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情片美国1990

主演:加布里埃尔·伯恩,马西娅·盖伊·哈登,约翰·特托罗,阿尔伯特·芬尼,史蒂夫·布西密

导演: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剧照

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2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3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4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5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6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3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4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5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6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7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8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19米勒的十字路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5:57

详细剧情

  美国一个小城市,当地的黑帮老大利奥和他的好朋友兼助手汤姆(加布里埃尔•伯恩 Gabriel Byrne 饰)同时爱上了黑道中人伯尼(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 饰)的妹妹维娜(马西娅•盖伊•哈登 Marcia Gay Harden 饰),两个好朋友甚至为争夺维娜的爱的而反目。同时,当地的另一个黑帮老大卡斯帕极力拉拢汤姆,答应帮他偿还赌债,条件就是干掉伯尼。汤姆为了讨维娜的欢心,暗中帮助伯尼藏了起来,对卡斯帕却宣称自己已经杀死了伯尼。不料伯尼反咬一口,以此威胁汤姆帮他干掉卡斯帕,不然就重新露面。局面霎时变得混乱起来。

 长篇影评

 1 ) 没有道义,只有利益

《黑帮龙虎斗》翻译的很牵强,不如叫《米勒的十字路口》。
 
很多人从片中看到了友谊还有忠义之类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我只看到背叛和欺骗。毕竟,挖掘人性阴暗面才是科恩兄弟的长项。
 
汤米给黑帮老大里欧当军师很久了,基本上老大听他的就没错。可是又怎么样?为了一个女人的不靠谱的弟弟波尼,老大不惜和对手开战,他的话就是耳旁风。后来,敌人几乎把老大打死,汤米不惜告诉老大他爱的那个女人实际和自己有染,以期老大能看清现实。结果,汤米给扫地出门,被迫加入敌营。接下来,汤米设计了连环套除掉了对手,但是也离开了老大及老大的女人。
 
如果吴宇森的电影看多了,你一定认为汤米简直集香港枪战片孤单英雄之大成:智慧,忠诚还有义气。实际上,如果从一个纯商业的角度,汤米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所做的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的操守。所以的行动都是斤斤计较的结果,不是什么热血沸腾的两肋插刀。
 
首先,提醒老大不要做蠢事。他说:你想想保护波尼给我们的好处,再想想和卡斯帕作对的坏处。不是什么自己人就得护着的所谓帮会口号,帮会不过就是生意。再说,和老大的女人有染,也不应该是个最忠心的副手该做的事,尤其那个女的也没什么特别。至于不惜出卖女人提醒老大,也是因为老大的生意其实也是自己的生路,儿女情长其实不靠谱。
 
被老大踢出去,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做到这里就仁至义尽了。老大选择不信任他,就像他在梦里的帽子,飞了就让它飞了吧。他能做的就是在波尼求他的时候放了他。杀人,不是他做的的事。
 
尽管如此: 女人恨他,狭隘得为了一个无耻的弟弟不惜牺牲所有的人。她说:你只会欺骗,没有良心。老大恨他,觉得戴绿帽子比什么都耻辱,宁可毁了自己的摊子。他二话不说,把他一拳一拳打出了门。那个弟弟更是恩将仇报,反过来要挟他。
 
有人会说,你看这人这是义胆忠心,即使所有人都误会他,他还是没有背叛他们,而且帮助他们除掉对手。其实,他没得选。对手的军师和他差不多,都是冷静清醒,行事缜密的。他不可能真正得到对方的信任,尤其是他一直都在欺骗对方的情况下。有人说:他可以跑。其实,他跑不了。他还欠着另一批人的钱(说明老大对他也不怎么样)。只有把这个局做下去,他才有生的可能,与道义无关。这就是为什么他杀了波尼,即使知道女人不会原谅他。有人说他玩的高明,其实,他只是幸运。如果在森林里没有一具尸体,如果对方的老大没有鬼迷心窍。。。他没有胜算,但他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他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一副烂牌,居然没输,只能说对手太糟。
 
联想到最近国美之战,很多人骂陈晓没有职业经理人的操守。其实,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民企走的都是灰色的发展之路。这点和黑帮很像,也就注定了民企的家族性质。职业经理人很难得到真正的信任,毕竟大家都不清白,职业操守是很可笑的提法。就像这部片子里的两位老大,既然做的是拿不到台面上的东西,有谁是可信的?对老二的态度还不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平时工资不高,说杀就杀了。
 如果说刚开始汤米还有“心”,当波尼第二次用同样的语言祈求他让他看看自己的良心时,汤米说“什么良心?”然后以子弹回答了自己。
 
大家都同情黄光裕,其实他和这两位老大又有何不同?

 2 ) 踏上黑色之路必然通向虚无

说话,说人话,还要诗意点那种,不会说是吧!那么,科恩兄弟也有责任给教学一把。看惯了黑帮片打打杀杀,自然会认为这帮人除了快意恩仇的爽感还能干点啥,如果你这么看,那真的是不知道江湖的水有多深。虽说大海很宽广也很神秘,但是作为江湖这个有着局限性的地方是小了一点,可是这里生活着人类啊!那么在这个有限的小区域生活着无限想象力的人儿在翻江倒海地折腾时,至于到底能玩出来啥,大海也未必懂得,当然了,做为可怜的人类自己也不明白玩了点啥先。影片设定在爱尔兰帮和意大利帮之间的你来我往,不需要起因制造矛盾也要斗,既然有斗争那么就存在中间派,男主就是这个中间派,他本着自己是来混江湖的不是来混派系的原则,虽然他可以加入某个派系但不代表他嫌弃另一派系,就像光着脚丫子可以,但是不戴帽子出门那就是违规,在这么有原则的既定下,要是玩不出江湖情,那真的是对不起每一颗飞出去的子弹上精心都刻上了一句诗。在清一水的江湖中,站队真没啥稀罕,而不是不站队的独行侠要混的明白,真的才是技术活。影片中黑帮电影的元素一点儿没啥,故事说起来也是老套路,但是独行侠这个活法却用诗意般的画面构筑出来,看着看着不尽然会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了,顺便说一下影片的故事,开篇死了一个老哥,遛狗路过的小朋友顺走了这老哥的假发。接下来就是帮派内外,帮派间上演查找凶手戏码,找到最后杀人凶手不重要了,大家都感兴趣那玩意假发去哪儿了,正所谓凶手好找疑心难去啊!导演对于疑心在各类人的心里滋生,用了每个人说话展示出来,男主之所以能独善其身,恰恰是用了会说话,一般意义上人们理解会说话都是舌灿莲花模式,殊不知,会说话还有一种模式那就是保持沉默。影片的配乐也是非常出色,如果诗意的画面依然让你无法理解,那么,音乐或许会再告诉你一次,人类说话是本能,会说话是本事。两重加持后依然不理解,那么,重刷本片五遍以上吧!

 3 ) 混意大利黑帮的阿兰德龙

这电影相当多的对以往如《教父》《铁面无私》般黑帮片的致敬呀,一开始的对话以及协商简直就是在抄袭《教父》开场,各种汤普森机关枪又和霍华德霍克斯联系上了,各种故事设计的场景也和其他黑帮电影仿佛如出一辙。而且整部电影的布景,摄影,打光,表演等相当意大利黑帮化,好像在《教父》之后非意大利黑帮不黑帮电影似的。 虽然说整部电影相当的意大利黑帮电影化,但是整个故事却讲的是一部独行侠的故事,行走在道德边缘的黑帮顾问,在面临命运交叉路上的选择和方式,整个一冷静,孤独的杀手式样的人物,虽然他貌似始终有后台,但是却一直没真正的归宿,一种阿兰德龙的感觉。主角和影片基调完全就是两回事,这真是神奇,还好意大利黑帮电影基调像咖啡不像水泥,以及科恩兄弟还算高超的把握,整个还不是太混乱,不知道那个时候科恩兄弟有没有学到《老无所依》里面那种摄人心魄的音效,反正即使学到了这片子也放弃了,连枪声都是图图图,就像打的橡胶,也为那种寂寞感增添了诙谐和无奈。话说要说的话真要归功于科恩兄弟的一贯风格,那就是故事怎么走向不由角色自己的选择走,《老无所依》如此强大的气姑头都没逃离这规律最后挨车撞,这里就更不用说了,这反而使得电影一直有方向,没有偏离得太厉害。 话说科恩兄弟真是不会拍爱情故事,每次到了关键时刻就捉襟见肘,于是老是爱用黄金年代那一套来敷衍,还好这片子这种元素不多,科恩兄弟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到了后期根本就不拍爱情为主体的场景了。 从这片子可以看出,当时科恩还不成熟,而且科恩自己也知道,于是竭尽全力甚至不惜致敬和抄袭来扬长避短,还算是把片子理顺了。

 4 ) 别碰男人的帽子

服饰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是一种高明的服饰。服饰的作用不仅是修饰仪容,而是在划分等级地位,区分尊卑贵贱。酒店大堂的门童、Prada的店员工作第一件必修课,就是学会以「服」取人。

众多服饰中,帽子是「头」等大事。遮阳、挡风或是保暖,无论出于哪种理由将它顶在头上,你戴上的不仅是一顶帽子,或许还有你的地位,你的虚荣,你的尊严。七尺男儿,头顶有光环,膝下有黄金。男人要把尊严顶在头上。

走到哪里,顾城都喜欢戴着一顶帽子。他说:「我的帽子就像长城上的一块砖。」

电影《米勒的十字路口》中,帽子的意象无处不在。它以一个梦开场:一顶黑色呢子礼貌,掉在了铺满落叶的地上,一阵风刮过,帽子飘然吹向远方。故事发生在1929年大萧条时代,美国的禁酒时期,猖獗的私酒贩子势力熏天,不仅拥有黑帮武装,还能掌握一城命脉。那个年代,男人保留了戴帽子的习惯。

主角Tom是当地黑帮老大李奥的好友兼助手,他并不隶属于李奥的爱尔兰帮,不听李奥的命令,更喜欢独来独往当一名睿智的军师,和李奥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因此,他一方面赢得了李奥的尊重,另一方面要应付赌场高利贷打手的威胁。像那个年代所有体面的男人一样,Tom随时都戴着顶礼帽,即使被打翻在地,从楼梯下滚下来,他都会首先从容地捡起帽子戴好。

Tom和李奥的情人薇娜保持着地下恋人关系。电影中Tom第一次去找薇娜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帽子是不是在你这里?」薇娜听了,二话不说就把门关上,暗示着薇娜对帽子/Tom式的尊严的不满;而后Tom再次敲门,问:「我能进去喝一杯吗?」薇娜便打开了门,意味两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娱乐和爱慕之上。

薇娜憎恨Tom的帽子,期待两个人远走高飞。Tom向薇娜讲述那个帽子被吹走的梦时,薇娜天真地幻想帽子变成了某样美好的东西,而Tom板起脸来说:帽子就是帽子。这一幕显示了两人追求的分歧,薇娜追求的是美和爱情,不妨碍用名誉换得美;而Tom眼中,尊严就是尊严,不容改变,这是他的底线。

《米勒的十字路口》的故事背景设置在禁酒时期某个被黑帮控制的城市。描绘禁酒时期的黑帮电影是好莱坞颇为成熟的类型片,《美国往事》、《大西洋帝国》、《铁面无私》等都引一时之风骚。科恩兄弟擅长玩转类型片,拿类型片的瓶子装存在主义的酒,本片正是他们第一次熟练、精巧地玩转了类型片,树立属于自己的「黑色电影」风格。

与正统的类型片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主角Tom,他的所有行为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他的决定、仁慈、转变都是源于当时基于当时情境下的判断,而非通盘的考虑。影片最后,意大利黑帮老大被打死,这座城市的地下秩序回到李奥所在的爱尔兰帮手中后,李奥对Tom说:「这真是一场完美的谋划。」事实上,银幕下的观众和Tom心中都一清二楚,从头至尾Tom都没有进行过整体谋划。连激怒李奥,而后被殴打被驱逐出帮进入意大利帮都并非Tom本意。

命运无常、生命不可捉摸是科恩兄弟始终不厌其烦吟诵的存在主义母题。整部电影,Tom放弃了爱情,变更了立场,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头顶的帽子。影片结尾,他得知薇娜为了报复他嫁给李奥,拒绝了李奥的道歉和邀请。他默默戴上礼帽,眼睛凝视着远去的李奥。他的下一步?无人知晓。

 5 ) 断裂与连结-“米勒十字路口”的解读

断裂与连结-“米勒十字路口”的解读


作为有自主剪辑权的导演之一,科恩兄弟一向牢牢地把握着剧本、演员与后期制作。(奥迅威尔斯泪流满面)当然,对于一般观众来讲:

剧本往往我们看不到也看不懂,
演员大部分都不认识(当然,科恩兄弟的电影中如果出现了名演员的话往往会对电影本身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乔治克鲁尼戴着一副“我很有魅力”的胡茬老脸;布莱德皮特面带“我在好莱坞很有名”的傻笑;汤米李琼斯则眯着“我早就看透世事了”的眼袋到处乱晃,汤姆汉克斯则装腔作势,一改之前的憨厚本性),
故事整体很多更是半懂不懂(我们同学很多看完装懂的,可见一斑)。

“抚养亚利桑那”摩托车手从哪里来?
 “巴顿芬克”在宾馆大火,海滩女孩是真实的吗?
 “谋杀绿脚趾”钱哪里去了?
 “老无所依”杀手想要什么?
“严肃的人”全片什么意思?
 “大地惊雷”为什么小姑娘掉进蛇洞还截肢了

对于本片来说:汤姆什么目的?其一直不为人知。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故事发展失去了解的观众会不由得陷入痛苦或着迷之中,前者有可能昏睡或者怒删,后者也许会写一篇烂文章 。但无论如何,科恩兄弟镜中的美国无疑是最真实的美国形象之一。这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环境的构建----时代特征与地区特征

科恩兄弟的电影中大部分都带有一个明确的时代背景或者地区特征(有时两个都有,也有时两个都没有,其通常被认为是平庸之作)。
“血迷宫”在德州荒漠;
“抚养亚利桑那”在里根执政后期,
“米勒的十字路口”在禁酒时期;
“巴顿芬克”在二战前夜的纽约和加州;
“冰血暴”在明尼苏达;
“谋杀绿脚趾”在海湾战争时期的加州;
“金钱帝国”估计在柯立芝执政时代
“老无所依”在美墨边境;
“严肃的人”我则猜测是60年代后期或者再晚一些(杰佛逊飞船,哈草的少年,唱机、磁带和音响)。
翻拍的“老妇杀手”在南方;“大地惊雷”当然在拓荒时代

这样看起来,科恩兄弟的电影对于美国几个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时代与地区几乎都涵盖全了。其中“时代”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挽歌”,“地域”带给人们的往往是风土人情。这两个因素往往因为其“参差多态”使得人们感到有趣,但同时人们很难发现在时代与地域下面存在的普遍的规律,所以人类会长时间的产生误解与争端。

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对于科恩兄弟电影中的地域与时代特征,我们往往视而不见,这就是科恩兄弟的卓越的表现力所在:无论在什么时代或者地区的背景下,人的行为总是有共性的:德州人笃信宗教并稍显得凶狠,明尼苏达人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都显得很迟缓,加州人则轻松休闲满不在乎。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有人类的理性与逻辑,却也有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也就是“灵与肉”)。两者比例失调时就会形成鲜明有趣的人和故事。

本片在禁酒时期(充斥着言语中的“what’s the rumpus?”“whack him”)的外壳下,同样引入了一批极具特点的人。对于常见的禁酒时代黑帮片(例如美国往事)来讲,本片中的的爱恨情仇一样也不少,却构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就得益于人物的塑造。并使得这个具有老旧外壳的故事看起来甚至可以延续至今。

二.人物的塑造

Tommy:
汤米的动机初看起来很难被理解。观众很难理解他。剧中人说他“smart”,里奥和卡斯帕老大们喜欢他的聪明,伯尼则认为他不如自己聪明,艾迪则当他的“smart”是“杀马特”,恨不能除之后快。实际上只有弗娜了解他这种聪明,因为只有弗娜跟他是一路人——夹缝中的局外人。
当然,作为故事来讲的电影,只有导演才知道这个形象怎么塑造的。实际上,作为犹太人的导演来说,“不可知”是永恒而潜移默化的话题。在本片中:尽管剧中人物或者观众能用眼睛看到了事实,但所有人都很难了解人物的目的与心理。
就事实来讲:汤米的“聪明”永远来源于审时度势,信奉:“因必成果(”you always do things for a reason),采取最折中,双方损失最少的方案,这也是剧中人所认可的。

1.对于早期意大利帮与爱尔兰邦均衡的局势,最好的选择是牺牲不遵守规则(破坏禁酒时代经济秩序)的伯尼,“市长和警察局长都乖乖的,你瞎闹什么”。当然,为了排解苦闷他去赌马,不出所料的输了钱,这就更加深了他对伯尼的反感。
2.事态发展:里奥误以为意大利帮杀死了盯梢的本帮成员,砸了意大利帮的酒吧,意大利帮试图暗杀里奥失败,使得矛盾激化。当汤米对弗娜与里奥同时说服失败的时候,只能“真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假装的)转会,加入意大利队。
3.在米勒的十字路口,汤米因为“爱”放走了伯尼(消失就好,没有必要杀掉,以便留存弗娜的“爱”)。自此之后,事态逐渐失控。
4.伯尼反过头来的勒索,使得汤米一直想找机会干掉他,从找到“软脚虾”这个角度来看,汤米相当聪明,但是他大部分聪明的行动都逃不过艾迪的跟梢与对其参与者的拷打,同时,每一个聪明的行动都逃不过观众之眼。这一点无一例外体现了科恩兄弟电影的重要观点“计划遇上无常”。此时,导演让观众与汤米同时感受到这一点:汤米返回米勒的十字路口时不可抑制的呕吐,却捡回一条狗命。汤米通过“软脚虾强森”试图找到并干掉伯尼却被艾迪盯梢,在几乎被扼死的情况下再次捡回一条狗命。
5.接近结尾,卡斯帕死后,杀死伯尼只是一个选项:杀死伯尼获得里奥之“爱”与弗娜之恨;留下伯尼获得弗娜之爱。当然,后者稍微要强一些,因为杀死伯尼的话弗娜一定会翻脸,保留伯尼不懂的话汤米也许只会受到一些名誉上的损失。但这时汤米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理性与“爱”已经被一系列强大的心理压力所带来的兽性压制了,所以他对“看看你的内心”(look into your heart)的哀求自然地冷酷回应“什么心”(what heart),扣动了扳机。

最后,人人都认为汤米聪明地搞定了意大利帮,只有他自己(也许还有弗娜)才能体会自己心中的沉寂与悲哀。

Kaspa:
卡斯帕有妻子儿女。当然,他很爱他的胖儿子,也有时间听他的胖老婆快速的唠叨。比起爱尔兰老大向经营企业一样经营黑帮,他更像管着一个家庭。
对于黑帮来说,实际上都脱不开“削郎”这个本质。禁酒无疑对于美国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经济影响,所以,私酒交易自然大受欢迎。难怪片中的警察局长和市长天天和两位老大协商办事。警察局长-爱尔兰人奥杜尔就多次抱怨出这个意思:为了那个臭小子伯尼,两位老大不和气,天天砸两边的酒铺,值得吗?
同时,相比陷入爱情的里奥老大,有妻子儿女的卡斯帕更看重整体利益和下属,但同时也更轻信。对于忠诚却凶巴巴的艾迪和冷淡镇定所以看起来很聪明的汤米来说,艾迪自然落入了更深一步的困境。
最后,作为家庭化的老大卡斯帕最讨厌秩序的破坏与权威的挑战。在片中,里奥和他是权威,剩下的人全不是。所以他一开始向里奥商量事宜,这无疑是合乎秩序与权威的。但是非理性的里奥根本不在乎这一套;汤米一开始也不愿意认可他并出卖伯尼;影片中后期市长则对于他的要求为难。所以他们都遭受了卡斯帕的沙哑嘶吼:臭架子!(high-hat!)
影片末尾,当禁酒时代的秩序与权威荡然无存的时候,在这个体系上构建的理性自然被无常所打败,卡斯帕葬身楼梯口。

Mink:
明克狡猾而敏感,跟伯尼区别不大。其因为恐惧而打死了跟梢的假发黑帮成员,假发却被过路的拿走。对于这个里奥老大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小事件成为影片中人们的唯一一个谜(当然观众看来很有趣)。

Bernie
伯尼被称为“犹太佬”,属于破坏规则的人。当然,影片中他也遵守“计划遇上无常”的原则。其认为姐姐的爱人不会出卖自己却被出卖了,以为要死却捡回一条狗命。但他试图通过狡猾而危险的计划摆脱自己的危险处境并最终除掉最大的威胁—卡斯帕的时候,被汤米一枪打向额头中央。
在这里,科恩兄弟给了我们一个典型的样本,那就是:靠着精妙的计算与理性的揣测可能会获得“概率上可行”的结论,但实际上的操作却不要忘了风险与非理性的动物本能。当然,科恩兄弟后来在十几年后才在“严肃的人”中正面阐明了这个道理。

Drop Johnson
软脚虾约翰逊充当了“嚎叫的胖子”这一角色,作为没接受多少教育几乎目不识丁的可怜人来说,他的心智几乎是小孩一般:吃牛奶麦片,看漫画报纸,通过伯尼危险地赚一点小钱(这更体现了他的无知),在目睹铁锨贴脸的惨象时恐惧的大叫。体现了对兽性的原始的恐惧的最直接反映。
影片中另外一个嚎叫的胖子是汤米撞上的胖女人,与其壮硕的身材相比,她用来打汤姆的提包小的可怜。这也体现了禁酒时期不公的社会和扭曲的时尚品味

山姆雷米:
山姆雷米饰演了一名拿着两只左轮手枪的暴徒,其先是一枪打死了投降的爱尔兰邦匪徒,然后又被汤姆生冲锋枪打死。
当然山姆雷米以“鬼玩人”成名(更常见的说法是以“蜘蛛侠”成名)。在本片里,“鬼玩人”中镜头快速推进的摄影方法直接照搬到了最后艾迪死亡的场景中:“软脚虾约翰逊”恐惧的嚎叫和卡斯帕老大的怒吼。无疑给汤米和观众一起造成了压力。

Leo
里奥作为爱尔兰的老大,显然缺乏理性。当然,在混乱的禁酒时代,敏锐的直觉往往能把理性干翻。深夜不期而至的造访,汤姆生冲锋枪利索的反击,对于自己最忠心手下的饱以老拳。无一不反映出了里奥的丰富经验与敏锐感觉。但是,作为一个难以遵守规则的性情中人,一下就丧失了了市长和警察局长的支持,酒馆纷纷被砸。
但是可笑的是,卡斯帕的徒然死去,掩盖住了里奥的非理性,并意外地让失去沟通与支柱的局外人弗娜附上了她。理性的汤米则黯然离去

Eddie:
艾迪凶狠而又忠心,厌恶耍小聪明的人。曾经对弗娜说“我一开口,全世界都变聪明了”。一眨眼制服了持枪的弗娜,干掉了里奥的两个手下,后来先是胖揍了卡斯帕的手下tick-tack和frankie逼供,然后又胖揍了软脚虾再次逼供。只可惜功败垂成就要揪出汤米的小尾巴时,丧生在自己跟从很久的老大枪下。
艾迪严苛地带着用大头针固定的领带(他是剧中唯一这么打扮的人),靠着持续的理性与坚持不懈的调查去制止汤米的无常,却败在自家老大的手下。这也同时反映了无常战胜理性的主题。

Vernna
弗娜是最特殊的一个角色,她是唯一一个用且只用“爱”来指导行为的人。她用“爱”来用自己保护伯尼,用爱来对阵汤米。与里奥的求爱,汤姆的索曲爱来相比,弗娜的爱无疑有意义得多。但是,“爱”燃烧得越纯净就消失的越快。当自己用爱来构建的东西荡然无存时,弗娜只能黯然给自己找个爱的最终归宿。
这也是科恩兄弟对于女性的认可之一,在他们看来,从不忠的妻子(血迷宫)到怀孕的警官(冰血暴),从嫁给前罪犯的前警官到笃信宗教的黑人老妇,都是以单纯的“爱”来指导行为,去超越与战胜被滥用的理性。


附:科恩兄弟电影中的典型角色

陷入困境的主角:所有电影
嚎叫的胖子:所有“约翰•好人”饰演的角色,血迷宫中的侦探,当然可能也包括“严肃的男人”中的夺妻之人
女豪杰:几乎所有女主角
善变的权威人物:所有“老板”的形象:包括制片厂、黑帮、企业家
神秘的智者:所有旁白,酒吧西部老头,轧铁路的老盲人

对于本片来说:
陷入困境的主角:tommy
嚎叫的胖子:drop Johnson
女豪杰:vernna
善变的权威人物:leo和kaspa
神秘的智者:几乎没有,也许本片中也是vernna

三. 叙事结构与意象
鲜为人知的是,“米勒十字路口”的拍摄经历了一次中断与停滞,在其中断的过程中,科恩兄弟创作了“巴顿芬克”这个电影。现在看来,这两部电影有着同样的成因与截然不同的结果。汤米被认定是成功了,内心却充满失落。巴顿芬克创作出了一个不错的剧本却被老板怒骂一顿,尽管这样,他还是回到了海滩的理想梦中。

关于为何中断,我们永远无从知晓,但笔者随便猜测在拍摄这样一个“失控”与“不可知”的影片当中,拍摄过程本身变得“失控”与“不可知”,于是导演转向心灵的深处寻求方向。

关于“失控”与“不可知”在科恩兄弟的电影中,人们往往陷入与自己性情和喜好截然相反的绝境。从这种境地中解脱出来,就化为超人,否则则坠入深渊。

 “巴顿芬克”传统的剧作家写了一篇关于心灵的剧作
 “谋杀绿脚趾”最慵懒的“督爷”必须承担起风险
 “老无所依”猎人必须应对杀手
“严肃的人”最平和的大学教授必须应对不公
 “大地惊雷”小姑娘必须应对狂野西部与匪帮

当一切都是去控制之时,不可知与神秘就充斥着荧屏。

尽管是美国的导演,科恩兄弟的犹太出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创作风格,他们非常自然地将对本族的主观认知融入了作品当中。科恩兄弟的电影本身模仿着生活本身的不可知性,尽管体现了犹太神学中的神秘与不可知,但科恩兄弟往往是通过电影在嘲笑他们的宗教、他们的境遇,最终嘲笑着他们自己。其中包括:
 “米勒的十字路口”中的狡猾的犹太佬
“巴顿芬克”中神经质作家与唯唯诺诺的副总裁
 “谋杀绿脚趾”的被前妻同化的假犹太人,却起了个德国手枪名字(瓦尔特,walther p-38是二战著名的制式手枪)的波兰裔胖子(历史上波兰和德国都颇为反犹)
 “严肃的人”中古板的教会学校,严格的教义与仪式
当然,科恩兄弟只是把不可知之处呈献给了观众,局中人的无知冷漠使得观众诧异,但观众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样也扮演了无知的角色。与基督教的预定、恩典和公义不同,犹太教丧失的救赎性使得在其文化影响下的作者更加发散与缺乏定式。但正因为如此才格外引人入胜。



结语
综合来看,米勒的十字路口也许时代挽歌气息不够浓厚,也达不到黑色电影的阴郁风格,不如“美国往事”或者亨弗莱鲍嘉的一系列片子更容易欣赏。但其更强调了一种“因必成果”与“神秘不可知”的调和。所以,米勒的十字路口可以作为这个主题下最出色与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6 ) 《黑帮龙虎斗》的结构

全长约111分钟。

第一幕

1【触发事件:触发整个故事,主人公汤米必须展开行动,即劝阻里欧】
大佬里欧办公室。大佬卡斯帕带着手下艾迪•丹找里欧谈话,要里欧把伯尼交给他处理,因为伯尼在他的赌博生意上捣鬼。里欧不愿意。卡斯帕警告说无论如何要杀了伯尼。
2里欧办公室。里欧手下汤米劝里欧交出伯尼,避免大战。里欧想帮汤米还赌债,汤米拒绝。
3地点不明,可能是酒保住处。汤米酒醒,发现帽子不见了,酒保告诉他在明克和佛娜那里。酒保劝汤米不要赌了。
4佛娜住处。汤米找佛娜要帽子。两人关系暧昧。
5汤米家。里欧找汤米,说他的情人佛娜,连同他派去跟踪佛娜的洛格失踪了。汤米说佛娜在利用里欧,她是为了保护她的弟弟伯尼,才跟里欧在一起。
6汤米家。里欧离去,原来佛娜就在汤米的床上。
7小巷。洛格的尸体。
8里欧办公室楼下酒吧。明克代伯尼向汤米求情。明克是艾迪•丹的手下。
9里欧办公室。汤米进去时,欧杜和市长正在和里欧聊天,他们都受里欧控制。汤米仍劝说里欧放弃伯尼,两人吵了起来。
10里欧办公室楼下酒吧。汤米和酒保谈赌债的事情,他坚持欠债要自己还。
11酒吧化妆间。汤米劝佛娜不要管伯尼,不要玩弄里欧。争吵。
12汤米家。汤米接到催债电话。伯尼现身求情,承诺帮汤米还债。汤米怀疑明克也参与伯尼的捣鬼。
13赌马场。汤米下五十美元赌注。卡斯帕手下白头翁和胖仔带走汤米。
14【转折点(28分——33分):由此导入第二幕,两派大战开启,汤米只能改变策略】
地下室。卡斯帕逗傻儿子玩。卡斯帕拉拢汤米遭拒,白头翁和胖仔殴打汤米。警察突现。

第二幕

15地下室。警察大扫荡,汤米被救出。汤米和警察局长闲聊,警察局长说里欧疯了,汤米警告他乖乖服从里欧的命令。
16佛娜住处。汤米与警察局通话,让他们保护里欧,提防卡斯帕反击。汤米问佛娜有没有杀洛格。
17里欧住处。卡斯帕手下突袭,与里欧枪战,里欧赢。
18里欧办公室。满脸痘带汤米见里欧,过道挤满了持枪的手下。汤米劝里欧放弃伯尼,与卡斯帕言好。里欧说他正准备向佛娜求婚。汤米坦白他跟佛娜有一腿。
19里欧办公室楼下酒吧。里欧暴打汤米,将其扫地出门。
20汤米家。汤米打电话给胖仔,求卡斯帕原谅。
21汤米家。佛娜找汤米,说她跟里欧吹了。
22汤米家。汤米和佛娜醒来,讲他的帽子梦。汤米问佛娜伯尼的藏身所。
23卡斯帕办公室。欧杜和市长正在和卡斯帕聊天,看来他们已经倒戈了。卡斯帕要汤米杀掉伯尼。
24皇家饭店。汤米、白头翁、胖仔抓伯尼。
25【中间点(57分——62分)
树林。汤米枪决伯尼,伯尼求饶,让汤米问问自己的良心。汤米放他走,让他不要再出现。】
26电话亭。汤米打电话警告明克,让明克逃跑。满脸痘殴打汤米,让汤米不要和里欧对着干。
27卡斯帕办公室。汤米挑拨,让卡斯帕提防艾迪•丹。卡斯帕把蠢儿子打哭了。
28拳击场。佛娜找汤米,汤米告诉她不用担心伯尼。艾迪•丹跟踪佛娜。
29佛娜家。艾迪•丹告诉佛娜,伯尼已经死了,击毙两个保护佛娜的里欧手下。佛娜逃跑。
30汤米家。伯尼找汤米,威胁汤米,让他杀了卡斯帕,不然他就四处亮相。
31里欧办公室楼下酒吧。汤米从酒保处得知,肉脚强森知道伯尼的藏身地。警察过来扫荡。汤米与警察局长聊天,警察局长吐槽卡斯帕。
32马路。艾迪•丹、白头翁、胖仔抓住汤米。
33【不归点(79分——82分):汤米的处境达到最糟的程度,由此导入第三幕】
树林。艾迪•丹带汤米去寻找伯尼的尸体,当他正要枪毙汤米时,尸体出现了。

第三幕

34肉脚强森家。汤米让肉脚强森转告伯尼,要伯尼给他打电话。
35里欧的社交俱乐部。警察围攻。
36市长办公室。卡斯帕替表兄弟向市长求一份工作。汤米找卡斯帕,继续挑拨离间,称艾迪•丹才是那个捣鬼的人,目的为了坐卡斯帕的位置。
37汤米家。伯尼打来电话,汤米约他凌晨四点来自己家,不然就向卡斯帕透漏说伯尼没死。汤米从伯尼口中得知洛格是明克杀的。
38汤米家过道。汤米被讨债的殴打。
39卡斯帕住处。汤米约卡斯帕凌晨四点到自己住处,届时明克会向卡斯帕提供艾迪•丹捣鬼的证据。此时卡斯帕和艾迪•丹正在审讯肉脚强森,大概知道伯尼没死,而明克死了。汤米来了,性命堪忧。不过,卡斯帕更愿意相信汤米,杀死了艾迪•丹。
40大街。佛娜以为汤米杀了伯尼,拿枪指着汤米,却没有动手。
41汤米住处楼下。卡斯帕上楼,汤米悄然出现,打发走卡斯帕的司机。
42【结局(101分——106分):坏人死光了】
汤米家外楼道。卡斯帕的尸体。伯尼早到,杀了卡斯帕。汤米和伯尼聊,知道伯尼和明克是一对恋人,明克就是怕此事暴露,误杀了洛格。汤米枪指伯尼,伯尼让他问问良心,这次汤米没有心软。
43汤米家。汤米打电话给债主,说可以还债了。
44里欧办公室过道。满脸痘带汤米见里欧,但里欧正在忙,没见成。
45墓地。伯尼的葬礼。佛娜不理汤米。里欧要跟汤米和好,汤米说再见。

 短评

作为一部科恩兄弟电影,人物关系和剧情发展太复杂和刻意了。片名叫做“米勒的十字路口”,但暗含了“汤姆的十字路口”的意思,剧中充满了汤姆需要作出的种种选择,还有他能够控制和不能控制的各种巧合。很可惜的是,这些巧合不能凸显命运的突兀,却充满了编剧人工式的设计感。

9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科恩兄弟实乃编剧界的良心,多处人物关系的设计都是高空作业,一不留神就会脱线,完全凭着叙事天赋驾驭文本缰绳。台词贴近古早期的好莱坞制造,构图运镜也非常讲究,拍出了黑帮题材不常见的优雅与闷骚。帽子戏法与尸体魔术,生与死的十字路口。

14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虚无即存在,科恩兄弟在这片子里似乎讲了很多,似乎又什么也没讲;大量的意象给人以极大的信息量;美妙绝伦的摄影,精彩深邃的对白,黑色印刻在每一帧画面;至于这个复杂的故事,不自觉地就会想起黑泽明的《用心棒》,当然主角的定位却完全不同,里根不是英雄,只是个在乱世中坚持原则寻求自保的人罢了

1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Look in your heart!”,“What heart?”小孩和小狗发现胡同里的死者,以及别墅枪战戏,这两处太棒了

24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这是科恩兄弟抛去情怀的电影,剧情安排还算巧妙,一个人颠覆一场帮派仇杀这种剧情总是很吸引人,主角老面孔,表演这种智力超常的人总是拿捏很到位。ps:科恩兄弟电影的一些插曲是不是一直都用一首,几乎我所看过的都有一段类似英国风笛的音乐。

27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本片中的汤米绝对是独树一帜的科恩型经典角色,他的玩世态度同样深入骨髓但纠结内敛,而表层是不要命的积极入世行径。同样,在所谓科恩型的坚毅女性角色中,哥觉得本片的维娜是最具魅力的。【8】

32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把写烂了的黑帮离间设套写出新内容,哪些是运筹帷幄又有哪些是被命运摆了一道后再装出是自己摆了命运一道?人不仅猜不透别人连自己的真意都读不懂。结尾有点《第三人》,我觉得他对老大终究是有真情意的。笑点多,老大枪战最好笑,布西密那一分钟我始终在狂笑。

35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三星半。一边逗笑一边耍酷,情节节奏相当快,风格乍现,明显的过渡痕迹,有一点点浮光掠影。

36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其实是科恩兄弟最烂的一部

40分钟前
  • 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 还行

叙事风格接近四十年代冷硬派黑色电影,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编织得很复杂,在对话里总会提及不在场的人名,需要聚精会神去回想那人是谁。有些小配角可能只出场一两次,却在情节转折中被提及成为关键,这样造成观众对那名配角并不熟悉,无法对其命运产生充足共情。故事框架是和《用心棒》同样改编自哈米特的小说,不过除了男主在两个帮派老大之间游走之外,细节几乎完全不一样。能看出对经典黑帮片的致敬元素,开场很明显致敬《教父》。而恰恰是在1990年有更出色的黑帮片《好家伙》和《教父3》撞档,导致当时票房惨败,好在后续靠DVD也回本了。

42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不同于科恩兄弟其它几部重要的作品,首先它的主基调是偏向严肃的,其次它不是多视角叙述,所以特托罗的角色几乎是科恩电影里最有意思的一个,算计所有人又被所有人算计或者背叛,智力开挂然而全片被暴揍六次,没有明确的私人动机和目标,但他就像他的帽子一样时刻处于动态,始终都在应激,被无数突发事件逼着做选择,由这个人物散发的情绪除了一贯的神秘、宿命和荒诞,还多了一点悲凉。

47分钟前
  • 🌵🌵
  • 推荐

过硬的本子配科恩高超的手法,打六分也不为过。三国杀,两主一傻一纯,两忠一奸一直,身为导火索的第三方最下作。其实卡斯伯是个很有原则的好人,败就败在太单纯,黑帮大忌;丹也是个很忠心很聪明的人,败在一味蛮干缺乏和主子的沟通。一如大地惊雷的配乐让我意识到汤姆对里奥不是忠心其实是爱,深爱

49分钟前
  • 走走看看
  • 力荐

“我说的是朋友,我说的是人格,我说的是道德…”虽然看似是Tom步步为营,但其实依然是Coen的失控题材,只是这一次的主角智商和情商都不低,找到了最能自保但又不失骄傲与血性的平衡点。帽子就是帽子,不会变成其它东西,也不会为你带来其它东西,但重要的是,要永远戴在自己的头上。

54分钟前
  • levitating
  • 推荐

杀人不要见尸的。。。。后来才知道这是故意设计的。。。这兄弟俩牛逼的。。又是编剧又是导演的。。这片的编剧很爽。。。有点那种美国漫画改编成电影的感觉。。。。两个剧本里掌控全局的男人因为女人变得智商减半。。。

58分钟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推荐

至此基本看完了科恩兄弟最主要的片子。这部节奏缓慢平铺直叙,甚至很糙,直到最后Tom和Leo的对话才是顶峰。Leo一直称赞他高明,Tom只有一句:你做事都清楚原因吗?他只是碰巧成了赢家。如果谁说这部片缺乏科恩一贯的荒诞感和黑色,那是还没看懂。人随波逐流却有输和赢,难道不是最大的玩笑吗。

1小时前
  • 杉爷
  • 力荐

摄影美轮美奂,是科恩兄弟风格转变的重要突破。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心思缜密,出来混不把脑子带上怎么自保。汤米的帽子,科恩兄弟还真喜欢把寓意寄托于主角的某个物件上,摄影音乐赞,刺杀老大加上留声机里的danny boy惊艳,男孩狗尸体有趣【牙叔的酱油好亮!

1小时前
  • 推荐

8.5 剧本之复杂庞大已达诡异的程度…信息量密集当然是优秀剧作的普遍特质,这使得创作者对讲故事的追求往往落实到“要说什么”上。而在科恩这里,“不说什么”促成的留白与断裂空间与前者处于同等位置;那些他真正要说的(必然中的不确定因素、命运的错位…)却藏在“不说”的那部分里。这才是真正属于叙事艺术的“神秘主义”啊!它做到了诸如《燃烧》没能贯彻到底的,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1小时前
  • 喂饭
  • 力荐

1.科恩兄弟第三作,聚焦美国禁酒时期(1920年代)的黑帮争斗,又结合了黑色电影风格与喜剧元素,片名来自兄弟俩早期的御用剪辑师Michael R. Miller,科恩兄弟在拍摄期间遭遇了写作障碍,遂休假三周写出了关于写作障碍的神级剧本[巴顿·芬克]。2.剧本精妙,叙事高效,张力十足,主要人物犹如时时走在钢丝上,无常命途与未知偶然贯穿全片,而观者也至终猜不透主角内心想法。3.表演精湛,精明冷静又总是挨揍的汤姆、贪婪圆滑的两面派伯尼、自傲又情绪化的利奥、讲道德又残暴的卡斯帕与冷血敏捷的艾迪都塑造得很成功。4.冷色调配,大量运用快速推拉镜头强化紧张感,多用镜子,窗帘匹配叠化转场。5.动听配乐与夸张飞扬的段落:反刺杀扫射(Danny Boy),警察突袭酒吧与树林中的意语歌剧。6.戴正、被踢飞或追逐的帽子。7."Look in your heart." (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有些特别夸张的桥段可以看成是对经典黑帮片的致敬但是对观众来说更多的感觉可能是搞笑吧,芬尼端着机枪的样子简直笑喷了。摄影师巴里.索南菲尔德说他们希望这是一部画面优美人物漂亮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可笑的影片,事实是这两样他们都做到了,这种看似不协调已经成为了科恩电影特有的风格和标签。

1小时前
  • 秦诺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