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管理

喜剧片美国2003

主演:亚当·桑德勒,杰克·尼科尔森,玛丽莎·托梅,路易斯·古兹曼,詹纽瑞·琼斯,伍迪·哈里森

导演:彼得·西格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愤怒管理 剧照 NO.1愤怒管理 剧照 NO.2愤怒管理 剧照 NO.3愤怒管理 剧照 NO.4愤怒管理 剧照 NO.5愤怒管理 剧照 NO.6愤怒管理 剧照 NO.13愤怒管理 剧照 NO.14愤怒管理 剧照 NO.15愤怒管理 剧照 NO.16愤怒管理 剧照 NO.17愤怒管理 剧照 NO.18愤怒管理 剧照 NO.19愤怒管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1

详细剧情

戴夫(亚当·桑德勒 Adam Sandler 饰)有着温文尔雅的外表,和漂亮的女朋友琳达(玛丽莎·托梅 Marisa Tomei 饰)。但在一次飞行旅行中情绪失控,,被遣送去进行“情绪管理”训练。课程的负责人精神病医生巴迪(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本身就有点疯癫。一手创建了“情绪管理”理论和治疗中心,相关书畅销不衰。中心的病人个个脾气古怪,巴迪不断的逼迫戴夫去做一些近乎发疯的事情,让戴夫感到即使不疯也要快要被逼疯了。而法庭认为戴夫的进展过于缓慢要送他去监狱。被逼入绝境的戴夫,只好忍受巴迪的刺激疗法,戴夫感到自己的极限就要到来,他在退缩封闭自己的内心,还是勇敢面对完整的自己两个选择中,犹豫了……   到底巴迪医生与病人戴夫的磨合调整,会是柳暗花明,还是陷入无尽的内心黑洞当中呢?

 长篇影评

 1 ) 冷热暴力

自己莫名的非常喜欢亚当桑德勒的电影,很多立意就那么简单的流于表面。
很多人认为复杂的事物会更加有所意义,相较这个而言,我所相信的事情与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类似,如果你的理论没有办法让一个五岁的儿童理解,那说明你并不理解这个理论。
男主犹如大多的人,以为自己过着自己所认可的人生,实则不满生活里的许多,不满自己,不满别人,不满世界。有着自己的手段去逃脱现实
而他幸运的是有人看穿了这点,不断的迫近他的底线,帮助他去接受他真实的想法,去拥有勇气面对恐惧,以及自己所想要的未来。

上面是当时看的时候写的一点小想法。


人们总容易简单的认为那些激烈的,躁动的才是愤怒本来的模样。但实际上不是,百科的解释是

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后者多发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中,成语如“义愤填膺”。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愤怒的本质是不满,而因为它也是一种情绪,所以会像病毒一般传染给其他人。

那些将自己的情绪直接爆发出来的人,属于热暴力。

而那些将自己的情绪压抑在心底,不断流露在自己的人生之中的人,属于冷暴力。

什么说是暴力,因为你对自己的人生的不满往往也非常容易传染到自己所亲近的人身上,因为相处的密切,所以无处隐藏,往往移情,也往往含沙射影。最防不慎防的也莫过于男主这样的类型,看似性格温和,实则压抑不满,而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内心的那种压抑,总是不经意之间,在自己也无法注意的地方发泄出来。当时的他认为是理所应当,而这一切的本质似乎都在于,他始终在一条自己不愿意行走的人生道路上,做着自己心底并不愿意的事情,只是长久的自我控制和压抑,令他的主意识和潜意识似乎彻底的分离。

当一个人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所行事的时候, 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大卫不断的逼迫巴迪,将他所能逃避的范围越缩越小,直到最后,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2 ) 非常有趣 忍俊不禁

“你是那个因为商场不让使用折扣券就发飙的莽汉,还是那个百般忍耐最终杀了两个人的店员?”

影片很是有趣,在多个捧腹大笑的镜头前,我们不仅仅只是去笑笑完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 不能压抑情绪,情绪在一直压抑的过程中,就像越吹越鼓的气球,终有一天,会爆炸!合理的疏导情绪,让它释放出来,就不会失控!

看起来的好好先生,从来不生气的“好人”,不是没有情绪,只是压抑得更深,如果不合理得将它释放出来,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发生!

你身边那个从不发火的人,内心也许更难过!

亲爱的,让情绪出来,活出真正的自己!

 3 ) 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影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无厘头,甚至是莫名其妙。在大马路上巴迪让戴夫停车,唱西城故事。安排戴夫去酒吧搭讪美女,怂恿他去找小学欺负他的人报仇,甚至抢走他的女朋友。。。

直到最后,在体育场万人的注目下,戴夫和琳达拥吻后,巴迪在大屏幕上打出的字,祝戴夫和琳达幸福。

原来一切都是琳达和心理医生巴迪策划好的,琳达为了治疗男友怯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医生共同通过一系列的刺激。让戴夫直面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求真爱。

愤怒管理

愤怒管理,看到影片名字,最初以为是心理医生去疏导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怎样平和地去和这个世界相处。

看电影的过程中,却发现,戴夫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啊。飞机上有人抢了他的位置,他也没有很生气。领导没有给他升迁,他也能忍受。

原来,愤怒还有一种,就是对自我的愤怒。

有一种愤怒,当时就会火冒三丈,搞得人仰马翻。但是还有一种愤怒,是当时忍气吞声,看上去心平气和,但积累到日后。可能会像火山喷发一样,殃及无辜。

尤其是那些不满意自己现状,不自信,而长期压抑自我的人。

影评里有人说,长期的压抑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容易做白日梦,以疏解压力,寻求安慰。

二是,做一些极端的事。

就像鲁迅说过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个片子讲的就是,如何管理隐形的愤怒。

心理医生巴迪用了刺激法获得了显著成果。

他用可以称为下流的语言教戴夫去搭讪美女,增加戴夫的自信。他故意煽动曾经欺负戴夫的人再次对戴夫大打出手,刺激戴夫用武力制服曾经的恶同学。他故意抢走琳达,并用戴夫曾经策划的求婚方式准备求婚。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循序渐进,设置相应的场景,逐步深入,建立起戴夫的自信,驱逐他的心理阴影,当他慢慢好转的时候,来个晴天霹雳。夺你女人,你出手不出手。

戴夫进套了,巴迪完成了一个成功的教学。而戴夫,做了之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这算不算双赢。

电影的喜剧色彩很浓厚,全程轻松诙谐。可能没有那么有深度。毕竟100分钟的电影,你又要轻松,又要深度,咱们不能这么苛求。

03年的电影,时隔15年,再次被人翻出来看,也算是电影的成功。

看了电影,觉得自己和主人公戴夫有很多相同之处。可能人性中,就是有很多相同之处,毕竟我们是一个老祖宗。

生活中,很多不满我也会压抑在心里。导致对现实的不满,导致会做白日梦让自己暂时开心起来。但这就像精神鸦片,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益处。而且会让自己专注度,注意力都下降。

那生活中会存在巴迪这样的人吗。把你推向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强烈刺激你大脑皮层的事情面前。并且这么循序渐进的培养你的自信,驱逐你的心魔,让你勇敢追逐自己的真爱。

很少吧。

所以,我们还是要直面惨淡的人生。随着年龄增长,真正让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与日俱减。孩子看到蚂蚁搬家都会很开心,你可能只关心蚂蚁有没有爬上你的餐桌而已。

这种对生活的倦怠,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满。你没有能力去创造有意义有意思的生活。但是你期待你的巴迪出现,像英雄一样带你披荆斩棘,走上人生巅峰。

但巴迪没来,你想着自己来。从今天开始,早睡早起,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爱身边的人,吃营养的饭,走想走的路。

只是这么多年来的习惯,让你想,算了吧。今天就这样,明天再好好生活。

所以,你还是要直面你的惨淡人生。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你是谁,你就会看到谁,你的世界就会怎么样。

蔡康永说过,认识世界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重要。

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自己的内心。

 4 ) “愤怒”研究

初看觉得蛮有意思的。全片围绕“愤怒”这一情绪,讲了一个情绪治疗医生设计让一对男女走向结婚的故事。影片对于人类的愤怒情绪进行了思考,包括愤怒的分类、来源、解决办法。 愤怒分类:外爆型(当时发火)和内爆型(积累发火) 愤怒来源:自尊心被侵犯、对现实不满而无能。 解决办法:愤怒不需要消灭,而要懂得以大化小,用生活中的“大方面”的成功来消散“小方面”的愤怒。

 5 ) 谁令你发怒谁就控制着你

车厘子/文
Temper's the one thing you can't get rid of, by losing it.
脾气是一种发了就收不回的东西。
——《愤怒管理》(Anger Management),2003

1
昨晚去餐厅吃饭,问服务员有没有宝宝椅,服务员很干脆地回答没有。见我不甘心,服务员解释道,我们一共四张宝宝椅,今天有宴席,还有两张在楼上。我另找一位美女服务员询问,美女很干脆地回答有,并说片刻便送过来。果然,片刻之后,美女就将宝宝椅送到。前服务员这时跑过来,拿出一张意见卡,说:您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写在这张卡上,也可以到前台投诉。
我有点莫名其妙,全过程也就跟前服务员说了一句话,目的也很简单,只是想让孩子有个独立的座椅,以便自己能轻轻松松地吃顿饭而已,怎么就被人误解为恶意了呢?
哈尼说,你应该庆幸他只是叫你投诉,而不是直接往你头上泼火锅汤。

2
这位服务员让我想起了我的前任老板。
那时,我不幸小产,跟老板请了两星期病假。病假虽批准了,但工作还得照做,组稿、写稿、审稿,常常弄到半夜,体力不支,加上小产之后身心俱痛,那两个星期的工作简直比上班还痛苦无穷倍。
同事送稿子来时告诉我,老板某天突然去到我办公室,当着全体同事的面,对着我的办公椅,破口大骂,大意是,我到底还想不想上班了,不上班就不要占着电脑不用,不如给新来的实习生,叨叨叨。具体原话有多难听,我就不加赘述了,以免有辱诸位视听。
我是问心无愧的。实情他是知道的,假是他亲口批准的,工作我一项不落照做了。对着我的空座椅发这么一通火,这是要做给谁看?
休完假后,像没事发生一样继续回去上班,却发现当月工资除去该扣除的,莫名其妙被多扣了500大洋。我问老板这500扣款有何说法,他说,没有任何说法,我不高兴就扣了。
然后,我辞职了。
这份工作是我梦寐以求,并花费了前半生的努力才最终追求得来的,辞职后,发现那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我该做什么呢?责骂老板无理无情?跟他对骂一场?或是演绎得更加受伤一点,像个小白兔一样控诉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
工作中,我一向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因为是自己一直以来梦想的工作,我一直告诫自己,为了梦想,一切都值得,只要能让我好好工作,我什么都可以不计较。所以入职初始,老板无端克扣工资,我忍;不签合同不买保险,我忍;无故撤掉我谈下的广告,我忍;不明理由地拿下我邀约的记者的稿件,我忍;全社春游,独独撇下我们这个团队,我忍;我编著的书,他署名,我忍……无可忍。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为什么我这样善良又勤奋的人会受到老板的剥削和压制?
看了电影《愤怒管理》,我懂了。

3
《愤怒管理》讲述的就是我的故事。主人公大卫为了升迁,工作碌碌。为了讨好老板,替他端茶倒水,做一切琐碎小事,自己的设计成果被老板窃取,他还是忍受着老板的情绪剥削,什么也不说,絮絮叨叨地压抑自己,控制自己。
大卫的心理医生巴迪说:这世上有两种愤怒的人。一种是外爆型愤怒,一种是内爆型愤怒。外爆型是那种因为收银员不收他们的优惠券就对收银员大吼大叫的人,内爆型是那个成天默默不说话,最后持枪扫射店里的每一个人的收银员。你就是那名收银员。
大卫辩解:我应该是躲在冷冻食品区拨报警电话的个人。
无论是外爆型愤怒,还是内爆型愤怒,这两种人在性格上都极为敏感,容易把周围人的微小的动作看做成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前者的表现是拳脚相向暴粗口,发泄完之后就没事。后者则是每次都把愤怒压抑在心头,表情上会变得扭曲不自然,直到某一天某个导火线导致人格大厦瞬间崩塌,身体犹如脱缰的野马,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外爆型愤怒人格在执行肢体攻击时立即释放了压力,这也就给环境发出了一个信号,环境中的其它个体可以从这个信号中得到信息,在冲突中理解了对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不安全感。但是对于内爆型愤怒人格来说,长期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泄压手段大多是幻想,导致注意力低下,异常敏感,让外人觉得不可捉摸,难以相处,无法理解。
对于一个愤怒型的人来说,人际关系会陷入一边混乱,他的防御攻击和恐惧紧张威胁着周遭环境的每一个个体的安全感。当一个外爆型愤怒人格遇上一个内爆型愤怒人格的时候,就是我的前任老板和我的相处模式。

4
大卫第一次上愤怒管理课时,巴迪问了大卫一个问题:你是谁?
大卫说:我是一家大型宠物用品公司的文书。
巴迪说:我不想知道你的工作,只想知道你是谁?
大卫说:我是个好人,我喜欢打网球。
巴迪说:我不想了解你的爱好,只需告诉我你是谁。
大卫说:那你说我是谁?
巴迪说:你想让别人告诉你你是谁?
巴迪从大卫的吞吞吐吐中大概了解到他的性格弱点和对自我认识的障碍。工作只是一个身份。如果换了工作,那么“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自己的一个身份认同,爱好也只是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我们之所以受苦的根源,都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总是为了迎合别人压抑自己的真心,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敢说出自己的愤怒,最后导致失去个人目标和尊严。
我们到底是谁?又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张德芬曾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说过:
“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难看,让我们心怀怨忿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富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5
反思了自己柔弱的根源,就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守住目标,并为之抗争到底。
我是从自己的梦想工作辞职了,可我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没停止过,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前任老板回头再找我回去复工时,我“呵呵”两个字回答了他。
至于那位没有拿来宝宝椅,并主动要求我投诉他的服务员,我想他该看看《愤怒管理》了,我真的只是想轻轻松松吃顿饭而已。

 6 ) 一开始让人不明白,但越想越有趣的片子

刚刚看完这部片子,总体来说还是蛮欢乐的,David从头到尾仿佛一直被迫害,一直是很被动的接受结果,不管是在飞机航班上仿佛与乘务员发生冲突,还是在pub里面撞了服务员与盲人爷爷冲突的事,本来看起来跟他毫无关系的事,就这样巧合地被撞上了,这个时候让人觉得,这一切的导火索都是巴迪这位心理治疗师,遇上他以后David的生活就被打乱了。看起来彬彬有礼温和平淡的David,在经受着如疯子一般巴迪的挑衅的时候,还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愤怒,这就像是在他幼年时候,被同学当众脱裤子但没有反击一样,逆来顺受已经成为他固有的性格特征。然而,压抑自己的情绪是不好的,就像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一样,愤怒也需要及时排遣,否则将会成为心中的郁结,谁知道它会自己变好,还是恶化成瘤呢?

电影主人公David的生活一直为了升迁忙忙碌碌,忍受老板的情绪剥削。他为老板端茶送水,一番讨好,最后连自己的工作成果被窃取了,他还是什么都不说。不敢当众kiss自己的女友,性格温和平淡,从不发火。让人觉得这个人善良而又让人怜惜,他没有真实的做自己,过多地考虑了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软弱的,是不真实的,真实的人应该知道怎样适度地表达愤怒,知道怎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David是幸运的,因为他碰到了巴迪。巴迪很会观察人,根据David软弱的性格特征设计出了许多场景,不断折磨他,激发他,最终让David学会了如何表达愤怒,也给我们这些观众上了精彩的一课,虽说剧中David进了三次法庭,但我觉得对他来说,挺值的。

记得David的第一堂愤怒管理课中,巴迪问了他这么一个问题,who you are?这不仅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一时第一节心理课,当时跟David一样,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因此也仅仅是我的职业、年龄、性格等等看起来特别肤浅的回答。然而,这样的回答是并不能让人满意的,巴迪从David的犹犹豫豫、吞吞吐吐中也了解到他的性格弱点,并做了有针对的治疗,让他与治疗所中另一位情绪频频失控的病人一组,就像是冰与火两个极端,让他们互相感染,激发David表达怒火,同时也平复那位病人的愤怒情绪。然而电影聚焦在David身上,另一位病人是否能压抑怒火不得而知,但是从David敢于在Yankee球队赛场外与自己女友当众接吻时,我们就知道巴迪的治疗成功了。

除此之外,巴迪带着David来到寺庙,解决之前的一些仇恨。走之前巴迪从车里拿出一把手枪(一开始还以为是真的,后来发现是水枪),然后在旁边一直煽风点火不断挑衅,最后激起了两人冲突,拿起那把水枪,指着望而却步的寺僧们说着GO GO GO的时候,让人觉得这个老头真是太逗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人的性格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正应了那句老话“江山难改,本性难移”,已经一心向佛出家成僧的和尚,最终也还是会像过去那样,将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

还有一些片段,比如让David勾引美女,David忍着泪水说那些自己一辈子都难以启齿的话,还有在上班高峰,明明就要迟到的David被巴迪逼迫唱赞歌,这些都教会我们愤怒管理的方法:第一、当一个人烦躁的时候,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疏通,不管通过音乐也好,还是那些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不受外界干扰,首先让自己的心安静舒适;第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正常人的需求,没必要压抑。

附上一篇读书片段:
 ”亲爱的孩子:
  
  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难看,让我们心怀怨忿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富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摘自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因此,知道如何管理愤怒的人是快乐的,不是因为他不愤怒,而是他知道如何调节自己,使得自己永远处在快乐的level上,这样的人我相信肯定也是幸运的,因为幸运不幸运全看自己的内心。

最后,从内容上看,这部片子真的很不错。至少从内容上还是蛮应景的,现有的教育告诉我们要calm down,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因此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发火。然而怎样发火,应当多大程度的发火,是愤怒管理的精髓。

 短评

Adam Sandler废柴衰男与Jack Nicholson疯癫坏蛋这俩标志形象在一部影片里扭脖子掐架太有趣了。包括Woody Harrelson在内的诸多大腕客串演出。

4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还凑合,只是很配合mm的导演手段,居然在信噪比如此低的环境下排练没出啥差错,我服了。

7分钟前
  • lmp
  • 还行

實在是 很難下咽 3星是因為ADAM長得我比較順

11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6.0/10 分。重看,蓝光。本来以为没看过,后来看到和尚的那里,想起来了。。。中规中矩吧,结局过于童话。。。亚当·桑德勒的表演几十年如一日,总是那种傻傻呆呆慢一拍的样子。。。甚至还不如本·斯蒂勒。。。本片里,他的演技,他的表情,简直是被杰克·尼科尔森所碾压。。。“愤怒的人有两种:外向型和内爆型。外向型是那种动不动就朝收银员咆哮的人,仅仅是因为收银员不收他们的优惠券。内爆型就是那位长年累月沉默寡言的收银员,直到最后某一天,端起枪射杀了店里的每一个人。”

13分钟前
  • Lonely
  • 还行

碰到疯子真的都会变神经病,不过身边那些惹人厌的人们啊,在心里杀死你们一百遍啊一百遍。

17分钟前
  • 巨牛侠
  • 还行

其实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能这样已经还不错啦,想不通的就是亚当桑德勒难道从来没想过转型吗?

21分钟前
  • 煮孩子带饭
  • 还行

姐姐跟姐夫一晚上在我身后看這個....我就用耳朵聽了一晚上.....

24分钟前
  • 大佑
  • 还行

阿记不太清了 就记得在飞机上“you people...” "what do you mean by we people"那段……

25分钟前
  • DF
  • 还行

愤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发泄型,一种是压抑型,发泄属于外放,瞬间爆发,压抑属于内忍,长期隐忍。电影中的亚当属于压抑型的愤怒,敢怒不敢言,造成了自己的愤怒无处发泄和排解,扭曲了自己的性格和信心,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其实,适当的发泄可以疏导情绪,请适当的愤怒吧!

29分钟前
  • 哈酷
  • 还行

老实说,我并没看到预期的两个男人吵架的火爆场景,毕竟JACK气场上面还是压倒了Adam。总体来说是不错的片子,笑点不太高但是还是蛮轻松的一部剧。没看到最后我一直都觉得这男主角蛮正常的,估计是因为我本身也需要Anger Management了~哈哈哈~觉得有点小拖,小遗憾。

34分钟前
  • Icilian
  • 还行

看的有点窝火...搞得我也想去anger management了...无中生有..

38分钟前
  • Cao
  • 还行

虽然是爆米花电影,可是每个人物都好可爱,无限正能量~~

39分钟前
  • 素梳影
  • 推荐

让人吃惊的结局,剧情编排的稍显无聊。

4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这两个人哦! 狂喜换衰男 亚当桑德勒

42分钟前
  • Frank
  • 推荐

三星的情节和剧情,不过因为最后求婚的场面还是算很煽情,走的是美国佬典型的superman路线,加上结尾也算很温馨,那就多加上一颗星。

45分钟前
  • 韬子@Tower
  • 推荐

真是很好玩!要是真有这样的情绪训管班我就去~

49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力荐

I'm sorry I was so rude before... but... it's difficult for me... to... express myself... when I am on the verge of... exploding in my pants

52分钟前
  • nbsp
  • 推荐

full of bullshit.

55分钟前
  • 嘴客
  • 还行

当观众发现这只是个廉价低俗的Chick-flick时有没有一种很坑爹的感觉。我是怎么以为这是部科幻片的?!杰克尼克尔森总让我有种看老年马龙白兰度的感觉。无趣无劲。

57分钟前
  • mOco
  • 较差

2010.3.26.下载:太逗了这片儿,里面的人都特可爱,那只大胖猫还很加菲,那小眼神儿啊~适合我最近的心情。

1小时前
  • m.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