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之恋

爱情片其它1999

主演:艾丽卡·莫露珊,约阿希姆·克罗尔,斯特法诺·迪奥尼斯,本·贝克,安德拉斯·巴林特

导演:诺夫·舒贝尔

 剧照

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2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3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4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5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6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3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4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5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6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7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8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19布达佩斯之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20:02

详细剧情

  人们总是难以抗拒《忧郁星期天》的悲伤情调,原来这首歌与一段复杂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上世纪30年代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餐馆里,美丽的伊洛娜(艾丽卡·莫露珊 Erika Marozsán 饰)同时被两个男人深爱着。一个是餐厅老板,另一个是钢琴师。三个人都并不愿意改变现况,打破平衡,伊洛娜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爱而深感平静幸福。钢琴师为她创作出《忧郁星期天》,他和餐厅也因此一举成名。  然而,汉斯的出现彻底毁灭了这一切。他曾经是一个无名小子,深深迷上《忧郁星期天》 的同时,更是成为伊洛娜的裙下之臣。汉斯向伊洛娜求婚,却被拒绝,满腔恨意的他如今成了军官,风光无限,正带着他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来到伊洛娜身边,给他们的生活以致命一击。爱、复仇与战争的故事,在布达佩斯纠结上演。

 长篇影评

 1 ) 甜蜜忧伤一曲难唱

   临去青岛的下午,阳光漫游的房间,闲来无事,看电影《Gloomy Sunday》(又名:布达佩斯之恋),意想不到的感动。

    以为就是纯粹的爱情片,看完才知没有那么单纯。有些像《美丽人生》,前后部分风格各异又浑然一体,从轻松甜蜜到悲伤凝重。

    故事三个人的爱情友情非常奇妙,甜蜜、宁静、温暖,让人怀疑阳光下是否有这样美好的情谊。伊洛娜是个让女人也为之心动的女子,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举手抬足,她的美丽歌喉,都那么令人心醉。难怪安德烈许能因对她的爱慕写出如此含情脉脉又苦不能言的曲子。他是个有才情的钢琴家,他与她一见钟情,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饭店主人犹太人萨保。或许就是因为那个青石街道的夜晚,他优雅的对开始爱恋安德烈许的她说:别因为我影响你,你自己选择。

    后半部分,民族的历史的成分开始加进来,匈牙利被德国入侵,犹太人的生活被一步步毁灭。两个男人陆续死去,但伊洛娜坚强的活着,她记得萨保留给她的话:“大难过后,有你……”尽管不是“我们同在”,至少,为死去的人好好活着。

    那个德国军官汉斯也是主角之一吧,但我觉得没啥好说的。这样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值挂齿。结局让我很是一喜,原以为是他看到伊洛娜的照片,内心过于激动而心脏病发呢,却原来是伊洛娜的报复。不由喝彩。

    其实在我心里,真正是主角的是这首曲子:Gloomy Sunday。它贯穿于影片始终,营造出别样的情调。这首曲子被称为“历史上最悲苦的音乐”,甚至一度是全球禁播的“自杀圣曲”,至少157人在听过这首曲子后自杀。曲子虽凝重伤感,但这么多死亡或许是因为那个慌乱年代,能尊严的选择死亡大概是最好的方法。曲子唤起大家心中的苦痛,带人心寻到静谧,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甚至我看到萨保和伊洛娜听着此曲泡在浴缸中,满面愁容,心中也转一念:这样安静死去也是不错的归宿。

    听Gloomy Sunday,一下子想起《海上钢琴师》中那段有名的旋律:Playing love.同样是甜蜜中掺杂着忧愁,清淡又难以忘怀。

 2 ) 几个好细节(剧透慎入)

1.第一幕德国军官猝死,跌倒时抓断了他太太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她太太随后惊恐地蹲下身,但第一动作不是查看她老公怎样了,而是忙着捡珠子,甚至还从军官的身体底下摸出来。只能说,什么人娶什么老婆吧。唯利是图的人,找的老婆也是只看到钱的。所以,大抵可以推测出军官这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是没有真爱的。也所以,这大概可以稍微抚慰那些觉得80岁了才把他杀死而觉得心有不甘的观众。正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此外,最后一幕接续第一幕故事时,背景声音有媒体在报道军官的事迹:二战时,曾救出1000多名布市的犹太人。虽然,虽然,他是为了钱,但我想不管怎样,那1000多条性命是活下来了。而且,军官在剧中也曾善心发作地退回有个女人的钱,而且按照他当时保证的,救出了那女人的叔叔。所以,我想,这大概就是编剧导演安排他80岁才被杀死的原因吧。 安排得确实比较细腻。 2.女主角和军官同一天生日,这个细节的作用有剧情上的:首先女主角过生日而引发的因,其次军官过生日所引发的果。此外,这个细节还有更深的寓意,之前有人评论得好:天使和魔鬼,是同时出生的。 这个寓意,可以指开始单纯后来阴险冷酷的德国军官,可以指拿起毒药杀人的天使(当然,她有充足的理由),也可以指我们所有的人。 3.曾经疑惑过,那么多人都要牛肉卷,女主角是怎么知道军官吃哪一碟而下对毒药呢?后来重看第一幕,看到军官那碟上有80的饰物,而且特意给了一个特写镜头。真的缜密。 4.剧中有一幕,德国士兵去餐馆老板家抓人,在楼下与老板擦肩而过。当时士兵抬头问一个爬在窗户上的邻居老板住几楼,那女人看着士兵旁边的老板,说:三楼。士兵进楼后,老板冲女人微微颔首。 有点感动,不管什么世道,毕竟还是好人多。而且,如咱中国老话说得:大恩不言谢。 5.最后一幕,一双满是皱纹苍老的手在欢快地洗盘子,顺便冲了冲空毒药瓶。然后,女主角回头和儿子庆祝。这一幕有两个让人赞的地方:A.冲洗空了的毒药瓶,说明瓶子是刚空的,一个动作,就让观众知道了刚才发生了什么。B,观众没有看到年迈的女主角的脸,只凭她脑后那只当年老板送给她的发簪而知道那是她。为什么这么做?只因为餐馆老板曾经说:天使不会老。 所以,观众是看不到满脸皱纹的美人的,也看不到天使亲手撒毒药。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本人喜欢看有细节的片子,说明导演用心。此外,关于那孩子是谁的,我还没看出来,毕竟只重看了一遍第一幕。以后有空再看看,看是不是能找到线索。而如有哪位高人看出来了,还请指点指点。 祝大家观片愉快~

 3 ) 伤口止于此夜

你会很爱一个女人吗?是的。
你会很爱这个女人并接受她有其他爱人吗?也许。
你会接受三人行并待她的爱人如挚友般真诚吗?......
我想这个答案会让太多人心里咯噔一响而无法作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布达佩斯,有一个叫拉西罗的男人在进行了一夜的思想斗争后,平静地说出了YES,于是这个布达佩斯的故事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影片中的布达佩斯一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丽,这个被潮湿绿色氤氲的匈牙利小城有一种圣经里才有的幽静和古朴,一个典型的世外桃园,幻梦起航的地方。拉西罗就在在洋溢着幸福的地方经营着一家餐厅,他为一个名叫伊莲娜的女子所深深倾心。伊莲娜是那样一位可人儿:美好、神秘、光彩夺目,只消凝视你一眼,那浓烈的吉普塞女郎特有的野性和热情会像火焰一样裹挟你的周身。
故事的开始总是起于迷恋,而迷恋一旦被迫清醒,生命也刹那苍白下来,一切都不再有意义,可又有谁能阻挡自己的迷恋,它并非出自本意,而是来命运的旨意,影片中的人物皆是如此。
伊莲娜的身影已牢牢占据了餐厅老板拉西罗的心,同时也震撼了在餐厅弹琴为生的钢琴家安德拉的灵魂,接着伊莲娜又征服了来餐厅用餐的德国青年汉斯的意志。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布达佩斯的那晚展开了各怀心事的灼灼爱恋。
那个改变四个人命运的相遇,那个改变他们一生轨迹的布达佩斯夜晚,三个男人分别向心爱的女人表达了燃烧的爱意。拉西罗将一枚蓝宝石的发卡作为定情信物别在了伊莲娜的云鬓上;安德拉当场弹奏一曲为伊莲娜创作的钢琴曲“Gloomy Sunday”;汉斯则将伊莲娜美若天仙的丰姿定格在了相机底片上。
其实伊莲娜的心早就做出了回应。餐厅打烊后,布达佩斯寂静的夜留下了四个人的沉默的身影,伊莲娜拒绝了汉斯的求婚,她望着前方那一左一右两条道路,安德拉和拉西罗正渐渐消失在不同方向的夜色中。伊莲娜暗暗下了决心,向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拉西罗走在右边的这条路上,他越行越心越荒凉,越行步越沉重,最后他的心跌到了最低点,他已无法确认心脏是否还在跳动。伊莲娜没有跟他走。
拉西罗在夜中久久伫立,伤心像潮水一波一波席卷而来。比拉西罗更绝望的是汉斯,伊莲娜的拒绝让他心灰意冷,他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于是他从桥上跳入了河水中。
前面我们说过有谁能待自己的情敌如兄弟手足一般?那就是拉西罗。是他救活了汉斯,用红酒和火炉安抚他,并返回他生命、尊严和前程。这世上还有比拉西罗更宽宏和海量的男人吗?送走汉斯后,拉西罗决定继续将自己的怀抱向伊莲娜敞开,同时也接纳了安德拉。
影片进行到这里,一直在用一种貌似愉悦的气氛松弛着我们的神经,愉快和谐的三人行就此上演,似乎一切幸运都降临到了他们头上:安德拉为伊莲娜创作的钢琴曲Gloomy Sunday获得发行,匈牙利乃至整个欧洲都在向钢琴家致敬,由此为安德拉带来不菲的收入,而来餐厅听安德拉演奏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欢乐和幸福充满了他们的全部细胞。布达佩斯的月光下,三人相携而行,亲密无间。
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美好不是被破坏的,而是被粉碎的,连一丝残留都没有,仿佛从来未曾降临过。影片的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小人物汉斯重新闯入,用历史和命运的黑手把静好岁月无情撕裂。
位高权重的汉斯不复当年寻死的青涩,他用体面的友谊和报恩之由一步一步渗入三人和美的生活,让恶梦一个一个来临:先是为保持尊严和原则,拒绝为纳粹军官演奏的安德拉在曲终人散时分开枪自杀;接着拉西罗被送上了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最后伊莲娜为营救拉西罗被迫遭受了汉斯的侮辱。汉斯,那个曾经被拒婚的男人终于在最后一刻得到了他认为应该得到的所有补偿——对耻辱的洗刷。
生命不复,圣洁不再。安德拉的墓碑上青草丛生,伊莲娜抚摩着青草,垂泪而泣:安德拉,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你在这里还有墓碑,可拉里楼却连葬身何处都无从知晓。这是伊莲娜在这部影片里的最后一句对白,而后的事实证明她无须再说什么,行动是最直白的倾诉。伊莲娜离开的背影向我们证实了这个信号,因为那背影里透出了巨大的力量和隐忍的杀气。
5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纳粹军官汉斯在80岁生日之际造访布达佩斯那家餐厅重温旧梦。那个改变四个人命运的餐厅在迟迟到来的这个夜晚制造了一个完美的陷阱:一张收取灵魂的封存照片,一管保存了50多年的药水.....
听着当年的Gloomy Sunday,正在品尝牛肉卷的老汉斯感叹道:一切都没改变,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但他一定没意识到:当他注视着他自己为伊莲娜年轻时拍下的那张相片时,口中的牛肉卷已混合着药水即将停止他那罪恶心脏的跳动。
这是一个用生命和一生等待换来的伟大的胜利,布达佩斯的伤口止于此夜。

 4 ) 一饮而尽千古愁

镜头滑过布达佩斯上空,前方山后落霞的余晖,撒在多瑙河宽阔的河面上。又一幅异国「晚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将我们的心绪带到匈牙利幽古沉郁的浪漫气息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音乐响起,而音乐不再落下。一袭蓝衣的布达佩斯美女,美得让你不能自持,让你不禁突发幽思,怀想当年与大汉王朝作战的匈奴王公,是否也有这般秀雅的嫔妃,他们又为何远涉万里,来到这东西方交融的多瑙河畔,给后代留下如此绮丽哀怨的故事。
 
一直与特吕福的《祖与占》悭缘一面,不想在《布达佩斯之恋》,找到了三人共恋的影子。一位弹一手好钢琴的旷世奇才,一位不脱犹太人精明本色的餐馆主人,还有一位就是那迷人、古雅的匈奴嫔妃之后。犹太餐馆主不愿失去匈奴美女,宁愿与钢琴奇才共享一妻,而维系三人这段不伦恋情的,竟是那段你我自小都听说过却无缘入耳的杀人恋曲——《忧郁的星期天》。
 
《忧郁的星期天》果真能杀人,然而你我并不明白个中原因到底为何。直到当年那痴情的德国小伙儿变身纳粹军官,成为欺人太甚的命运主宰,我们才了解原来这曲子竟然——事关尊严。钢琴奇才不堪受辱,宁愿选择离开,离开他心爱的匈奴公主,离开人世。犹太餐馆主忍辱不成,终于悟得真章,可惜为时已晚,无法逃脱被送上烟囱的命运。
 
数十年后,多瑙河流淌的柔波依旧,一泓歌声,一双嶙峋素手,德国公司总裁轰然栽倒,「嘭」的一声轻响,香槟开启,复仇完成,银幕上闪出那个熟悉的身影。《忧郁的星期天》再度响起,这一次,却不再是钢琴,而是Sarah Brightman的天籁之音......
 
「有哪一个国家比匈牙利更切合Melancholy这个字?
 
选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站在横流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大桥,面向东方,一仰饮而千古的天地黯,方会点滴在心头。」

 5 ) 何以解脱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这部片子以后萌发了去布达佩斯的念头,至少我是,渴望走在充满爱恋味道的街头,伫足于餐厅的门前,透过窗户仿佛能看到她端着盘子穿梭于餐桌间和她那双写满无尽故事的灰色眼睛。是的,我承认被她的优雅和美貌迷住了,正是这份过人的姿色使后面的故事显的那么的顺其自然,她轻易的俘获了钢琴师的心,也同时占有了餐厅老板的肉体。看似突兀却又饱含深意。

人是欲望的奴隶,一旦束缚无法挣脱。Ilona不想放弃任何一方,正如László所说的“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一是性灵,能填饱肚子的,和能饿坏肚子的 。”面对两个都能给她欲望的男人,她无法做出抉择,只能选择共存,也正是如此,最终她坠入了深渊。可以说,那两个深爱她的男人的死都是由她的贪恋所造成的,得到的不想放弃,一步步的妥协注定走向死亡。影片中的另一位男性Hans更是欲望的傀儡,三年前,当他见到美貌的Ilona时只是想娶她,三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Ilona问他是否有办成全德最大的贸易公司,他却回答因为没有你,这一切还未实现。一句简单的回答暴露了Hans被物质和金钱填满的内心,在他看来物质是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尺,获得佳人,是为了满足自己无底的欲望,得到现在是为了抓住更多。当Ilona最后一次恳求Hans救救László时,他早有预料,铅华洗尽佳人难留,纵然她躺在自己的身下,却不属于自己,心中的缪斯不会为了他做出任何牺牲,于是他也狠下了心。邪恶的原罪在一个法西斯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然而Hans的决定,也让他亲手写下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只有两种结果:自力更生,无限风光抑或是依靠男人取得生存之道,Ilona选择了后者,不幸与幸运的是,坎坷的过程让她的人生充满风险和刺激,为了两个深爱的男人,她放下了自己的尊严,赤裸裸的暴露在了一台被欲望驱使的机器前。可有一点确定的是,当她年至耄耋,轻哼着那段熟悉的旋律之时,这经历的一切对她来说是确定不必后悔的。她已得到了别人所无法体会的情感,最后去往何处也已不重要。至于那两个为尊严而死的男人?let them go只有活着才能有为美好生活争取的权利。

至此本文也有点与我的初衷有所偏离。每个人的活法都有所不同,死亦或生是每个人的权利,爱与不爱是每个人的决定。满足欲望必须做出牺牲,相信Hans不会是最后一个因《Gloomy Sunday》而解脱的人。

 6 ) 追问尊严——《布达佩斯之恋》

在一个有风的夏夜与室友一起看了这部片子,借碟给我们的同学说:强烈推荐!

那么好吧,对于同学的眼光,我还是相信的。因为一向以来,大家喜欢看的都是差不多东西。

于是把碟喂进光驱,端坐在电脑前,历时1小时52分钟。

确实是不错的片子,画面干净温暖,弥漫着怀旧与追忆的氛围,妩媚迷人的餐厅女招待,帅气忧郁而才华出众的钢琴师,善良而略有市侩的餐厅老板,还有那首贯穿片子始终的主旋律——gloomy sunday《忧郁的星期天》。

不想讨论三位主角的爱情,也不想讨论二战中心灵的失落,只想说说那首音乐,这部片子真正的主角。

影片中这首曲子导致了157人在乱世中自杀,曲子一遍遍播放,对于我这样不懂音乐的人来说,只觉得曲子凝重忧伤,然而清洁似水,并无任何逼迫死亡的因子,也许,令人自杀的并非是单纯的乐音,而是那个混乱的时代,那个尊严无从存放让人无所适从的时代,于是,一段悲戚的音乐成了导火线,促使每个听众有了无限悲哀与绝望的联想,从而丧失了生的勇气,有了死亡的决心。

那个钢琴师后来给曲子填词,他终于明白了曲子里要表达的真正含义,那就是人的尊严问题。他的词中有两句表明,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也就是人的回家返乡之旅——“我一息尚存也要重踏家乡,在那平安的土地上漫步”。人惟有在获得尊严时才有那种归家的感觉。当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维护人之为人的尊严时,那么,自杀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如果现实阻止人们不能选择有尊严地活着,那么每一个人可以选择有尊严的死。

所以,再想到那157人的自杀,是否说明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的尊严如此稀缺,而人可以维护自己尊严的能力如此微薄,以至于只有以死亡这最后一种无奈而软弱的方式,为自己的尊严做最后一丝痛苦无力的呐喊。

转而想想现在,21世纪的和平盛世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体面地拥有尊严,至少,每次看到新闻,说某某官员慰问贫苦农民,老人接过对于他们根本如杯水车薪一般的200元钱而感动地下跪;或是看到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蜂拥而上甚至大打出手的人群,我都会无限悲凉地想到尊严这个似乎被我们忽略很久的名词。尊严并不仅仅指代生的权利,更代表着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具有的人格。一个混乱的时代无尊严可言,而一个丧失了道德水准的社会更没有谈及尊严的空间。

我感谢我接受的教育让我无法明白乐曲中蕴涵的对于尊严的追问,我们这群牛们只会在清冽的乐曲中悠闲地多吃几口草而已。我们会更多注意到停留于皮肤之上情节:这个故事就是讲述一个女人同时享有三个男人的多角爱情,还有父仇子报的传统情节。而看完《忧郁的星期天》之后,我继续活着:无所谓忧郁的星期天,也无所谓人之尊严。

 短评

其实我觉得这片相当女权

6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让人抑郁自杀的不是那首《黑色星期天》,而是那个乌云密布的时代。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很不错!故事编排的好,女主角巨美~~

1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一是性灵,能填饱肚子的,和能饿坏肚子的

17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餐厅老板代表物质,钢琴师代表爱情,德军军官代表权力,这故事其实挺女权的,把片中角色性别调换一下,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赞誉了。全片里只记住了一个Hans,非常复杂矛盾的一个角色,拍他的正面就是《辛德勒的名单》,拍他的反面就变成了本片里“狡诈”的纳粹党。

20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1.常看欧美爱情片,三观容易碎。战时也不忘穿蓝裙买鲜花的美女可以让数个男的神魂颠倒,无怨无悔,而且全片就她善终,让我说什么好2.一直好奇听《Gloomy Sunday》自杀的人是什么心理,直到看了豆友的解释:“正常死亡和自杀的区别是:前者是和过去永别。后者是和未来永别。”从恍然中了悟一切皆是命运

24分钟前
  • 风向未来吹去
  • 推荐

这故事似曾相识,卖烧饼的变成开餐馆的,打虎的变成弹琴的,西门大官人变成纳粹大官人,“洋版潘金莲”依旧风骚,最后一招儿还是下毒。

25分钟前
  • 脑震荡
  • 推荐

怎样才能忍受同时拥有两个

27分钟前
  • ♣lùlu♣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餐厅老板说的一句话“既然不能独自享用,那我宁愿分享,也不愿意失去。”伊莲娜对餐厅老板的感情是亲情,对钢琴师才是爱情,而三个人相互之间都存在不同的情感,可是却能够和谐、从容相对。

30分钟前
  • 大树
  • 推荐

《忧郁星期天》从此成为我的致命伤。

31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女主角惊为天人

36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囧片,玩3P还玩得这么纯情,真是服了。一瓶毒药珍藏50年,终于等来了杀夫仇人并且把他放倒,我真的很不HD地笑了。本来写一篇评论的,想想还是算了,3P这样的字眼有碍观瞻。

40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较差

赞美女性最好的片子,然而又恰恰不是女性主义的

4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餐厅老板和老板娘之间的感情方式真是自然:“看来他很留恋你”,“我好像也有这么一点感觉”,老板娘毫不掩饰她爱上了钢琴师,老板也不阻挠,而是自己先上路回家,“这样你也容易下决心,我这里的事不必在意,我总在说,人都是自由的”。那是怎样的一首曲子,简直是在述说一件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但从

4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很棒,音乐情爱风光权诈人性鸩杀都有一点。原来匈京那么美,老城拍出的老片感觉,曼妙,像怒海中的罗马街头。开头三人行有些乱,对琴郎和匈版李羚还颇有看法,后来见他们相处无间也就释然。德弁真极品啊,算计得比犹太店主还精,敛财之余还预留战后名节,不图报答还断送恩公性命。可惜恶棍古来总寿延。

49分钟前
  • 小重山
  • 力荐

亲爱的,也许洪水过后只有你能活下来...拉斯罗眼睁睁看着曾被他救过一命的汉斯出于金钱的目的救走犹太教授,不得不登上通往集中营的列车时的眼神堪称经典。

51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力荐

剧本有硬伤,如钢琴家为什么死?我觉得由幸福到绝望这个转折太快了,几乎没有什么铺垫去表现他的心理变化。所以显得很表面化,让“尊严”的思想内涵变成了随着四角恋而顺带兜售的商品。

52分钟前
  • 2013
  • 推荐

人物也美,风景也美,音乐也美,故事也美。到最后君子报仇已经不是有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了,只是为了履行君子协定而已。有些人,双手沾满血,内心鄙琐,就是不该让他享有寿终正寝。#最后一幕导演不舍让我们看到老去女主角的脸,真好#

57分钟前
  • 惘然
  • 力荐

女主角一定是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女人。。。两个同时爱上同一个女人的男人要如何才能如此温情对望。。。正如那句:洪水之后你会留下。。

1小时前
  • 蜜思❤咪®
  • 还行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搞文艺的就想自己解脱自己死,,而犹太人的整个人格魅力是完全的把我给震住了,,也就是说搞文艺的也就只有去死菜会比较美一点,,而理性的人会让我更着迷啊,,又是一部赚掉我不少眼泪的好电影啊,,虽然那结尾有点不太喜欢,,

1小时前
  • 放把火烧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