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4:灵魂尽头

爱情片大陆2015

主演:杨幂,郭采洁,陈学冬,郭碧婷,谢依霖,李贤宰,锦荣,任言恺,姜潮,王琳,商侃

导演:郭敬明

 剧照

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2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3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4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5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6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3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4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5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6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7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8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19小时代4:灵魂尽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6:21

详细剧情

  时间指向2015年,林萧(杨幂 饰)和陆烧(陈学冬 饰)在焰火盛放的外滩拥吻。这则花边新闻直接影响M.E.的经营,叶传萍(王琳 饰)强势入主,宫洺(锦荣 饰)形同傀儡,他对林萧的情感不易察觉,同时似乎也没有注意到南湘(郭碧婷 饰)的脉脉含情。叶传萍盛气凌人,质问顾里(郭采洁 饰)盛古亏空四个亿的情况,却始终没有攻破顾里的防线。与此同时,深陷财务危机的顾里被诊断患有子宫癌,精神和肉体的打击让这个倔强的女孩濒临崩溃。走入社会,进入职场,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谢依霖 饰)、顾准(任言恺 饰)、Neil(李贤宰 饰)等好朋友被卷入充满尔虞我诈的漩涡之中,她们的友情和爱情也将承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长篇影评

 1 ) 无稽之谈

两天看完了四部小时代,包括它最后的纪录片。还是想说点什么,郭敬明的确是拍出了他想要的东西,但是最后那个八分钟的长镜头,衔接很完美,但却华而不实,没有内里。而且剪辑的确是混乱的,像我这种没看过小说的不会看的懂,依然是为了撕逼而撕逼。电影和小说是两个线,即使是小说改编电影,它的前提一定是要让观众可以看懂,而且很多卖肉的卖腐的戏份就是很突兀很不必要的加进来的

 2 ) 从《小时代》浅析“大数据”的样貌(非影评)

“大数据”这个高大上词汇随着各行业互联网化发展会更频繁出现,有人就按字面理解,也有觉得高深莫测。本人在大企业数据岗位工作,但过着“白天数据处理,晚上文艺电影”的文理分裂日常,所以是个一直未能彻底高端起来的人,有曾被考问“大数据”概念却没有如愿解答错失机遇的经历。后来,花了点心思看互联网杂志、听咨询讲义,又见影视案例,因此打算将专业、抽象的知识结合兴趣写一篇分享文。 “大数据”教学中常提及两个娱乐领域的应用案例:美剧《纸牌屋》和电影《小时代》;当时我还被忽悠去看美国政治秀的《纸牌屋》体验,后知后觉其实“大数据”是应用在剧外反馈在剧内。在这点与《小时代》异曲同工,然而不少人很难接受它票房火爆的事实,借此余热用《小时代》切入浅析“大数据”的样貌。 首先,“大数据”不单指数量的程度,它还包括数据的用途和处理过程等步骤。它不局限某个行业,可以灵活应但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个领域;就娱乐领域而言,《小时代》背后是乐视影业这么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作后盾,由此具备了涉足条件。 一、为便于理解,这里简括三个数据发展时代 * 1.0时代,静态数据处理,用于分析因果或预测趋势,常见于各行各业的业绩报告或者预算中,是我们生活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层次。 例如:去年暑期档的《小时代1》首周斩获2.73亿,上映27天累计进账4.87亿;《小时代2》距离第一部才一个多月,上映24天也拿回2.99亿;一年后的《小时代3》首日刷1.1亿,同比涨幅47%,10天累计达4.64亿;据往绩《小时代》系列首周票房占总票房55%份额,因此可估算其后的累计票房可能在6亿左右。其实每一部制作成本仅约2350万。 这就是从已知数据中得出业绩报告与预测走势的例子。 * 2.0时代,动态标签分类、数据挖掘,这点常见应用在运营商、金融机构、视频网站、电子商城或各平台渠道中,后台会对用户或者商品进行属性标识、划分价值、精细分类等,以便进行精准投放或推送信息。 * 3.0时代,算法生成管理,所谓的“大数据”处理。 大多企业能做到前两个时代的工序已基本满足日常运作了,那么更高层次的“大数据”有何意义?

二、“大数据”主要是应用解决方案 * 所以做大数据必须先确定目标项目 在《小时代》案例当中,“大数据”对其作用目的有两:先是预测人气说服投资方出资、说服院线提高排片率,尤其与院线谈排片时,发行方没有提及电影本身,全是拿数据展示,最终拿下上映首周40%场次的理想结果。再是迎合受众的兴趣与口味提高票房收益。 * 以往中国影业的数据应用几乎是事后统计推导,“大数据”更在乎是事前测算 以前是样本数据,现在是海量数据;以前是追求精准,现在是偏重概率;有足够的基础数据前提下,预测可以精确但没这个必要,只需提高概率上的命中。 例如:分析得知喜欢《小时代》的受众当中,有40%关注了芒果台主持人的微博,那么在其主持的《快乐大本营》宣传,显然命中概率更高。 三、能处理海量数据只是条件之一,真正称得上“大数据”必须满足三项基本条件 1、获取数据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获取,主要依赖互联网,常见的数据来源有:自平台、开放平台抓取或者从数据公司购买。 以《小时代》为例,他们着重在微博渠道获取数据,其次通过视频网站抓取补充。后期还会通过数学模型转化成数据,导入乐视影业的大数据系统储存。 * 在前期,“小时代”已成为新浪娱乐和新浪微博影视排行榜第一的热词。 * 在电影排行榜搜索指数位列第8位。 * 官方抛出的PS《小时代》海报微活动,统计到超过140多万条相关微博话题。 * 预告片发布不久,在新浪、腾讯微博被转发超25万次,点击量过500万。 * 图书商城中的同龄读物:《暮光之城》四册图书销量约1000万册,《饥饿游戏》销量为500万册,而《小时代》销量超过2443万册。 再者是数据的质量,有人会认为字段完整就够,这是忽略了互联网的本质。所以“大数据”是关注用户的行为重于用户的资料,因为互联网的资料可以随意填写,甚至虚假,然而用户的行为、习惯更具真实得参考价值。 * 发微博话题,搜索关键字,购买原著这些成为非常说服力的用户行为数据。 2、分析挖掘能力 对数据深挖也是一项重要能力。例如《小时代》的微博数据分析如下: * 从年龄构成看,受众是平均年龄20.3岁的年轻主力军; * 从性别构成看,女性受众超过80%以上,其中50%是微博达人(活跃群体); * 从区域分布看,积极参与话题、传播甚至争论的区域集中在湖北、四川、浙江、江苏、江西等地,而北京、上海、广东偏冷,因此推广投入更应该倾向二三线城市; * 受众群体喜欢用iPhone发微博; * 她们对影视娱乐明星的关注比例高达80%,其中郭敬明、柯震东、杨幂这几位列共同关注量前十之内。 * 其关注的企业品牌,不乏各大奢侈品,从中能推定受众的心理趋向。 * 了解其对情节、演员的评价,从而对场景、角色戏份增减。 * 了解到受众热衷讨论那些名牌服装,为此《小时代3》特意用上了7000多套。 * 了解到《小时代1》天台上喝醉酒桥段受欢迎,继而续集会把类似情景尽量保留甚至强化。 3、建模算法能力 面对过千万数位字段复杂的数据源,即使不精确知道每个人,只了解大数的共性,甚至分辨性别、年龄层次,了解关注品牌,喜好的明星,判别话题评价,从而确立定位受众,已经不是单人匹马能应付的程度。 从数据获取,到需要一套运算系统(常见是微软、IBM或甲骨文的云计算服务),再到精通建模、算法的人才,三要素缺一不成大数据,目前高级数据人才非常稀缺,企业推动“大数据”进程不少卡在这项。 四、以大数据作支撑的粉丝经济 众所周知《小时代》系列是一部粉丝偶像电影,即为粉丝经济,等同明星价值由粉丝数量和质量决定,此处的质量非指素质,而是活跃度及消费能力。 有趣的是,大家经常会拿郭敬明与韩寒PK,不谈作品就电影粉丝而言已经有很明显的特征区别,且不考究哪个群体更有钱?就从感性与理性的消费心态看待不言而喻。 《小时代》是采用了新媒体大数据分析,对受众群分析及定位,了解并去读懂她们的心理,更从作品中建立满足她们的东西。 例如:为迎合大多数女性受众疯狂地用帅气美男;充满遐想梦幻的情景由男性角色引出,带真情实感的体验只由女性角色承接。执导层面也以此立点,大量使用背景音乐迷幻衬托,频繁打大特写彰显明星华丽气度。不论公众对电影评价,它确实是打开了一直被压抑的青少年女性市场,于是票房涨起来了。 五、结语 “大数据”能应用在影视领域中,让我们见识其强劲威力与潜力。但它应用在商圈中趋利属性锋芒,如何从艺术灵感与取悦受众间取平衡点,要看创作者的意志了。 严格来说,《小时代》只是运用到大数据框架进行各种预测和推动,未完全是一个完整大数据案例,能熟悉各种算法运用并能灵活建模是人才核心是大数据工程的关键,我觉得自己离这条路还很远呢。 备注:本人主要混迹日影日剧区,特此路过留稿分享,也晓得豆瓣是各种青年以及高冷黑的聚集地,豆瓣规定写长影评要打分,3星只表观点中立,谢谢谅解。 文:榜上有名猫(2014.07.30) 【观后,由于电影镜头各种迁就及“和谐”删减,真心差评!还是忍不住降星了】

 3 ) 希望这部片子也是郭敬明的烂片尽头

    2011年之前,那时候我上小学,非常喜欢郭敬明,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个写书的,长得矮是矮点儿,不过还挺专心,写书就写书,不捣鼓其他的。
    不知道从多久开始,他拍电影了,百度词条上他的职业多了一项“导演” ,第一部PPT上映后,观众还挺买账,估计也赚了不少,于是他开始一部接一部地拍,然后一部接一部地赚。
    怎样评价小时代的电影?就是屎做的哈根达斯,远看是巧克力口味的,尝了以后才知道是屎,可是又能怎么办呢,钱都花了,是坨屎也要吃下去,完了还晒一下票根,表示看过郭导这部流弊之作,紧接着又到豆瓣上义愤填膺地批判这是一部多么烂的片子。
    我想郭敬明已经从当年初出茅庐,谨慎腼腆的作家变成了一位死皮赖脸,不在乎豆瓣评分是负数还是负数的商业导演。
    真让人惊讶于时间的魔力,几年的岁月把你从一位只写书的人变成了一位商人。
     我好像已经看到郭敬明站在爱马仕堆成的山上,指着那些为他贡献票房的傻逼们说:“你们是真傻,豆瓣评分是虚的,票房才是实打实的钞票。什么职业操守,好片烂片,谁在意呢?”
    好吧曾经的我就是傻逼大军中的一员,反正,现在,无论如何我不会再傻逼地去电影院里贡献票房了。
    希望这是郭导拍的最后一部电影。午安。
    等等,什么?还有爵迹?

 4 ) 小时代是商品,不是电影

今天的人生 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在偏见里看见了傲慢
有这样一种激进主义,'他们追求的只是物质的东西,没有任何精神上的追求或品质,这是他们唯一关心的,
你想质疑他们? 然而推动这个世界是他们,带领这个世界度过难关,'
当年<阿特拉斯耸耸肩>的问世,质疑声频频,他的主旨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但他畅销
若说<小时代>如何,它反映了一类人向往的青春,并为这种臆想的青春赋予现实化,进而达到的,是这些人纯粹臆想的二次方,
是可以为这群人带来快感的消费品
它是商品,商品的好坏,只有购买者才有权给予评价,局外人无需多言。

而我应该算是购买者,对于不能退货这点,表示可以给负分嘛~

 5 ) 我要给郭敬明寄头驴去踢他脑袋

哈哈哈我看到一个评论说【其实这是个三重结局隐藏最深的暗示是林萧死了!】听说巨婴们最后集体全灭了我好开心啊!!!!!!!!!!! 这些人如果能安然无恙活到老我才要觉得老天瞎了眼啊!!!! 一个雪姨治不了你们,但是天道好轮回!作逼都得死!!!!! 装逼过头反被草的郭采洁! 绿茶到死婊方尽的大幂幂! 唐宛如和郭碧婷就活下来好了,毕竟唐宛如那种人活着也掀不起多少风浪,而郭碧婷至少用(长)心(得)做(好)事(看)! 我唯一疑惑的是,郭采洁他爹搞出来的财务漏洞被雪姨给填上了,最后郭采洁到底有没有把4亿元还给雪姨啊!!!!! 还完了钱再死啊!!!!!!!! —————————————————— “小时代”大结局首映票房过亿。大人看完恨不得给郭敬明寄刀片,然而中学生却穿着校服挤满大厅。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它的价值观让人生气到,恨不得给导演郭敬明快递一头驴过去踢他脑袋。如果郭敬明敢再多拍15分钟,就改寄刀片儿。 这部让成年人分分钟火山爆发变身恐怖分子的奇葩电影,看到一半,我就已经原谅了《盗墓笔记》。然而当我苦苦熬过125分钟,带着满腔怒火走出影厅之后,却惊愕地看见,星期四下午3点的深圳嘉禾影城大厅里,站满了穿着校服排队等候入场的中学生,背着书包,摩肩接踵。 据统计,该片创造了国产电影的首日排映记录,首日下午4点就冲破亿元大关。怒火顿时化作悲哀,我十分担心祖国下一代。 剧情令人恼火:盼着所有角色赶快去死 《小时代4》里,几个主要角色都太“作”了。即使他们没有在大结局的时候被一把火全部烧死,我也要冲进银幕一枪一个毙了这群坑爹坑妈的熊孩子。 杨幂饰演的林萧随随便便不上班,就像现实中穿着校服逃课看电影的中学生写照。当林萧被老板解雇后,竟厚颜无耻和太子爷一起打上大老总办公室,直接导致大老总撞破脑袋而死,然后继续甜甜蜜蜜和太子爷过日子。 郭采洁饰演的顾里背负4亿亏空,又确诊癌症,觉得自己太惨了不想让朋友知道,就设计让主角团体彻底决裂。柯震东饰演的男朋友帮顾里做假账导致坐牢(这里真的不是影射现实中的柯震东吗),男朋友妈妈掏出4亿血汗钱救回了儿子,熊孩子们又快乐地开起了party。 柯震东戏份不少,不过删掉了所有面部特写。 价值扭曲严重:力挺的人一定三观不正 前三部作品我都看了,但《小时代4》的价值扭曲特别严重。 7月6日,微博大V“作业本”曾发微博表示:“所有挺小时代的人,都将在电影史耻辱柱上,有一席之地。”当时我还觉得文艺作品应当百花齐放,娱乐而已何必上纲上线。然而看完电影,我认为,作业本说得对! 《小时代4》的问题不在于“拜金”,而是它打破了做人的基本底线。“时代姐妹花”和她们的男宠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堂堂正正做人,除了买买买和谈恋爱之外,不仅完全不创造任何价值,而且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缺乏道德,虐待父母,漠视生命,不劳而获,有病不就医,工作不珍惜,不尊重知识也不善待他人。 而“小时代”的完结,也并不能让人松一口气——因为郭敬明的下一部自写自编自导电影《爵迹》就要来了。说真的,万一我真的对郭敬明做出什么过激行为被抓了,不知道学生家长愿不愿意捞我。

 6 ) 《小时代4》真正结局:隐藏的三重结局分析

我本身是做电影的,工作需要所以把小时代系列看了个遍。平心而论,不喜欢,也不讨厌。甚至有一点因为黑它的人太多,导致我甚至有点叛逆地支持它。其实从对电影产业和类型片市场开拓的方向上来说,小时代系列比大多数国产烂片好太多了。
  
   穿金戴银下的集体撕逼,说实话,看多了我也有点受不了,但你不得不承认GJM有自己的风格,甭管你把这称呼为炫富风撕逼风还是什么风。这几年青春电影火得一塌糊涂,我基本都看了,但能称得上有导演风格的,真少。你透过电影本身,基本上看不到画面背后站着的导演是谁。但是小时代做到了,四部电影虽然每部故事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但是导演风格却出奇地强烈鲜明,辨识度极高。所以这可能是为什么小时代能拍四部,而别的不能。
  
   扯远了,说回《小时代4》。看了,结尾之前也就还是那路数,依然是无止尽地撕逼,只是撕得比前面三部加起来都狠。所以我一个做营销的朋友说小时代4的slogan其实是“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一撕”。
  
   但《小时代4》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结尾的处理。
  也是因为这个结尾,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我心中对GJM的认知。
  
   在观影之前,我就知道原作里面是一把火把除杨幂以外的所有人都烧了。为此我还特别去翻了翻小说最后一本(敬业吗- -),所以小时代4最吸引我的就是我一直在猜郭敬明会怎么处理这场戏,要真的拍出来,难度太大,广电不是吃素的,我不信他能过审。直接改结局?估计会被粉丝喷死。我怀着看好戏的心情看完了电影,结果,我有点傻眼,因为我没想到他在最后几分钟里面,靠主动和被动的限制观众对信息量的获取,从而在观众心中制造出了三重结局。我非常不想承认这是他原本的设计(我从心里并不认为郭敬明可以做到对画面和声音这么巧妙的设计),我宁愿认为是我自己想太多。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注意】
  
   电影首先停在林萧和陆烧的互相回眸上。然后画面就黑下去了,这里是一个接近半分钟的黑屏。不得不说,GJM胆子还是很大的。一般观众很难承受电影院里这么长时间的黑屏。然而,这个黑屏里,依然有信息量,是什么?是声音。
  
   整个约半分钟的黑屏被拆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彻底的安静,很多观众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确实,我前排有两个观众已经起身了,刚要走,又被紧接而来的声响吸引,坐了下来)。第二段声音,是关键的信息量获取:一种大范围燃烧的声音,同时声场中段是人的呼喊声,声场最远处,是隐隐约约的消防车声音。(这段信息量,对不熟悉小说的观众来说,是不知所云的。但是对熟悉小说的粉丝来说,是致命的。从这里开始,不同的观众开始分化,信息量的获取不均等,导致观众走向不同的结局,以看过原著和没看过原著为分水岭。)黑屏最后一段,是一阵高跟鞋的声音。然后画面再起,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女人背影,往别墅里面走,她打开门,然后就是一个在国产电影里算得上非常牛逼的一个长达八分钟的一镜到底“长镜头”……(我掐了表的- -)
  
   八分钟的长镜头在国产电影里不多见,但也不至于让我觉得牛逼,我之所以认为这个镜头牛逼,是因为这是一个回溯镜头:GJM把四部小时代电影里各种标志性的场景和经典段落用一个具有浮空感的【灵魂视角】(划重点,后面具体说)长镜头串连了起来,在一个长镜头里呈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难度比在同一个时间空间里的八分钟要难多了。而且,看幕后采访里GJM有提到,这个长镜头的画面都是重新拍摄的,并不是用之前电影里的画面来剪辑——这意味着所有曾经的场景、道具、服装、现场陈设,都必须恢复原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这个长镜头牛逼。(这个镜头有挺多可以分析的技术点,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他中间究竟用CG做了几次剪辑缝合,不过这都属于技术党的范畴了,不在我这个文章的讨论范围。)
  
   镜头回来以后黑衣女人转身,原来是林萧,她盘着头发,看着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了。然后她听见开门声,回头,看见顾里南湘唐宛如开门进来,她们抱怨林萧早到,顾里让唐宛如赶紧打开香槟,然后几个人换上高中的校服,站在客厅里跳曾经的友谊地久天长,几个人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结束。对于没有看过原著,并且对画面中和台词中的信息量不深究的普通观众来说,这就是第一重Happy Ending的结局:
  
   【第一重结局:四姐妹人到中年,有了各自的生活,但是每年都依然会约好一个时间,回到曾经一起居住的别墅聚会,怀念曾经一起的青春年华。】
  
   而看过原著,并且善于抓取信息量的观众来说,这8分钟的长镜头看完,却足以推导出让她们痛不欲生的第二重结局,这是一个遵循原作的Bad Ending:【林萧作为唯一的生还者,另外三人死于火灾】。为什么?我只列举一些我抓取到的信息量,可能有遗漏,欢迎补充。
  
   1、林萧穿的是黑色套装,另外三个女孩穿的都是纯白色的衣服,林萧在三部电影中,只有两次穿过全身黑衣:顾里爸爸的葬礼,崇光的葬礼。全身素黑的衣服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具有非常明确的暗示。而另外三个女孩儿全身纯白的衣服,同样暗示意味极其强烈,天堂里的人,穿的都是白的。
  
   2、走进别墅之前,大门口曾经挂着的一幅画,而现在没了,变成了空白,而且镜框的玻璃是破碎的。
  
   3、别墅里的家具全部用白布封存。
  
   4、唐宛如的台词:林萧,你每年都这么早到,你也太想我们了吧。(注意,如果三个女孩儿依然健在,平时就算她们四姐妹有各自的生活,但是不可能不互相打电话联系,不可能每年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回到曾经的地方,说“太想我们了吧。”而每年一次的固定探望,基本等于清明节的扫墓。
  
   5、顾里台词:“都说了我们每年都会回来啊,还用白布盖得这么严实,好麻烦啊。”在中国的传统里,去世的人,每一年忌日,是会回到去世时居住的地方的,这也是中国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搬家的原因,因为怕去世的人,找不到家。(类似的情节唐山大地震里也用过,徐帆烧纸钱的时候,说不愿意搬家。)
  
   6、林萧听见开门的声音,回头时,是热泪盈眶,并且,她看见三姐妹走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和她们有任何的交流,全程都在低头思考。如果是真实的人,不可能不和她们发生对话和肢体接触。所以,三个白衣应该是林萧的幻觉。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
   【第二重结局:当年最后的一场聚会,林萧出门买酒,本来周崇光能够和她一起逃脱,但是周崇光留下来挡狗仔,林萧独自一个人去超市买酒。因此,她逃脱了随后发生的一场大火。而在别墅中所有的人,注意,是所有的人,全部葬身火海。】
  
  —————我是心理阴暗的分割线——————
  
   接下来,是我想要说的,我所认为的真正结局,也就是隐藏得最深的第三重结局。(可能是我心理阴暗吧,和我一样喜欢阴谋论或者心理阴暗的人建议往下看,太玻璃心的姑娘们,建议你们打住。)
  
   其实我在动笔的时候,都只觉得是两重结局,但是写着写着,我突然后背一冷(……),是突然想到的:郭敬明这个内心阴暗的人,以他一贯在小说中的悲剧作风,他其实真正藏了一重结局在最后,比原著更惨烈的最暗结局。
  
   这个结局是:【包括林萧在内,全灭。】
   ……你们有被吓到吗……………………
  
  信息量如下:
   1、八分钟的一镜到底,它不是把原先电影里的段落直接剪辑拼起来,而是同样的情节,用完全不同的镜头视角来拍摄,镜头始终是处在一个向下俯视的视角,并且伴随持续的漂浮感,就像一个人飘在空中俯瞰的状态。在什么状态下人的视角能漂浮起来——灵魂出窍。人们通常认为在什么状况下人会灵魂出窍?——最常见的说法是,人在临死之前,灵魂会脱离肉体,浮到空中,所以经常会有濒死体验的人回忆起看见病床上的自己。同时,在生命消逝前的最后时刻,脑海中会不断回溯过去种种时光,俗称“走马灯”。并且,人们的走马灯只会出现记忆深刻的场景和最关心的人,不会闪回无关紧要的画面和人物。也因此,不管是画面中四女戴纸王冠的田径场亦或是大学湖边正在喂天鹅的中央广场,都空无一人。(因此,这不是真实的记忆,真实的场景中,有着满满的群众路人)
  
  2、一镜到底之后四姐妹的表情和台词。在别墅里女孩们的对话并非闲聊,每句都有隐藏含义。唐宛如说:“你每一年都到这么早,太想我们了吧”——意思是那场大火后,林萧每年都会来别墅里祭奠死去的朋友们。顾里走过林萧身边出镜后,在画面外持续不停地对林萧说“林萧,你还在等什么?快过来呀,快过来”,而林萧并不像通常被朋友邀请时会有的表情,而是眼含泪水,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才抬起头,表情有一种解脱后如释重负的微笑,淡淡地说:“来了”。紧接着画面就变成了四姐妹穿着高中校服排练《友谊地久天长》。——【注意,这是关键信息量】
  
  3、四姐妹穿高中校服排练《友谊地久天长》。这是电影的最后一个情节,看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小感动的(当然我周围坐的小姑娘已经哭得稀里哗啦……感受到了深深的代沟),但是现在再回味,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第一重结局的观众觉得这是四人每年欢聚时保留的固定节目,第二重结局的观众觉得这是林萧的幻觉。然而,以上皆错。首先,这不是真实的回忆。因为这个别墅是四姐妹大学毕业以后才住进来的,她们不可能高中时候就在这里排练过。从时间轴上来说,这个场景不可能真实的出现过。其次,这也不是林萧的幻想。因为如果是林萧的幻想,那么应该只有其它三姐妹是穿着校服的样子,而林萧应该还是穿着黑色衣服,三十多岁的盘发模样。但我们看到的是,四姐妹都穿着高中校服在排练,所以真相只有一个(……柯南上身了- -),就是林萧也死了,四个人以灵魂的形式,在老房子里,徘徊。而这个时候,背景音乐是:“我们曾经终日游荡……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
  
   所以小时代电影的真正结局是:【第三重结局:除了林萧以外所有人都在那场大火里烧死,只有林萧活下来,林萧每一年都会回到老房子扫墓祭奠,她麻木地在失去姐妹和爱人的世界里独自坚持了几年,而最终坚持不下去,在这一年,选择了自杀,在她濒死之前她回溯了与朋友们的种种往事,最后看到了已在“彼岸”的三个朋友来“迎接”自己,最终她笑着说“我来了”,然后走向朋友们,也就是走向“彼岸”,走向死亡。】
  
   ……看到这里的大家还好吗,心里毛毛的吗,脑筋还活络吗,想揍郭敬明吗(……)?
  
   所以在大家都在猜郭敬明到底拍不拍那场火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意想不到却很聪明的方式让这个结局既满足了普通观众对大团圆的喜好,又遵循了原作结局让小说粉丝无可指摘,并且在原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给出了更深一层的“挑衅”。(并且你还不能真的打他,因为人家是原作,人家怎么说就怎么算,气人伐,任性伐?- -)不要觉得不拍火灾是为了省钱,那八分钟一镜到底都是重新拍一遍,花的钱绝对比拍场火灾多得多。这叫有钱任性,换一种说法,叫有诚意。所以为什么别的青春片都是一部歇,小时代能拍四部。
  
   我仍然不喜欢小时代,但我喜欢这个大结局的处理,精妙,出彩,独特,有嚼头。特别想说,以郭导(对,我改口了,我称呼他为郭导)对这个结尾的构思能力,什么时候能抛弃玛丽苏,拍部惊悚悬疑片啊?
  (原文via:阿king)

 短评

目前电影产业过分商业化。导致导演门槛过低,群魔乱舞,玷污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总局应设立导演考试制度,注册持有导演证才能上岗执业。

8分钟前
  • 根红苗歪
  • 很差

1.把整个系列的歌都唱了一遍,最后还来一个华丽大MV;2.柯震东在监狱里被警察拉走真是经典一幕;3.乱撕逼总会误伤致残;4.最喜欢Kitty的一句:不懂他为什么会看上你这个只会哭和道歉的女孩;5.跟着顾里有肉吃,重病中还给大家分钱分房子;

12分钟前
  • 唐小万
  • 较差

终于等到这系列结束了,撕不完的逼,作无止尽的时代姐妹花终于谢幕。心疼所有的演员,就这样毫无理由地哭了十几次,一次也打动不了我。结尾那么大段戏表示小四还是想有情怀的,但是对不起,这么矫情真的好嘛?不过,还是要比何以笙箫默强一点呢!

15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很差

小时代完结了,十年的追逐,十年的青春,它陪我走过了多年的日子。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时代,都有自己的生活,也许在这个浮夸的世界上你可以不信任何人,但是无论何时,请记得你的身边还有你关心和关心你的人,不要因为不必要的原因伤害他们

16分钟前
  • 抓不住的沙、
  • 力荐

剧情跌宕起伏总是以闺蜜间的撕X大战当引子也是醉了但是 五星给的不是分 是陪我度过青葱岁月的纪念 影院很多人都哭了剧情很虐心但更多的是那种莫名其妙就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同身受作梗 每当我好想你响起的时候都会想起你 我好想你❤️

20分钟前
  • 夏目三三
  • 力荐

大家都在喷这个电影,但是我真的觉得不错。看的时候在电影院把我哭的稀里哗啦的,唐宛如嘴脸的玻璃碎片,顾源被警察拉走质问顾里你爱我吗?顾里对着摄像机说的一字一句,席城满身鲜血倒在雨里,还有电影最后一场看似真实又似是梦境的聚会,只有郭敬明才能拍出他心里最真实的《小时代》吧。

23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哭的时候我内心是羞耻的…

25分钟前
  • 傲娇小青龙
  • 还行

导演真的非常注重细节 其实《小时代》是一个庞大的故事 无论哪方面都是庞大的 缩放到四部电影之中显得有些冲忙 当然原著里很多情节也不可能拍出来 但郭导真的是天才 柯震东的剪辑就很聪明 可惜也因为这个画面感就扣分了 还有化妆·布景·以及最后的黑屏和重拍的长镜头 那技术含量绝对值票价了

27分钟前
  • 殇娅Sonja
  • 力荐

好丢脸,真的不想说人生第一次首映是小时代。这是我23岁人生第一天,真不是个好兆头...

30分钟前
  • 博格达梦落
  • 很差

大头武媚娘与小时代4共同治愈了我的大头眩晕症,还是MV还是撕逼,一星给旁边座位哭了快一整场的女孩纸。

33分钟前
  • 区区在这儿
  • 很差

为什么最后没把他们全烧死。。。

36分钟前
  • 张韶斌
  • 较差

高度忠于原著。

39分钟前
  • 朱古力
  • 还行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并不是结束,敬请期待原班人马打造肯定一样烂的《爵迹》,哈哈哈哈哈哈,因为郭敬明这几年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啊。PS:柯震东你的头呐

42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较差

对比同期上映或同类型的国产片,佩服郭敬明的用心和诚意:美丽但僵硬的整容脸,精致的名牌服装,华丽的场景...硬件是高配,但作为电影的软件:情感,冲击人心的力量都是没有的.四娘想讲太多,却什么都没有讲清楚.想看上流社会撕逼就去看港剧,需要郭敬明的都是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少女,他成功在迎合了这一市场.

44分钟前
  • 20thCenturyFox
  • 很差

完结篇基本上是顾里一个人的独角戏,郭采洁俨然化身琼瑶剧女主流下了一公升的眼泪。柯震东戏份虽然保留,但基本都是声音演出,只有侧脸、下巴、背影示人。唐宛如毁容一段略血腥,终极撕逼过后便是泛滥的煽情。结局开放式让观众有所想象,郭敬明最后对四部的串联拍的不错,荒诞青春终于落幕。@成龙耀莱

49分钟前
  • 曾海绵🌈
  • 还行

说点现场见闻吧:旁边有个男的哭了一半的时间,声巨大,稀里哗啦的。看完,厕所赶上俩立尿观众交流——感动到哭了好几回……这仨儿还真不是时尚整形夜店社交咖,偏土丑老少边穷那型的,其中还有个胖子——他们真的是小四的目标观众吗,怎么能看起来就这么低暖呢?

52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比前三部好看,可能是因为小时代4是电影院看的缘故,感觉还好。

55分钟前
  • 筷筷
  • 推荐

系列最后一部给个三星吧,虽然整个系列的故事就像个笑话,人物平面没有逻辑。但单就这一部来说,顾里独白那一大场戏的设计和郭采洁的表演,那场撕逼戏的整体调度,以及最后结局的蒙太奇处理,还是不错的。甚至完全不像是郭敬明拍饿,三星给这三场戏。

59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又会一阵大撕逼#很多人说终于完了撒花欢呼,但是你还是不得不承认它是中国电影产业到现在为止最成功的“系列电影”,除了小时代也没有到第四部还是火的。未来是这群观影群体的,所以无法适应接受市场,就如同王小帅那样的已经被淘汰的时刻埋怨的导演了。除了是做的项目以外,客观,二星。

1小时前
  • 少年面条
  • 较差

“我不举”、“鲍(抱)春来”、“老宫(公)”…小四无休止的文字游戏、模仿《阳光姐妹淘》的苦情戏份、停不下来的音乐MV、不懂克制的廉价煽情…最后一部以为会好点,结果还不如第三部的纯粹搞笑和极致撕逼,20分钟可以讲完的故事非得单拍一集。“关了灯,全都一个样”

1小时前
  • 影志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