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2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3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4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5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6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3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4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5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6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7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8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19勒热夫战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2:41

详细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勒热夫一线争夺德军据守的“勒热夫突出部”。

 长篇影评

 1 ) 我喜欢这种真实

这部俄罗斯电影与以往不同,它带着“叛逆”。以往我们只能在美国二战电影里看见,基层部队抨击高层决策,也就是抗命。这部里频频出现。以及苏联士兵抽大烟喝大酒,但骨子里的社会主义思维还是根正苗红的。每个人的性格都在变化,一一升华。冥顽不化的内务部军官最后被老兵点化解脱,可以投降但宁自杀也不叛变的内务部卫兵,对体制抱疑问的新兵小愤青,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兵油子,父亲一样责任感的指挥官,他们不是机器和蝼蚁士兵,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难得描写细腻和场面兼不错的俄罗斯二战片。最喜欢里面的两个场景就是老兵点化内务部军官,以及指挥官留下士兵撤离,即不抗命又不牺牲士兵性命……这些场景哪怕在真实里也是毫无违和感的。仗要打,人性也要在……

 2 ) 战争电影不只是打打杀杀!

这次上影节,战争题材的电影真不少,除了像《猎鹿人》和《现在启示录》这样的经典,有一部俄罗斯电影出乎我的意料。

我一向不觉得俄罗斯的战争电影能有多好,即使是俄罗斯电影,真正高质量的微乎其微。

《勒热夫战役》出乎了我的意料。

《勒热夫战役》,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勒热夫战役。

先简单科普一下勒热夫战役。

勒热夫战役全称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重要的一次战役。

因为在时间上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脚,所以更多的人只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而不知道此次战役。

事实上,勒热夫战役对于整个东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间接导致了第六集团军的覆灭。

甚至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勒热夫,很有可能就没有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以一次大战役命名的电影,搞不好就成了军事领袖们指点江山的政治宣传片。

这部电影恰好相反。

它符合我心中优秀战争电影的三要素:战争残酷、矛盾冲突、以小见大。

战争残酷,不用多讲,如果一部战争电影连残酷的做不到的话,有什么资格叫战争电影呢?

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当然不仅仅指敌我矛盾,更多的是一方之间的矛盾,或者个人内心的矛盾。

以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为例,主角是一个涉世不深的愣头青,在政府的宣传下毅然决然的入伍。

当时的他,一心报效祖国,将北越邪恶势力彻底从东南亚消除。

可真正到了战场上,邪恶的不仅仅是北越,美军比起北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血腥残忍、残杀平民,甚至连妇孺都不放过。

这个时候,主角动摇了。

这种矛盾冲突在越战电影中最为常见。

以小见大。

战争电影的主角如果是政治家、军事统帅,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就很难做到反战。

政治家要是反战的话,那就不会有战争了。

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主角大多数都是小人物。

去年上映的《决战中途岛》,我之所以对此很不感冒,就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之一是尼米兹。

《拯救大兵瑞恩》里虽然也出现过马歇尔,但主角还是那一群拯救瑞恩的普通士兵。

《勒热夫战役》,这三点都做到了。

如果非要纠结战争场面,《勒热夫战役》确实明眼可见有《拯救大兵瑞恩》的影子,但在场面残酷上,也做得相当不错。

电影虽然以“勒热夫战役”命名,但几位主角都是普通士兵,军衔最大的也不多是中尉。

里面倒是有一个中校,但几乎是反面式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在“矛盾冲突”方面很有看头。

首先是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中校命令中尉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死守某个村庄据点,以便于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听起来有点像《集结号》的剧情。

集体和个人,哪个为大?矛盾就来了!

美剧《兄弟连》里,有这么一段,我现在依旧记忆犹新。

E连受命派出15名侦察兵,渡河去敌军阵地捉俘虏,这对于整体来讲,确实很重要,如果能从中获悉情报,对于此次战役有很大的帮助;

可对于E连,尤其是那15名侦察兵,几乎是飞蛾扑火。

作为E连的指挥官,温特斯直接修改了上级的命令,他和侦察兵说,我不要你们抓什么俘虏,活着回来就行。

其次是士兵与反谍报专员之间的冲突。

为了不被纳粹的宣传迷惑,苏联上头下令不准任何士兵观看和阅读敌方的宣传页,如有私藏者,直接枪毙。

反谍报专员确实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坏人的角色,甚至比纳粹德国都要坏。

他对自己的同胞、同志不信任,甚至心怀怨念。

看到这段,我突然想到了《亮剑》。

咱老李当年在鄂豫皖根据地不就差点被王特派员给枪毙吗?

十几年之后,老李再次见到了王特派员,说了这么一句话:多少好兄弟、多少好战友没有死在战场上,都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当然,还有士兵之间的矛盾。

大家在参战之前,都不怎么光明磊落,你是小偷,他是强盗。为了这个,队伍险些发生火并。

我一直觉得一部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看完能让人厌恶和痛恨战争,而不是喜欢和崇尚战争。

一部毫无反战思想的战争电影,就算拍的再怎么热血沸腾,都算不上好电影。

国产电影里,你要我说一部最经典的战争电影,非《高山下的花环》莫属。

这部电影,拍得很残酷,而且反战,甚至还批判了当时的官僚主义。

四十年过去了,它依旧是最好的国产战争电影,其他电影,只能望其项背。

 3 ) 勒热夫之战精彩看点

如果看过另一部俄剧《惩戒营》就能知道,这是一部批判性政治电影,和战争无关。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苏军乘胜追击。

开头:苏军中尉连长在提醒大家,悄悄地冲锋,不要喊乌拉,不要喊为了祖国。德国人越晚发现我们,我们越有可能攻入敌人阵地。

(据说,苏军的冲锋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夹在中间的是新兵,最后是政工干部压阵。)

一个老兵说,“都是新兵,因为紧张,他们会在冲锋的时候拼命尖叫的。”

一名战士看上去非常紧张默默地祈祷。

一名叫做耶利舍夫(Елисеев.)的年轻战士蹲在地上,因为帽子上的五角星掉了而不知所措。班长提醒他,不要管五角星了,赶快趴在地上小心敌人。耶利舍夫伏在雪地上,手上紧紧地握着五角星,知道这是为祖国而战。

最后连长再一次提醒大家,悄悄地冲锋。(然后一批新兵在冲锋的时候拼命用喊叫来壮胆。)

虽然苏军顺利地攻进了德军占领的奥夫扬尼科沃(Овсянниково)村庄,但是损失比较大——科马林中尉(лейтенант Комарин)和帕夫连科中士都牺牲了,武器也有很多毁损。这时连长惊讶地发现自己占领的村庄周围都是德国人,如果敌人反扑很快就会陷入困境。

来自布良斯克的理发师尤尔金(Журкин)情绪崩溃躲在角落里痛苦。似乎是敌人已经投降了,自己在给德国人理发的时候,因为滑倒无意中把长刺刀插到了敌人脸上。平时他是一个非常乐观开朗的人。

政治指导员问连长叶甫盖尼·伊里奇(Евгений Ильич):“你认为今天晚上德国人就会反扑吗?”

连长回答:“我认为在夜晚来临前,德国人就会进攻。”

“那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撤退。”指导员问。

“因为无法估计我们进攻的人数,所以他们暂时撤退了。最主要的是敌人占领了我们的烏索沃。”

(意思是说,敌人的主力部队在烏索沃,一旦敌人反应过来,马上就会反扑。)

营长派人送来两挺重机枪,要求放在阵地的左边。用机枪火力支持其他部队进攻烏索沃(Усову)。如有必要的话,希望连长叶甫盖尼·伊里奇直接派兵增援其他部队。

但是连长说,我只剩下一半兵力了,无法继续进攻,很多新兵不适合参加战斗。恳求营长多送些冲锋枪来,重机枪没什么用处。

营长不在乎他的请求,要求他服从命令。

苏军重机枪火力支援烏索沃方向的友军后,遭遇德国重炮回击死伤惨重。连部卫生所被炸毁。

因为苏联方面没有出现像样的回击,所以德军断定早上丢失的奥夫扬尼科沃村庄里只是小规模苏军,决定反扑。

接着,电影画风开始变了

因为电话中的嫌隙,营部派出了NKVD内务人民委员会军官来取代连长的位置。

(电影中反复强调食物和冲锋枪补给要晚上才能到,结果派NKVD倒是派得挺快。)

NKVD开始逐个搜身,不允许他们私藏敌方传单,否则统统枪毙。

结果在一个老兵身上搜出了传单,实际上老兵是拿来点烟用的。

连长在电话中请求,这位老兵是第一个冲进村庄的英勇战士,就因为一张点烟的纸就要拉去枪毙,太那个什么了吧!

(大段大段的批判性话语。)

(总部不会派增援,阵地也不愿意放弃,准备打消耗战了。

特别是最后那个NKVD良心发现,对老兵说,“你走吧,我受伤了,我来拖住德国人。”然后老兵没有同意,三人在突围的过程中全部牺牲。

因为敌人准备用炮火把村庄夷为平地,所以坚守阵地已经没有意义了,连长和指导员命令全连撤退,剩下几个老兵坚守阵地。

(最后这两段是影片的高潮,非常感人,展示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成功撤退后,营长命令全体返回村庄,不需要你们自作聪明保全有生力量,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消耗德国人,让他们认为这里就是我们的主力。

(最后情节反转厉害了,充分诠释了个人头上的一座山,对于整个时代就是一粒灰。)

全片结束。

 4 ) 和平的日子才是最好的日子。

我的评分:7.5

影评:

董董老师推荐的电影,我是肯定看原片的。

影片开始就是冲锋的场面,士兵们被机枪割倒,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影片并没有美化战争,适当的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但是还不够真实与血腥。

影片的最后他们这个连又要杀回去,或者说是填进去,为了一个大的战役最的一个伏笔。这些士兵对于一场战役来说,只是一些数字而已,战争太残酷了。但是,我再想,若是我,我也会选择再回去 “送死”,因为对于生死,心中的民族信念更重要。

 5 ) 解构之解构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新潮沉思录”)

俄罗斯拍摄的苏联卫国战争题材影片《勒热夫》前后看过两次,第一次是利用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机会,在大银幕欣赏了一遍这部2020年呼声比较高的战争电影,另一次是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在电脑上又看了一遍。

电影虽然冠之以《勒热夫》之名,但是并没有被拍成《解放》那样的战争史诗,而是通过一个连级分队在不到24小时里的作战行动侧面表现一场宏大的战役,因而比较类似于2013年俄罗斯拍摄的战争影片《斯大林格勒》。而异于《潘菲洛夫28勇士》、《T-34》等集中表现作战过程的“战术教学片”。《勒热夫》在充分表现激烈残酷的战争场景的同时,以很大篇幅刻画了前线环境下的人物、人物间的互动以及基于这些互动所引发的对于宏大主题的探讨。这使本片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多样化解读与讨论。

从观众视角来看,这是一部充满了反转的影片,不仅有剧情推进上的不断反转,更有人设与价值取向上的不断反转。

影片在一场激烈的进攻战斗中拉开帷幕,英勇无畏的苏军战士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冒着炮火向德军占据的村庄发起冲锋,一名年轻士兵把帽徽握在手中,经过惨烈的混战,这名士兵被流弹击中而倒在血泊中,镜头停留在那名士兵手中的红五星帽徽………这是一段典型的革命英雄主义叙事。

然而很快,剧情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就开始反转。占领村庄的步兵连不仅人员和装备损失严重,缺乏补给,而且处于一个突出部上,面临被德军合围的危险。他们还被上级强令向队属火器有效射程之外的友邻提供火力支援,结果导致阵地坐标暴露招致德军火力袭击而蒙受损失。接着“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发展。德军飞机向阵地投放劝降传单,指导员赶忙前去收缴。上级派遣了一名NKVD军官穿越火线来连队调查此事,这名军官发现了一个携带德军传单的老兵,准备将其带回审讯,由此和前线军人发生激烈冲突。

眼看“人民内部矛盾”就要一触即发之际,影片剧情和“导向”再次反转:年轻的中学生士兵开始公开质疑战争意义,随即遭到战友们的激烈批评。一名老兵把他带到堆满尸体的教堂地下室,说这是被德军杀害的全村居民,学生兵被深深震撼……全连在教堂前举行真心话大冒险,隐藏身份参军的盗窃团伙头目和白卫军残余曝光……NKVD军官和助手在押解私藏德军传单的老兵回营部途中遭德军火力袭击,军官腿部受伤,三人隧就地隐蔽待机。入夜,德军发动偷袭试图夺回村庄控制权。三人察觉后向据守村庄的苏军发出预警,并使用缴获的机枪从德军背后射击……村中的苏军撤退,三人在转移途中再次遭遇德军全部牺牲。

反转在继续:苏军连队撤至村外的预设阵地,一度陷于敌后的懂德语的学生兵获悉德军将使用迫击炮轰击连队阵地,于是向连长汇报。连长决定主动撤出阵地因而免于损失。连队撤回营部,营长激烈批评连长擅自放弃阵地,连长据理力争说如果不撤退会全军覆没,并说连队只剩一半人,已经一天一夜没吃饭,弹药也很缺乏,营长说我不管,反正你们必须夺回村子……镜头一转,营长把连长拉进小黑屋,说现在连队反击会具有出其不意的战术效果,以及夺取这座村子在战役(而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意义,并承诺会给连队补充兵力、火力和食物。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性的:得到兵力和火力加强的苏军分队在晨曦中向德军占据村庄进发,没有交代这支分队后来的命运。

纵观整部电影,丰富生动的人物塑造和充满张力的戏剧冲突是两大亮点。连长、指导员、学生兵、老兵、有前科的士兵、NKVD军官、营长等人物都显得既鲜活生动又富有象征性。体现了当代俄罗斯战争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日臻成熟。在这部电影中,不同人物之间层出不穷的矛盾使影片自始至终充满着张力,然而神奇的是,你并不能从影片中找到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反面角色。这不禁令人联想起近年来在一些俄罗斯电影中出现的带有标志性的一类人物形象:如《回归》中的父亲,《破冰船》中的第二任船长,《离春天还有三天》中的NKVD军官等,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冷酷无情、不讨人喜欢、往往成为矛盾中心,但同时又忠于职守、敢于担当、能够解决问题,可以说这种人物形象的设计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中脸谱化的“正面”或“反面”人物形象架构的超越。而在《勒热夫》中,此类具有多维度特质的角色从单一人物形象升格为一组人物群像,不论是指导员、营长、NKVD军官,还是大学生士兵、NKVD助理,他们都有各自的性格亮点与弱点。因此《勒热夫》或许是第一部主动的、自觉的、系统化的对人物形象进行去脸谱化探索的俄罗斯战争电影。

不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革命-战争题材文艺创作的去脸谱化问题,既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又是一个带有几分敏感性的问题。在一个时期里,去脸谱化常常被导向历史虚无主义歧途,成为了后者的掩饰。在有些文艺创作中,作者以去脸谱化为名,刻意把好人写成坏人,把坏人写成好人,进而质疑和歪曲革命-战争的意义与价值。因此,革命-战争题材文艺创作如何在去脸谱化的同时,避免落入历史虚无主义陷阱?这不仅考验创作者的创作水平,更考验创作者的立场与初心。毕竟,革命-战争题材文艺创作首先是一个“如何看待革命-战争”的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文艺创作”的问题。

在某中文影评网站上,关于这部电影赞数最高的一条短评是“苏维埃什么时候相信过人民?”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很多人把这句台词当成了整部影片的主旨,把这部影片视作解构红色历史叙事的反乌托邦作品。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对影片主旨的一种误读。在影片中,说出这句台词的人物在后面的剧情发展中承认自己过去是一名盗窃团伙头目,也就是说,他本身就不属于马列主义范畴中定义的“人民”,而是属于“专政对象”。安排一名“专政对象”去说出“苏维埃什么时候相信过人民”的话,这显然不是主创的疏忽,而是刻意安排的对于通过解构革命英雄主义历史叙事而形成的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的一种再解构。不仅于此,在影片的后半段,从青年学生兵的“觉醒”到NKVD军官在德军面前的视死如归,再到营长吐露集团军的战役级作战部署,影片前半段建构的一个个“人设”纷纷崩塌或重构。可以说,影片正是试图通过对价值的二次解构来最大程度的走出历史迷思,还原历史真实,而第一次解构的真正作用在于为第二次解构提供铺垫。

要深刻理解影片《勒热夫》的创作主旨,恐怕首先需要把握当代俄罗斯的“苏联史观”。俄罗斯曾经经历过一个历史虚无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戈尔巴乔夫主导的“公开性”改革的推进,苏联国内外的各种反苏势力掀起了一股彻底颠覆苏联历史的浪潮。苏联的整个革命史、卫国战争史、国家建设史遭到公开的否定和诋毁,领袖和英模人物遭到公开的质疑和抹黑。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浪潮大大削弱了苏联的国家凝聚力,动摇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也大大加剧了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最终同其他因素一同促成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短短几年内分崩离析。俄罗斯著名作家邦达列夫曾在1992年第九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痛心疾首地说:“在六年当中,报刊实现了欧洲装备最精良的军队在40年代入侵我国时用火和剑未能实现的目标。那支军队虽然有第一流的技术装备,但是缺少一样东西,这就是数千万份带病毒的出版物。”可以说,“亡其国必先亡其史”这句中国古训在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极为深刻而惨痛的印证。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恶果并没有随着苏联解体而结束,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继续在俄罗斯境内外撕裂着民族和社会。当建立各民族共同体的努力被全盘否定,那么民族间就只剩下了争斗、冲突和仇杀,于是战火从高加索一直燃烧到中亚……

进入21世纪,饱受国家解体、民族冲突、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之苦的俄罗斯社会开始对一度统治主流社会舆论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再反思,开始重新认识和挖掘苏联时代的历史贡献和历史价值。另一方面,美欧发达国家为了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趋势,挤压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开始不断向东欧中亚等原苏联国家和原苏联势力范围渗透。由于当代东欧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联系是伴随着苏联的建立与发展、伴随着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历史而形成的,因此要策动这些国家切断同俄罗斯的历史联系从而“脱俄入欧”,就需要首先把苏联历史尤其是苏联卫国战争史的合法性、正义性颠覆掉。这是近年来欧美及一些东欧国家不遗余力抹黑苏联历史和否定苏联二战成果的一个根本原因。而且这样做同时还有利于削弱俄罗斯的内部凝聚力。而反过来,俄罗斯要维持住在东欧和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以及增强国内凝聚力,就必然要为苏联历史尤其是苏联卫国战争史正名。因此在21世纪,“苏联史观”之争在学术之争和意识形态之争外,又蒙上了一层浓厚的地缘政治斗争色彩。随着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与西方地缘政治矛盾激化,“苏联卫国战争史观”问题越来越具有了“原则性”。2014年5月,俄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律修正案,修正案规定“公开为纳粹主义平反、否认纽伦堡判决中裁定的事实,以及散布有关二战期间苏联行动的虚假消息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近两年,俄与西方的“历史之争”趋于白热化,在2020年5月8日欧洲胜利日之际,美国白宫发推特声称是美国与英国战胜了纳粹,而绝口不提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更有甚者,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驻丹麦使馆竟然声称是美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而与此同时,Facebook则将上传着色版苏军攻克柏林图片的作者禁言。与之针锋相对,俄总统普京在2020年5月9日和6月24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讲话中分别强调是苏联各族人民战胜了纳粹、拯救了俄罗斯、解放了欧洲、保卫了世界,强调了捍卫历史真相的必要性。在9月3日致中国领导的庆祝二战胜利75周年的贺电中,普京再次强调:“维护二战历史真相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历史、美化纳粹分子、军国主义分子及其帮凶的行径,决不容许忘却甚至诋毁解放者的功绩,决不容许否认二战结果。”

影片《勒热夫》正是在当前这样一种时代环境下创作的,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捍卫历史而不是反思历史的作品。而从深层次剖析,影片也的确承担起了这样的历史使命。

如果将历史虚无主义比作一种病毒,那么对付它的方法无非有三种:一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二是消毒、隔离等公共卫生措施,三是疫苗。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历史学的宣传教育,宣传真实的苏联历史和苏联卫国战争史,在全社会以至于全世界培育和塑造正面的、积极“苏联史观”,以此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破坏,这相当于对付病毒的第一种办法。这是俄罗斯近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

直接打击和清除存在于影视、出版物、网络空间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宣传,这相当于对付病毒的第二种办法。这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非常困难。因为在信息时代,以如今俄罗斯的管理体制恐怕很难对国内的文化信息绝对管控,毋宁说去打击俄罗斯域外的历史虚无主义宣传。

主动公开和直面历史虚无主义的“黑点”,通过对这些“敏感历史”的深入剖析和辩证解读还原真实历史,将历史的“敏感点”去敏感化,从而解构历史虚无主义,这相当于对付病毒的第三种方法。而影片《勒热夫》所做的,正是这样一种尝试。

在历史虚无主义对苏联卫国战争的抹黑中,“劳改犯”问题、“督战队”问题、“人海战术和指挥员不爱惜士兵生命”问题是针对苏军基层的几个主要“黑点”。影片《勒热夫》对于这几个问题都有所涉及,既没有回避这些敏感点,又没有顺着历史虚无主义的节奏拍成所谓“反思”导向,而是在正面切入这些问题之后通过剧情的推进与反转,客观还原了历史真相,从而巧妙解构了历史虚无主义叙事。这是影片创作中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片中设置的前莫斯科盗窃团伙头目这个人物,可以视为对于“劳改犯打赢卫国战争”论调的回应,尽管这个人的确是罪犯,但他是靠着隐瞒身份才得以混入苏军的,并且有关部门从未停止对他的身份调查(他由此才发出了“苏维埃何时相信过人民”的感叹),而当他的真实身份曝光时,在场的战友表现出极大愤慨,甚至打算当场杀了他。这个情节所传递的信息是:即使在卫国战争最艰苦阶段的苏军基层指战员依然保持着很强的荣誉感,他们是不愿与罪犯为伍的。而影片对于NKVD军官的塑造则回应了历史虚无主义对于“督战队”问题的指控。在历史虚无主义叙事中,NKVD在战争中的作用常被描述为“在背后朝自己人开枪的督战队”,但在影片中,尽管NKVD军官在前期的行动令人不快,他和作战部队一线官兵的关系甚至一度紧张到了快要兵戎相见的地步,但后期他还是和前线军人一同奋勇杀敌,一同慷慨赴死。当德军最终杀死这名NKVD军官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们迟早会让他们学会自相残杀。”这句话或许恰好点出了整部影片的主旨:自苏联末期以降,几十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作用,难道不正是分裂民族和社会,让这个国家的人民自相残杀吗?

《勒热夫》既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战争电影,又是一部带有深刻主旨寓意的政论性作品。影片正面展示的是勒热夫战役中的一场小规模拉锯战,影片背后真实的勒热夫战役则是由无数场这样的拉锯战组成的,而围绕这场战役、围绕苏联卫国战争、围绕苏联时代的无数研究和讨论,宏大历史与解构宏大历史、历史虚无主义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之间的一场场较量,则一直延续至今,并且还会一直持续下去。看完这部电影,如同围观了一场典型的关于历史问题的网络论战:先是一篇正面叙述某历史事件的材料被发布到某个网络平台上,受到不少网友点赞;接着历史虚无主义出来“带节奏”,指责那些“官方”历史都是虚构的,然后发表一堆黑材料说这才是“历史真相”;然后又有其他网友给出更多经过考证的材料揭露那些所谓“历史真相”其实也经不起推敲;最后,辩论双方无法再挖掘出更多实质性材料以否定对方,而围观这场辩论的“沉默的大多数”网友则确立了对于这段具体历史的复杂性与朴素性的认知,他们的思想经受了锻炼、变得更善于辩证思考而不易陷入任何一种“历史迷思”,因而,他们不再是历史虚无主义“病毒”的“易感人群”。

影片在部分人物的设计上特别容易使受众产生代入感:青年学生兵的形象实际上代表了网络上所谓的“小粉红”群体,这个人群的特点是涉世未深,没有被“社会毒打”过,更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他们往往既具有很高的爱国热情,同时又很容易发生动摇……在影片中,青年学生兵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对战争的浪漫想象瞒报年龄参军来到前线,但残酷的战斗使他深受震撼,NKVD工作人员对待苏军一线指战员的粗暴和德军宣传攻势中的“人道主义”许诺使他一度对参加这场战争保卫苏维埃祖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直到他在教堂地下室亲眼目睹了被德军集体屠杀的全村村民遗体,他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要去打仗、为什么要去保卫祖国。而连长的人物塑造则精准的代表了网络上的那类强调独立思考的“理客中”网民。在影片中,连长战前是一座矿山的总工程师,他身上具有那种“理科生”特有的冷静与理性,他对于上级的命令并不盲从,对形势也有着自己的判断。他身上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性,并且以担当精神支持这种独立性。他对于上级的一些作战命令口头表示质疑,对NKVD军官发出警告,在获悉德军将会炮击连队阵地后,很有担当的下令连队主动后撤。他对于政治也保持着距离,甚至一直没有入党。他的性格特点与他的搭档—对上级唯唯诺诺的连队指导员形成了鲜明反差。应该说在整部影片中,连长的形象都是比较正面的,他也是最容易让观众以“第一人称代入”的一个人物。观众在观影的大部分过程中会以连长之是非为是非,直到影片快要结束时才发现—连长错了:营长在密室中告诉连长,我们营的任务其实是吸引德军的兵力,以掩护集团军在其他方向上发起作战行动。因此连长之前以战术视角对作战行动的质疑在战役层面上并不能成立。影片前半段在调动观众情绪上非常成功,很好的“带了一波节奏”,而观众在观影前半段情绪愈激动,在观影后半段就会反思愈深刻。这部影片无疑在警示现实中的人们,自我感觉上的“冷静客观”与真正的客观现实之间往往是有距离的。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和圈层文化正在把人们包裹进一个个“同温层信息茧房”的当下,我们获得的那些经过过滤的信息,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起真正独立、理性、客观的判断?

在中文网络上,对《勒热夫》的批评声音聚焦于两方面:一是认为该片真实性不够,二是认为该片“黑苏”。

认为《勒热夫》缺乏真实性的论者提出:在压抑的斯大林时代,尤其是在残酷的战争前线,基层官兵怎么可能那么“放肆”地谈论意识形态话题?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政治生态的一种误判。实际上,战争时期恰恰是整个斯大林时代中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一个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国际上,苏联为了建立和维持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与英美结盟,主动缓和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社会主义革命问题被暂时搁置。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共产国际在1943年被解散。另一方面,在国内,苏联政府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去抵抗法西斯德军,不仅停止了大清洗,甚至恢复了宗教的合法性。特别是,战时军队的内部成分和战前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战前的苏军不仅像所有军队那样对成员进行政审以及教育培训,而且经过残酷的大清洗,政治问题是非常敏感和禁忌的。但到了战时,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使苏军需要迅速、大量的补充兵员,前线对人员的巨大需求导致政治机关并不能按照常规去认真审查每一个被征召入伍的士兵的背景,而是只能先把人招进来再慢慢审查,这才有了青年学生隐瞒年龄入伍,以及盗窃团伙头目伪造身份入伍,并抱怨即使他在前线出生入死,苏联政府依然没有停止对他的背景的审查。而对于一群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各不相同的被征召到前线面临生死考验的人来说,探讨意识形态话题并不是那么不可理解。

认为该片“黑苏”的论者的主要论点则是:该片通过刻画营长和连长、NKVD军官和基层官兵之间的对立,来渲染苏维埃政权和苏联人民之间的对立。正如前文在分析片中著名台词“苏维埃政权何时信任过人民”时所指出的,这种理解实际是一种误读。首先,贯穿整部影片的营长和连长之间的对立问题,在影片最后10分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是不同指挥层级之间的分歧:营长的命令是基于战役层级的考量,要求所属分队实施进攻以达到一种“佯动”的效果,目的在于干扰德军对于苏军主攻方向的判断;而连长对营长进攻命令的抵制则是基于一种直接的战术层面的考量,认为以他们的兵力不足以完成夺取居民点的战术任务,并且这样做从战术上看也不值得。这种分歧在根本上依然属于技术层面的分歧,而并不能体现苏维埃政权与人民之间的对立。其次,关于NKVD与前线军人的对立。尽管NKVD人数众多,在战时承担着广泛任务,其中包括一些比较“高端”的如敌后渗透、谍报与反谍报工作等,但是这个系统的基础任务是“肃反”,也就是影片中所展示的那些。对于这类任务,影片本身是持一种客观中立立场的,既没有肯定,也没有激烈批判,而是试图还原历史真实。毕竟对于一线基层连队来说,他们与NKVD打交道的唯一可能场景就是“肃反”这么个令人不快的事情,谍报和渗透这些工作和基层连队是没有关系的。

影片《勒热夫》的主旨或许可以概括为:苏联卫国战争是伟大的—尽管其全部细节不会令所有人满意-但仍然是伟大的。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相统一的,深刻而又巧妙的,生动而又严谨的战争题材电影上乘之作。

 6 ) 不论是哪个政权执政,都不影响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电影#勒热夫战役# :

有人说“这是一部批判性政治电影,和战争无关。”

我可能是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片,觉得很新颖很精彩。

但你说他跟战争无关,我又觉得这个观点太牵强了,从镜头画面来看,这已经比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多很多精彩的镜头画面了,从故事主题的主次层次来讲,最起码也是个“次级层次的战争故事题材电影”,主层次就是“批判性政治题材电影”了。

表面上给观众呈现的是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但是中间又穿插很多其他的冲突,比如指导员和下属们的信任冲突、莫斯科17岁的年轻小伙和他的老乡一个被通缉的“惯偷”之间的冲突、上尉连长和中校团长之间的弹药物资人员支援的冲突、内务人民委员会军官和连长和老兵因为德军传单之间的冲突,以及影片更加强调的,苏维埃政权与人民与士兵之间的信任问题等冲突。。

有一个老兵说得挺好,苏维埃是一个年轻的政权,而俄罗斯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为俄罗斯战斗,我深深地热爱着“她(这个国家)”。

电影中间有多处反转,这些反转是对“内务军官”和“中校团长”的洗白,特别是当“中校团长”说出“要想打败德国法西斯,就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会轻易后退,我们会誓死抵抗”。。看到这段话,再联想前面团长冷漠的质疑下属说“对待私藏德军招降传单的人员为什么不枪毙?”,对待上尉团长为何是要他们在被德军发起进攻后再去支援?然后又说,要是他们被打没了,不就不用支援了吗?。。这是影片中期对待这位中校团长的刻画,而后,又让这位团长说出如此爱国报国的话,我嘴角是上扬的,心里是蔑视还觉得挺可笑的,甚至感觉有些恶心。。

正如上尉连长说的,他们都是身处在战斗前线的士兵,能否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都还不知道,而你却要因为一张废纸去质疑甚至是要枪毙他们!

影片最后,中校团长让上尉连长进房间,告诉他这是将军的指令,要让敌人认为我方主力在此,好让将军可以成功进军。

原来,这位中校团长也有着一个让他前后难堪、几乎要让自己手下都去送死的任务!

战争的高压之下,对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影响都很大(影片特地给了高压恐惧之下一个士兵茫然失措、哭泣无助的镜头特写),高压之下会有极端指令、战火之下会有无辜亡魂。。每条生命似乎都应该被诊视,但在战争中,生命却如蝼蚁,电影最后,上尉连长带着他的原班人马和新的补充人员,继续走向那个他们刚刚撤离的战场,所有人都默不作声,似乎是认命了、使命使然,又似乎是因为害怕而不出声,只留下连长的一个回头,脸上充斥着疲倦和无奈,或许他想回头再看看他背后的“美好祖国”,好给他充足的动力自我鼓励,然后,再次头也不回的走向“炼狱”。。

个人评分8.6分,在我看来,俄罗斯离苏联时期很近,才二十多年时间,更别提叶利钦的那段执政时期了,所以能有这样的反思电影,很不错!这个感觉跟韩国的一些电影很像。

 短评

鸡鸣狗盗混口粮,政委特勤窝里斗,从劳改营上战场的工程师坚决不入党,待枪毙的老兵战壕传传教,敌人围剿之夜开场自我批评大会,炮轰之前喝壶小酒,“答应过妈妈要活着回去,看来要挨骂了。”……为保大局的送死之战,开场惊艳,越往后狗血流俗处越多,但确实比西方主流战争片要来得纠结残酷

9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近几年看过的俄罗斯二战片最差的一部。火爆的战斗场面全在预告片,2个小时的战争题材电影,只有开头十几分钟和最后半个小时有战斗情节,中间全是一群大老爷们在村庄内打嘴仗,虽然无字幕不知道具体对话内容,但是如此失衡的情节安排已经让人昏昏欲睡了,而且又毫无悬念地安排了一个NKVD的蓝帽子来充当令人厌恶的反派,这已经是近几年俄罗斯二战片必不可少的ZZZQ了~作为配合勒热夫纪念馆落成和纪念鲜为人知的勒热夫绞肉机的片子,和前年的列宁格勒一样,套了这么大标题,拍出来的格局却与之完全不匹配,你把这个剧情套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也毫不为过,因为完全没有跟勒热夫战役强关联的高辨识度的元素。拖曳负伤战友结果被敌人炮火炸得只剩残体的桥段最早见于拯救大兵,结果毛子2020年了还在套用,俄罗斯战争电影产业道阻且长

11分钟前
  • ReAdY?
  • 较差

拍出了战争的残酷,而且电影中段又展现了政治矛盾和意识形态的矛盾,还有个人的矛盾,当然最后都是要为了祖国赴死

15分钟前
  • 还行

看得早不如看得巧,拍得比捌佰像样子多了。

16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真实反映战争的残酷,政工人员和NVKD的荒唐可笑。黨的第一要務不是抵抗外敵,也不是保衛人民,而是抱住統治權。

18分钟前
  • 无机客
  • 推荐

上影节day2啥也别说了,看战争片不可能有脑子的2

19分钟前
  • Himizu
  • 力荐

影2051:开场的场面几个人物特写不错。不过整体感觉没有《潘菲洛夫28勇士》好看。更没有拍出这场战役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可以看纪录片补充苏联在大比率死伤下的战略胜利。

24分钟前
  • Timing
  • 还行

没有女性角色的电影。以小见大,战争中的人民内部矛盾 要命啊~!!!!!本片所有收益会捐给老兵协会......我又欠下了一张电影票......

29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力荐

毛子的战争片,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

31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五星推荐,有血有肉有深度的思考,整体个人矛盾与撕扯描绘的很到位。虽然苏维埃政权从来没有相信过人民,但一个个战士依然为了祖国慷慨赴死。什么大局,什么伟大,什么胜利,他们的最大心愿只是能再抱一抱自己的妈妈,因为他们答应过,恐怕要挨骂了。

32分钟前
  • 木偶
  • 力荐

角色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多元:从党员到非党员,从司令官到普通士兵,从思想工作员到素卡,从信仰者到多民族士兵(如乌克兰族),摆脱了一般士兵的刻板化描写。

36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6.5分,关于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时代脱节,蓝帽圈形象塑造到心态的转变都过于牵强,此时苏军的清洗早已完成,当权的后浪可能军事修养不行,但是忠诚没什么问题。至于士兵关于意识形态的讨论,完全是用今天的思维模式还原历史。高压和洗脑之后,士兵要不倒下,要不向前。不要说当年内务部督战的前线,今天大家在豆瓣讨论一下试试。

41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还行

开头10分钟的攻坚战拍得很不错,将战场的惨烈赤裸裸的展现,尸横遍野,惨绝人寰;但是打完之后的剧情走向却迷失了,改成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最后连长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依旧率队慷慨赴死,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巨大牺牲之上的,朱可夫虽为名将,但并不是个好的战术家。

44分钟前
  • Ishi.WB
  • 还行

“苏联才几年,俄罗斯有一千年”,震耳发聩。不管多紧要的时刻,都会有人把搜德军劝降传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呵呵

45分钟前
  • thisismelmao🌈
  • 推荐

主题了无新意,一个连队作为代价被献祭,很像《热雪》。相比和德国人的战斗来,新兵和老兵、蓝帽圈和一线士兵的冲突,成了主要矛盾,小规模战壕和巷战场面的血腥动作场面看似写实,但也有类似《T34》和《潘菲洛夫》中那种主角光环加持,所谓拔高的企图,角色内在做不到,就用外部夸张的动作来完成。

49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开场的战争场面做得很不错,影片后段艺术手法用了略多了些,各种各样的挖掘人性,倒也是把几乎每个士兵的性格都勾勒出来了。 德军被弱化了太多了些...苏军士兵各种开挂... 4.5星推荐

53分钟前
  • bugz
  • 力荐

#SIFF23#可圈可点之作。结构上类似于2013版《斯大林格勒》,通过一个连级战术分队在不到24小时里的作战行动来侧面反映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而不是《解放》那种类型的战争史诗。在战争场景刻画上,并不输近年来的一系列俄罗斯战争大片,但和《28勇士》、《T-34》这些侧重还原战术细节的军教片类型作品不同,这部电影的突出特点在于人物塑造、人物关系设置,及其背后所传递的主旨上。可以说是近年来革命战争题材创作中人物去脸谱化的一次主动而系统化的尝试,又是后历史虚无主义语境下重建历史叙事的一次有益探索。虽然影片也有一些瑕疵,例如没有交代陷入敌后的苏军年轻士兵如何能听懂德军指挥官使用德语下达的口令。但是瑕不掩瑜。非常值得做一篇长评。

56分钟前
  • 705K
  • 力荐

7分。二战期间最被忽视的战役——号称“勒热夫绞肉机”的战役——重要程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场战役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一直被忽视,苏联红军损失异常惨重。一年多的时间,红军死伤150多万人,由于装备不行和后勤跟不上,红军死伤人数是德军的4倍多。非常惨烈。电影选取了战役中小小的一仗,以小见大,展示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导演的意图不仅于此,还有其他想表达的东西。比如部队某些官员对前线战士不信任,但是战士们却英勇无畏。大敌当前,红军这边却在内讧。战士们被怀疑被责罚,却依然选择舍弃生命去战斗。非常感人。

60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7.5分;人性,好!东正教,好!苏维埃,不好!我们俄罗斯民族实在是太伟大了!场景、细节、横移和俯瞰镜头、气氛渲染、人性刻画、BGM等各个方面都是很出色的水平,结尾还和开头组成了循环结构;前期新兵的战斗真实而惨烈,战争的间隙是满地创伤,火光和教堂的美感也不逊于1917;主要的问题在于意识形态的切割,极度影响了整片的节奏与内核,比照《布列斯特要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狙击手》自然是大大落了下乘——回归帝国本位,把民族主义和东正教信仰(片中反复出现教堂十字架和俄罗斯本土圣人圣谢尔盖)从红色历史中摘得干干净净,并一同战胜了邪恶的苏德,是一种精妙并阉割了历史的手法,看来我大俄自有圣母保佑

1小时前
  • PSG粉保护协会
  • 推荐

三星:二战东线战场上的雪白血红,被遗忘绞肉战场的记忆唤醒,“不惜一切代价”这几个字的现实诠释。影片完成度还行,局部激烈的争夺战难以映射整体战役15个月惨烈与残酷的全貌;苏军基层将士的群像塑造鲜活生动,很多细节都印象很深,尤其难忘无名战士沾满血迹的手上那枚红五星徽章...

1小时前
  • 罗西基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