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喜剧片法国1962

主演:科琳娜·马尔尚,安托万·布尔塞耶,多米妮克·达夫雷,多萝泰·布兰克,米歇尔·勒格朗,约瑟·路易斯·德·维拉龙卡,卢瓦·帕扬,Renée Duchateau,吕西安娜·马尔尚,塞吉·科波尔,让-吕克·戈达尔,安娜·卡里娜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剧照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2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3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4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5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6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3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4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5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6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7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8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19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7

详细剧情

  巴黎,下午五至七时。美丽的女歌手克莱奥(柯琳妮·玛钱德 Corinne Marchand饰)正游荡在巴黎街头。她一袭黑衣,摘掉假发,面无声色地穿越着内心中的恐惧与焦灼。一切都由一份体检报告引发,她担心自己会如占卜的人所言,患上胃癌。忐忑不安的克莱奥游走在巴黎街头、咖啡厅、或是家里,遇到了各类形形色色的男人,她的情人或是朋友,对他们诉说她生命中的每一个段落,但似乎没人真正理解她。直到最后,她遇见了即将远赴阿尔及利亚战场的年轻士兵。在与他的交谈下,克莱奥开始重新看到了世界,坦然地面对现实。  由法国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成名作《五至七时的奇奥》,是新浪潮电影中一部举足轻重的作品。本片入围1962年第1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长篇影评

 1 ) (摘自《另一面镜子》)

一.宿命感——“疾病的隐喻” 在影片得开头,画面内只出现了塔罗牌和不停的洗牌,翻牌的两双手,通过画外音的对话,暗示出克莱奥正在请一位老妇人为她占卜,而占卜的老妇人通过塔罗牌揭示出奥克莱目前的身份和状态,其中包括疾病带给她的威胁。当画面镜头切换到老妇人和克莱奥的脸时,画面从彩色变为黑白。彩色属于塔罗牌的世界,一旦进入现实生活,画面便呈现为黑色。彩色与黑白画面的对比,从视觉上揭示出彩色画面的强悍和黑白世界的无力——一个人无法对抗自己的命运。直到影片的结尾处,命运对克莱奥的裁决也没有被揭晓:克莱奥只是被告知不要太担心和先进行两个月的治疗,医生并没有点明她是否患了癌症,命运看起来仍然强悍和不可知。导演瓦尔达非常擅长在自己的电影中表现一些非典型性的情节和暧昧多艺的结局,并始终避免强列的戏剧冲突和明显的因果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表现方式也显示出对男性所代表的理性世界的反抗。塔罗牌代表的是不可抗拒的命运女神,就像癌症往往毫无征兆地到来。但人类既不能按照理性去分析它,也不能祈求完全解读它。 这样的宿命态度带有典型的女性色彩,反过来也是克莱奥人生道路上的制约因素。除却生病时会去占卜病情,克莱奥的各种行为也被带有宿命色彩的规则所限制。比如,周二是换新装的大忌,所以她买好的帽子怒能立即戴上,只能让店家送到家里;女朋友的包掉到地上镜子碎了一地,使克莱奥情绪大坏,觉得那象征了死亡。克莱奥跟助理说,可能她死了男朋友也不会难过,助理却劝她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挑战命运。 人类历史上,疾病不仅意味着身体的败坏,也经常被附加很多意义。疾病代表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衡,在某种意义上,生病就是一个初始的自我被一点点异化的过程。而在现代社会中,癌症往往被看作是个体压抑,无力和背离自我的结果,并在跟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桑塔格曾说:“当城市事实上还未被看做是致癌环境前,城市自身就被看做是癌症——是一个畸形的,非自然增长的地方,一个充斥着挥霍,贪婪和情绪的地方。在二战结束后的欧洲,个体这种内在的不安情绪是非常强烈的。对克莱奥说,这些疾病的隐喻强化了她的宿命感,并使他产生了自我厌弃心理和对周围世界的怀疑,克莱奥觉得自己受到了诅咒。 二.男性的凝视 作为一名电台歌手,克莱奥被大众消费的是自己的声音,但她的外表也由此受到大众文化的制约,因此,克莱奥会主动按照男人喜欢的样子打扮自己,使自己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克莱奥不自觉地按照男性看待自己的目光来看待自己,把自己物化成一个美丽的标本,使得自己被无所不在的男性的凝视所控制。在影片的开头,克莱奥从克莱奥从占卜老妇人的家里走出来,在楼下看到一面镜子,她望向镜子里面的自己,喃喃自语:”美丽的蝴蝶,不要匆匆飞走“,这目光跟男性对她的凝视目光是一样的。对男性来说,美丽标本式的女性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她们没有威胁感,而且可以满足他们的想象,是欲望的安全投射对象;而对女性来说,要想取得男性的喜爱,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自我物化,成为美丽的标本,以满足男性凝视的需要。克莱奥无法想象自己做人体模特的好友那样,坦然地把自己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因为她担心身体上的弱点被男性的目光所发现。在影片中,不同的镜子出现在不同的场合里,用以反映克莱奥在自我认知所产生的变化,不同镜像中的克莱奥,心态也是不同的。克劳奥渐渐的感知到自我的虚妄,她所迷恋的自我不过是无所不在的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客体,所以,克莱奥决定一个人出去走走,她把假发摘下,穿上黑色的衣服,带上不合时宜的新帽子。 对克莱奥来说,在所有男人中,对她形成最大束缚的便是那位优雅,慷慨,善于交际的男朋友。每次在他面前,克莱奥总要表现出最好的状态,或者说,是男友希望的状态。而这个男人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克莱奥的感受,不仅由于他总是忙,还因为她似乎并不愿意花费时间来触及克莱奥的内心。克莱奥男朋友属于上层社会,他为克莱奥带来的压迫是双重的,除了性别压迫,还有她所代表的阶层的生存准则。另外,造成克莱奥自恋最深的原因是她没有真正的倾诉对象,情感被长期压制,这是女性长期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结果,她们只能从男性的目光中学会如何看待自己,最终造成了女性爱的能力的丧失。所以,克莱奥的痛苦就在于——她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巨大空洞,以及造成这些空洞的原因。 3.在歌曲之外,我存在哪里? 除了男友,克莱奥身边也有其他男性,比如两位事业合作伙伴。跟克莱奥的男朋友相比,这两位小伙子没有权势,也没有金钱,他们靠为克莱奥创作歌曲来获取生存的资本,克莱奥在他们面前没有负担,可以任性地表现自己的欢乐,悲伤和焦虑,两位小伙子也总是想办法逗她开心。但是面对他们,克莱奥的内心独白却是:“每个人都宠我,但是没人爱我。两位小伙子为克莱奥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歌曲,在不同的歌曲中,克莱奥被塑造成不同的女性角色,有时是任性的女孩,有时是喜爱说谎的女孩,有时是甜美乖巧的女孩,有时是玩弄感情的女孩,有时则是一个神经濒临崩溃的女人。克莱奥感觉自己就要被这些歌曲榨干,在歌曲之外,她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在哪里存在。 两个小伙子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文化工业的思维方式,他们擅长创造出不同的情境,塑造不同的形象,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作品更好地被市场消费。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转换思维方式,但却不投入感情。在刚进克劳奥家门时,他们听说克莱奥生病不开心,便找了大白衣,扮成医生逗克莱奥开心。但是,他们的行为只会让克莱奥变得更加懊恼,因为他们随时随性进行扮演的状态让克莱奥感觉到个体的虚妄。当他们说克莱奥反复无常时,克莱奥支持是他们让自己变成这个样子。对克莱奥来说,这两个小伙子虽然没有男友给她的压迫感,但他们创作的歌曲和他们自身的状态,却发展出一种文化工业的吞噬力量,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个体被分离成不同样式,人的情感深度变浅,自我被弱化。 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对个体精神结构的影响在影片其他环节也有所表现。比如,当克莱奥和助理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听到广碧里播报着一条接着一条内容完全不同的信息,有洗发水广告,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毒工人被下水道冲走,博物馆的开馆时间等,每条信息只寥寥数语,而且下一条信息总是迅速替代前一条,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收听者无法聚焦自己关注的焦点,信息的重要性也被分解。 四.不彻底的女性主义 女性之间的联盟一直被女性作为反抗男性压迫的重要方式,因为,女性联盟建立了一种没有男性的性别连接方式,打破了女性必须以男性为参照的桎梏。但在这部影片中,女性之间的联盟并没有那么成功,而且,影片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似乎都为克莱奥带来了困扰。 和克莱奥关系最密切的是她的助理,在影片的开头,占卜的老妇人就指出,克莱奥的身边有一个给她负面影响的寡妇,而且着重强调,“她带你远离了朴素的家庭生活”尽管影片没有具体指出,但毫无疑问,这个寡妇就是克莱奥的助理。寡妇处在男权社会相对边缘的位置,但是在影片中,这样身份的女人却不能形成对男权社会的批判性力量,而且,她还带领克莱奥远离了普通人的幸福。在影片中,助理处处对克莱奥进行限制,但却缺乏对克莱奥的真正关心,面对克莱奥的困扰,她只用“小孩脾气”这样的话搪塞。占卜的老妇人对克莱奥也不够友善,她不仅传递给克莱奥负面的信息,而且面对克莱奥的恐惧,她没有一句安慰。克莱奥在出租车上遇到的女司机,看起来非常自我和没礼貌。真正能够让克莱奥放松下来的女性是她的一位从小到大的朋友,这个以人体模特为职业的女孩乐观,阳光,充满活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女孩刚出场时就被置身于众人的目光中,不过,在目光中,不过,在众人目光的交织下,她却显得非常自如,暗示出这是一个从男人的凝视中解脱出来的女孩。跟克莱奥的爱情相比,这个女孩的爱情更为平凡,但却显得更加美好。克莱奥身边唯一一个生活自如的女性,并非是一个强烈反抗男权社会的女人,但是她也无法与奥克莱形成联盟,因为她纯净自由的心灵无法完全感知到克莱奥的困境。 克莱奥最终遇到一位能够给她带来快乐的小伙子,在影片最后30分钟,他始终陪着克莱奥,并跟她共同面对了最终的诊断结果。这个小伙子在影片中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尽管这个拯救者有一种临时性,因为他马上要离开巴黎,再度返回战场,所以,在这部影片中,女性同盟的不成功和男性拯救者的出现,都使得影片的女性主义立场显得不那么彻底。 影片《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在当年一上映,便让人赞叹不已,其中表现出的时间性,纪实性和女性角度,为观众提供了看待人生的一个新方式,就像随着克莱奥的游走,观众看到一个更多烟火气,更为平民化的巴黎。导演瓦尔达用影像展现了克莱奥的恐惧,也展现了巴黎,因为在克莱奥的恐惧,也展现了巴黎的恐惧,因为在克莱奥的身上可以找到当时在巴黎出现的各种现象,而”克莱奥“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名字,只是代表了那个——被各种交织的欲望和权力控制的形象而已。

 2 ) 幸好没有那个吻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以塔罗牌作为开头,将导演演员等信息融入牌面之中,比起生硬突兀的文字更有创意。影片基调为黑白有声片,只有开头和结尾的画面是彩色的,色彩的变化反映了女主角心境的变化:希望——绝望——希望。世俗观念中的美好人生是丰富的、多彩的,以色彩之变暗示境遇性情并不罕见,譬如《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里,除男主本人外小团体的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红”“黑”等含有颜色的词,最终和小团体断联就是一种宿命,他本人的性子也确实平淡如水。

为了增加新浪潮所推崇的纪实美感,影片中人物故事发生的顺序时间与影片本身的时间一致,堪称是“实时电影”的代表作,“乘坐出租车”和“门店试帽子”等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也显示了导演深厚的拍摄功力。

在我看来影片最大的主线是人类面对“未知”“终结”的那种恐惧,“癌症”,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死亡”,都可以快速让人了解生活生命的意义。母亲总说自己小时候十分内向、别扭、拧巴,后因饮食不佳突发阑尾炎,躺在手术台上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快要死去,此后性格大变最终走向了从医之路。作为医生家属,我也深感医院和医疗类纪录片是治愈良方,虽然有种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卑鄙感,但是闻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听着ICU门口连续响彻的哭声,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我会由衷的感谢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活着就是幸福”。

等待最终结果的这两小时里,女主克莱奥是焦躁、担忧的,导演安排了一系列事件外化了其内心的情感。首先就是“迷信”,凡者落水,稻草也抓。最心慌的时候,好像玄学有一种安慰人心的力量,结果是好便信,结果不好也可说这是假的。(影片里的塔罗倒是挺准的)。其次是打扮,在帽饰店里,我们可知女主的身份是小有名气的歌手,美貌是她自信的源泉之一。好好装扮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克莱奥所挑的帽子毛绒厚重明显与当季不符,也是一种对生命延续的期盼。

影片的第一个小高潮是曲家和作词家前来商讨新专辑的曲目时,克莱奥伴琴音放声高歌《Sans toi》(Without you),借词表意,潸然泪下。“如何面临濒临消逝的自身?如何面对即便消逝了还存留的记忆与痕迹?”

最令我感同身受的一段是克莱奥第二次光顾咖啡馆,她在点歌机上点了自己的新歌,但没有一个人留意。走在街上,每个路人的脸庞情态都被放大了。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又害怕异样的目光,当你自己在意他者的看法,仿佛所有陌生人都在注视你。太细腻了!跟我心情沮丧时会在网上找存在感差不多。

咖啡馆路人一段关于模特的对话让克莱奥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友谊的陪伴也是脆弱时的依靠之一。她和好友一起兜风、谈天、观看了喜剧默片《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同为瓦尔达导演,戈达尔客串),这段时间的克莱奥一直在笑,但这种依赖旁人的快乐又是短暂且浮于表面的。她决定一个人静静。

走进公园,绕开人群,出神地盯着某处。安东尼的出现并不十分意外,不过在我看来开场的台词有些许油滑,或许这是一种正常的法式浪漫。从长椅到公交,两人的对话逐渐深入,涌现一些名台词。本公交旅行爱好者着实爱极了公交上的那段戏,与陌路相识肆意畅谈,相视一笑后无言地,感受窗边景色流转和车中人流变换,抵达各自的终点。“陪你一程,但非永远。”想到3月在洛阳,分别在当地的公交和返程的火车上与三位长辈聊过,这真是旅途中最令人期待也印象最深的部分之一。

虽然当我们奔赴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时总是自我安慰过程比结果重要,但在几千年“成王败寇”的思想下,结局的定性就是那定一锤之音。具体到观影上,结尾的好坏十分影响我对一部作品的评价。

譬如,若《爱乐之城》真如片尾那段平行蒙太奇片段所示,男主女主“结婚生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以它情节人设之普遍只能沦为俗套的爱情片。彼此分开的悲剧结尾却升华了“梦想高于一切”的主题,这样女主回眸的一眼才显得如此动人。

好几次,安东尼和克莱奥深情对视,弹幕涌现不少按头小分队。幸好,幸好没有一个吻,否则又俗了——谁说绝望只能靠爱情拯救?灰姑娘等王子的水晶鞋,白雪公主等王子的吻——童话里的女性等男性来拯救,结尾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把爱情捧得太高了,也像一种为女性打造的“精神鸦片”。谁都不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东尼以阿尔及利亚战争士兵的身份绝非偶然,他的出现是对女主进行一次爱与死亡教育。爱情,纯洁的爱情,多少人为之向往,“每段伟大的感情都充满了小虚伪,每个伟大的灵魂也会犯糊涂”;战争,残酷的战争,多少人为此牺牲,“他们死的毫无价值,那是最令我失望的,我宁可为爱而死。”女主在交流中意识到了自己所拥有的关爱和生命是如此可贵,与其担心害怕焦虑忧伤不如勇敢的面对一切,把握剩下的时光。“我们的时间太少了,不应该花在愚蠢的事情上。”“我的恐惧似乎消失了,我似乎快乐起来了。”

片中的一些呼应也十分巧妙。结尾出现的医生对应开头的占卜师,迷信终究不是确信,病不至死;安东尼对裸体的感动对应克莱奥华丽的装扮,“裸体,即是简单的状态,就像是爱,生育,水,还有阳光,沙滩,所有一切”;广播里Edith Piaff陷入昏迷的新闻与克莱奥当下的状态相对应,两者同样是歌手,同样处于人生阴翳中,Edith Piaff最终逝去,玫瑰人生再华丽也不过尔尔。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很适合独自品味的片子,能在五至七时内观看是最好不过了。继续赞美瓦尔达!

 3 ) 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当别人妈妈

新浪潮第三弹:阿涅丝·瓦尔达(Agnès Varda)

 
阿涅丝·瓦尔达人称“新浪潮之母”,通常也归入“左岸派”中,她的丈夫是拍《秋水伊人》的雅克·德米(Jacques Demy)。都说文人相轻,可“左岸派”的几个关系倒是一直很好,其中首推瓦尔达、雷乃、马克三人。1953年,克里斯·马克和雷乃合拍了短片《雕像也会死亡》 ;1955年,瓦尔达的处女作《短角情事》由雷乃担任剪辑师;1956年,马克和瓦尔达合导了《北京的星期天》;1963年的瓦尔达导演的《向古巴人致意》也得到了马克和雷乃的鼎力相助。
 
瓦尔达曾在访谈中说:“毫无疑问,在1954年,现代电影的大门由我敞开,把电影带向新的类型。在这新式电影类型里面,我肯定是仅有的女性。某种程度上我成了楷模,全部男性和一个女性!”她真是一点都不客气。说“仅有的女性”的时候,她一瞬间迟疑了一下,我猜她大概想到了杜拉斯,但她还是镇定地把话说完了。这部敞开现代电影大门的作品就是著名的《短角情事》,比《四百击》、《筋疲力竭》还要早上五年,因此也被一些人视为新浪潮真正的开山之作。
 
《短角情事》的灵感来源于威廉·福克纳的小说《野棕榈》,这本小说本身就很怪,同时叙述两个毫不相干故事。于是瓦尔达采用了这个特殊构架,平行叙述一个小渔村和一对夫妇的故事,宛如音乐中的对位法一般,拍一段小渔村,再拍一段夫妇,两者交替进行。这种模式注定观众无法投入其中任何一个故事,总是在你好像要看出点什么名堂时候,“砰!”,跳到另一个画面,产生一种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应。我怀着极虔诚的心来看这部片子,结果二十分钟后就情难自禁地走神了,只好采用另一种对位法:玩一会儿纸牌,看一会儿片子,交替进行,总算熬过了这80分钟。巴赞称此片为“自由纯粹的电影”,我只好羞愧地承认自己道行太浅,有眼不识泰山。
 

 
如果要推荐一部阿涅丝·瓦尔达最值得一看的片子,那我首推《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影片几乎和真实时间同步,讲述了一个女歌手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在等待确诊报告的两个小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全片除了开头塔罗牌占卜的一段是彩色的,其后全是黑白,讨论死亡的话题又让人产生对生命的热爱。演完此片后,女主角Corinne Marchand也登上了她演艺事业的顶峰,以至于竟一度能和碧姬·芭铎、伊丽莎白·泰勒、格蕾斯·凯利、玛琳·黛德丽四大花旦分庭抗礼。特别要提的是,片中插入了一段默片,也由阿涅丝·瓦尔达自己导演,而演员是——戈达尔和Anna Karina!真没想到墨镜狂人戈达尔居然是那么有天赋的演员,像极了Buster Keaton,好玩得不得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本来已经高不可攀了,现在蹭蹭蹭又上去几个台阶。
 
1965年,阿涅丝·瓦尔达拍了《幸福》,大概是我今年看得最郁闷的片子,整整一天都沉浸在对婚姻与爱情的绝望之中。故事简单讲来,就是一个美满的家庭里,丈夫既爱老婆,也爱小孩,但他还是找了情人。他跟情人说,我有老婆我爱她但是也爱你,情人接受了;他跟老婆说,我有情人我爱她但是也爱你,老婆也接受了。后来老婆知趣地死了,情人就顺势填补了空当,于是又是一个美满的家庭。我还能多说什么呢?反正我觉得男人要是没有成为谢霆锋的觉悟,就别老是想当陈冠希。撇开这无敌的剧情不讲,片子在剪接方面的技巧也是很值得琢磨的,大量的单色溶镜、跳接(尤其是丈夫抱起溺死的妻子那一幕),可以用过瘾来形容。《东邪西毒》里备受称道的“掉筷子”一幕,相比之下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1985年的《流浪女》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比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更能打动我。至于剧情大家可以想象我沿路McRefugee最后冻死在地铁站前……片中有人边吃早饭边说我真羡慕流浪女,她很自由。我觉得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如果你不能忍饥受冻、承受被强奸乃至冻死在山沟沟里的结局,那么说“羡慕”二字未免太残忍。
 
阿涅丝·瓦尔达早在1957年就来过中国。克里斯·马克56年来华拍了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瓦尔达帮他做了充满错别字的片头字幕,比如电影标题就硬生生变成了《北京的星其匀日》,简直是60年代的火星文。不过马克觉得这样已经很牛逼了,到处宣扬,于是翌年阿涅丝·瓦尔达以「中国通」的名义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国拍了两个月的纪录电影,这可比安东尼奥尼早多了。2005年由于北京的法国电影回顾展,阿涅丝·瓦尔达再度踏上中国的土地。

 4 ) 镜头叙事

这部电影应该是讲述一个女人的步伐,有一点的女权色彩,但是很淡。作为新浪潮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还是包含了哲学的存在主义。

这部文艺片最大的特点应该还是它的纪时,电影的一个小时半的时长也是电影故事中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长。以一种更直观和更好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方式来构建电影。至于五到七时的标题,那克莱奥的两个小时为什么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还有半个小时呢?我觉得应该是剩下的半个小时克莱奥去谈恋爱了……

正如其他文艺片一样,这部片子也是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也有许多的主观镜头,大多数用镜头来表现情节的发展,如其中有一段:先是一个钟的镜头表示情节在家,再是克莱奥刚刚离开的情人笑嘻嘻的镜头,切到女仆(或者是助理)笑嘻嘻的镜头,最后再来一个克莱奥假发的镜头,大概四五秒左右。

而这几个镜头就表现了情人和女仆趁着克莱奥不在家偷情,一个非常高级的处理,用了镜头来表现情节发展,而不是像其他电影的对话或者一个长镜头那样来处理。

还有一个巧妙的处理,是开头塔罗牌的彩色色调,到后来的黑白色调。正常人应该都会将虚幻的事物处理成黑白色调,而将现实处理成彩色色调,而阿涅斯·瓦尔达则运用反讽的方法将其对调,让观众的感触很深。

男主和女主也是同一境遇的两种不同的人,男主是一个即将去伊比利亚的士兵,而在电影中的车上广播也说了伊比利亚战争的激烈,男主和女主一样都即将迎接死亡,但是男主的过好现在的生活不去忧虑未来和女主正好相反。也正是他们俩能相爱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男主的高超撩妹技术。

影片中镜子也是一个重要元素,镜子多次出现,镜子破碎也是女主从被观察者从观察者的转变,当然从她丢掉假发,丢掉墨镜也一步步的体现出来。

从最开始的路人都会看她,到后来的路人不看她也体现着身份的转变。

最后,新浪潮的代表作,《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也是一部对镜头叙事的代表作。

 5 ) 我的听觉语言观赏欲被极大的满足。

对观影又有了新的感受,看完我觉得我晕车了……

90分钟的时间里,我在前半部分逐步进入女主的人生,我仿佛看到了她的全部。为什么人会结果主义导向?因为有了结果我仿佛可以看到你的过去全部,我看到了现在的克莱奥,我仿佛知道了她的一生。她是个歌手,有些家喻户晓;她有个情人,但二人彼此隔膜,忙碌使她们时常分离,也不知为何二人并未掏心掏肺;她笃信占卜,一个常年服侍她的女仆比她更加迷信;她感知到自身生命力的消亡,陷入黑暗倒计时中恐慌不能自拔……

于是45分钟时间里,我看清了一个如同被圈养高阁的金丝雀(这种形象意指导演通过服化道全面加强了),自怨自艾,充满无助彷徨焦虑。

直到演唱完毕,换上全黑衣服的她,才突如其来的鲜活了。

她离开了她的职业(即男性审视带来的社会地位,他者赋予的价值象征)、她的女仆(也就是错误的迷信力量)和她一身金丝雀般的装备,试图在临死前叛逆的、自反的活一会儿。

于是,抱着将死之人的信念,女主成为了上帝之眼,灵魂上浮,怜悯苍生。

她先是遇到了不介意展现自身生理特征、将释放自己宣扬自己的身体视为自豪的女友。女友带着她徘徊,曾经被他人掌控的交通工具——taxi,换成了自驾(虽然女友才学车不久,但已经是女性意识崛起的萌芽)。下了车后,克莱奥发生了转变,她自主选择了乘坐taxi,这已经是独立的选择而非不得已的决定。她来到公园,一路下沉,下沉,曾经那些束缚她的、恐吓她的、吹捧她的都不见了,她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踌躇之际,她遇到了军人。

或许转折发生在克莱奥观赏完一部早期活动电影放映机的电影后,她释然,她心理上决定接受自己的死亡但好像又不想这么快迎接审判(这里是否表达了导演本人对电影艺术的敬仰与喜爱)。

总之,整部电影所容纳的内容太广泛了,对白、音乐、音效一起来,画面反而成为了伴奏,为声音的韵律而服务。我醉了。

以及,老话说得好,人不能有太多镜子,越照越丑或越不幸……

 6 ) 交社团作业

技术层面精巧,立意层面深刻的作品。将影片与观众放在等速流动的时间概念里,但情节上并没有刻意强调“时间流逝”的实时感,瓦尔达轻盈地呈现着生与死的沉重之时,近乎跃出镜头的焦灼的思虑与情绪就暗暗传达了一分一秒的漫长。而在影片中对于章节的划分与命名都具心思,把时段区间准确地指向行动的角色,也让叙事的中心在影片过程并不聚焦于克莱奥本人——如此“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变化对应了影片前后半段“凝视”这一主题的变化:前半部分是克莱奥作为被凝视的客体,在male gaze的无形裹挟与对她真实感受的敷衍中痛苦地纠缠着;而后半段则将克莱奥作为凝视的出发点,对前半段的困局进行了一种反躬,以female gaze探讨女性的身体与美感,以及克莱奥作为个体、女性、公众人物的社会定位与自我思考,是给自己卸力、让自己赤裸的释然过程。

克莱奥的长镜头、跳切、失序与运动镜头,以及诸多的帽子、墨镜、镜子等等线索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却并没有让影片流向晦涩。影片选择以一种轻柔的方式呈现克莱奥的转变,足以让对于生死观念的探讨,对于超越性别视角的个体、人际思考都显得轻盈而老练。塔罗牌上的事一件件照应发生并没有带来苦涩的宿命感,相反地,克莱奥在这煎熬的一个半小时里一步步走向了本我的自由与超脱。

 短评

没想到是这样中产的Cleo。不过也恰如其分,中产才拥有钟表和“时刻”。所以最后士兵人为将“七点”提前,是一种来自无产的反叛。多余的半个小时,是给爱情的吧。

2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很多人说瓦尔达是“女版戈达尔”,要我看比戈达尔细腻多了。尔达已抵达,达尔未达尔。

3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瓦尔达第一部女性主义/剧情长片,客观现实与抽象意识,人生与艺术,公众与个人,客体与主体,对立暧昧及二元化。片头塔罗牌之后全部为黑白,两小时流逝的时间内巴黎街头林林总总的人群风物,被癌症恐慌占据的畸变视角。“电影书写” 结构细节,身影常出现在镜子里

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浮华的女歌手因为可能的癌症消息而濒临崩溃,而爱情让这煎熬的两小时柳暗花明。瓦尔达奶奶的新浪潮代表作,在看似不可能的人物身上呈现女性主义,模仿人眼的记录式镜头含蓄而细腻。戈达尔客串的片中片太有趣了~!(今年最后一部电影,2017年ciao)

1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彩色塔罗牌开场如同一个被仪式性赋予的人物身份,以及预叙,我们随后与Cleo共同投入黑白的世界中,一切命运似乎都已决定,一切都是病态而残缺的,自由意志不再可能。Cleo所畏惧的,恰好是组成《五至七时的克莱奥》这部影片的重要元素:时间绵延,而这正是一部“实时电影”。随后她逃了出去,逃出了“众人之妻”的异化状态,逃出了空旷的房间,街道是其焦虑的外化,一方面是Cleo对于绵延的逃逸(雕塑是永恒的此在,而电影则是永恒此在的回归),另一方面,则是不祥征兆的闯入。与此同时,瓦尔达给出了一条存在主义式“拯救”的道路,从“未来的时间”转向“余剩的此在”。

17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DVD时代没有看过的電影,现在成了电影经典,不看感觉不好意思和别人对话。电影是流动画面,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而且拍摄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拍摄,从电影画面里面的路人眼光看,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半纪录片创作,长镜头,片中片,各种各样的调度,当然是导演的成名作也是著名的電影代表作,看过而已!

19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重看#想不到这么一部泛着轻快幽默,散发轻盈气息的影片,其实关乎死亡侵袭的恐惧与焦虑。现时真实时间与电影内置时间同步,代入角色感受分分秒秒的折磨,时间汩汩流淌在影像中。结构相当工整,以脱假发为分水岭,意味她自此褪去外在的浮华虚荣,开始自省内敛;从高傲的受宠玩偶到留意周遭普通面孔,众声喧哗的言语化作无数宇宙碎片,一切仍在既定轨道上运行,唯有自己失落在难以启齿的黑洞,这种混乱失序与大量运动镜头结合,极其美妙。印象深刻:1、插播数次阿尔及利亚之战;2、小奶猫抢戏(瓦尔达真是猫控啊!)3、插入短片《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可爱。4、充满各种死亡征兆的暗示,镜子的分裂。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记得第一次遇到这部电影,还是在某大学入学考试的名词解释题上。结果没有答出来,后来面试也没通过。过去至现在的荒也君,看完后认真复习了下自己。

24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一个半小时。故事时间和影片时间等长。其实可以更先锋一点,全片黑白混用,凡克莱奥的主观镜头皆用黑白,其余则用彩色,镜头调度上也多做一些分立(所谓不分享画面空间)。瓦尔达的片子真是好,结构精巧,叙事流畅,情感充沛。本片音乐有结构性的作用,主观镜和移动镜头也颇赞。

2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瓦尔达足够细腻,她精准的刻画出一个悲伤、恐惧、濒临崩溃的女人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她频繁使用跳切来展现奇奥的变化——从明星到一个“赤裸的人”。电影到6点30分戛然而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就像那彩色占卜镜头中测试的未来不过是对生命的亵渎,那90分钟的“真实时间”才是生活的真相。

29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前半部分“美丽”的女歌手不论是形象还是内心都是别人所想的她别人塑造的她虽然光鲜但却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虚荣的驱壳,影片的后半部分从拽掉假发开始她才成为了有血有肉的真自己,怀疑得了“绝症”成为了一个女人的自我破茧而出的契机。。。PS其实真正的绝症是那个“假我”

32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无论装逼与否,新浪潮代表作总能让我不自觉的进行一些行为模仿,譬如一进博物馆就玩笑说看谁跑得快,一到中东国家的宾馆洗手间就装作自己被拷打,一上欧洲城市的街头就旋转着做卖报态,当然是体现某种共同信息趣味的人来疯。看完此片后的次日,我也在下午5点到7点留意了自身。克莱奥怎么能做这么多事!

36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现在想想,电影真特么有意思,无论是因为早期的胶卷时长原因,还是因为经济账或观影效果的原因,最常见的90分钟,既能描绘一个人事无巨细的一生,又能表现一群人惊鸿一瞥的一刻。它何止延长了我三倍的生命,更拓宽了我生命的深度。怪不得老有人说我跟谈过十几个甚或几十个女朋友一样,在电影里,那才是阅女无数。

3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1.不仅电影与真实时间同步,还再现了死亡恐惧与寻求真我的心理时间。2.快切的主观镜头-街边行人+相关人物,咖啡馆顾客描摹,橱窗/镜中叠影。3.高达与卡里娜的无声短片,摆脱墨镜与脱去假发,戴不合时宜的黑帽,人体模特的隐喻异曲同工。4.与临行士兵(另一"将死之人")的邂逅让克莱尔袒露自我。(9.0/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6月21日看發生在6月21日的電影成就達成。我只是路過來給你一個吻👌🏻 on a tout le temps 👌🏻

45分钟前
  • AngelaWood
  • 还行

他害怕战争,而她害怕癌症。在他面前她不再是个惹人怜爱的洋娃娃,而是她自己。这是瓦尔达的女性主义观点,也是一个女性自我寻找与完善的过程。且不说电影时间与真实时间的完整对应,电影里的空间分割也令人惊叹:克莱奥在帽店的玻璃橱窗与镜子间穿行的流动影像暗喻克莱奥的复杂心境。

50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女人拒绝丑陋,害怕平淡,恐惧死亡。她歇斯底里,然后恋物;她卖弄风情,但难掩骚动;她自恋自赏,因此更加自卑。她若即若离,却只愿独善其身;她欲拒还迎,最终选择了释然。“我以为人人都在看着我,我眼里只有自己,这让我疲惫不堪。”

51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力荐

“只要美丽还在,我就还活着” 星期二不能碰新东西、车牌不吉利、破碎的镜子,哈哈,这么迷信的巴黎人…令人陶醉的摄影,不忍心走神一秒。与观影同步的17:00-19:00时间轴,90分钟的观赏,30分钟的遐想。“亲吻还是想念,亲吻不够就会想念”、“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都随时奉陪,我总是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人人都宠我,但没有人爱我”、“我的身体让我快乐,而不是骄傲” 爱能让人消除恐惧。游走巴黎街头,上车下车,驻足停留,眼神对视,相互倾诉…最后20分钟就是《爱在日落黄昏时》啊:你的火车快赶不上了,“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5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很难想象瓦尔达如此严肃地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科琳娜·马尔尚简直像是安东尼奥尼的莫妮卡·维蒂,只是她并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如此焦躁不安。女主角观看着路人,路人的私语时常清晰可辨,那些在电影里往往一闪而过的存在,被瓦尔达的摄影机赋予了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拿过相机的人,一定会了解那种警惕的凝视;镜头就是权力的化身),这就是她作为导演的权力,也是她作为人的关怀:对主角,对路人,对生命,对一切……她从未改变。

5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很喜欢本片的摄影,稳重而生动、有重点。瓦尔达34岁时拍出的代表作。从细腻的女性视角出发,达到一种普遍人性的释放。巴黎街头的一切人和景在等待诊断结果的女主人公眼里都有了象征意义,但最后观众跟她一起意识到,自由来自象征符号褪去后的生活的真实。片中片「在桥上」也是一则隽永的哲理小品。

59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