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赤焰万里情

爱情片美国1981

主演:沃伦·比蒂  黛安·基顿  杰克·尼科尔森  爱德华·赫曼  玛伦·斯塔普莱顿  吉恩·哈克曼  

导演:沃伦·比蒂

 剧照

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2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3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4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5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6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3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4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5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6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7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8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19烽火赤焰万里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6:00

详细剧情

  二十年代初期,响往共产主义的美国名记者约翰·雷德千方百计跑到十月革命之后的苏俄体验生活,追求理想的政治国度,并写出了轰动世界的报导文学《震动世界的十天》。然而,他最后对共产主义彻底失望,重回自由世界。  电影摘要:   第一幕:雷德和露易丝·布莱恩特在波特兰相遇。   第二幕:20世纪10年代在格林威治村的知识分子生活。雷德和露易丝被尤金·奥尼尔和艾玛·高曼等思想家吸引。   第三幕:雷德和露易丝接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第四幕:雷德试图在美国建立共产党。   第五幕:雷德来到俄国接受布尔什维克的帮助宣传社会主义。1920年雷德去世,年仅32岁。   五个部分充满了乱糟糟的争吵,换句话说,这很难让你对这段历史激起足够的兴趣。在第一部分,观众必须容忍长时间谄媚性的诱导。在这之后,则是雷德和露易丝一段奇怪的爱情:当他们彼此凝视,伴随着革命的高潮和八十年庸俗的音乐,这对恋人的爱情似乎也达到了顶点。第二部分似乎值得一看,事实上,如果影片在这个间断之前结束的话,会比现在这个版本好的多,因为工人运动造成的气氛足以充实这部电影。也许沃伦·比蒂想得太多了,而且多是西方社会对苏联幻觉式的认知,所以才造就了这只嘈杂的万花筒。

 长篇影评

 1 ) 对一个时代的缅怀

20世纪,人类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百年,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席卷全球的红色革命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上写下了有史以来最激情澎湃的一个章节,当火的颜色随着时间的前进而渐渐黯淡下去,再借由这样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依然会被深深的震撼和触动。

 2 ) 《烽火赤焰万里情》——一个美国共产党在苏联

这部荣获奥斯卡九项提名、三项获奖的人物传记片几乎是在老学究面前耍尽了心机:真实经历改编、俄国革命为背景、爱情让步给伟大、戏骨倾力加盟;要大场面就来四海列国穿梭,要儿女情长就拿女权崛起自由恋爱做噱头,要头脑风暴这部时长近200分钟的电影几乎每五分钟就有两个以上的人争吵;更加意犹未尽的是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将一些经历过当时事件或者认识当事人的人的回忆贯穿全片,竭力渲染史诗效果和历史厚重感。可喜的是它在第54届奥斯卡典礼上败给了《烈火战车》,同样是人物传记片的题材,前者充满了火车里小吃摊上那种傲慢嘈杂的唾沫飞星,后者弥漫着大学图书馆鲜有人往的书架丛中的孤傲镇静。

影片讲述二十世纪初期,向往共产主义的美国作家约翰·里德在本国试图掀起组织和革命未果,来到了苏俄,甚至间接影响了十月革命,为着追求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他一生与本国政府抗争、与本国共产党分裂、与苏联共产党告别,从影片看来可以说是郁郁而终,他本人死后去被葬于红场。然而查看他的生平时,不仅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顾病魔缠身奔走四方获得一线资料,并受到列宁赏识,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政府的屡屡刁难和迫害。由此看来,《烽火赤焰万里情》里的政治讨好倾向很有些小丑作怪。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约翰·里德不畏强权敢于为正义发声的行为豪气冲天,面对大形势下的革命风向迅速作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不论是经验、见识、勇气无不令人敬佩。从苏联回到美国后历经三个月写出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已经是研究十月革命的必读书籍,以其绝对客观的视角和热情向全世界展现他的理想国,列宁亲自为该书的俄译版作序。影片也有意将他塑造成典型的“美国人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特别是在中东坐火车时遇到激进分子火拼,约翰跳下火车单枪匹马没有武器昂首挺胸的随着己方火力冲进敌营时,绝对结合了西部牛仔之魂的野性浪漫,当然就我个人理解,这一幕仅仅是为了感染观众、浪漫化他的理想主义而存在,为后面的爱情重逢埋下伏笔。

几个共产党人在中东演讲时被群众团团围住,看似强大的号召力在这种远窥的视角下显得势单力薄甚至有些可怜,更多的群众隐藏在黑暗之中,他们是不了解真相却第一个冲锋陷阵的人

然而在影片中我仿佛只看到了一个小钢炮带着“我说的话你就是听不懂听不懂听不懂”的倔强周游列国,如果孔子当年像他这样走到哪便带着马景涛的分贝吼道哪也许早就被打死了。一群文青傲慢的抒发着自我的见解,一旦有异己之声轻则淹没重则怒吼,不仅把意识形态下的激烈冲突变成了菜市场的讨价还价,甚至最大程度弱化了美国对其压迫所导致的悲苦:有家不得回、有笔不得写、有话不得说、有权不得用。于是影片给这个行走的演说家制造的最大影响是看片时要不断暂停,连珠炮式的争吵在你还懵逼的时候就已经从舌战过渡到床戏了。这会让观众变成门外那条总是摸不着头脑的狗,总是抓狂挠门试图破门而入。

而女主角路易莎也如谜一般强行刷着存在感,一边用三角恋丰富约翰的花边新闻,一边事业无所大成点缀着约翰的辉煌,自我感动的芬兰营救毫无作用,像尤金骂他的真是一点没错,“你只是干了共产党员而已”。

 3 ) 短评写不下

包含的要素很多,难怪被称作是“万花筒”。每个人都能从这部影片里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一个理想主义者幻灭的故事,其中描绘的革命爱情纯且热烈,像杯滚烫的白开水。不是革命家的爱情,是革命的爱情,不是英雄,是一个普通的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作为传记,也算是在大时代和小人物之间找到平衡了。起承转合略微有些生硬,有些地方太拖沓有些地方却转变得太快,但还是能给到五星的。印象很深的是同样是对着露易丝讲笑话,老男人能让她笑,内容却是轻蔑流俗的,而杰克投其所好讲出的笑话最终冷场,有时理解与知心确实不能带来愉悦,一如露易丝杰克尤金之间的三角恋,但谁又能说这不是爱呢。前段露易丝算是女文青版娜拉,后段黛安把她的成长与转变演得很好。尾声理想化的爱情终究下沉至生活本身,却仍不失其真,令我深受感动。

一些台词:

“以防御为名义,就有理由掀起反对反革命的噩梦?”

“当你把一个人和他最爱的东西分开时,你要做的就是净化他的心灵。当你净化了他的心灵,你就消除了异议。当你消除了异议,你就扼杀了革命。革命就是异议!”

“茨诺维耶,你根本不知道一个人是可以对集体忠诚的,可同时代表自己国家和共产国际说话。既忠于妻子,依然对革命忠诚,而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奉献!”

 4 ) 布尔什维克的堕落

我这阵子极为巧合地连续看了:《赤色分子》、《烈日灼人》和《卡廷森林》。
**二十年代前后
《赤色分子》(1986年/沃伦·比蒂)是美国著名记者John Reed(以亲身经历著反映俄国十月革命的《震动世界的十天》)的传记电影。评论倾向于将该片定位爱情片,而在我看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幻灭——社会主义者John Reed以生命枯竭为代价追随理想,而当他日渐发现了布尔什维克扼杀异见的冷酷后,他累了,他走到了32岁生命的尽头。
**三十年代
《烈日灼人》(1994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由真实事件改编,反应1936年斯大林清党前夕的苏联,战斗英雄柯托夫被他自己参与缔造的红色权威绞杀,而柯托夫深信他和他的战友们建立起了一个更美好的国家。
**四十年代前后以及苏治下的波兰
《卡廷森林》(2007年/安杰伊·瓦依达)直接描写波兰卡廷惨案以及这一真相被反复利用、篡改和捍卫的故事。此时,斯大林治下的国家机器已与纳粹无异,影片以它那足可以载入影史的开篇清楚地告诉了我们。
这样的三部片子看完,还需再说什么呢?
多余的话,我觉得这样的影片引领我们的历史观,那些事实发生着、发生过并不取决某人和我们自己的态度,那些事实就在某处,它们决定着我们的来处和去处。

 5 ) Red

我不知道写简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把电影看完,主角或许对一些个人失望了,却从来没有对他的理想失望过,更别说重回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封锁本身就让这件事不可能了。 投票是鸦片 对布尔什维克进行十字军东征 the grand things are ahead, worth living and worth dying for. 那时的社会矛盾种种注定美国不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也不会放手不管,可能就像女主角说的,它不适合美国。 尽管苏联在那时候以及以后的几十年里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甚至错误,但我始终认为他们所做出的实践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当圣经教条,但不断的理想主义把它变成无法实现的乌托邦难道就是好的了吗?

实践,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人人都能当个理想主义者,空想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但当这些理论放到现实里呢?所以本土化也是重要的,辩证的吸收改进也是重要的,如果理论放到实践中成了约束羁绊的话,又怎么指望千千万万甚至没有听说过那些理论的人心甘情愿去接受呢。说到底,如果想要保持一个想法的纯洁性,那就永远不要实践好了,那也就不会有妥协,不会有官僚,不会有革命也不会有人牺牲死亡。

没有多少人是理想主义者的同时还是实干家,世界也不是那么简单运行的。 爱情一直是重头戏,可能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特别是美国人看吧,顾此失彼了。

还是挺吃惊美国有这样一部大体上没有污蔑苏联或是共产主义的电影出现的,大段大段的讨论和对白的确阐明了他们的观点,但三个多小时实在是让我疲于应对,整体风格很像个纪录片,各个阶段转换的有些生硬,但也没什么好强求的了。

一直在想他的震惊世界的十天可不可以对标李大钊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不过那个时候中国更加千疮百孔急于求药罢了。

 6 ) 奥威尔说过,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就像是试图治好绝症的医生

作为一名医生,你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解除病人的痛苦;同时作为一名科学家你又必须承认,人终有一死。

就主人公本人来说,这段经历的意义很像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中的场景;就影片来说,这部电影在70年代抗议浪潮走向衰退,冷战的高峰即将到来的时代推出,同样可以算是对曾经的政治理想主义的致敬。在此之前,美国人民真的相信自己在为人类的自由而奋斗,正如苏联人民也真的相信自己在为全世界劳苦大众而奋斗一样。

在此之后,两大阵营的面孔日渐模糊,国际政治也变成了赤裸裸的大国权谋。核威慑的恐惧取代政治理想,成为支配一切的利维坦。当然,这一过程可能早已开始,但过去只有政治精英了解政治斗争的真相,现在,人民群众也明白了。

冷战的结束同政治理想的幻灭一样,是一个历史必然。

这部电影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按照太祖的话说,就是骑墙派。这应该会让那些想要编造政治神话的pedagogues们觉得不舒服。但它满载对人的同情。一个渺小的个体,岂不就是在历史的洪流中的一片树叶?就像1984里温斯顿与茱莉亚的爱情一样,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恐怕就是我们在一个日渐苍凉的世界之中,唯一的奢望了。

 短评

还是叫《赤色分子》为好。三个多小时,视线始终无法离开。男主角从作家到活动家,女主角从反叛家庭到政治觉醒,每一步都清晰可见。一大特色是谁的单句越长谁的觉悟越高。

2分钟前
  • arapallas
  • 力荐

简介是乱写的

5分钟前
  • Eowyn
  • 推荐

Warren Beatty的角色叫Jack,真正的Jack Nicholson和Diane Keaton原来三十年前就情怨难了。

6分钟前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 推荐

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悲剧,严酷无情的现实最终给理想主义者约翰·里德的一生都烙上了悲剧性的阴影。片子比较长,各部分的衔接也较差,但总体而言很感人,沃伦·比蒂非常卖力,为了这部电影瘦了30磅并患病,不过1982年的奥斯卡小金人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了。杰克·尼克尔森戏份不算多但绝不比比蒂差。

9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双 2.06G

11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着实考验观众耐心的电影!任何爱情在革命背景的衬托下都会显得格外伟大!三个小时,好累啊!节奏缓慢了点!

16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第五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19分钟前
  • (๑⁼̴̀д⁼̴́๑)
  • 力荐

人物大于历史的传记片,哀怨纠缠过多了些,这就是美国人不能红化的根源罢。

23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理想出于真诚,令人尊敬,值得同情。

26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1981 was not such a great year for movies. This one should have won the Oscar for Best Picture. I love Diane Keaton.

31分钟前
  • 吐=槽。呢=哦
  • 推荐

实在太长……然后导致非常流水账……好像这类“史诗”电影也是流行过一阵的

34分钟前
  • 寒冰魔孤
  • 还行

(豆瓣简介写的啥玩意)7.8/10。1910s左右:共产主义活动家男主为推广(真正的)共产主义迎难而上奋斗一生的理想主义,以及他与逐渐觉醒成女权主义者的女主充满争吵与出轨但依然相爱的复杂爱情。影片剪辑精准娴熟,高水平的摄影美术颇有种史诗的厚重感,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叙事较淡(也与不少破坏浸入的访谈(影片的历史与角色是真实情况改编)片段有关)+较拖,合起来扣1分。

36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不是在微博上吐个槽发个嗲就叫激进派的,真正的激进派都是不要命的疯子.里根遇刺的同年,保守的会员们当然是投票给又挺犹又挺新教徒的<火战车>了,和去年<国王演讲>大胜一个理.哪部更经得住时间之沙,都用不着30年吧

3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集体大合唱国际歌那段可以拍的更有感染力。

41分钟前
  • 力荐

“四百万人民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无法起效的制度。”怀揣热情,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最终变成了一个囚徒,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而这一切,由不得自己做选择。“你杀死了异议,你就扼杀了革命。”革命就是异议,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现实的破灭,他只想回家,然而结局只有死

44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还行

中文名翻译的真猛啊

47分钟前
  • 魏晓波
  • 力荐

感情部分很可爱 一个女人只是想做个人 和男人一样就是女权主义者了?大变革中的激情只是一瞬 理想主义的梦只是梦 梦也只是一瞬 然后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you don’t think a man can be an individual and be true to the collective,or speak for his own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at the same time,or love his wife and still be faithful to the revolution you don’t have a self to give -what as?-comrades不知怎突然想到你可以爱整个人类而不爱一个个具体的人 人永远不会只有一面

48分钟前
  • Sydney
  • 推荐

reds 和 the end of the affair 连续看,才会觉得同样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同样是偷男作家的汉,女愤青和女文青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51分钟前
  • 土蜂
  • 推荐

Revolution~只要一听到这个字,老子斗象打了鸡血一样激动,靠,必须是病啊!

52分钟前
  • 搞不醒豁
  • 还行

“杰克,出租车在等你。”一个个人可能不是自私的,但是一个群体一定是自私的。我想理想主义者就是被利用的吧!

55分钟前
  • 一代名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