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1979

动画片中国大陆1979

主演:梁正晖,邱岳峰,毕克,富润生,尚华,于鼎

导演: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

播放地址

 剧照

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2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3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4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5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6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3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4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5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6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7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8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9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1:07

详细剧情

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最终生下一个肉球,肉球中跳出一个伶俐可爱的男孩。李靖原当他是妖孽欲杀之而后快,幸太乙真人前来收之为徒,赐名哪吒,并赐以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贝。某年,天下大旱,甘露未降。哪吒和家将到东海洗澡玩耍。他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撼动龙宫,惹出巡海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敖丙。几番言语不和,哪吒杀此二人,由此闯下通天大祸。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索命,为救一方百姓,哪吒决定交出生命……   本片根据《封神演义》故事改编,并荣获1980年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长篇影评

 1 ) 莫名的快意

国产动画中的经典之作。
    看过许多遍,尤其记得哪吒被逼自杀时,剔骨还父,说,我不连累你,我还给你。每次看到这里,总有种莫名的快意,不知为了什么。是一种反社会压制反伦理重担的宣泄吗?
    李靖这人物塑造得面目可憎,是个胆小怯懦,无情无义的封建体制下大家长的形像,为了利益、名声或其他东西可以大义灭亲,后来在其他影视剧中再看见这一人物,都直觉的不喜。

 2 ) 腰斩[哪吒闹海]

傀儡与神灵
     ——腰斩[哪吒闹海]

 导 演:王树忱、严定宪、阿达
 编 剧:王往
 出 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
 片 长: 59分钟

 
     一切神灵都曾遭到阉割,所以,他们实际上都是傀儡。

   [哪吒闹海]是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阉割和吃人的历史。

  
 故事(根据小说《封神演义》片段改编)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六个月,生下一莲花肉球,李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用剑一劈,跳出一个可爱的小孩。太乙真人给他取名哪吒,并收为徒弟,还赐他两件宝物——韩坤圈和浑天绫。
   哪吒七岁那年,天旱大热,他到海边洗澡,遇到巡海夜叉捉童男童女,哪吒用乾坤圈把夜叉砸伤。东海龙王派太子敖丙前来捉拿哪吒,反被哪吒抽掉筋骨。龙王大怒,发动南、西、北三海龙王和他一起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哪吒要收拾四条妖龙,李靖却极力阻拦,并收了哪吒的法宝。为陈塘百姓,哪吒悲愤自刎。
   师父太乙真人收了哪吒的七魂闪魄,并用荷叶嫩藕使他再生。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直捣龙宫,征服龙王,清除了祸患。

 
     我问过很多人,和我同时代出生的那些人他们都说,第一次看[哪吒闹海],当看到哪吒含泪自刎的时候,自己也眼泪哗哗哗,感到天昏地暗,悲从中来。2003年春,重温这部上海美术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片,那无限的悲凉依然能够如醍醐灌顶,浇透我的全身。鲁迅先生说的一点都没错,那些该死的文化古籍里自古就蔓延着吃人的气息,[哪吒闹海]只是其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哪吒闹海]的故事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典型的神话个案,既充满具有汉民族特色的神话色彩,又富于童趣,同时还一部是寓意极为深刻的古典主义悲剧。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人们误解为一幕庸俗的戏曲故事,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我们首先必需腰斩[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该从何处斩断?我的意见是从哪吒自刎而死之后,也就是说,不要续貂,让它悲剧结束。我们知道,在电影里,哪吒自刎之后,又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得以复活,并征服了邪恶的东海龙王。表面上,这似乎证实了正义新生力量的最终必将胜利的大众理想,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这样圆熟的结局其实只是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手段,它们总是将最后希望寄托于事实上不存在的神秘人物(开明的君主或神),再以他们的(权)神力轻松化解矛盾。这其实是民间的自我安慰,是一种事实上的妥协和无奈。哪吒复活的现实意义微乎其微,充其量也就是使一个古典主义悲剧妥协、沦落为了庸俗的神话故事。所以,不要犹豫,咔嚓就是一刀——
     OK,腰斩之事暂停讨论,弗洛伊德透析人们心理的诸多学说给了我很大启发,而解构主义批评理论将成为接下来这篇文章的首席手术刀。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这部电影,将它切片,进行性和政治的解构——

 
 切片NO.1 龙王为什么吃人?
   □ 这个问题怎么看都有点调皮,龙王为什么要吃童男童女?无论如何龙王他是妖怪吧,妖怪吃人很正常啊。那我问你,猪八戒为什么好色,白骨精为什么身材好,唐僧肉为什么谁都吃不着?岳飞也吃过人肉(详情参阅《满江红》),李白年青的时候还曾“手刃数人”呢!虚构、虚构,一切不过是作家的虚构而已。
   ■ 既然如此,玉皇大帝为什么不吃童男童女?难道他不需要延年益寿?

   □ 玉皇大帝是高级官员,私生活属于绝对限制级,而且人参果、仙丹、伟哥肯定月月有进贡,他没必要冒险,再说,人肉很脏……话说回来,他到底吃没吃过小孩儿,你真的能知道?
   ■ 嗯,有道理。不过不开玩笑地说,虽然玉帝和龙王属于上下级关系,但从权力覆盖来讲,似乎东海龙王更象是实权人物,而玉帝大多数情况下更像是天庭教条的傀儡,除了偶尔发号施令和本能的好色,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他几乎毫无性格可言。

   □ 这个你说的没错,在中国古代神话这个原本就非常不完善的体系里,玉皇大帝一直显得比较单薄和抽象,而有关东海龙王的段子却很多,八仙过海、大闹天宫……从前老百姓求雨也是多数求龙王,没有听说求玉帝的,玉帝这个人没有亲和力,只是一个权力符号。
   ■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龙王的生动与神王(玉帝)的单薄都和他们对应的象征人物有关:龙王属于地方官员,司海政,而且兼管降雨,这是与农业,也就是与民生联系最紧密的执政部门,因此有很多可参照、可映射的余地,所以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人性化,才有了贪婪、狡诈、凶残这样的具体性格。而玉皇大帝则直指皇帝,出于民间立场对皇权一向的陌生和敬畏,在虚构的时候着墨的力度大大弱化也很必然。

   □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在暗示我,龙王吃人是因为他离人民更近。
   ■ 正是这个道理。我再问你第二个问题:李靖为什么杀子?

 
 切片NO.2 李靖为什么杀子?
     细心揣摩,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神话大都暗藏着一种被压抑的企图,那就是弑君。而“弑君”,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如果不是革命,就绝对是大逆不道。所以,千百年来,识大体的艺术家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小心地掩藏了内心的这个企图。李靖为什么杀子?因为作为政府官员,李靖同样是权力链条上的一枚棋子,他的杀子,实际上也是要阉割儿子的这种企图。
     在中国古代,父亲天生具有阉割的使命,而且这一使命往往具有继承性。儒家思想中的务实政策千百年来一直就在指导着父权,也就是指导着他们将自己的子女塑造成完全符合条例的官员、百姓和文人。所有新生力量都会不同程度地具有反抗精神和创造力,但是在成长的过成里他们又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修正,包括[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有时候,新生力量并不一定要以极端方式对抗即成规则,但是即使他们仅仅是有脱离游戏规则的企图也同样会遭到强有力的遏制。曹雪芹借贾宝玉这个人物揭示了凡人(并没有积极主动地要求打破规范,只是想获得比较个人化的自由意志的人)的这一民主思想同样会受到践踏的可悲事实,所以,相反地让这个思考显得更为深刻。
   事实上,如果你对古代神话有点了解就会知道,哪吒后来还是归顺了神权,成为御用杀手,并在[西游记]里再次出现。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抛开不谈,先研究一下哪吒为什么自杀。

 
 切片NO.3 哪吒为什么自杀?
     事实上,“李靖杀子”和“哪吒自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表面上,龙王水淹陈唐,哪吒是为百姓利益放弃了反抗,而事实上,他的反抗是由于力量过于孤立(得不到父权的承认和支持)才最终放弃。在这里,父亲(保守势力)对儿子(新生力量)革命企图的扼杀直接造成了后者的死亡。
     七岁的哪吒是原生状态的正义代表,他不懂得世俗复杂的人际纠纷,看到不平就勃然大怒,打死了傲慢的敖丙,还抽了他的龙筋,并戏弄东海龙王。在规则之内,面对面的斗争,龙王是哪吒的手下败将,对他毫无办法,于是只好借助权力置衡,通过体制内的李靖这位父亲间接达到除掉哪吒的目的。他召集四海龙王水淹陈唐,给李靖以很大政治压力,结果这个傀儡父亲为了平息事端,竟不惜牺牲亲生骨肉,所谓大义灭亲。这个做法貌似顾全大局,实则是丧失了人性和神的公正。
     所以我们说,哪吒其实并非自杀,而是被扼杀、被阉割的。
     

 切片NO.4 衍生话题:[封神榜]和[西游记]的性观念
     在中国古典名著里,并非只有像[金瓶梅]那样以直接描绘性场景为乐的作品,其实,即使是像[西游记]和[封神榜]这样的神魔故事也都布满了对性的暗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对性观念的这种极其隐蔽的阐释,正是这些作品内容得以丰富的根源之一。
     现在让你判断,也许你会说“不近女色”是[西游记]表现在外部的最突出的一个性观念,因为性欲显然对出家人的“修行”(或曰修身养性)大为不利。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并不准确,因为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唐僧曾多次被女妖怪暗恋,其出现频率几乎不亚于想吃他肉的妖孽,有时候它看起来已经不像是对唐三藏的考验,而是一种作者的愿望流露。然后抛开猪八戒这个典型的色鬼不谈,我们说说孙悟空。
     孙悟空的一生是一个重大悲剧,是一个发生在所有理想主义者身上最常见的悲剧。首先,作为一个无性繁殖的产物(异种)他没有明确的性别身份,于是他大闹东海龙宫,夺走了可以自由伸缩变幻的金箍棒,这象征了他寻回自己的男性依据。但是,当他希望获得更高层次承认的时候,大闹天宫的失败再次阉割了他的本性(这和哪吒的失败何其相似),他的独立人格被拦腰斩断,从自由神沦为私人高级保镖。可以说,从大闹天宫开始,[西游记]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故事。
     哪吒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是异形(出生时是“莲花状肉球”,复活后是三头六臂),而后来,当他被迫自刎时也只有七岁,所以可以说这个被父亲间接阉割的人物终生都保持着男童身份,从而也就丧失了正常的男性功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闹海时代”那个疾恶如仇的哪吒,在[大闹天宫]里却彻底沦为权力阶层的爪牙——因为停止发育,使他形成了畸形人格。(大闹天宫时代的孙悟空其处世态度和自刎前的哪吒如出一辙。)好莱坞恐怖电影[夜访吸血鬼]是一部著名的心理学教材,在它里面也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发育停止的小女孩,那是克丽斯汀·邓斯特童星时代最棒的一次表演,可用以说明复活后哪吒的这一心理轨迹。

http://www.blogcn.com/user7/sixdoors/blog/898307.html

 3 ) 想你时你在天边

有诗曰:

金光洞里有奇珍,降落尘寰辅至仁。 周室已生佳气色;商家应自灭精神。 从来泰运多梁栋,自古昌期有幼燐。 戊午时中逢甲子,慢嗟朝野尽沉沦。

哪吒出生的场面就给了他一个传奇的开端,但传奇的成就却是因为他的自刎,与重生。这里先把重点放在重生之前,出生的异常给李靖的忌惮埋下伏笔。拜师之后,初获法宝的喜悦,已经成长的哪吒依然有孩童天性,俨然是小大人,接触到世事却依然不懂世故,包括打死龙王儿子和后来大闹龙宫再打一通。正是这种骨子里的不服输的劲也唤醒了观众的斗争意识,而且为民牺牲这种大无畏精神也很有象征意义,哪吒的形象是很有认同感的。 其次是被逼自刎这一情节,故事的升华从这开始,悲剧情节是让人记忆并产生强烈共鸣的,也是从这里,我们才意识到,哪吒承受的太多,横冲直撞又让人心疼。

重生后的哪吒不只是躯体的重塑,还有心智的重塑,他找龙王报仇,为自己讨回公道,他已不欠父母,带着新的躯体,带着更强的力量,做自己想做的事。

至此,不由得想念那个勇莽却也可爱的少年。可想你时,你在天边。

 4 ) 不可超越

天书奇谭修复版上了之后,又零零散散能看到一些“最好的国产动画”的说法。 已经对它没什么印象了,但是很确信没有任何动画能够超过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的文本绝对是伟大的啊。 先是生为怪胎。 然后反抗吃人的统治者。 再是受到父权的压迫和“更多人利益”的道德绑架。 上面这些都还不算特别。 但这时,并非是再次揭竿而起,取而代之的自刎谢父堪称是神来之笔。 剖腹,剜肠,剔骨,还筋。 一种终极的自我仇恨。父母对我失望又如何?我也对这被赐予的骨血,生而背负的枷锁和规训毫无留恋。全身上下,里里外外,一丝一毫都不再要。对父权,对传统,对压抑着人的一切,不会有比这更决绝的了。 一种终极的凄美和绝望。道德上完满的选择,充满宿命感的终局,介于屈服和反叛之间,却反而达成了超脱与自由。刚刚看到末路狂花的跳崖结局,想到的正是哪吒闹海。 接着,哪吒还清了肉身欠的债,也就理所当然地迎来了新生。第二处神笔正是他复活的方式。 他成了“莲花化身”。 很难去说这时的哪吒是什么。很难言明封神演义里这样写到底是什么心态。是对人之尘污的不屑?是表明哪吒已经非人,而是某种新的存在? 并非作为人存在的哪吒,能够算是真的复活了吗? 钛引入赛博格的设定,尝试达到的,不也就这个效果吗? 甚至哪吒的复仇又是一处神笔。 以原来的样子是不够的。 拿上了火尖枪,踩上了风火轮,披上了混天绫,全副武装,也是不够的。 他一定要是三头六臂才行。 成为一个彻头彻尾肉眼可识的怪胎,才对得起他妈怀他的三年零六个月,对得起他爹差点斩下去那一剑。 才算是彻底接纳了他自己。从被怀上的那一天算起。 重生前的哪吒尚且是标准的贵公子形象,重生后的他则已经完全雌雄莫辨了,莲花化身是否有性别一说都不知道。 再加上上述种种精神内核。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哪吒完全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同志偶像。

 5 ) “我全还给你!不欠你的”中国孩子才会共鸣

太无聊了,又看了一遍哪吒闹海,这可是1979年版的哪咤闹海。虽然2019年的魔童降世哪吒,血赚了50个亿,对比来看,我不会再去重温19年版哪咤。19年版的完成度也挺高的,不过他的精神内核那一套,已经不是中式家庭会有的了。包括白左附体的爸妈,搞笑不严厉的师傅,这都是中式社会根本不可能有的。

79年版的哪吒闹海,哪吒的家庭是非常标准的中式原生家庭,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不错的,属于标准的根正苗红。家里的配置就是标准的柔软慈母,不苟言笑一言九鼎的父亲。

哪吒一出生,我就觉得这个父亲非常可怕和暴君似的,听说妻子生了一个肉球,父亲拿着一把剑来,准备把孩子杀了。

图为希腊神话农神食子,东西方异曲同工

父母对孩子的生死大权有绝对权利。并且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身体是自己给的,孩子没有任何隐私。

不过李靖就像是传统的父亲,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出人头地,给孩子找了一个好老师。这里老师的形象太乙真人就很传统,他不是那种追着你屁股跑像幼儿园幼师一样的老师,中国传统的老师就是那种很高冷的,喜欢点化学生,不会像填鸭似的教学。所以在动画片里就给老师加了一个浮尘,老师每次做法晃动浮尘,其实就有一种点化的意味在里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太乙真人其实比李靖来说更像一个父亲,起码更像监护人。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程度上来说,李靖更像是验收成果的甲方。😅

封神演义作为原著里面哪咤的形象不够,正义不够立体,实在是太魔性,因此79年的故事,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哪吒的动机更像普通孩子。在哪吒“得罪人”以后,李靖是如何做的,在原画里,李靖直接下令,把自己的儿子绑起来,留着备查。。

龙王来李家找说法,怕得罪人的父亲怎么说的?“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这里,李靖第二次举了剑准备鲨孩子。😰

当然,怎么来说也是自己的孩子,李靖也下不去手,所以他晕了。因此,这里才会有我们很熟悉的哪吒自刎。

这里哪咤削骨还父,剜肉还母,从此与凡人李家一刀两断。

除非死亡,在中式家庭,我们无法和原生家庭割离。但是只要你一天还在这个家里,父母有权对你生杀予夺。这就是最窒息东西。

所以说,当哪咤喊出一句“绝不连累你们!”把父母给的东西都还给了他们,能引起多少孩子的共鸣?在传统的中式家庭里,有多少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我们为了你如何如何?有的家庭甚至把给孩子花的每一笔钱都给孩子算到。以至于孩子后期长大,对父母已经谈不上是“爱”,反而只是“孝”,这个孝道有一点“还债”的意味。

国人共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形象来反抗强权,同时,我们也塑造了哪咤,反抗父拳。要知道一个人一出生遇到的第一压迫就来自于家庭。我们喜爱哪咤,崇拜他,可能也是因为他能做到自己不敢做的事。

反观19年的哪咤,当它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知道了,这是一个ABC。他的精神已经不是传统中国人了,人家是精神灯塔人。叫咱们怎么跟他有共鸣?😒

 6 ) 论79版哪吒形象,关于“反抗父权”的自圆其说

都在说哪吒的形象精神内核是“反抗父权”,但我没有那个封建觉醒语境,不大理解父权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也不大理解“反抗父权”是个什么东西。因此重刷两遍后,试图梳理自己对于这版哪吒的认识。仅以这个版本为依据,不涉及更早的哪吒文本及历史思潮。

在这版里加入了一个重要前提,对龙王的丑化,具体恶行在于不下雨导致民不聊生,贪婪不满足普通贡品要求童男童女,并且三太子身先士卒吃了哪吒朋友一个女孩(但貌似被剪去?),这就为哪吒的行为赋予了绝对的合理性。

哪吒是个黑白分明的孩童, 世界很简单,你们龙家仗势欺人,草菅人命,我就要管你就该杀。他嫉恶如仇反抗强权,坦荡磊落敢于担当,骨子里是一派天真和执拗。李靖是是个长期生活在秩序里、畏首畏尾的中年人,从不执着于杀龙这件事本身的对错,只是深刻地领悟到这件事伤害了上层利益(“你怎么敢少伤害天神龙种呢”),将会惹来麻烦。

在这版里,母亲的角色是缺席的,和他有联系角色只有管家,李靖和他的鹿。 鹿是亲密的伙伴但是鹿微言轻。 管家是长辈看护,不管怎么说,遇事先保哪吒小命(来解绳子&劝阻李靖),其实扮演得是母亲的角色。

李靖作为家族家长和父亲,是唯一一个有权裁量是非的人。但他不认可哪吒的义理和他行为的合理性,面临龙王恐吓无力控制局面,同时凭借父亲身份收缴了哪吒的反抗武器,剥夺了他的反抗可能。导致水淹陈塘关四海龙王占据绝对上风。满心主持正义的人最后成了祸延他人的灾殃,唯一的亲人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时候的哪吒在道德和现实层面都是孤立无援的,他既没有武器反抗强权解决问题,又被父亲恨而欲杀,虽然没有下得去手但已经表达了决绝的对立态度。他试图拯救的民众呢,在大水里进退不得,79版到底是拍给儿童的,其实真敢拍一点我觉得最合理的场景应该是百姓怒骂哪吒是个祸害引来龙怒天灾要求处决他。对不起跑错片场了这不是《药》吗。

哪吒死前喊了三句话:

对龙王——“老妖龙,你们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别人。”依然是反抗的姿态,但是其实是妥协了,接受龙王提出的方案,自杀承担责任有限破产。你剪除利爪,又如何对别人进行有效威胁,你看哪吒死后龙王还不是找了个借口要童男童女,回到了原点。

对父亲——“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我想这是深刻的失望。父亲的懦弱和出卖(李靖回应龙王:“人在,他跑不了”)先割断了感情上的联结。同时他的义理观念已经反出父亲的体系,在父亲的体系中无法得到承认和认可,血缘是父亲审判我权威的来源,那么从此之后,这个血缘切割干净,你也不再具备审判我的资质,我做的事也与你无关。

对苍天——“师父!”比起楼上那个广为流传的金句,电闪雷鸣中这声凄厉的悲鸣才是真正的惊心动魄。师父是他能力的来源,也是他的同路人。(出事之后他去找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说:“你这回闯祸了。你这祸嘛闯得不错,闯得有点道理。”)但是这个时候拔剑四顾,师父在哪里呢,没有人理解他和支持他。他是如此地孤独。我们觉得他是勇于承担,从时人视角甚至是很多弹幕,他是祸根,他是谢罪而死。

这才是流血者真正的孤独。

79版的美术和配乐非常是我的菜,但我并不喜欢出19版之后谈到79版必提削骨还父,必提那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这句话首先是对李靖说“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的呼应,接着才是反叛。那段哪吒视角的快速剪辑其实很重要,明确交代了哪吒的死因,配合着哪吒临死前的三句话,才塑造了一个完整立体的哪吒。单独拎出这句话我觉得跟新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样干瘪。我讨厌金句电影,也讨厌把电影浓缩为金句。

 短评

没想到长大后重看居然这么震撼,尤其是销骨割肉的场面。

8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1979的是艺术,2019的不过是高分动漫

12分钟前
  • BA
  • 力荐

中国的少年大底上应该要像哪吒的

17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想你时~你在闹海~

18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21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叛形象,也是中国银幕史上一段极为少见、如此尖锐、激烈和惨痛的反叛历程,相比于孙悟空和天庭(统治阶级)的对抗,哪吒做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最艰难的一种反叛,在于“孝文化”是深植骨血之中的,是几千年不允许触碰的绝对底线,被他用一种最悲壮、最惨烈的方式夺回了自我的控制权,告诉所有人,“身体发肤、父精母血”,所有受之父母,又反过来牵制和束缚的,我统统还给你们,哪怕是我赖以为生的东西,去挑战一种不可能战胜的观念压迫,这真的太疼了,是肉与灵的双重疼痛。很赞同“化莲重生”后再无哪吒,不在于被天庭招安,而在于如果承认这种重生,就等于将他悲壮而勇敢的反叛精神消解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宁愿相信他的本命是不认命,那个曾经离经叛道,孤妄放纵的哪吒从前只哭过一次,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24分钟前
  • 西奥
  • 力荐

省去了繁复、冗长的成长脉络,纯粹提炼出某种极致的哪吒精神,提炼出中国古画与戏曲的精华,刺破权力体制的虚伪和大人世界的荒谬。哪怕世界对不义卑躬屈膝,哪怕至亲对真相懦弱回避,坦荡立于天地间的少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满腔愤恨,持剑自刎,养育之恩,一刀两断。我将骨肉还于你,我用莲藕为躯体。红绫金圈,打尽天下不公事;三头六臂,看遍世间无情人。可在真正长大复仇之前,也难免要对着疼爱自己的师父痛哭流涕。

25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哪吒刚刚降生,李靖就想一剑劈了他;龙王恶人先告状,李靖却丝毫不听哪吒的解释;哪吒制服了龙王,李靖又叫人把他绑起来;面对四海龙王的报复,他甚至想杀死哪吒……是怎样的父亲,才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心存偏见?是怎样的父亲,才会胳膊往外拐,站在别人那边?是怎样的父亲,才会是非颠倒,不分青红皂白?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熊孩子,反而是很多父母不配做父母。在这个“百善孝为先”的国度,《哪吒闹海》没有跟风歌颂父母,反而敢于质疑权威,提出了“是否所有父母都称职”的疑问,其深度和前瞻性都是国漫中的佼佼者。哪吒那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更为震撼。你不认可我,我不强求。你选择了懦弱,我选择承担。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0年过去了没看过更震撼的国漫。

2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年轻勇敢的战士,为保护更年轻的一代不被老朽腐坏的政权吞食,抛弃了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怯懦的父亲决裂,战斗过后,向着光明的未来奔去。但是龙王是杀不死的啊,死了还会有新的龙王,永远渴求着更多的童男童女,几千年了,哪吒还打得动吗?

31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哪吒要是搁现在,就是一少儿精神病患者:躁郁症、暴力狂、自杀倾向、逆反心理……辅导人员要密切关注他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玩什么电脑游戏,业余时间从事什么活动,必须定期参加心理辅导,服用抗躁郁症药……比美国哥伦比亚中学枪击案主谋更犀利的家伙

36分钟前
  • 柳具足
  • 力荐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写哪吒,他说,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幽魂,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觉到那是当时的我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巨大的负担和束缚。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就是欠他骨肉,欠他血脉,所以当小说描述到哪吒削骨还父,割肉还母时,会给读者带来那么大的震撼。可是,这个角色在过去饱受争议,大家不敢讨论他,因为在百善孝为先的前提之下,他是一个孤独的出走者。

37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我觉得孩子的本性里有一种有别于成人世界的决绝和残忍,掺杂着杀戮欲、性欲、(我不是指成人世界以交配为目的的性欲,一种我也说不清楚比较原始的和两性关系有关的欲望)征服欲,和别的什么欲望。真正受孩子欢迎的故事都不是纯粹的童真故事,像彼得潘会处决永无岛上长大的男孩子,会和海盗战斗,会把死亡当成冒险,像小王子回到自己星球的方法是用毒蛇的毒液摆脱肉体,因为肉体太沉重,带不回去。像海的女儿里,美人鱼承受刀尖舔脚的痛苦行走和最后化为泡沫换得永恒的灵魂,还有各种暗黑的格林童话。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复杂,这种暴力美学,未必只震撼成年人的心灵。起码对童年的我来说,里面的政治隐喻我看不懂,舍己为人敢作敢当的英雄主义也不那么重要。我真正关注的是哪吒决绝的自刎,怀着满腔孤勇,和这个爱我也好、不爱我也罢的世界,彻底告别。

41分钟前
  • 吃面包的兔斯基
  • 力荐

小时候老分不清哪吒到底是男是女……以前动画片的角色造型,中性风总是很潮嘛。

4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电影真的是时代的产物,小时候看这版的哪吒,不觉得故事有问题,现在再看,才发现这是一个政治味道浓重的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念赤裸裸。对比饺子导演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处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又很符合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哪吒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可能会成为现在这代小朋友的童年回忆,和我们这一代看的哪吒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吧。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形式上没能超越《大闹天宫》,却带上了过重的政治隐喻。还是该轻松点儿好。

53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1979年的动画电影,那时候我们的动画甚至是优于日本的,可惜的是放弃了这一产业,却成了霓虹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54分钟前
  • 大耳朵图图_
  • 推荐

这可能是中国动画史上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作品,伟大之处依然不用解释。哪吒的经典形象和悟空一样,被深深铭记于不同时代的观影者心中,而今天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纷纷驾鹤西去,在感慨哀叹的同时,更应以此为动力,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的动画辉煌。

56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丁一曰:想你时 你在闹海

5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个人认为其中哪吒自杀的情节有很重的虐恋色彩,我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内心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1小时前
  • Paradox
  • 推荐

《哪吒闹海》还是有非常不常见的地方,那便是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父亲是可以杀的。

1小时前
  • 恶魔奶爸Sa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