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与钻石

战争片波兰1958

主演: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夏娃·克尔齐塞夫斯卡,瓦克劳·扎斯特泽金斯基,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博古米尔·科别拉,扬·切切尔斯基,Stanislaw,Milski,Artur,Mlodnicki,Halina,Kwiatkowska,Ignacy,Machowski,Zbigniew,Skowronski,芭尔芭拉·克拉夫托夫娜,Aleksander,Sewruk,索菲娅·切尔文斯卡,Wiktor,Grotowicz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播放地址

 剧照

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2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3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4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5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6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3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4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5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6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7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8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19灰烬与钻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49

详细剧情

马切克是一个右翼组织的杀手,他奉命要杀死波兰的党组书记,可是在他居住的旅店,他邂逅了漂亮的女服务员,并且爱上了她,在这种炙热的爱情火焰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任务的合理性。虽然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在逃跑过程中还是被警方击毙

 长篇影评

 1 ) 贯穿于想象的共同体中的白马意象

1.1945年德国战败,驱逐外侮的波兰社会却并未迎来真正的和平。不同派系、官僚之间的仇杀不时出现……本片获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是波兰电影学派的领军人物安杰依·瓦伊达(Andrzej Wajda)战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2.影片中多次借用画框中的画框构图来模拟电影放映机制使观众与影片中人物的视点相重合,由此更加深了认同感。比如在影片开头就直接出现了群众观影的场景,电影中正在放映的影片通过意识形态宣传来控制人们的政治思想,但是群众中的主人公是另有安排的,更加突出了他们的对立态势。在影片末尾处,人们狂欢结束,摄影机固定在远景的位置,大厅的门框自动构成了一重遮挡或者说舞台装置,一对对跳完舞的人们呆滞地经过镜头前,转而向充满强光的另一房间走去。这是一个极度写意的场景,人们突然沉默着有序地走向光亮处似乎像是在走向天堂,迎来上帝对他们的救赎。

3.影片中使用了两次“白马”的意象,我认为它寓意着对纯真美好感情的召唤以及人性的回归。第一次是出现在马契克陷入爱河,想要逃避战斗任务的转变之后,那匹似乎处于非现实情境中的白马象征着马契克心中对于杀戮的反思和对于人性的追寻出现了。第二次出现是在秘书发酒疯毁掉了晚宴现场,然后被驱赶进地下室,而此时他冲撞开房门,白马再一次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它也许象征着一种解放,秘书终于丢掉平日的伪装,彻底释放内心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以及承认自己的野心,这正是一种回归自然和本性的状态。在《八佰》中,管虎导演同样在战争片中使用了白马这个意象,它不仅代表着希望,还寄寓着对于纯真和自然的美好期待。影片中人们热血地为了所谓“民族”去战斗,借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论,他认为民族是一种想像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像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结尾处酒店安保摇晃的那面旗帜其实也是完成了主体性的树立,人们团结起来去建立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这个政治共同体是排他的,也因此才能够建立起缺席的主权。

 2 ) 燃烧出一堆堆灰烬,呈现出点点钻石光辉

【3星】 1、本片片名的来源,点题,呼应题目 (吧台女)一块碑:那么,你就如一把燃烧的火把,那些烧落下的一片片灰烬落在你身边。火焰,你不知道到底火焰带来的是自由还是死亡,耗尽你所有最珍贵的东西,只残留下了灰烬和喧嚣。随机陷入了空旷…… (眼镜借火男)是诺维写的。 或者是那些灰烬,掌握着像星星✨一般的钻石的辉煌。那颗永恒不变的晨星。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男主是个青年,想好好读书,不过因为热血想要改变世界,改变社会,加入了反抗组织,得到一个任务去刺杀一个市长。最后在市长走路🚶的时候杀了市长,旁边的烟花也起来了,那烟花倒映在路上的水凼凼里,旁边就是死去的市长。第2天人们依旧如故,唱歌、跳舞💃、喝酒、吃饭,一切好像丝毫没有变化。 4、要想唤醒一群人真难,鲁迅确实牛

 3 ) QUOTES

Krystyna: Look. An old crypt. An inscription. "So often are you as a blazing torch with flames of burning hemp falling about you flaming, you know not if the flames bring freedom or death, consuming all that you most cherish. Will only ashes remain, and chaos whirling into the void." The letters are blurred. I can't read it.

Maciek Chelmicki: It's by Norwid. "Or will the ashes hold the glory of a starlike diamond, the Morning Star of everlasting triumph."

Krystyna: That's beautiful. "Or will the ashes hold the glory of a starlike diamond..." And what are we?

Maciek Chelmicki: You - are definitely a diamond.

 4 ) 波兰学派与新浪潮

解冻的窗口期,华达通过视角的确定输出了不那么扑面袭来的民族主义内涵(本片从反苏抵抗游击队地下组织的视角讲述)再观华达50年代中期祖国三部曲,此片对于波兹南时间前夕波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分离潜流的表述最为明确得体,除却哥穆尔卡的支持,洛兹学院小团体的抱负也是这一是期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代表了一种与莫斯科分道扬镳的美学观念和对蒙太奇学派技巧的超克,塔氏对此片主角身死一幕如是评价“红与白,那是波兰国旗的象征,但与其说这是电影的形象,不如说是文学的形象。”五十年代中期波兰学派显出的“私人气质”很大程度上与莫斯科学派的工业型创作是不同的。即便在此后一段时期塔可夫斯基、康查洛夫斯基等导演也转件完成了更为鲜明的作者化过度,但在整个50年代,苏联创作显然是卡拉托佐夫和秋赫莱依式的。而这种模式和波兰同一时期逐渐崭露头角的青年电影人们的创作习气是大有不同的。

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标注出了波兰学派尝试的伟大之处——一个新的文学姿态,介于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之间;也可以说,一种电影的运动模式,《灰烬与钻石》中那段垂死的奔逃与《精疲力竭》中的贝尔蒙多是多么的相似(即便新浪潮那样形式化的死亡场景可能更多来自于好莱坞的华许和福勒)大面积的对白铺陈和信马由缰的散漫运镜似乎可以为纪念之后法国的影片们作证——甚至波兰斯基本人亲自赴法参与那场电影浪潮。除了与拉乌·库塔的“无线运动”式不同的对于画面构图的精确追求,我们几乎可以在50年代中前期波兰学派的创造种看到完全的“新浪潮”性(此处新浪潮并不指50年代末在法国的电影运动,而是相较古典好莱坞模式而言的抽象性概扩)

或许,若没有尼基塔的强力弹压,或约瑟夫故去后的“小阳春”能更长一些,我们便能看到与今天电影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历程和解释。

 5 ) 再见,祖国

    人们常将这一百年来的电影风格简单地归于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以此推断,对电影的作者—导演们的美学诉求也可以划分为“为电影而电影”和“为社会而电影”,前者有意中断与观众的联系而后者却自觉承担起为民众代言的历史使命。两者在不同的国家所占的地位也不同,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创作中民族与国家的概念一直占据主导,更别提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创作者是否还有自说自话的“闲情逸致”。波兰,从这个民族诞生那一天起就伴随着苦难和压迫,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无不对民族的危难有着深刻的洞察,无不对国家的命运抱有敏锐的关注。瓦依达无疑属于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从五十年代的区别于政府官方电影的“第二类电影”到六十年代的一系列传统和非现实题材电影再到七十年代的“道德焦虑电影”直至前年的《卡延惨案》直面自己也是这个民族内心深层不忍触及的历史伤痛,瓦依达的电影历程见证了“波兰学派”的发轫、成长与壮大。让我们沿着这条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逆流而上来到1958年去重温瓦依达的不朽名作《灰烬与钻石》,再一次去体会那来自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颤动。

战争与和平

    电影将镜头对准了战争胜利(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日到第二天早上这不到24小时的时间段,但这一时间短却清晰的划分出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战争与和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电影开始呈现给我们的却不是和平,而是一场光天化日下的暗杀行动。马奇克与昂吉干净利落地结果了两个人的性命,更讽刺的是他们不久后得知他们杀错了人,那两人不是共产党的主席只是两个水泥厂的工人。电影开篇非常精彩,十字架、小女孩、被暗杀者身体着火等隐喻不说,光是两位主角的亮相不仅精炼地交代出人物性格,也有隐喻作用:昂吉告诉马奇克目标来了时马奇克正悠闲地躺在草坪上,当他一听到同伴的声音立马起身拿起了枪。如果说在草坪上休息的马奇克给观众带来的是和平的意境,那么突然拿起枪的马奇克又把观众带入到战争的阴影中。和平的时间在这特殊的一天中竟然如此短暂,新波兰会伴随着黎明的曙光如约而至吗?马奇克会带领我们经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在那里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阴谋与爱情将会彼此纠结,一个民族要做出关乎命运的抉择。
    影片的主体部分是在一个小旅馆中展开的。瓦依达让暗杀组织、共产党主席、民主人士、上层贵族、下层百姓形形色色各色人等聚集于此,在这个经历了漫长黑暗之后迎接光明的夜晚。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历史现实、民族意识、个人意识之间会交替产生出各种矛盾。不同政治道路的选择、多种政治理念的交锋,但历史与未来的不确定让这一切显得如此滑稽,人能把握的只有当下。与人们期望的和平相比,从一场战争到另一场战争才是更加确定的可能。所有人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面前只能去充当理想主义的牺牲品,为了一个新波兰,为了重获来之不易的自由(波兰在1918年才刚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治),马奇克在理想与现实、顺从与反抗间挣扎着。
    电影至少3次在背景中出现斯大林的画像,它们或倾斜或倒放这是哥穆尔卡“非斯大林化”时代的完美注脚,同时暗含着危机的到来。

儿子与父亲

    马奇克与他要暗杀的共产党主席舒卡茨之间戏剧张力是这部电影最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电影开头的误杀暗示了一种宿命,之后他们来到同一家酒店加深了这种宿命感,仅有的三次见面最终成全了这种宿命。舒卡茨被刻画成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从外貌上、行动上。他刚刚回国就询问自己儿子的情况,可他已故妻子的姐姐(一位反共主义者)却告诉他孩子失踪了。从这些场景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共产党主席而是一位有一个17岁儿子的父亲。与马奇克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见面都是他向马奇克借火点烟的情节,两个雷同的情节暗示着完全不同的主题。第一次是暗杀者与被暗杀者,第二次是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舒卡茨代表了一种新秩序,马奇克象征过去)。第一次是马奇克与昂吉在一起,第二次是与克里斯蒂娜在一起。前一次他还处于一种混沌之中,后一次他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但当他还来不及选择时,他就必须要与舒卡茨再一次面对面,这一次将改变一切。
    有意思的是舒卡茨的儿子17岁,马奇克住在17号房。舒卡茨的儿子与马奇克有着相同的政治立场。舒卡茨的儿子被捕,舒卡茨在去见儿子的途中被马奇克暗杀。暗杀过程也有暗示:马奇克先快步超过了舒卡茨,他成为舒卡茨的前进的终点(本来是他儿子的),马奇克突然回头开了枪,这次与刚开始的情景不一样,(前一次被杀者中弹后是往后倒的,而这一次却是往前)舒卡茨倒在了马奇克的怀中。这个镜头中舒卡茨“父亲”的角色与马奇克“儿子”的角色建立了一种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剧中人无法察觉,而观众却感受强烈。可以说在这里瓦依达完成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寓言,杀死父亲,取代父亲的地位。马奇克像极了那个将一次复仇演变为对人生终极意义探求的丹麦王子,他用一次暗杀为自己的理想主义殉道。舒卡茨投射出马奇克敌人与父亲的双重镜像,他完成了一次痛苦的自我诠释。这个场景中突然出现的绚烂烟火为暗杀画上了“华丽”的句号。夜空中肆意绽放的烟火那么美丽,夜色中马奇克与倒在他身上的那具尸体那么孤独。国家的节日变成了个人的忌日,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个人的地位如此渺小。那转瞬即逝的烟火还揭示出世俗事物不可避免的瞬间性,马奇克在漫天的烟火中逃走,谁敢说,下一次倒在地上的不会是他吗?

生存与死亡

    马奇克是一个旧时代的幸存者,他随身携带的那个杯子、几乎不曾摘下过的太阳镜成为了他联系过去的、追溯历史的物品。当他告诉克里斯蒂娜不摘掉眼镜是因为华沙起义的缘故时(瓦依达上一部作品《下水道》就是描述华沙起义中的一个悲惨故事)我们就知道了他还没准备好和自己的过去说再见。马奇克还生活在那个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他毕竟不是齐格洛夫斯基那样的机会主义者,他是一个早已被死亡所感染的孤独灵魂,他承担了一个民族的痛苦与不幸,他在寻找,寻找认同,寻找在新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人们常常将马奇克称为一个典型的“反英雄”,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反英雄”。“反英雄”的概念来源于法国新浪潮,刻画主人公时有意“躲避崇高”,好莱坞之后将其发扬光大。马奇克不是“反英雄”的重要原因是他并不与现实、社会保持距离,他没有“旁观者清”的资本,相反他被困与现实之中,被时代左右。他不是“独善其身”的存在主义者,而是“兼济天下”的理想主义战士。基于这点,马奇克不是一个“反英雄”,而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瓦依达在塑造人物时并没有刻意设置任何的道德界限,不管是马奇克还是舒卡茨他们都是崇高的,他们身上都带有过去的痕迹,他们不怕为政治献身。
    影片结尾又是一个传奇。马奇克告别克里斯蒂娜后无意间看到昂吉殴打齐格洛夫斯基时一列火车正从他身后驶过,远去的火车象征着马奇克已经无路可走了。(现实是齐布尔斯基本人也是在赶火车时发生意外死亡的)当他被警察打伤,那块白布上鲜红的血印成为了波兰国旗的最佳诠释,烈士用鲜血换来了新波兰。马奇克的死留给观众的是一个大大的悖论,一个为自由新波兰奋斗的人却没有选择的自由,他不得不去杀人,他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利。自由是一个三元概念,自由的主体、过程中的干预与障碍以及最后的目标。马奇克在为自由奋斗,但他克服了干预与障碍之后(德国人与舒卡茨)却发现那个原本清晰的目标模糊了,不见了。对于马奇克如此,对与整个波兰又何尝不是这样?没有目标的国家是可怕的,也注定没有出路。电影中瓦依达通过旅馆狭长的楼梯、垃圾桶、棺材以至于舒卡茨儿子看到的飞蛾扑火等意象暗指死亡,这个人、这个国家等待着被救赎。

灰烬与钻石

    灰烬与钻石两种截然相反的物象,我们可以在电影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看到这种对立。
    宏观上来看,电影中有三处具有明显喜剧色彩的段落,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钻石”。分别是老编辑与齐格洛夫斯基在吧台时的对话;马奇克与克里斯蒂娜在房间里约会是马奇克找之前不小心掉落的子弹;马奇克在一个小教堂里帮克里斯蒂娜修理破了的鞋跟。但我们很快发现这个带有喜剧色彩的场景很快过渡成为了“灰烬”式的悲剧。齐格洛夫斯基之后在宴会中失控;马奇克回忆起痛苦的过去;在教堂里看到他误杀的那两个水泥厂工人。
    微观上,烟火与尸体,紫罗兰与垃圾桶••••••当克里斯蒂娜读出洛尔维特的诗句:“永恒的胜利时刻在灰烬的深处闪烁着光芒,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她是马奇克的钻石,最后马奇克倒在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厂上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一个场景是早上克里斯蒂娜打开了一扇小窗户,全新一天的阳光铺洒进来,尽管只是照亮了屋子中的很小一部分,但这毕竟是希望、是未来,马奇克只是匆匆来告别然后背对阳光离开。她们的爱情终成了一夜情,那点点微光终究照不进马奇克阴暗的内心世界。但我们又看到老搬运工将置于黑暗墙角的波兰国旗展开,拿着旗帜走向屋外去迎接一个新波兰的诞生。屋内的庆祝才刚刚开始,人们面无表情的跳舞,克里斯蒂娜也被人拉入黑暗的舞池中,国家的未来仍然黑暗而不清晰,民族的自由仍然遥不可及。
    伴随者奥金斯基的《再见,祖国》人们翩翩起舞。
    再见,马奇克;再见,齐布尔斯基
    再见,祖国,再见,波兰

 6 ) 有关墨镜的叙述

墨镜的欺骗性和单面脸的伪装性把马契克和安杰伊分化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本身拥有双眼的马契克无论是执行刺杀任务还是平常如待在酒店休息都会带着墨镜,眼神是心灵的延伸,马契克伪装了本我,向他人展示了一个尽忠职守能力超群的“刺客”他我,角色和观众无法也不需要从伪装的他处得到真实属于马契克自己的东西,安杰伊只需要马契克能够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就行了,祖国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中,马契克将本我深深埋在心底,但是如今祖国获得了解放,误杀了两个无辜的工人又作为引子,马契克以道德之名将内心的本我复苏,但那如今已然面目全非的爱国主义却任然在搅动着他的心灵,促使与祖伊卡相遇在那个烟花灿烂的夜晚。 但是,克里斯蒂娜弥补了墨镜先生人性另一面的缺失,在相互颂读着笔画上的诗歌时,深藏于墨镜下的那双纯真的眼神第一次清晰的浮现——这是一次精神分裂。 垃圾场上的马契克,是被祖国抛弃的墨镜先生,也是伪装面具破碎的马契克,伤心欲绝的他犹如和垃圾成为一体,被世间遗忘。 安杰伊的叙述则更为直接与悲剧,在其他文本的叙述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阴阳脸”似的符号,然而安杰伊确实直接被切除了另一半,因此其冷静几乎冷酷的战士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书写。人总是复杂的,精彩的一生也总是由于心的复杂而做出许许多多错误的选择组成,但安杰伊抛弃了那份复杂,也丢弃了矛盾,但他同时也抱有一腔爱国热血,决不允许自己身边有“叛国者”,这不是一个无情的机器,但他埋藏了属于自己人生的丝丝温情,却是形成别样悲剧的始作俑者。

 7 ) 更多

影片有几处让人印象深刻,开头错杀人时倒过来撞开教堂门死在基督面前的镜头,还有主角和酒吧女半夜在废墟逛,念着灰烬与钻石的诗歌,倒挂耶稣在镜头前面嘎嘎作响,他很迷惑,最终直接进入他误杀二人停尸房。大家都爱国,唱着爱国歌曲,可战后还要这么自相残杀。杀人后的烟花,在火车前的愣住和逃跑,肖邦歌曲的一起演唱跳舞。杀了shizuka之后,主角却马上抱住他,这种矛盾很矛盾。最终主角先是把鲜血染上了他躲的白布后面,仿佛波兰国旗,然后在荒野上乱跑最后蜷缩着死去,讽刺而无意义的死,死在政治中。

 短评

波蘭JAMES DEAN?我暈!

6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重看#4.5;不惟三部曲里艺术成就最高,且与前作呼应;“战胜”后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国破山河恨别惊心,灰烬废墟之上如晨星闪烁的钻石清辉,寄寓微茫希望的爱情之光(姑娘开了美如画的窗,天光直贯天顶澄明);突现的白马,璀璨的烟火,群鸟的悲鸣,踉跄如《筋疲力尽》的结尾。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第一部瓦伊达。伏特加杯中火焰,倒悬的耶稣前景,吻别后的白马,枪响倒地升起的烟花。

12分钟前
  • 应许
  • 力荐

9.2/10。①反抗组织刺客马契克和一同伴刺杀工人党新的地区书记斯祖卡的多线交叉凶杀案,主要聚焦于刺客、书记、民主人士、百姓等同在宾馆的24小时内的各种暗流汹涌和最终爆发。②二战结束却又被苏联掌控,波兰不知去向何方,因此情节上弥漫着对这种同胞自相残杀感到迷茫的氛围,不管是文本上近乎俄狄浦斯的凶杀(如:斯祖卡逃走的儿子是反抗组织成员,和马契克年龄相近;马契克和斯祖卡皆品德良好;被凶杀后斯祖卡抱着马契克)还是影像上破败的废墟置景和倒挂的耶稣皆是这种氛围的渲染与体现。③灰烬是糟糕的大环境,钻石是大环境中闪耀的爱情与人性。④暗杀斯祖卡那段前景凶杀后景放烟花的景深镜头甚妙,反衬出了迷茫。⑤高水平的典型黑色电影式低调打光和暗调摄影。⑥作为传统情节剧,叙事节奏较平淡;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和仰角作用不大。

13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这种泛着强烈虚无主义色彩的作品真是心头大好。能读到瓦伊达对波兰现状的失望与前途的悲观。旧时代精英们在破落宅邸里舞蹈,想着如何与共产主义者速求共眠求得半点残羹冷炙,只留下刚刚走出废墟老城下水道的底层年轻人在和平年代流尽鲜血。影片并不因为解冻的大背景以及延续了前两部抵抗组织的视角而有所偏倚,本质来说,杀手与刺杀对象都是为了波兰民族的自由,只不过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这意识形态的分歧却导致了故事中的人们被命运开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玩笑。年轻人只是想拥有爱情,却不幸沦为两个阵营暗战的牺牲品,他的牺牲,他的杀戮,最后都成为了毫无意义的举动。火焰将人们引向自由或死亡,但无论何方,灰烬永远只是被人遗忘的灰烬,而非夺目的钻石。

16分钟前
  • deus
  • 力荐

稍显做作,疲乏说教。相比皱着眉头的瓦依达,更喜欢灵机一动的扎努西。

2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印象最深是丰富的影像层次。酒馆中的暗杀计划,宴会上的灭火器混乱,死在凶手怀里,背后是庆祝波兰解放的烟花绽放。疯疯癫癫的小人物,戴墨镜因过去常在下水道,下水道里倒悬的耶稣,内心斗争时身后的白马,纷飞白床单上的渗血,挣扎着在乌鸦盘旋的无边垃圾场上死去。这个时代无对错,灰烬之下有钻石。

22分钟前
  • 一只麦麦
  • 力荐

4星半,前半部分《游戏规则》后半部分新浪潮,波兰战后的一片倾颓废墟,倒挂的耶稣基督。钻石化为灰烬,糟粕被当成了钻石。苏维埃政权的随之入侵。依然是瓦伊达一贯的主题:被体制异化者的觉醒与毁灭。无论是深焦摄影还是场面调度可见:瓦伊达擅长从美国电影中进行借鉴,但他并不是一个“作者”

27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终章。1.战后的波兰,自相残杀又起,依然充满无尽苦难与迷茫的前途。2.英年早逝的齐布尔斯基获"东方詹姆斯迪恩"美誉,蹒跚穿过原野的死亡之舞呵!3.废墟中倒悬的耶稣,想及[地下]。4.吧台上的杯中火焰,烛照出纠结的内心。5.伴着喜庆的烟花,斯楚卡猝然倒向刺杀者怀中。(8.5/10)

3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了一半,非常佩服瓦氏走钢丝、把握尺度的精准。想起一个笑话:二战结束后一个波兰农村老太看到街上贴着的照片,就说像自己的外甥。别人训斥她:瞎说什么,这是斯大林同志!老太:他是干什么的?答:他赶跑了纳粹。老太急切地问:他能不能把俄国人也赶跑啊?

35分钟前
  • 听候清退旧精魂
  • 推荐

三部曲落了一部没有看,不过按照这个时间顺序讲下来,第三部《灰烬与钻石》这种对战事整体的反思、迎接未知黎明前的彷徨,真是收尾收得太棒了。一部电影有个美得沁人心脾的姑娘是有多重要呢,她就等于最后照进屋子里的那束光

3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叙事节奏小问题在群像人物关系和摄影情境出色表达下渐渐被忽视掉,整部片如同不断收紧的渔网将所有人物对社会变革的恐慌情绪细致地表现出来。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对立面贯穿其中,个人理想在人心谎言面前消逝如灰烬,闪耀出钻石光芒的假象,爱情也好,亲情也罢,最终在权力欲望的争斗中普通个体无力反抗。

40分钟前
  • 蓝笔风
  • 力荐

战争刚结束,斗争才刚开始。任何时候自由和爱情都是奢侈品。另,摄影的确很棒。

44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力荐

瓦伊达第一次转型作品,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转向美国黑色电影与黑帮片;旨在“表达强烈的情感”。剧作集中在24小时中各方政治势力的暗战。问题在于理念先行,又过分强调其中概念化的题旨,前半部很不错的惊悚片气氛在后半部散了架。机位较低,画面结构比较精细。倒挂的耶稣像、白马、欧洲胜利日的烟花

4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瓦伊达比基耶有胸怀,齐布尔斯基像罗大佑,烟花下的一枪是影史的伟大瞬间。晨光里的一支舞,对华沙与那些死去年轻人的追思,所有人都活在历史的创口中,太伤感了。

52分钟前
  • bloom
  • 力荐

犹如火花 从你身体里崩发出来 四散纷飞之时 你也身不由己的燃烧 本想寻觅自由之身 却命定一切拥有变成失去 只剩暴雨和灰烬 然后永坠深渊 昏迷不醒 永远胜利的时刻 在灰烬底部的深处  闪烁着光芒 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55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推荐

8/10。瓦伊达也曾是非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成员,对这个公然反共的主角以魅力难忘的人格塑造暖味肯定了非共产领导的抵抗运动。巴洛克式废墟场景犹如战后波兰人灰烬烧伤的精神迷茫。对暴力和死亡疯狂又华丽的渲染:倒在教堂门口的着火遇害者,点燃酒杯追忆逝去战友,倒挂耶稣像,与烟火形成巨大的悲剧力量。

56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马契克这个角色太有力了,外貌特征和性格互为表里。还不时地表现出17岁应有的幼稚和冲动,实际上完成了斯祖卡儿子的角色

57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用一个人的命运来反衬国家,和后来的同流者很像,演过手稿和一代人英年早逝的齐布尔斯基把那种爱情政治矛盾又复杂的心境用戴墨镜串起了战争三部曲,开头结尾死亡的荒谬误杀与被杀在垃圾场废墟终结。神来之笔的惊喜镜头也很多,点题诗雨中白马倒挂耶稣酒杯火焰,刺杀后胜利的烟花。资料馆瓦伊达回顾展。

60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東歐電影無機力量的又一例,光之陰影直接切割建築也切割人物關係。「沒有人在等你,你為何還要留在這?」「我也不知道。」

1小时前
  • 焚紙樓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