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与狂

喜剧片大陆2015

主演:姜潮,蒋雪鸣,王厦,杨清,骆佳,蒋毅泓,雷迪

导演:颜廷录

 剧照

迷与狂 剧照 NO.1迷与狂 剧照 NO.2迷与狂 剧照 NO.3迷与狂 剧照 NO.4迷与狂 剧照 NO.5迷与狂 剧照 NO.6迷与狂 剧照 NO.13迷与狂 剧照 NO.14迷与狂 剧照 NO.15迷与狂 剧照 NO.16迷与狂 剧照 NO.17迷与狂 剧照 NO.18迷与狂 剧照 NO.19迷与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17

详细剧情

  叶肃(姜潮 饰)、张一闲(蒋雪鸣 饰)和黄大中(王厦 饰)是大学时代的好友,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毕业后,三人面临着他们各自的选择,最终,他们决定留在竞争激烈但是机会繁多的大城市,希望能够依靠他们的努力和拼搏为自己闯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就这样,三人踏上了漫漫求职路,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之后才发现,想要在这里找到一个职位发光发热是如此的不容易。然而,找到工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少得可怜的工资和加不完的班时时刻刻都在打击着这一群年青人对于未来的期望。意外接二连三的发生,叶肃感情受创又丢了工作,张一闲和黄大中也恢复了“自由身”,三人一拍即合,决定走上创业之路。

 长篇影评

 1 ) 就业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偶然看到《迷与狂》这样的新人导演作品,意外获得妙趣与小惊喜。如今科幻脑残片、闹剧雷片、青春堕胎片的扎堆骗钱,很久没见这样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黑色幽默式喜剧电影了。除了大量引用当今流行语撰写辛辣台词,调侃了三个小鲜肉在求职和创业路途上的不满与自嘲,仿佛让人回到毕业后的青年时代。在这种创业励志片贫瘠的时刻,《迷与狂》来得恰到好处。谁人没有梦想,但只是泛泛做发财梦,而不能“脚踏实地”把想的做好,才是《迷与狂》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挖取讽刺。

三位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一直追逐梦想与创业,却屡屡碰壁。“张一闲”携手两位好兄弟,他们哪怕去卖甘蔗,都要固执地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却遭遇陷害、失恋、迷茫、折磨、病倒。片中,男主角叶肃通过死缠烂打面试,应聘到代理经理后,并不赞同手下总用电话搞营销,鼓励大家走出去发传单,多接触客户,却效果绝佳。但是哥们不被老板尊重,还遭坏人陷害,依旧落得离职下场。本片重返反思了当今企业高层认死理,没有长远规划与建设,反对员工苛刻压榨,导致许多“人才”不是被摧毁思想,就是被流失埋没。

这部电影没有启用任何一名大牌演员,姜潮、蒋雪鸣、王厦、杨清四位新演员,却真切演绎了毕业青年们的情感心路。小伙子们嬉笑怒骂的调侃着“梦想”,并为营救一位良家妇女,被流氓打的落荒而逃,能看到一路艰辛、两眼泪水的“被动人生”。叶肃急于求成地梦想飞黄腾达,反同“富二代”女友李雨馨渐行渐远,张一闲应聘时桀骜不驯、被辞时张狂备至,黄大中憨厚中不失狡黠,见到女人就死盯,对未来和工作很迷茫,三个哥们重视兄弟情深,却碰了一鼻子灰。他们最终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并不像《中国合伙人》中的成东青们般顺风顺水,反映了一定现实色彩。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着很大弊病,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只会考试,却真不懂得“求职”。撇开教育的诟病不说,十几亿的中国人口,各大公司都想用“有经验”的高级人才,总想着压榨和剥削新人,更导致毕业生就业的举步艰难。听着“人事经理不干人事”、“等通知就是你不太合适”、“挤公交地铁到处都是人”“梦然后再想”等精辟台词,《迷与狂》展现的是一群年少轻狂的毕业生的迷茫与困惑。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寒窗十年后,却在应聘、上班、辞职之间徘徊,不禁让人一声叹息。《迷与狂》这样轻松幽默的新人电影,关注了现实社会的“就业”、“创业”,并提出了独到见解。

该片与时下最热的“青春片”不同,没有狗血堕胎、乱摔酒瓶、泛滥性交,也没有刻意肤浅将大时代元素逐一展现,但吊儿郎当、玩世不恭、重情重义的三位“奇葩创业男”,非常符合生活中点滴,营造一幕幕意趣盎然的情境。如今,孩子们所处的社会就业压力太大,还有经验不足、欺行霸市、老板平庸等因素,让学子们毕业后面临“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尴尬。当然,有些学子还是创出自己就业道路,例如《迷与狂》中甘蔗买卖稍有了起色。那么,青年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如何相互扶持、抱团取暖?门不当户不对的恋情如何收场?均是现实生活中值得思考的事情。

 2 ) 《迷与狂》三个相爱的少年创业纪


 

云之东/文
 

每年的5、6月,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学子们忙着告别,也开始人生路上新的旅程——踏入职场,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迷与狂》没有象《匆匆那年》、《左耳》等青春电影那样,把镜头对准还在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描摹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又幻象叠生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
 

电影真实的还原了三个刚步出校园的男生,在求职、工作、创业路上的光荣与梦想,酸楚与眼泪。三个男生三种性格,叶肃有梦想有激情敢于坚持不怕挫折是三兄弟的领头羊;张一闲喜欢耍小聪明但充满热血是三兄弟的排头兵;黄大中有点笨但能吃苦是三兄弟中的润滑剂。
 

三个人的职场经历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叶肃对工作认真刻苦全力以赴,并且多思多想敢于他新,然而他想要做出的改变却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和认可,对上司而言,经验大于创新;在感情的路上,叶肃也遇到了情敌的陷害,现实面前,这段经过毕业季考验的感情,终于在骨感的现实前败下阵来。张一闲要经历来自上司的愤怒和贬斥,做不出销售业绩,只有扫地出门。黄大中选择从送货做起,然而他心里一定是有落差的,大学毕业,为了在城市生存下去,最后不得不骑着三轮车送货,甚至被误认为是收废品的。
 

三兄弟的创业史则借鉴了当下各种大学生回家种地,或者卖蔬菜卖水果的新闻,最新的消息是女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卖煎饼,这煎饼是她大学时最爱吃的。电影没有回避这些大学生创业的现实问题。偶像剧里的大学生们刚一工作就风光无限,一身白领装出入格子间,轻轻松松的开着车供着房。然而现实是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新鲜人如同三兄弟般租住在狭小而简单的房间里,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
 

对于三兄弟卖甘蔗,电影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展现了这样一个过程,并且描述了即使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片尾的时候,三兄弟也并没有取得通常同类电影里可见的成功,他们还在成长的路上。避免了同类电影的俗套,而这其实才是生活,站在金字塔顶的永远只能是少数。然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应该只是我们是否站在了塔顶上,在于我们是否有去奋斗,我们是否有去经历,我们是否收获了快乐,是否得到了心灵的丰富。这才是生活的真谛,是我们所应该真正去追求的。
 

值得一说的是,尽管三兄弟的奋斗只是小人物的奋斗史,但电影加入了很多幽默搞笑的片段和对白,比如黄大中偷换“请勿打扰”的牌子学习爱情动作片;比如黄大中找工作前看风水;比如张一闲看见叫“救命”的是美女立即一马当先跑出,医院重逢“救命”美女立马抛下兄弟不管;比如张一闲和黄大中在打斗中误打误撞的“吻”在一起;比如三个人请来歌手造势卖甘蔗。让三个人的奋斗史又多出几分笑声。
 

嗯,只要我们每天都还在微笑,生活总会充满希望。“迷与狂”,是年少轻狂时的迷茫与激情,也是从男孩到男人的奋斗与坚强。

 3 ) 《迷与狂》:现实版“中国合伙人”

  国产青春题材电影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走红并一炮打响,随后逐渐沉沦,近些年才有抬头趋势,像《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都有不错的票房成绩,“怀旧”其实一直是一种流行风尚,每个人都曾年轻过,年轻时都曾有过不堪回首的经历和往事,虽早已时过境迁,但每每想起,心中还是唏嘘不已,随着青春题材电影的上映,到影院里“致青春”、“怀旧”也成了一种新风尚。随着青春题材票房的大卖,相似题材一窝蜂上马,导致题材的同质化日益严重,青春题材电影开始涌现出固定套路,如:打架、喝酒、打胎……,以至于前阵子上映的《万物生长》和《左耳》因为没有打胎情节而被备受赞誉,而《迷与狂》则是一部另辟蹊径的电影,与时下最热们的“青春片”不同,该片并不局限于呈现年轻一代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你侬我侬,而是巧妙地将感情戏一带而过,用大量的篇幅聚焦于青年人的奋斗与拼搏、光荣与梦想。围绕姜潮、蒋雪鸣、王厦扮演的三位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生活,讲述了他们不堪回首的求职之路、充满辛酸的入职历程、以及追逐梦想的创业之旅。

  本片是由颜廷录编剧并执导,颜廷录虽说是一位新晋导演,但年纪并不小,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当了爷爷,生活阅历广阔、社会经验丰富,这也使他的作品不空、不虚、不泛、不假,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桥段都饱含着深意,而且在影片整体的取材、取景、选角上,把握准确,引发了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强烈共鸣。

  三位主演姜潮、蒋雪鸣、王厦,都是影视圈的“小鲜肉”,这次组成了“鲜肉天团”共同出演,尽管他们演技还有些稚嫩,细节的表达上没有大咖演绎的传神到位,但他们都是难得的完完全全的本色演出,不浮夸、不做作、不空想,所展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情流露,三个人就像好哥们一样,互相包容、不离不弃、相互扶持,抱团取暖,共同面对来自社会、工作、生活上的艰辛和压力。

  片中的三位信心满满的毕业生,在面试的路上荆棘前行,用头破血流来体会求职的艰辛,如:被中意的单位拒绝数次、走错面试单位被嘲笑、两个月的实习期合同、等待半天却无果而终、先回去等消息就是告诉你没通过……;这才仅仅是开始,当历尽千辛万苦求职成功后,还有更大的磨难等着他们:上班第一天被下属来了个下马威、销售任务完不成被领导批评成了家常便饭、苦于找不到对口单位只能从事重体力和低薪水的送货工作、突发的灵感被领导一票否决、做好人好事被理解为乱搞男女关系……;现实生活就像一把刀子,把他们伤害的体无完肤、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使他们慢慢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现在自主创业和众筹特别流行,火的一塌糊涂,像自己开店、几个人合伙做生意等比较普遍,片中三位大学毕业生,在职场摸爬滚打失败后开启了自主创业模式,拉下脸像父母伸手要钱,筹得9万元钱,全都买了甘蔗,抛弃自尊,当上商家,进入市场开卖,这只是刚开始,还要考虑进价、售价、市场管理费等诸多因素,时不时吆喝吆喝、搞个促销、请人来唱歌跳舞助阵,这还不算完,同行的刁难、挑拨、价格战、无理取闹、甚至大打出手,尝尽是非曲直、人情冷暖,体验到挣钱的艰难和创业的不易,充分还原现实生活,堪称一部现实生活版的《中国合伙人》。提到自主创业,尽管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马化腾成立了腾讯,俞敏洪建立了新东方,但他们的成功都是极少数的,成功率那也就是十万分之一或者是百万分之一的样子,大多数人还是以失败告终,其实年轻人自主创业无可厚非,趁着年轻奋斗一下、努力一把、打打鸡血、疯狂一回是可以接受的,成功了无可厚非,失败了那?能接受得了吗?片中更多展现的是一种创业失败后的“挫折教育”,这种“挫折教育”在书本上学不来,在校园里学不到,只有靠自己在创业的失败中不断总结、体会、改进、努力,直到最终战胜失败。挫折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人的一生会有起伏、历经坎坷,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所以适当的像片中那样进行“挫折教育”有利无弊。

  总的来说,《迷与狂》是以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创业为主线,是一部面向大学毕业生求职、创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朴实无华、题材新颖、弱化情感、充满教育意义和现实生活意义的青春题材电影,在当下这个浮夸的只注重票房的电影市场里难能可贵。本片对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和“挫折教育”做了细致的阐述,对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和创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4 ) 《迷与狂》:残酷而真实的青春

前阵子看李玉与范冰冰第N次合作的影片《万物生长》,看之前曾经被影片的“最真实的青春”而有所期待,但看完不得不感慨:这是冯唐的“最真实的青春”吧,而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距离“最真实”还间隔着1000个李玉和范冰冰。反而是日前在影院看的这部由新导演颜廷录编导的《迷与狂》,勾起了内心深处更多的共鸣,这也才是普通人的“最青春”的写照!
影片开始于大学毕业前夕,三个大学时代的好友叶肃、张一闲及黄大中满怀着对于青春、对于前途的梦想与憧憬,踏进了社会,但青春的豪情壮志在现实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即使是为了尊严而坚持了很多天终于得以得到了原本很期待的工作,但工作的现实依然是距离原本的梦想很遥远,更何况,原本是大学时代就拍拖走到一起的叶肃与女朋友李雨馨,也在现实的面前越走越远,而叶肃、张一闲与黄大中又想着自己创业,从在街头摆摊卖甘蔗开始,但创业的道路也并非是原本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影片中的三个年轻好友,就像是很多当代刚毕业的大学时的缩影:青春,有梦想,家庭背景一般,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工作,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摆在前面,即使是要自主创业也面临着重重的困境……
这几年内地电影十分的流行青春片或者喜剧片,初生之犊不惧虎的颜廷录并不简单的重复别人的类型模式,而是努力呈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青春写照。就以与前阵子的话题性青春片《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的对比来说,《迷与狂》里的青春无疑是更真实更残酷的。《万物生长》里的韩庚虽然也曾经历了女友的分手、红颜的不辞而别,但这何尝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多多少少的相聚别离呢,而当韩庚再度回到银幕中时,已经是功成名就时;《何以笙箫默》也直接的省略掉了大学毕业后到功成名就的这段青春期的奋斗史,演员在努力的想要说明“我很痛苦”,但这种“痛”难以给人共鸣,反而是多了几许的笑点。相比之下,《迷与狂》则不再回避青春期的残酷奋斗,有笑也有泪,更有梦想在青春面前的残酷的痛!相对于《万物生长》或《何以笙箫默》的那种哥成功了、然后回首青春来说,《迷与狂》表现的是年轻人在踏入社会时的迷惘、无助,以及夹杂在其中的本真、善良等。
另外,新导演往往是选择青春片或者喜剧片作为导演生涯的首部作品,而《迷与狂》里虽然也夹杂了些许的笑点,但影片在类型的选择、题材的处理上,也都胜过不少的新导演的喜剧片。恶搞喜剧或者小人物的夸张化喜剧是常见的,而《迷与狂》里的三个主人公并非是那种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影片也以有笑有泪的方式探讨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酸甜苦辣,面对爱情、面对事业,还有面对未来等,影片也不会去刻意的夸张某些笑点,反而是让人在跟随着人物的言行,笑或共鸣。
以导演颜廷录本人的成功经历来说,大可以像《中国合伙人》般讲述三个大学好友的“合伙人”成功学,但颜廷录还是避开了这种过于地摊文化的成功学,而是直面真实而残酷的青春史,带来青春期的现实的阵痛与梦想的共鸣。

 5 ) 一场关于青春的无奈

青春片泛滥,谁都想分得一杯羹,于是,近期又有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上映——《迷与狂》。
导演颜廷录本是企业管理界的一位专家,跨界操刀青春电影,除了姜潮,一群全新面孔的演员,导演拿着这些人又打出了哪些牌。
带着疑问,走进影院,看完整部电影。
从最开始两个难配趴在阳台上看走过的美女同学,我以为,又走进了一部烂俗的青春片,但接下来的情节,也算是略微看到一丝惊喜,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烂。
当然,在青春片烂大街的今天,你要再讲出什么新意确实有点困难,所以,整部片子的基调依然逃不开,学校追女孩-毕业-租房找工作-男主感情出现问题-男主男配工作出现问题-男主难配一起创业-创业中发生各种小故事-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结束。
这片基本没有逃脱这个套路,要讲的无非也是青春无奈,友情可贵,梦想有的时候是结果,有的时候只是过程,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发生的友谊才最为珍贵。
所以,为了讲这个故事,本片也采取了很多的方式,我觉得,整体画面还是可以的,但有些部分有点过于雷同,比如卖甘蔗那里,卖一会,回家讨论一下,卖一会,回家讨论一下,反倒是三个人找工作那块,有点意思,也显示导演对于营销环节的一个熟知度,其他的,较为普通。
既然故事没有太多可以唠叨,咱们就说说幽默这块,这片在宣传时打出“保证让你情不自禁地笑,但不保证你会偷偷地哭”,在整部片中,确有不少笑料,几个配角戏演得比较足,比如那个胖子老板,比如那个大舌头配角,还有那个屌屌的男配,也挺搞笑,情节的设置给了影片一些小小的增色,让人不觉得过于乏味。
在演员的演出方面,女主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基本就是来配戏的,而男主姜潮很有型,两个男配刚才说了,那个演“华哥”的在形象上符合要求,但配音可能欠缺一点。
整体而言,这片作为初出茅庐之作,能够上院线并且获得一定排片,实属难得。其实,对于青春,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左耳》是一种,《万物生长》是一种,可能《迷与狂》也是一种,我们都拥有自己的青春,过好每一天,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6 ) 《迷与狂》:营销好不如票房卖得好

文:@剑走偏锋858

电影拍得好,营销也很好,体现在票房上的真金白银多多,叫好又叫座,那才是真的好。叫好不叫座,这样的电影很多,高冷文艺片比比皆是。但是,作为商业片也是这样的结局,肯定有其背后值得推敲和思考的原因。就像最近上映的电影《迷与狂》,也遭遇了这样一个尴尬局面,引起业内人士热议,这部电影营销做得好,为什么票房不尽如人意呢?
按说,电影《迷与狂》的质量还说不错,青春励志爱情题材,就业、创业、职场元素,小鲜肉小仙女演员阵容养心悦目,导演与背后创作团队优秀,电影节奏明快简练,故事架构也直击当今青年人的梦想,话题度与现实意义揭示得也很准,可以不夸张地说,《迷与狂》的制作水准超过《万物生长》10个《何以笙箫默》的级别。特别是电影立体化轰炸式营销已做得很好,但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是存在,临门一脚体现到票房上还是有所欠缺,这说明电影江湖格局需要与时俱进,吃透电影市场的内核,才能让诸方满意。
星不够亮。看《何以笙箫默》水准差口碑烂,但是有杨幂、黄晓明和Baby的阵容,《万物生长》有范冰冰和韩庚的阵容,《左耳》有苏有朋、欧豪和杨洋的阵容,观众看电影就是冲着这些明星去的,因为他们有闪闪发光的亮度。《迷与狂》有谁呢?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姜潮,显然有所逊色。在如今商业片靠粉丝支撑票房的时代,没有一两个响亮卖座的明星领衔主演,电影的光彩度不够亮,关注度自然不够高,票房可想而知结局如何。
料不够猛。看《何以笙箫默》,观众说就想看看杨幂“丢死人了”的护士装,想看看黄晓明和Baby现实情侣电影变兄妹的八卦桥段。《万物生长》戏里说有范冰冰和韩庚的大尺度激情戏,戏外有李晨和范冰冰的绯闻聚集点(那时还没公开承认恋爱关系)。就连跟绯闻不沾边的苏有朋也邀请赵薇和林心如站台打气宣传,戏里戏外的致青春情节让电影未映已先火。再看《迷与狂》有啥料呢?宣传策划时想过这些吗?茶余饭后的谈资才是最猛最廉价的宣传手段,给观众谈资都不够猛的电影,主动性买票看电影的肯定不会多。别说观众口味为何这么样,现在的电影市场就是这么怪,观众买票看烂片也够无奈的。
V不够大。有些电影未上映之前,从拍摄时就开始宣传了。韩寒《后会无期》的电影质量众所皆知,可很少上微博的韩寒在拍摄过程中就经常发微博介绍片场花絮,特别是他发了韩小野的生活照,引起“国民岳父”的调侃热潮,关注度之高令人叫绝,直接影响了最后的高票房。其他电影的明星或许有所领悟,微博宣传不光明星亲自上阵,还请明星好友团转发,辐射力和受众群体自然非常广泛。当然,《迷与狂》也找了段子手大V们宣传,可是专业度不够呀,影迷们会相信他们的话吗?这就像宣传不孕不育找马云代言,他不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呀,再说他那小身板宣传不孕不育,网友会相信么?因此,电影宣传不光要找明星,还得找电影领域的微博主,这才是专业对口该干的事呀。
评不够专。任何一部电影要想有高票房,离不开电影评论,哪怕是负面口碑的评论对票房也有帮助,这已成了影视界的奇葩公识。看《小时代》系列、《何以笙箫默》就知道,越骂越火爆,影评人批得再猛也丝毫不影响票房的高大上。徐克的《智取威武山》与姜文的《一步之遥》PK,影评口碑两极分化,一些影响力大的评论人士分列两派热议,直接影响到最后的票房成绩。再看《迷与狂》的评论人士,影响力非常大的影评人不多,专业水准不算是业内最优的,甚至有个别人还是刚刚学着写评论的,影响力与专业度可想而知了,摆10个小摊不如放在1个旗舰店宣传的效果,这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懂吧。还有,会写新闻稿不等于会写评论稿,同样是文字工作,这中间的差别不光是只有从业者才知道吧。
产品靠销售,电影靠发行。如果影院不把你的海报、单叶、展架相关物料搞出来,即便知道你的电影,也不能天天背诵你什么时间上映,电影不是饭不吃不行。再说,即便想吃,如果没有卖的也白搭,等等诸多因素也是影响票房的原因。
当然,简单剖析以上几方面的原因,话糙理不糙,也不是全盘否定这部电影的营销效果,这只是以更严苛的标准和最新的电影市场口味来评论营销细节方面,再说好与不好的界限,谁也说不清。但是,影响电影票房的细节不光只是营销细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部好电影拍摄出来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没有一个好票房确实让大家心有不甘。也只有深刻反思诸多细节,才能与时俱进。毕竟,酒香还需好吆喝,电影拍摄制作得更优良一些,营销得更精细更叫好一些,电影也肯定才会有更好的票房。

 短评

不用看就是烂

4分钟前
  • 宅男帮帮主
  • 很差

其实题材不错

5分钟前
  • 尼罗河左岸
  • 较差

真正以大学毕业生现实命运为题材的黑色幽默电影 真实地反应他们“追求自由 桀骜不羁”的青春 主要讲述了怀揣梦想的三位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职业选择 在经历过应聘 上班 辞职等一系列现实与内心的挣扎后 决定自己掌握自己的前途 化身奇葩甘蔗男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上演一出让人亦哭亦笑亦怜的创业旅程

6分钟前
  • 李小庫
  • 较差

笑点高,故事拉的太长了,什么是梦想?是事业?爱情?

7分钟前
  • Mr.Jj
  • 较差

无聊透顶,三个屌丝一台戏!

10分钟前
  • 吃饱了撑着做俯卧撑
  • 较差

一看见爱情 青春 梦想这仨词儿就想爆粗口 习惯性的 条件反射的 难受= =

14分钟前
  • 空杀看花人
  • 还行

烂烂烂片

18分钟前
  • 黑不拉多
  • 很差

很不错的一部青春励志片,毕业即失业,求职与创业,剧本真实,清新脱俗,语言风趣,情节感人,兄弟情深,形象丰满,性格鲜明,音乐更佳,只有部分剧情狗血和粗糙。青春不仅要有冲动,更要有恒心和毅力,要针对目标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多一句:乱撒网般地打推销电话只会让对方讨厌受骚扰,没什么收益,反倒取得更坏的效果,被厌恶被辱骂,而应该下功夫针对特定人群有艺术有研究的推销才能收获成功。

22分钟前
  • 龙皇
  • 推荐

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生活的迷茫和人生的狂妄

23分钟前
  • 豆友108693709
  • 较差

屎片

25分钟前
  • 不告诉你
  • 很差

敬请两会关注一下我的评分

27分钟前
  • Sunny
  • 很差

导演是一个培训师

28分钟前
  • 摩西不夜奔
  • 很差

电影

33分钟前
  • yijiuyou
  • 还行

35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很差

故事还有点现实意义 讲了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艰辛 不过故事讲得比较粗糙 观赏性不强

39分钟前
  • 不高兴
  • 较差

挺不错的

41分钟前
  • 神奇大陆
  • 推荐

哈哈哈哈哈哈

45分钟前
  • X.
  • 很差

毕业生,很一般的电影。

47分钟前
  • 不易先生
  • 较差

土豪我来了,521约起~~

51分钟前
  • nos
  • 推荐

影片也以有笑有泪的方式探讨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酸甜苦辣,面对爱情、面对事业,还有面对未来等,影片也不会去刻意的夸张某些笑点,反而是让人在跟随着人物的言行,笑或共鸣。

53分钟前
  • 三月蝉鸣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