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

记录片大陆2005

主演:内详

导演:高鸣

播放地址

 剧照

排骨 剧照 NO.1排骨 剧照 NO.2排骨 剧照 NO.3排骨 剧照 NO.4排骨 剧照 NO.5排骨 剧照 NO.6排骨 剧照 NO.13排骨 剧照 NO.14排骨 剧照 NO.15排骨 剧照 NO.16排骨 剧照 NO.17排骨 剧照 NO.18排骨 剧照 NO.19排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04:44

详细剧情

  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中国在飞速发展。排骨和许多人一样。纷纷从农村走向城市,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    骨,江西人,初中毕业。在深圳和朋友合伙卖翻版DVD,而且卖的全是艺术电影。排骨非常喜欢电影,他知道世界上很多电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可是他说他从来都没看过,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所以也不想看。他喜欢看马大帅(搞笑电视剧),和周星驰,他喜欢听两只蝴蝶(2005红遍中国的网络流行歌曲)。他说,他还喜欢看漂亮的女孩。    排骨是个很矛盾的人,他渴望爱情,但坚持的认为象他这种层次的人(他认定象他这种层次的人是包括没有什么文化,农民出身的所有的人),是没有爱情的。

 长篇影评

 1 ) 排骨没有爱情

到了放映后的答问环节,主持人把《排骨》的导演刘高明和主角排骨请出来,我才知道他们与我坐在同一行,跟观众一起看电影。我坐在走廊边,跟他们隔了两个空座位。 近年都习惯不留下来听答问环节,主要是不想听观众问笨问题。但看罢《排骨》,就想留下来听听导演有什么话要说。 导演说他心情紧张,第一晚也没有想过要说什么,所以这晚他特意把要说的话写在笔记本上,怕自已太紧张会遗漏。 导演说排骨卖盗版艺术电影DVD不是这部记录片的主题,排骨的爱情才是令他感动的地方。他说换了排骨是干别的,他还是会拍排骨。 我也觉得排骨是个深情汉子,只是生活磨人,他才开口闭口都说:“像我这个层次的人,是没有爱情的。”排骨在江西家乡本来有个女友,好起来“海誓山盟、海枯石难”,后来女友问排骨要钱,排骨没有,就分手了。发现钱还是比较重要的排骨只好跑到深圳挣钱,然后每个月花上千块人民币打长途电话跟那个女的耦断丝连。 排骨的好兄弟失恋了,女友变了心,既恼且恨的要追回欠她的手机和两千块人民币。排骨痛骂他的兄弟。排骨说这不算爱情,然后加一句老对白:“我就说,像我们这个层次的人是没有爱情的。” 排骨说好的(包括好看的)女生都不爱上他,没有女朋友,回乡娶妻好了。首次相睇,排骨和对象两人走在街上,谈的不是性格兴趣,而是有没有房子收入这些生活条件。相睇失败,排骨想马上回深圳。导演说他拍到这里特别心酸,排骨几番转折才回到家乡,到底是什么令一个人对自己的故乡毫不留恋?大概是家乡虽近,爱情已远。

 2 ) 写个几把影评,字都认不全

排骨嘲笑他的朋友说世上没有真爱,一边却积极回家相亲主动记电话约姑娘见面。说自己看不懂文艺片喜欢马大帅,却想着要自己买数码相机去拍东西,妹妹泼冷水他还不高兴。

人生就是这么矛盾,地下是六便士,头上的月亮。想要卖正版却望而却步,回到了天桥当走鬼,从前面中能看到他自己都看不起天桥货,因为那是压缩的,没想到最后自己也成了那样了。

他说不要看着有摄像机就装高尚,在我看来排骨是装洒脱。不知道在没有摄像机的深夜,想到自己没有几把爱情,在天桥卖压缩货会不会伤心。

高分的题材,莫名想起五条人的歌

 3 ) 排骨之痛

 排骨之痛

冯宇

五年前,刘高明拍了《排骨》。这在当年的深圳,是一个文化事件。它带来的影响,需要花若干年才能消化。

《排骨》之于深圳,犹如《小武》之于汾阳。在这座找不着北的经济都市,街头充塞着排骨这样找不着北的年轻人。从排骨的身上,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小武的身影。这不是模仿,现实怎么可能向电影模仿?唯一能解释的是,在这个国家,这些年来,从乡镇到都市,处在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拥有的是同样的特质。

五年来,排骨继续着他的工作。虽然不管是他还是导演,都不愿意让他的职业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他的生存状态、一个底层青年的忧与乐、理想与现状甚至乡愁和爱情都是导演更愿意表述的。但《排骨》带给他的最大影响,还是工作上的知名度:他的档成为这座城市隐秘的文化地标,多少文人骚客造访此地必点名光顾;多少文青艺青悄悄传递他的手机号码。但于他而言,除了收入的变化,他的茫然、他的忧惧、他的无根,一切依旧。

排骨之痛,就是深圳之痛。

五年了,排骨并非没有变化。一如这五年在此城市中生活的大部分同龄人,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都已倍增,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恐惧已久的打击终于降临。

…… ……

今天再看《排骨》,排骨固然已不是那时的排骨,你又是否还是你?祝排骨一路走好,你也一样。

 4 ) 影评|《排骨》:民间的立场和记忆

文/王栩

(纪录片:《排骨》,导演:刘高明,中国大陆,2005年)

因为长期贩卖艺术电影,这个卖影碟的小贩排骨其个人认知实际上已经同他这个层次的人不一样了。只是排骨不知道而已。

纪录片《排骨》跟拍一个小贩的职业生涯,同时,镜头下也展现出中国人一段渐行渐远的生活。这段生活在时间层面属于一个相对于今天来讲较为舒缓的时期。即使纪录片的拍摄地点在深圳,镜头里也未曾觅得能反映出深圳这座城市快节奏生活状态的些微特征。倒是那些在排骨的出租屋选购影碟的客人们悠闲的神色映照出生活的惬意以及对时间充裕的一份满足感。

坚持只卖艺术电影的排骨用自己的坚持成了碟贩中的专业人士。他的专业在于,他几乎能找到那些大师级导演的所有作品,并且,将这些作品背得滚瓜烂熟。久而久之,以自己“浸淫”在艺术电影这一领域的专业眼光,排骨能从影碟的封面一眼辨识出这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

《排骨》并没有遮掩这个绰号唤做排骨的碟贩卖的都是盗版影碟,因为那是一段每个人都难以磨灭的生活记忆。这段记忆以看碟、淘碟构成了普通人闲余时的消遣,无形中也打开了一扇窥探外界的窗口。虽说这扇窗开启的有限,可它在文化传播的方向却起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作用。就像排骨认识到的那样,并不是正版碟贵,只有一部分人才看得起,而是有些电影正版碟不会做。

正版碟不会做的电影排骨能找到,这是淘碟的人爱到排骨这里来买碟的原因。能帮客人找到他用了十几、二十年都没找到的一部片子,是排骨卖碟之余品尝到的简单的快乐。这样的快乐在镜头里以优裕的时间为依托,透视出排骨卖碟的出租屋里真正的闲适和自在。它是影像记录下的真实的生活,它无法复制,以至于成为一个消逝的记忆。

这个记忆因为排骨的出现而让每个人都熟稔的一段生活有了不寻常的意义。只卖艺术电影,让排骨在碟贩中不经意地突显了自己,这可能就是排骨所具有的影像价值。其具体体现在于,当看碟、淘碟成了历史,纪录片为我们保存了一段吁求开放的呼声。它让排骨在盗版影碟蔚然成风的时期犹如一股清流,与人无害的做到了正版碟未曾做到的事。

一些国内的知名导演也纷纷寻上门来,从排骨这里选购久觅不见的片子。排骨的商品获得了艺术家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排骨卖碟的危险性。当排骨这样的挣点小钱,又犯了点小法的碟贩受到知名导演们的关注,其自身相应的会受到不明势力的滋扰和干涉必定在所难免。这是一种生活常识,跟拍排骨的导演或许在经验层面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排骨面对镜头却不无忧心的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焦虑。镜头前的排骨一再强调查盗版不应该查到他的身上来,因为在他上面还有不少大批发商。排骨的强调有着挣扎于底层的辛酸,可这份辛酸难以撼动代表了一种套路模式的官方思维。排骨用自己对艺术电影的专业售卖成为了碟贩里有价值的人。正是“价值”容易使得排骨这个卖盗版影碟的小贩触及到官方敏感的神经。其关键在于,排骨的商品提升了盗版影碟的艺术品味,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不说是对正版碟的冲击,也是对文化保守心态的嘲讽。

纪录片用平实的镜头展现生活的同时获取观众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它不是为了揭示什么,而是触摸同我们相类的一个人的人生之旅。这段旅程上,遍布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点滴,它们历历在目,掺杂着内心生发出的感悟和体认。那些大实话般直白的陈述,无一不是经历后的真情流露。它们埋葬了曾经的一本正经,改用调侃的方式在对生活的戏谑里应付着自己的日子。

排骨以前在老家时也进过工厂,在深圳也有过一个比老家工厂薪水多一倍的工作。随着个人选择的变化,排骨做起了生意。做生意是纪录片对变化中的中国老百姓一个隐性的切入。排骨的大实话赋予做生意以增加收入的意义,这个意义在镜头面前表达的并不羞涩,充满了朴实的直率。

直率也是见了世面的中国老百姓身上显而易见的变化,在排骨来讲,是他随着观念的进步而痛快淋漓的表达方式。表达对未蜕去封建意识的乡邻的不满,抨击重利益轻感情的恋爱观的泛滥。排骨直率的表达出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那是他从生活中尝遍苦涩滋味的个人经验的总结。

个人经验贯穿纪录片《排骨》之始终,总结出普通人生存不易的艰辛和困顿。尽管排骨在纪录片里从头到尾都以轻松的姿态把自己呈现在镜头下,在身有同感的我们看来,这样的轻松不过是笑对生活的伪饰。它亦属个人经验的范畴,历经风雨后依旧笑容可掬的精神内核。

排骨售卖影碟的出租屋迎来了拆迁的命运。这不可抗拒的人为的外力渲染出个人命运的不可预知性。夜幕下的天桥上,排骨端着盛放影碟的纸箱,开始了危险性更大的游摊生涯。夜色愈浓,行人稀少,无人光顾的生意让排骨愈显寂寥。这一幕,终将遁入历史的深处,化作我们在影像里对一段曾经的生活回望时无限之惆怅。

(全文完。作于2022年4月9日)


——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

作者简介:王栩。所用笔名有王沐雨、许沐雨、许沐雨的藏书柜、王栩326,定居重庆。

 5 ) “蝼蚁们”的求生之路

排骨,起初听到以为是美食类纪录片,没想到是一个底层小青年的奋斗史。很真实,很粗糙,也很动人。

排骨的真实姓名,没有交代。年纪,不详,应该二十出头吧,眉清目秀的,有点文艺又有点俗气,说话爱问候别人老娘,喜欢碎碎念,絮絮叨叨神经兮兮的,但我喜欢这样的人,很鲜活,也很有生命力。

排骨更像是那个年代下的一个代表,在南下打工潮的影响下,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怀着热血和梦想,毅然决然走出农村涌向城市,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而过,大多数人不过成了时代的牺牲品,能出人头地的往往只是少数。

排骨同时也是无数小镇青年的缩影,正如贾樟柯导演镜头中的小人物一般,这些人向往城市渴望城市,却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他们邋里邋遢言语粗俗,却又暗暗向往着文明的世界。他们喜欢看街上的美女,却又自嘲不配拥有爱情。他们自吹自擂自我标榜,却又时常能感受到他们骨子里的自卑。

他们是大街上每一个匆匆而过的人,是我们或许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人,没人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也没人关心他们有过怎样的故事和喜怒哀乐。

然而,这群不起眼的“蝼蚁们”,却又实实在在鲜活而努力的存在着。比起万众瞩目的英雄,以及乐此不疲分享所谓成功学的上层人士,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之中,微小而又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许要显得更加真实和动人,同时也离我们普通人的世界要更近。

很多人关心后来的排骨怎么样了,镜头之外的他,依旧做着贩卖盗版碟的生意,一直到2009年底,排骨还是被抓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影越来越多,卖碟这一行业也逐渐开始销声匿迹。属于排骨的时代,到底还是过去了。

再后来,排骨转行做起了服装行业,他赚了钱,买了房,买了车,有了妻子和孩子,只是,他好像没以前开心了。

属于排骨的故事结束了,而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下,千千万万个新的“排骨”的故事,或许还在默默上演着……

排骨是你,也是我。

 6 ) 为人民币服务——漫谈电影《排骨》

为人民币服务——漫谈电影《排骨》

青岗
  
  深圳的街头,行色匆匆。人们都在为生计奔忙,没钱的想赚钱,有钱的想赚更多的钱,有更多钱的人还想变成亿万富翁。每年数十万的大批移民迁至深圳,胜景超过1848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背井离乡不见得痛苦,但主要目标就是一个,发财。移民来自四面八方,有白领,更有绝大多数的草根阶层,有人赚了钱,而更多的人却始终挣扎在生存线上。政府不时地清理城市,慌乱的游民东躲西藏。平日里看电视把各种驱逐行为当成故事来欣赏,走在大街上天桥上也很少光顾那些流动小贩的可怜商品,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下,但却因为距离而对他们的生活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时候刘高明先生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排骨》,这部片子像一根长针,刺痛了我久已麻木的神经,把我拉回了那个从前的贫困时代。
  一切都是为了谋生,谁也不例外。
  
  《排骨》记录的是一个普通年轻移民,他该算个边缘人,因为他是卖盗版碟的。“排骨”是这位来自江西小伙子的绰号,他瘦瘦的,露出上半身,果然嶙峋。人瘦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营养不良,排骨像绝大多数在这座城市内苦苦寻求生存空间的人一样,租住在一间狭窄简陋的出租屋内,他的业务也都在那里进行,偷偷摸摸的,随时防范政府文化当局的突击检查,在保护知识产权呼声日盛的今天,盗版在法律上是人人喊打的。
  
  得承认,很长时间没看到过这么一部能让人暴笑的片子了。导演异常成功地发掘出这位排骨先生,更出乎我所料的是,排骨聪明过人,他以自身的生存经历总结出一套又一套的生活智慧。排骨没读过什么书,在江西老家打过半年工以后,南下深圳。排骨说:一个月就挣三百块,你说一个年轻人,除了抽烟,喝酒,吃饭,还他妈剩啥了?就这样,排骨来深圳了。
  记录排骨这么个年轻人,肯定离不了爱情。结果,影片中出现的排骨,先讲起了他自己的悲剧,“我女朋友问我要钱,我说没有,她说没有钱那我们就分手吧。”这次分手奠基了排骨的情爱观。排骨说,这世间哪有什么爱情,都扯他妈的蛋。后来,排骨又回江西老家相亲,还是吹了。排骨说,那个女孩总要处处想胜着他,这怎么行呢?男女之间还是平等一些好。排骨谦卑地认为,他那个层次的人不存在什么爱情,因为大家都在为生存奔忙。但是,别因此就认为排骨真地对爱情绝望了,排骨说,他心目中的爱情是要奉献的,就是为了那个爱的女人,付出什么都没所谓。他要是喜欢她,他就什么都愿意。排骨说爱情没有代价。
  排骨是偷着卖盗版碟的。我一直对卖盗版碟的印象不好,虽然我不停地买盗版碟看,我也深深地相信盗版碟对电影电视工业是个严重的打击。可听听排骨怎么说?排骨说,我卖的那些艺术电影,影院基本上都不放映,没多少人看。可是拍出来的电影总得有人看啊,正版碟太贵,中国的老百姓哪里消费得起?再说,有些电影正版就出一次,要是没有盗版,你想看都看不着了。市场有这个需要,政府又不让卖,我们只好偷着干。是啊,排骨说得多明白,我们这些兜里可怜巴巴的小市民,哪里会有钱买正版呢?盗版要是不流通,那些拍出来的电影没有受众,意义又何在呢?
  和所有生活在深圳的人一样,排骨也是在焦虑中快乐着。他守护着自己的碟摊,期盼着有客人来,没有客人,就意味着他没有收入。有一次文化部门来检查,一个卖碟的男孩为了躲避,从9楼坠楼身亡,排骨听说了这事儿,一脸的无奈和迷茫。排骨想发财,他去买政府彩票,也去买香港的非法六合彩,他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深圳买上一套房子。
  
  有些人具备天生的艺术表现气质,排骨算是一个。
  纪录片的首要特质是真实。排骨就在真实中表现着自己的形象,这个口头语丰富的小伙子一张嘴就是“我操”,这让习惯了看戴道德面具影片的我突然耳目一新。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子的啊,情感的激愤只能用粗糙的口头语才能表达得更完整也更有力度。没想到艺术来艺术去,最后艺术还是跑不了生活的圈子。“我那时候和女朋友谈恋爱,四个字四个字的话没少说,妈了个逼的,最后还不是因为没钱,她就跟人跑了?”“你说四个字四个字的话是啥呀?还不就是地老天荒、海枯石烂那些话?”排骨的语言就是民间的语言,鲜活而有趣味。有人说排骨油嘴滑舌,我看他很好,他很善于锤炼推敲自己的语言。
  发端于欧洲的艺术电影历来以深奥幽玄著称,排骨有自己的解释。排骨说,“凡是我看不懂的那些电影,我一看就睡觉的那种,保准好卖。我喜欢看的那些,成龙的、刘德华的,反倒没什么人买。我就觉得,凡是我看不懂的就是艺术。艺术电影嘛,我看不光我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能看懂的还叫啥艺术电影啊?”排骨的话切中我一直没说出来的想法,我看费里尼的《八部半》,几乎睡过去。排骨说,“看不懂你也得看,不看你不艺术啊?”
  仅仅把排骨当成卖盗版碟的,是有点儿屈了他。排骨说,“我还真是喜欢上这一行了,再说我没文化,干别的也干不了。每次给客人找到他所希望的碟子,我特别高兴。有的客人找一种碟子找二十年的都有,我帮他淘到了,他高兴,我也高兴啊。”排除职业需要不说,排骨对艺术电影大师如数家珍,从Dogma95、伯格曼、费里尼、戈达尔到日本的今村昌平,排骨差不多可以细数西方电影史。朋友说,有时候新去的客人排骨还会试探性地问问,只要一问就知道买家的底细了,就知道买家需要什么样的货。排骨的生意更多靠的是回头客,他经营的片子不俗。
  
  卖盗版碟能挣多少钱?挣不了多少。
  排骨说有个家伙卖碟生意不错,排骨左思右想,可能和那个肥佬的打扮有关。于是,排骨跑到装饰品小摊档前,花十块钱让女个女孩在耳朵上打了两个洞,钉上十字星,这样排骨看起来就特别时髦。
  黄头发,漏洞的牛仔裤,戴耳钉的时尚小青年。排骨挎着一个老式的军用书包,上面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肖像,只是排骨在下面“为人民服务”中间用墨笔加了一个字,于是便成“为人民币服务”。
  在熙熙攘攘繁华无比的深圳夜色下,排骨端着一盒子盗版碟,站在天桥上叫卖。这就是排骨的生活,一个渴望着拥有一套住房的普通深圳移民的生活。我和朋友要了排骨的电话,我想我已经不需要什么理由,我要去支持排骨的盗版碟事业。只有从排骨那里,伟大的艺术才能传播到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
  
  2006/9/21

 短评

可以順便批判一下那些讀過幾年電影、泡過幾年豆瓣電影圈、搜過幾年網絡資源的人們吧。這些人好像天生就是世界最大的電影檔案館的館長或者是廣電總局文化局的審查員一樣,在批判和奚落盜版的時候自秀優越感(所謂盜版和網絡資源之間的關係也未搞清)。如果你不是看盜版出身,連屁都不是。

5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生活为刀俎,你我皆排骨。

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粗糙得刚刚好,像家庭录像带一样真实。排骨是我老乡啊,江西出来深圳生活,这样的小镇屌丝青年我身边真的太多了..一个非常努力勤奋但是又自卑的宿命论者。"我的层次看不懂""我的层次不配有爱情"他对自己做了太多的先决否定。没读过书,卖盗版碟只卖文艺片和作者电影,不是为了看懂,只是为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存在感。偷偷跑到别人卧铺上躺一躺,在马路中央被亲人监视的相亲。打电话用金钱数额衡量,拉上施隆多夫为自己正名。谈论张艺谋李沧东马云 ,永远底层永远仰望。赌马输了钱,取出新版人民币,闻了又骂"妈的这钱怎么臭的卧槽"把包包改成 "为人民币服务"用错了东西洗脸没关系 反正也没认真洗过 准备去纹身 听说要钱 还不如自己画一个 反正耳朵闲着也是闲着 打耳洞让自己酷一点最后在天桥上卖碟片 看得我全身冰凉到脚趾。

11分钟前
  • 放舳
  • 力荐

排骨嘲笑他的朋友说世上没有真爱,一边却积极回家相亲主动记电话约姑娘见面。说自己看不懂文艺片喜欢马大帅,却想着要自己买数码相机去拍东西,妹妹泼冷水他还不高兴。地下是六便士,头上的月亮。/ 高分的题材,莫名想起五条人的歌。

14分钟前
  • 章安
  • 力荐

現在是2015年,排骨你還好嗎?找到沒有愛情但還湊合的女孩沒?

15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排骨哥其实挺幽默的,不过,是有点辛酸的幽默。

16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今天使一个意料不到的日子,心血来潮登录胖鸟,然后意料之外,无法登录。一看才发现小生已经被抓了,侵犯了阿里爸爸的利益。然后想起了这个片,也是卖盗版的排骨。这记录了排骨的生活,也记录了盗版在正版的打击下生存。正如排骨说的那样,如果中国的正版能像盗版那样,做得价优物美,就不会有盗版了。

17分钟前
  • 摇篮小子
  • 力荐

就很黯然神伤,排骨被女友放弃,他自己也放弃感情,最终店铺被拆,女友分手,电影在最惨的地方结束了。我真害怕排骨当场跳天桥

22分钟前
  • 刘能.
  • 推荐

没想到导演关心的基本不是排骨的业务能力而是他的生命状态,当然这是人物类片子很正常的拍法。实话说我更想多看些排骨卖盘时候的装逼套路(咋能不卖塔可夫斯基哈哈哈哈),也很想看“贾樟柯的朋友王小帅的哥们”,更想看一个排骨装逼失败的例子……排骨身上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这个反差。感觉导演这部片还是受到早期贾樟柯影响比较深,仔细看这片跟[小武]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剧作”上)都有若隐若现的联系。

2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盗版碟商的辛酸史,卖翻版DVD确实不好,但还是挺喜欢排骨想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想看片子DVD的愿望,排骨这个人也挺可爱的。顺便告诉大家一件小事情:其实网上能下载的大部分资源都不是官方受权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盗版!

30分钟前
  • 灵魂harvest
  • 推荐

排骨,江西人,初中毕业。在深圳和朋友合伙卖翻版DVD,而且卖的全是艺术电影。排骨非常喜欢电影,他知道世界上很多电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可是他说他从来都没看过,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所以也不想看。他喜欢看马大帅和周星驰,他喜欢听两只蝴蝶

35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排骨就是个他妈的诗人,“以前我爱你你爱我的,有多深啊比太平洋都深我也不知道太平洋有多深,反正就是挺深的。现在发现其实比眼泪都浅。”就这种逼话这种修辞手法除了诗人还真没谁能说出来

37分钟前
  • Gatsby
  • 力荐

“喂~我是排骨,编号4352。我要下单,这些碟子各要一张:剥壳慢《第七疯印》、脱衣服《四百下》、疙瘩儿《精尽力疲》、屎浓多孵《铁屁股》、非礼你《大撸》《当年湿》、她可不是鸡《奸行者》、割你阑尾《枕边精书》、拉丝红蹄儿《黑暗中的撸者》、小津安二狼《东京物欲》《晚春不保》、今村娼平《楢山节操》…再加一张《爱情是狗粮》~

3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纪录片是用来讲故事的,特别是这般的故事,感谢走访排骨并带来故事的制作团队们。这么有钻研精神的人现在真是少见,他承认他以他的文化水平看不懂欧洲的艺术电影,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不去完善他的卖碟体系。现在许多人缺少了工作和生活的激情,可排骨不一样,就凭这点这部纪录片就值得推荐。

43分钟前
  • 几根佩毛
  • 推荐

整部电影毫无章法可言,像是肆意截取的生活片段,然而他的选取的角度又是精妙的,由一个只卖文艺光碟的小伙子着眼,这个角色像个纽带,从文盲到文青,从农村到城市,从物质到爱情,镜头捕捉的是一场行进中的戏,听说后来排骨的‘窝’被警察端了,他也该行卖起了衣服,然而他的生活会怎样?偏向文盲了?

45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排骨》这部片的看点在于卖碟小哥的身份与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反差。排骨说自己看不懂的片子就是文艺片。他也搞不清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关系。但他没有因为不懂就去否定。真正让他鄙夷的反而是来他这里想买“大片”和压缩碟的人。他劝那些人去地摊买。他已经不自觉地与普罗大众划清了界线,至少精神上是这样,毕竟他凡胎还要吃饭,肉眼还要相亲。他自嘲做点小事,犯点小法,空闲时也有选择性地给女顾客打打“售后回访电话”,正规里透着点不正经,可他评价盗版那段格局却又很大,与人云亦云的主流说教判若云泥。放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来听,似乎更加发人深省了。正如排骨评价丽芬施塔尔“没有可看性,但有价值性”,这句对《排骨》也同样适用。

47分钟前
  • F
  • 力荐

他对世界上的电影大师如数家珍,他只卖艺术片,但他从来不看,因为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看不懂。他说如果一部电影看了十分钟,就想睡觉,很闷,就可以断定为这是一部艺术片了。他说自己最高兴的事情是,帮有需要的人找到大师的片子,有个客户找今村昌平的(鳗鱼)楢山节考,找了二十年,如果能帮那个人进到货,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他虽然没看过艺术电影,但却是一部行走的世界电影地图,随便说一个国家,他都知道那个国家最厉害的导演有哪些。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是很多人的人生起点和财富起点,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逻辑清晰,可能比很多标榜自我的满口伯格曼老塔的文青纯粹多了。听说后来混好了,祝福这位地下卖碟人。

49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致痴迷于电影的那些日子-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

53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曾经收碟成癖,郑州火车站,天师大的生活广场,北京的三里屯北街,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个这样的角落,聚集着满眼放光的电影发烧友,他们在如饥似渴的寻觅中,拼凑出内心神秘的藏宝图。

54分钟前
  • 承泽明
  • 推荐

胖鸟电影在搜集电影资源的时候也会有和排骨帮客人找到一张碟的时候一样的快乐。只希望国家给予小人物更多的空间,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层面。

56分钟前
  • 自由的幻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