世面,那在你的世界里,就只有晒太阳。就好像很早以前的一个段子:两个农民夫妻在聊天,女的问男的:你说这个皇上是不是锄地得用金斧头啊?男的呵斥女的:放屁!皇上还用锄地?皇上想必是呆在屋里,扇着扇子,喝着小米粥,然后屋外的大粪都是他的,没有人和他抢着拾粪!我没有贬低农民的意思,只是想起那么个段子。

光生活在有钱人的家里,其实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水平,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真的有教养,有眼光,并且谦虚低调。这样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良好的教育。不要说请老师教英语什么的浪费钱,自己在家念念也可以。其实人家是在花钱买老师的时间。时间都是有成本的。一个好老师花好几个小时备课,然后选择最清晰简洁的方法深入浅出,省了你好几个小时,然后你可以用那个时间去做别的,这才是高效的方法。有些人舍不得花钱请保姆做卫生,其实仔细算一算,如果你能每小时赚的比保姆多的话,那真的是请一个保姆更加划算。剩下来的时间你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来投资自己,进而让自己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这些其实都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你在为你自己投资,让自己将来产生更多的回报。

如何才能那么大手笔的投资自己呢?劳资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也没钱。我一直深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总会让自己的下一代生活得更好。就大部分人而言,人类总是一代一代的在进步,从思想到素质到财富。只有自己现在足够努力,才不会将来让自己的小孩责怪你,为什么别的小孩子有钱上这个课学这个,那个课学那个,但是我不行。

不管这个片子有多偏见,还是有很高的参看价值。

 5 ) 人生七年,一个真实的“楚门的世界”

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说“这部纪录片真是无趣乏味一坨狗屎”,想必我会白他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开,心里默念“不与傻瓜论短长”。
       毋庸置疑,《人生七年》系列是英国堪称伟大的一部纪录片。影片开始拍摄于1964年,从当时的英国选取14名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7岁孩子,拍摄他们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询问他们关于未来的展望、对异性的看法、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对节目的看法等等问题。之后每间隔七年拍摄一次,追踪这些孩子的生活。直到2013年,《56UP》才完成拍摄。
        看完前三集,我决定就停留在和我一样的21岁的节点,不再继续往后看下去了。
        并不是因为纪录片不好看,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花几个小时看完一群人真实的人生,没有任何戏剧化修饰的人生。想想有点小可怕,不由让人联想起“楚门的世界”。
        虽然纪录片存在着诱导观众陷入——“富人阶级的孩子干什么都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家境优渥”的结果主义漩涡中的嫌疑,就像纪录片里的“富二代三人组”的John指责的那样,完全忽略这些富人家的孩子也会为了梦想挑灯夜读勤奋努力的过程,但这些并不妨碍它在立意上的伟大。
        不可否认的是,上帝这家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是“二八法则”却是通用的。
        80%的富人阶级的孩子能够打好手上的一副好牌,懂得把握自己拥有的机会,相对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余20%却浑浑噩噩,浪费一手好牌,沦为浪荡的败家子;20%的穷人阶级的孩子意识到上进的重要性,刻苦努力希望打破阶级壁垒,其余80%却只能平平淡淡的讨生活,活在自己的小格局里。
        遗憾的是,阶级之间的壁垒越拉越大了,想要打破它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容易冲破阶级壁垒的行业多半属于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然而智商是天生的,这些技术专业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好的。承认吧,天赋这东西的确存在,而且差异极大。那些高智商的人,即便出生贫困,也有很大的机会跨越阶级,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上进,我见过许多天赋出众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学业的朋友。至于其他金融、法学、艺术等专业,确实阶级色彩更加浓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老话说的好:“政治家的儿子还是政治家。”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前一棒跑得慢了,轮到你这一棒就跑快点吧,追不上也没什么要紧的,缩短了差距也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至于怎么定义成功?怎么定义幸福?每个不同的阶级、每个不同的个人
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和家人健康,婚姻幸福,儿孙满堂。在这个基本幸福之外,有野心的人期待着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惠及他人。幸福的生活都相似,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即便有各种不幸,我们依然拼尽全力去生活,因为这是本能。
         分享自己比较赞同的几个故事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吧。
        一个是从小野到大的Tony,家庭贫困潦倒却知足常乐,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说,“你知道的,我不懂这些, 我不是政治家,让那些人去worry明天会发生什么吧;我所知道的,只有dogs, prices, girls, knowledge, roads, streets, squares and mum and dad and love.”
         还有一个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三人组”之一的Andrew,典型中庸式的富人家庭的孩子。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另外,最心疼的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Neil。可能是考取牛津失败以及家庭施加压力太大的缘故,路子越走越偏,小时候的可爱萌娃,变成了精神有些不正常的流浪汉。
       看到Neil的成长遭遇,我就在想悲观主义实在要不得,悲观主义再加上读的不多却想得太多就更加是死路一条。我也很怕会走上Neil这样混沌的不归路,因为我自认为也和Neil一样,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
        多读点书吧!想想生活还有狗屁的诗和看不到的远方!<图片5><图片6>

 6 ) 21|底层

小猴子对着全世界开腔

但是。我觉得他也有对自我的满足,能形成自己一套的想法,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虽然他做的是赌狗的工作。

圣光男孩

这个真的很像我上课时听老师的课完全听不懂在神游的状态哈哈哈

他从小就被管教不敢有质疑的精神,班长的训斥成为了他的阴影,后来才反思过来为什么要那样。

 短评

若是苏茜不是大地主家的孩子,也许她会是另一个Neil。

8分钟前
  • 连子glu
  • 力荐

第三集,当年的孩子们都已经成年。70年代的英国,社会现状和今天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出身很重要,影片中出身优裕的孩子基本按照父辈设置好的人生路走了过来,而出身一般的孩子大多没有上大学,并已经开始工作。比较例外的是来自农村的乡下孩子,他考上了牛津,从此走上与父辈不同的道路。

10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谁想到那个农场里的腼腆孩子七年后如此神采飞扬

13分钟前
  • 三日
  • 力荐

尼尔与约翰的对比,正是教师家庭与政客家庭之间的对比。我常常注意到,不少教师家庭的孩子热爱学习,性格坚韧,忍耐力强,但不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好的人生。他们具备优秀的品格,尊纪守法,时刻准备着付出一切,但也有诸多反抗,陷入迷茫甚至现实的泥沼。而政客家庭出身的孩子也会具备以上的优秀品格,却从小明白区分手段与目的,他们有自上而下的眼界与思维,能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人生。但这只是21岁。之后的路程也许不同。

14分钟前
  • 宅居哇呜猫
  • 力荐

愤怒的21岁

15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力荐

Bruce说话慢条斯理又非常深刻,他沉稳又有思辨,长得还这么帅!我喜欢他!这集里的tony也很棒,展示的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少年的梦想在真正实践过程中碰壁、改行,但他努力尝试了,也乐在其中。他是真正的实践者。

16分钟前
  • 鸿音
  • 力荐

我有点看不下去了,一是因为没耐心了,二是因为长到21岁后基本就定型了,富人家的孩子读名校,游世界。穷人家的已经开始打工,过着小人物的生活。虽然想有梦想,但十分迷惘,执行力很弱。因为眼界太窄,见的世面太少,获得的机会太少。

17分钟前
  • 飘零燕
  • 力荐

导演的问题导向性太强了。需要很理性的头脑去看才能不偏见。像那个posh的家伙说的:“你让观众光看到了一面,却没有展示我们也努力的那面”。还是想坚持把这片子看完。

22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工人阶级的姑娘们结婚上班过安稳日子,多数家境良好的少年上了大学,白富美依旧迷茫,底层青年们也已走向社会,敢闯如Tony,每天都很快活。只是眼高手低的Neil,你最错的决定就是辍学啊。

26分钟前
  • Aria
  • 力荐

不喜欢采访的时候用“是否羡慕”这个问句。在片中就被呛了。我可以觉得我的生活很好,也觉得她的生活很好,两者不冲突的。

31分钟前
  • 默笙依
  • 力荐

少年成长为青年。有的即将完成学业,有的早已在社会混迹多年。有的安于现状,有的依旧迷惘,有的早已有了方向。我不能同意很多人说的“21岁了他们人生已经定型了”,虽然有已经结婚的女生。但我依旧看到乐观的Tony,积极的尼古拉斯…他们追随自我改变人生,让我非常触动。我相信他们会更幸福

3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如果“七岁看老”还太早的话,那么在这里21岁就知天命好像已经是确定的了。还真的是富贵在天啊!9.2

3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这一集大家差距又拉大了。印象最深的是14岁时羞涩内向的乡村少年通过努力考上了牛津学习物理,整个人变得自信从容,由内而外散发出魅力。良好的教育不仅让他的性格更加阳光,亦拓宽了他的视野,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他是这么多小孩中唯一一个实现阶层跨越的。又一次印证了那句:教育和婚姻是改变阶层的唯二途径。

40分钟前
  • Marguritte
  • 力荐

比较喜欢Tony这样的乐观洒脱,没有那么看好前一季很能说也很有主见的几个小孩了。

43分钟前
  • 因爱斯坦的忧愁
  • 力荐

女孩子们始终没有什么大的想法,我多希望看到一个“特别的女性”。

48分钟前
  • ClaireCaTT
  • 力荐

Charles太帅了,有RiverPhoenix的感觉。处于叛逆阶段倾向自由的文艺型上流公子哥啊 太有魅力了哈哈哈~只可惜也是最后一次出镜。自带圣光的Bruce,一辈子慢条斯理履行内心的大爱呀。说话也很哲思。

51分钟前
  • FTI宝岛
  • 力荐

21岁,他们学会了废话连篇

53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21岁的Nick从自闭土包子转身变成了Charming科研男……!!如果14岁时John的优雅思辨是精英教育的结果,Nick这7年经历的自我改造让人咋舌LOL (没有改变的人生像是浪费

55分钟前
  • 葱的
  • 推荐

早上醒来,我感觉这将是有意义的一天,现在我感受不到。

59分钟前
  • bird
  • 推荐

你可以批判我精英主义但我非常认同John说的话: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生来”拥有更多资源而去指责他,并且忽视他为效益最大化的努力——恰恰相反,最可耻地反而是滥用机遇。所谓的upperclass也许拥有更充分的原始积累做后盾,但又何尝不为自己的起点束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1小时前
  • Lun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