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

大陆剧大陆2021

主演:王雷,雷佳音,郭涛,黄晓明,蒋欣,佟大为,周迅,黄志忠,邵汶,郝荣光,鲁诺,孙锡堃,倪妮,杨烁,王骁,是安,田小洁,柯宇,李添诺,尤勇智,胡可,李野萍,白凡,刚毅,马佳玛尧,孙茜,丁勇岱,娄乃鸣,迟蓬,罗京民,刘小蕙,德姬,陈好,章贺,黄小蕾,王洛勇,宿宇杰,管云鹏,陈震,夷永定,王鑫,张凯丽,倪萍,孟阿赛,张洪杰,左小青,迟帅,李光洁,陈赫,王菁华,邢岷山,刘宇宁,菅纫姿,孙俪,刘奕君,王自健,王亚楠,朱刚日尧,张颂文,陈宝国,奚美娟,于荣光,董洁,任重,蒋梦婕,柴隽哲,威力斯

导演:郑晓龙,毛卫宁,沈严,康洪雷,杨阳,林楠,杨文军,阎建钢

播放地址

 剧照

功勋 剧照 NO.1功勋 剧照 NO.2功勋 剧照 NO.3功勋 剧照 NO.4功勋 剧照 NO.5功勋 剧照 NO.6功勋 剧照 NO.13功勋 剧照 NO.14功勋 剧照 NO.15功勋 剧照 NO.16功勋 剧照 NO.17功勋 剧照 NO.18功勋 剧照 NO.19功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04:02

详细剧情

  该剧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李延年(王雷 饰):讲述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故事。  于敏(雷佳音 饰):从少年、青年和中年三个时期讲述他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故事。  张富清(郭涛 饰):描绘其作为战斗英雄转业后扎根基层的故事。  黄旭华(黄晓明 饰):以核潜艇下潜极限为故事压力点和戏剧转折点,再现我国自主研发核潜艇的艰难历程。  申纪兰(蒋欣 饰):着重展现她首倡"男女同工同酬"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  孙家栋(佟大为 饰):以无数次的试验失败为切入点,展现其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永不言弃的探索精神。  屠呦呦(周迅 饰):展示她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全过程,并回答人们对其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某些疑惑。  袁隆平(黄志忠 饰):从梦境展开,讲他如何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不懈奋斗。

 长篇影评

 1 ) 强烈推荐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剧部分!!长津湖没说清楚的,它全说清楚了!

电视剧太太值得看了!期间眼睛湿润数次,流泪两次,完全不是看《长津湖》的那种不上不下,是真的感动到泪崩,痛快淋漓,情绪从胸腔能冲到头顶,一腔热血顶上来,能喷薄而出的那种!

对长津湖没有详细描写的为什么打,李延年里面用指导员借逃兵的一幕用真正的角度说的太清楚了,把为什么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朝鲜的惨状决不能发生在我们家乡,让敌人知道我们到底是不是好欺负的废物说的非常清楚!不仅仅感染了剧里的战士,更感染了每一位在荧幕前观看的所有中国人!

整部单元剧非常充分的描述了我们前方的战士和指战员是怎么发挥民主决策机制,每个人是怎么想尽办法,全是靠着脑子在战斗,各种战术革新层出不穷,秀的美帝头皮发麻。里面的各种战壕战术实例全是历史史料,我们就是靠着各种层出不穷的战术优势,才塑造出了地表最强轻步兵的威名,经常性的创造出一个连一个排甚至几个人阻挡一个团,一个旅,甚至一个师的美国精锐重装大兵的奇迹!

.

最后李延年的7连从一个连打成一个排,从一个排打成一个班,从一个班打成马上几个人就要拿着手榴弹全部和敌人同归于尽,我从中没有看出《长津湖》的悲情,反而看出来了那股子冲天的信念,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屈的精神!我看出来的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看出来的是中国人最为世界最优秀民族的堂皇品质!

里面对人物的塑造极为到位,从罗厚才,到小安东,到号手,到踩地雷的李源,到三班班长陈衍宗,到记录每场战斗的小书记员,再到本片主角李延年,都血肉爆满,演技炸裂。剧中的催泪点太多了,上面每一个人的牺牲,还有和苏军从烈火中冲出类似的我军战士在烈火中与美军同归于尽的场面,和长津湖类似但是却是guo军过来的志愿军战士用坦克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牺牲的场面等等等,太多了。。这些人用自己的血肉和性命,用自己的一个个牺牲,换来了美帝的尊重,换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换来了我们国家初期的安定生活,换来的共和国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更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这个片子展现的淋漓尽致!

.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

很多人说现在干啥都没必要捧一踩一,我在这儿真没有说长津湖的意思,我前面还发了影评,我为了支持抗美援朝作品,花了239大洋买两张IMAX票去支持,个人给长津湖打了7分,值得看。但是奈何能文能武李延年,太过优秀了,我前面还说国内电影(除了大决战系列)大场面目前还赶不上国外魔戒,中途岛,大兵瑞恩水平。

而现在我就敢说,不需要编剧情,就完全按照史实来拍,目前的李延年完全比得上HBO大制作电视剧兄弟连,甚至在我这里可以说还在超出!我个人给9分以上甚至9.5分完全没问题!这就是差距,把客观差距说出来不是踩一捧一,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描述,希望电影导演们能好好学习下李延年的表现手法。

很多人说电影时间短,电影不能和和电视剧一样描述清楚,但是李延年是个单元剧,整个长度加起来也就4个小时,而长津湖最为3个小时的电影,却完全讲清楚了故事,塑造好了不止一个却是群像的众多人物。真的是有差距的,同样是我,贡献的泪水,对比起来确实是没办法说。。

 2 ) 于敏剧组是把看家老本全掏出来了么

剧本精良,全员演技在线不说,倪妮素颜出镜,蓬头乱发脸上抹灰,雷佳音的鸡窝头,王骁的黑唇,是安的套袖。服装化妆道具太考究了。连背景音乐,主题曲都如此优秀。这个剧组应该是能用上的最好的全都用上了。真是不计代价的,把家底掏出来了。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那些伟大科学家的尊重。所有环节挑不出毛病,打五星是因为只有五星。我想打50个星。

 3 ) 能文能武李延年-政工军事双优的基层政工干部

这是一部难得的表现我军基层政工干部的影视剧,可以说大放异彩,吊打改开以来所有军事题材的影视剧。

以往影视剧里表现的基层政工干部是什么样?《集结号》里干预指挥员作战部署,鲁莽冲锋结果被炸成两截的指导员牺牲后,连队有没有指导员仿佛没什么差别。《亮剑》里的政委成了管家婆,得处处维护迁就团长的权威,政工工作基本没影。

《能文能武李延年》剧集相对完美诠释了基层政工干部:

1.领会上级作战意图,配合军事指挥员,有较强的军事指挥技能,作战中根据分工指挥部分行动,军事指挥员牺牲后可以立即遂行指挥职能。

2.浅入深出得给战士们讲明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而死,是的,人都怕死,但是之所以能克服恐惧直面死亡,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是因为要守护远比自己生命重要的东西进而自我实现。战士个人不是工具人,而是自我解放后尽最大可能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事业结合起来,高度自觉能动的个体构建出远超一切对手的能聚能散的组织体。

3.熟悉了解战士们的情况,做思想工作,让战士们在政治上成长进步,建设巩固党组织;化解矛盾,保持队伍的团结、激发队伍和战士的战斗热情;沟通协调军地、兵民关系,维护军纪。李延年的“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铿锵有力但又质朴坦诚的战场动员讲话、对连队里的解放战士的个人情况了如指掌等等就是体现。

剧里令人动容的地方太多了,战士们高呼为朝鲜人民报仇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国际主义精神;小安东的经历再现了旧中国一个苦孩子是怎么新生的;战士们提到了不参军打仗打跑还乡团就过不好日子;眼瞎战士背着断腿战士冲锋;这些画面非常催泪。

剧集非常用心得展现了营连级阵地进攻、防御战,就看阵地建设、营连班组战斗战术衔接、战斗通讯(军号、哨子、手电筒)、轻重火力配合那叫一个专业!袭扰侦察敌火力配置、假人浪费敌火力、防御阶段灵活变换阵地伏击,尽显我指战员的战斗智慧!让笔者作为一个伪军迷看得过瘾!

《功勋》第三单元影评:战士归田未卸甲-默默无闻张富清//movie.douban.com/review/13904488/

 4 ) 默默无闻张富清-战士归田未卸甲

人们对于战争和战士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战士历经生死,终能踏上返乡的路途,硝烟远去,已望见家乡的炊烟,娶妻生子,奉养老人,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

可我们的战士还不能卸甲。

组织上的一个决定,就得远赴千里之外的陌生地域,是的,当时的全中国缺干部缺人才到了极致,甚至不得不留用大量的果党果府旧人。

从一个被战乱、殖民、寄生接济祸害百年的基础上建设中国谈何容易?从一个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国家谈何容易?

张富清,这样一个退伍军人带着新婚妻子从家乡陕西洋县来到了湖北,开始了三十多年的建设生涯。

剧中展现了那个年代一个优秀的基层干部是如何做好工作的(注意,不是什么官场智慧):

1.真正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生产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血肉联系,获得群众信服,也能从群众哪里获取鲜活的经验和信息,避免盲目决策。

2.自己干在前面,有坚定的目标,积极处理面对的困难,遇到利益取舍,把自己考虑到后面。先锋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3.对群众有强烈的同理心和责任心,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

该剧集展现了张富清带领干部群众修小水电、挂壁公路那种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那种干群一起劳动、齐心协力改造山河的坚韧和气冲霄汉的自信。这其实是前三十年的重要历史的浓缩。旧中国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怎么改变?怎么供养众多脱离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群体?靠上千年的小农经济么?发挥合作和规模优势,密集投入劳动,改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土肥水种,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有了小水库,可以发电、灌溉了;有了路,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可以流通了,闭塞的状态被打破了,农民的视野不会被封闭了。

剧中也表现了张富清一家人的人性冲突,要求妻子退职、要求儿子退出招工指标竞争(即便是单纯从能力的角度公平竞争,张富清也认识到干部子弟身份给儿子带来的潜在优势)、长期不能照顾家人(母亲去世未能奔丧、大女儿罹患脑膜炎得不到好的救治,这是最催泪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太没有“人性”了,可是如果干部对自己对家人太有“人性”是什么后果,我们看到了。张富清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对群众他是充满人性关怀的(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对烈属老奶奶的照顾)。笔者想到,有一个人也是这样充满了人性,他会要求从国外回来的儿子先去当农民学种地,举国之战的时候儿子先报名。人前,他坚强无畏被倚为泰山,只到他去世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曾多次独自在深夜里抚摸着战死儿子的生前衣服。

张富清为什么会这样?他是一个解放战士,经历过无数血战,他是战斗英雄,但他说过一句话,他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而活,也是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他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当然了,不是所有干部都是张富清这样的,对于干部们应该不应该缺乏点“人性”,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水是中国农业的根本之一
电,进入近代化生活的标志之一
如山水画般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5 )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科研视角看《屠呦呦的礼物》

匆忙追完第一集,恰好最近在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里也在做小分子合成,对剧里的背景知识和实验操作也是颇有感触。作为周公子的影迷,同时也从事相关专业,看着文艺女神的她,成了荧幕中我的“大学姐“,很惊喜,又免不了抱着一种想要“挑错”的心态😁,看完后却不得不感叹剧组和迅对细节考虑之严密。抛开历史背景、拍摄手法、人物塑造等不谈,仅从学科角度聊聊药学人眼中的周迅和《屠呦呦的礼物》。

先聊聊抗疟药物筛选的科学背景。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发的恶性疾病,它需要在一种蚊子(按蚊)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再有蚊子叮咬进入人体血液,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在红细胞中疟原虫通过一段时间的分裂扩增,达到一定数量后红细胞破裂,疟原虫释放入血,再去感染其他红细胞,不同的分裂扩增的时间也就是疟原虫分类的依据(恶性、间日、三日、卵形疟原虫)。

疟原虫的分类

其实在青蒿素之前,无数科研人已经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走了很多。例如,很早就开始在西方使用的奎宁(又称金鸡纳碱),它是来自金鸡纳树树皮中的一种生物碱(喹啉类结构,由色氨酸衍生,天然药物化学考点🤦‍♀️),可惜到了越南战场上,疟原虫已对它产生了耐药性;还有我国科学家筛选出来的常山碱(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又一个考点),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抗疟作用,可惜毒性太大。任务也即来到了屠呦呦手里。

候选化合物常山碱

第一集主要是背景,涉及的实验环节并不多,并没有给“实验狗”太多夸赞或者吹毛求疵的空间。举几个例子吧。周迅的称量操作还是做的相当专业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在称砝码前可以看到天平另一边已经放了一张称量纸,这样称目标质量的时候不会把称量纸的重量算在内,类似于超市称重时的“去皮”。称量纸两次折叠压痕,倾倒时卷成圆柱面、手轻拍称量纸,这样药物不会洒出、也能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这套操作给公子满分💯。不过她的助手的操作没有那么规范,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该紧贴烧杯内壁。

称量纸预先调零
称量纸的折叠规范
固体试剂的倾倒
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

吹毛求疵的还是找到了几个小问题。首先实验服不应该跟外套挂在一块,实验服上沾了很多化学试剂,放在一起会污染外套,不过有可能是因为拍摄置景的需要,无可厚非。周公子的台词一直是几乎无可挑剔的,不过这一次涉及到太多专业术语,内行人还是看出来的周公子在说到这些词语时由于不熟悉导致的下意识的重读😁。最明显的是这里,“桂枝白虎汤的药理作用”,公子把“药理”重读,但其实“药理作用”是一个常用专业名词,而且涉及的面很广,比如作用机制、剂量、毒副作用等等,“请教一个药”就是在请教它的“药理作用”,因此没必要重读,四个字连读带过,内行人都明白大家在说什么,重读显得很突兀,看到的时候立即暂停,小本本记下,终于让我抓到周女士“把柄”,不容易😁。不过必须称赞,类似的其他名词公子处理的都很好,比如“抗疟”药物,还有预告中出现的“动物”房,都作为一个整体而没有突兀的重读。

实验服应单独放置
“药理”作用
“抗疟”药物

表演上其他打动我的细节还有很多,并非专业人士就不列举了。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在国产剧中看到我们药学人、乃至科研人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出现,而这个第一次是由最敬佩的演员周迅带给我的,小小药学人的内心感慨万千、无以言表。希望大家在感动于科研人的为国为民的情怀、严谨执着的态度、突破创新的精神的同时,也能够看到,是丰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硬实力”让他们把这些“软实力”落实成造福一方的科研成果。专业,永远是科研工作者们的立身之本。

 6 ) 弹幕区“男女对立”,《功勋》于敏篇的理想夫妻,很多人理解错了

半夜里,孙玉芹即将临产,她敲了邻居的门,托邻居照顾自己的女儿,自己则一手提一个大袋子,一手托着肚子,一步一步缓慢地向医院挪过去。半路的时候,她的身子颤巍巍地有点行动困难,接着她弓了身子痛哭起来,她委屈,因为,此刻丈夫不在身边。

弹幕区一片叫好声——“那个年代的女人真好啊!一点也不娇气,生孩子都能自己一个人去。”“现代的女人多学学!”

孙玉芹这样的女人,任谁看着都心疼。若放在如今,她的丈夫估计会被喷成筛子。——是多么不负责任的男人才会缺席自己老婆生孩子的重要时刻呢?

然而,观众一直都知道,孙玉芹的丈夫喷不得,不仅不能喷,还得怀着敬畏之心,因为——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那时候正是氢弹理论研究的关键时刻。

以上情节来自电视剧《功勋》的第二篇章。

电视剧《功勋》于敏篇讲述的是“氢弹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从零开始理论研究氢弹并且参与指导,造出氢弹的全过程。与以往只关注英雄本人的剧不同,这部剧还重点讲述了英雄的家庭,尤其是英雄的妻子。该剧由雷佳音扮演于敏,倪妮扮演于敏的老婆。两人扮演的夫妻非常契合。

孙玉芹(倪妮饰)、于敏(雷佳音饰)

就像那句烂大街的俗语“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于敏的背后就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孙玉芹。是她的体贴、能干、贤惠才让于敏毫无外部压力、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

矢志报国的于敏

于敏本来是研究基础物理的,他的领导郝国志说他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是“诸葛亮”、是“角儿”,可如果转了领域,就得从零开始,变成一个跑龙套的小兵。说明,于敏原先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是个佼佼者,他那时候还正申请出国留学。如果一直在原来的那条路上走,于敏一定能名利双收,而且这种双收是可以预见的。而转入核物理研究,那就是完全没涉足过的领域了。

于敏自己也说,他确实不会,而且全中国没有一个人会。他将从一个“角儿”变成一个“跑龙套的小兵”。而且,这个跑龙套的还是见不得光的,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于敏的身份都是保密的,他的工作不能同家人透露一丝一毫,哪怕他得面对家人、亲戚、邻居的猜疑,他也不能解释。因为这是“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然而,于敏就是有那种毅力和决心。

他说:“你来一碗,我也得来一碗;你有,我也得有;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一样。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气。什么是底气?我们“造”的就是底气。“核”平衡才是平等。咱们不去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不平等只能挨打,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当时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核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旦使用,那摧毁面积可能会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般情况不会使用,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我们就会被核威胁,就会在国际上失去话语权。所以,只有我们造出了核武器,才能保证别国的核武器不敢打到我们国家来,也不敢用核威胁我们国家。而我们要造核武器就得从零开始。于敏他有一种责任感,即使从零开始,他也要为中国核武器的研究添砖加瓦。

到哪里都是角儿

然而,事实上,于敏这种天才一般的人物,无论在哪里都不可能是一个跑龙套的。但,他刚进入氢核理论组的时候,还是遭到了歧视的。因为整个小组都是留学归国的人,只有于敏没有出过国。他没出过国,还敢对小组内部的讨论方案提出意见,这让当时的领头人陆杰很不服气。

陆杰提出要和于敏鄙视算数,谁的数据对谁就可以要求对方做任何事情。结果出来的时候,陆杰算出的数据是10,于敏算出的是5,然而陆杰在美国权威物理杂志上看到数据是15,他坚持认为于敏错了。于敏虽然坚持自己是对的,但是也不在乎口头输赢。他很爽快地承认自己错了,被罚在操场上边跑边大声喊:“陆杰,我输了。”

于敏跑完以后,又跟陆杰赌,赌他的数据是对的。后来,陆杰看于敏哪哪都不爽,看见他总是按时吃饭,还掐萝卜条放饭盒里,就觉得他是一个精于算计,爱贪小便宜的人。结果,他偷偷把于敏的萝卜条藏了起来,害得于敏急性肠胃炎发作。原来于敏有严重的胃病,一饿就得吃东西,因为吃东西能缓解疼痛。

从零开始研究氢弹,过程艰难

从那之后,陆杰再也不小看于敏了,他还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于敏吃,后来,他算出了和于敏一样的数据,他也对于敏心服口服了。于敏也因此成了组里的带队人。于敏带着他的团队,完成了氢弹的理论模型设计,指导完成氢弹的实体制造以及试爆炸。这看上去只有三个步骤,其实过程十分艰难。

首先,氢弹的设计在中国是从零开始,没有任何参考可用,容易走错路,也很耗时间。唯一的参考数据是美国期刊上的数据。如上面所介绍的那样,那个数据是假的。大家也不知道正确的结论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们只能靠反复的计算,还是人工计算,来进行研究。有时候错了就得重来。

其次,没有高效的辅助计算工具。当时国内只有一台用于实验计算的计算机,这计算机大部分时间是给原子弹的研发使用的,氢弹的使用时间只能在晚上,还不够。

最后,国际形势不等人,上级强硬要求尽快出结果。我们知道,氢弹是从零开始设计的,容易走错路,很耗费时间,也没有高效的辅助计算工具。上级领导迫于国际形势,一味要求科学家们尽快搞出氢弹的理论模型来。科学家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回家的时间就少了。

为了科研,于敏没时间、也不懂得照顾老婆孩子

于敏从一开始的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到后来,几个月回家一次,后来,几年才回家一次。于敏不仅缺席了儿子的出生时刻,连家搬了都不知道。他有一次回到家里,发现门锁着,邻居过来告诉他,他老婆孩子早就搬走了。邻居还奇怪,这么重要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

孙玉芹是个特别让人放心的老婆,她不仅照顾家里两个孩子,还把一切都包了,她自己还有工作,她还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寄给于敏老家。于敏对家务事一无所知。有一次孙玉芹生病了,于敏正好回家了,他想照顾老婆,可是他连药放哪里都不知道。他想烧热水,可煤球都不会换。他要去医院给老婆抓药,忘记带户口本。好不容易把东西带齐了去了医院,由于说不清老婆的病状,不知道挂什么科,医生不给开药,他只能空手而归。

孙玉芹也很无奈,想着丈夫难得回来,生着病还要挣扎起来给丈夫做饭。结果,病没好,饭没做,于敏的同事过来催他去实验室,实验有了新进展。孙玉芹知道丈夫一心想搞研究,又牵挂自己,于是她打了冰水,强行给自己降温,假装好了,让丈夫放心。

弹幕区男女对立

孙玉芹这样的老婆无疑是所有男人理想中的老婆,贤惠、温柔、明理、能干,而且一心一意。以至于不少观众对当代女性也提出这样的要求:“现代女性都学学。””现在还有这样伟大的妻子吗?”“现在还有这样能干的女人吗?”

弹幕里随即也出现另外一种声音,比如:“先看看现在的男人都在干些什么!再来说女人吧?”“说女人?你作为男人和于老有可比性?”“不要自己跟个窜天猴似的还想要个贤惠妻子那叫双标!”

有好老婆不一定能干大事

看这两种弹幕就能看出来——于敏的老婆真的是人间理想,以至于观众们都觉得自己的老婆不如她。这种想法没什么不对,毕竟,孙玉芹确实是个好老婆。可观众们同样也做起了幻想:“有这样的老婆,何愁干不了大事?”其实这种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了。因为,这得分人,如果男人没有能力,有再好的老婆也不顶用。

比如,余华的《活着》里面就讲了这样一个好老婆和败家丈夫的故事。福贵本来是个地主家的公子,可他除了赌钱逛窑子什么都不会,无意间看上了还在上学的米行老板家的女儿家珍,就把她娶了。娶了之后,他就不在意了,自己照样赌钱逛窑子,结果把家产输光了,家里变得一贫如洗。

家珍怀着小孩本来被她亲爹接走了,本来可以继续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可孩子生下来以后,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福贵家。家珍在家什么都干,还为福贵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家里再困难,家珍也没有走,最后还是饿得营养不良,病死的。福贵到了最后,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全都离他而去,就只剩下一头老牛。

家珍难道不是好妻子吗?可福贵是个好丈夫吗?有这样的好妻子,福贵做成了什么大事呢?

也许这才是弹幕里发出另外一种声音的原因——“不要自己跟个窜天猴似的还想要个贤惠妻子那叫双标!”“说女人?你作为男人和于老有可比性?”

只有精神契合的人,才是最好的伴侣

于敏之所以能娶到孙玉芹这么好的老婆,是因为于敏本身就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并不是因为懒惰而不干任何家务事,他是因为满脑子只有理想和科研工作。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在科研事业当中,他是上进的,是积极的。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孙玉芹这样贤惠、能干、懂事、知心的老婆为他操持家庭都是一种遗憾。

于敏能娶到孙玉芹这样的好老婆除了是他本身的魅力,也在于孙玉芹和于敏的精神层面是平等的。很多科研工作者没有于敏这样的好运气,比如老原的老婆,就没能坚持住。因为老原的老婆和他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他的老婆配不上老原。

所以,只有精神契合的人,才是最好的伴侣。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文化界的贤伉俪——钱钟书和杨绛。他们的情况与于敏和孙玉芝的差不多,甚至要更加契合。钱钟书跟于老一样,家务事一两都不会做,满脑子就只有文学。可杨绛也是个才女,却甘愿为他洗手做羹汤。杨绛曾调侃,如果不是她保护着钱老的纯真,我们根本看不到《围城》、《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完美的文学作品。如果不是钱老才华盖世,杨绛一个同样有写作梦的才女怎么可能去洗手做羹汤?

杨绛和钱钟书伉俪情深

先踏踏实实做个好人,再来要求有一个好对象

好老婆不是动动嘴就能有的。像弹幕里说的,现在的女人不如那时候的女人,现在的男人不如那时候的男人的说法都是片面的。我们如今这个社会,像孙玉芹这样能干的老婆会少吗?并不会!这样的老婆现在依旧很多。同样,伟大的男人在我们这个时代照样不少,依旧有许多隐姓埋名的科技工作者在默默无闻地为了我们国家的和平安定和发展付出着。他们的老婆难道不是好老婆?

至于普通的家庭里面,有多少妇女嫁人之后,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理想,而一生都在为孩子为家庭操持?有多少男人在外打拼受尽委屈,回家却笑脸对待老婆孩子?真正的好男人不会抱怨自己的老婆不好,真正的好老婆也不会抱怨自己的男人不好。爱抱怨的人通常也不会找到好的对象。所以,先踏踏实实做个好人,再来期望有一个好对象,可好?

最后,有个问题,电视剧《功勋》讲述的都是英雄、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的事迹,作为观众是否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在弹幕区搞男女对立似乎不太合适啊!你觉得呢?

 短评

反映我军的灵魂的影视作品不是亮剑,而是功勋 我军的指挥者典型形象不是我特娘的意大利炮,而是指导员李延年

4分钟前
  • 青年作家赵宝康
  • 力荐

刚看两集 很有质感,演员选角不错 战场上的戏份很热血!

5分钟前
  • 扬帆远航
  • 推荐

黄晓明部分真的差得明显…

10分钟前
  • 陈美如
  • 推荐

刚看完前4集,观感极佳,作为军事爱好者一直遗憾国内没有兄弟连那样水准的战争戏,这部剧给了我希望,终于不是抗日神剧那种瞎糊弄了,希望继续保持。

14分钟前
  • 流光容易把人抛
  • 力荐

把第一单元放在开篇是有道理的,第二单元共情力也强,从第三单元开始断崖式下跌,第四单元简直就是大写的unbelievable,减一星

16分钟前
  • 叫不叫叶子
  • 推荐

李源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军人的缩影,他们敢为正义而战,愿为民族献身!致敬中国军人!

20分钟前
  • 谢岁辰
  • 力荐

强烈建议毛卫宁导演把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剪辑成一部三小时的电影公映!

21分钟前
  • 光披遐荒时
  • 力荐

战争戏的水准可以说是国产连续剧的新里程碑。后面怎么样还不知道,但以此制作态度来看,应该不会差。

25分钟前
  • 虚构天堂
  • 推荐

所有拍革命题材电影的导演都给我跪着过来挨打!长津湖、金刚川、八百你们这些资本家过来跪着!

30分钟前
  • 长安俗人
  • 力荐

看了周迅演的屠呦呦单元 真像

32分钟前
  • 我会洗头的
  • 推荐

李延年作为第一个单元剧,没有拍成流水账,细节到位短小精悍,两集看完意犹未尽。

33分钟前
  • Pain perdu
  • 力荐

第一集讲出了为何而战,第二集又紧张又残酷,这应该是近期好剧。李延年这个角色扮演者演得很好

34分钟前
  • 霜蟾
  • 力荐

强烈建议把黄晓明剔除

36分钟前
  • 未完待续∽
  • 还行

于老在现实生活中喜欢看女排.看京剧,从郝主任请于敏看戏时,雷佳音那个孩子般的笑容就可窥见一斑。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家,他们也都是人间烟火里生动有趣的灵魂

38分钟前
  • 小黑盒
  • 推荐

只点评李延年单元,近年来战争片巅峰,会打仗,体现了政治工作重要性,也拍出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给导演点赞👍

43分钟前
  • 湖心金陵客
  • 力荐

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感觉这里的抗美援朝拍得比《长津湖》好,所以看电影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功勋的李延年这一单元,拍得真的很好!

44分钟前
  • Zzzmmy78
  • 力荐

看完《能文能武李延年》我终于明白指导员为什么在作战的时候,在军队里如此重要,政治思想工作为什么如此重要,李延年牛!

49分钟前
  • 会是终点吗?
  • 力荐

前三个故事拍得太好了,以至于第四个故事拉胯得看不下去。

52分钟前
  • 姜小滨
  • 推荐

王雷演的真好!第一集看完就感觉这部剧肯定不错

54分钟前
  • 豆友C4Il2Kx9as
  • 力荐

扣一星是因为雷佳音郭涛这些男演员的扮相,在那个苦哈哈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他们是不是过于富态了些。

55分钟前
  • 诗酒趁年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