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求生2016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内详

导演:周放生,文禾,李涓,曹晨辉

播放地址

 剧照

绝境求生2016 剧照 NO.1绝境求生2016 剧照 NO.2绝境求生2016 剧照 NO.3
更新时间:2023-07-17 03:50

详细剧情

  《绝境求生》是一部表现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对不同当事人的采访,讲述了地处中国西北戈壁一家企业和一群职工深陷绝境后的命运之变。影片人物交织叠加,情节起伏跌宕,呈现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剖面,剖析了一场在中国转型时代下的生存撞击。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超乎预期的一部纪录电影,讲的国企改制的故事,背景是广袤荒凉的戈壁滩上,对外保持神秘的404厂所在地。关于国企改制的困难和其中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报纸上我们已经看了太多,而经过影片这样真实的呈现,中核钛白这家在市场经营中几近淘汰的上市公司,在破产重整的改制过程中处于利益各方的人物就立体鲜明了起来:我们能看到时代造成的难题和一代人无法选择的命运,看到束手无策的国企股东,看到起初一腔热血后来深陷泥潭的民营企业家,看到打着小算盘想在投机中捞一笔的股票投资者,看到催款无望又指望国家主持公道的供应商,也看到各怀鬼胎不愿离开体制暗中破坏的曾经“铁饭碗”的拥有者们。

各方力量,各种利益,各种算计,纠缠在一起,道不明理不清,反复博弈。

为了国家的崛起,中国曾经最优秀的科工人才意气风发地上了戈壁滩,献了青春献子女,改变的不光是一代人的命运。

想必因为种种因素,这部影片无法面面俱到地反映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要经历的所有阵痛,然而它依旧提供了一个可供解剖的样本,让观众从其中看到历史洪流下个体命运的不由自主,国企改制中的各种艰难和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2 ) 纪录片《绝境求生》观后感——中国钛白粉市场的血雨腥风

一代功臣名与土,都是过去时。如今时代已变迁,与时俱进涌前沿。历史的车轮一直往前行,从不往后退。民生与人性无法同时论评,民生是政治,人性只是道德,在维稳和生存第一的环境里,道德有个底线就行了。

国企不断暴露它落后的一面,市场的风向,产品的质量,员工的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大家的意愿初衷,梦想已不在了。

唯有饭吃,也不能成为其有梦想。物质没有,无有要求。普罗大众的一面,上级重视的一面,不要再多了。

周边资本介入的意愿,上市再抛弃,让负责人跑了中国几十家接盘者,最后之所以拍成了纪录片,因为找对了人,没有成为悲剧。其他的国企,不敢这样乐观。1999年前后的下岗大潮对于我们今天提起来,应该没有什么感觉了。

江苏老板的介入,让自己差点成为悲剧,商人做到这个份上,不管是不是逐利行为,还是让人心生敬畏的。活下去,工业迭代,众人皆笑;国家忧心,改革创新,不断前进。

股市的投机交易,市场还需要这些投机心态,百姓的钱聚集在一起,机构操盘手被当韭菜割,国家资金向血液一样不停的流动着。

社会稳定,体制改革,生活变迁,资本逐利,英雄人物,人性毕露,恰好又想起另一部纪录片《天地玄黄》,自然,宗教,原始人类与动物;无限城市楼宇窗,地铁十字街彷徨,死亡战争人麻木,垃圾堆里刨食粮。

 3 ) 记录:怎么把濒死的国企盘活

很巧,我就是一个出生于国企工厂的孩子,中间父母所在的企业也经历过国企变私企的改革,里面很多情况都眼熟。

这里面钛白厂的工人跟我父母辈的人如出一辙。祖国各地的人才应国家的需要来到了这块荒地,修起了工厂,红火的时候工人的薪资比周围的都高。那时候人人都觉得这个厂子很不错。然后传统厂子效益渐渐不行了,人员四散,剩下的人都是老员工,很难吸收年轻人了。很多部门开始改成了私企,中间涉及到的私企,国企本身,工人之间的利益纠纷是很多的。

传统国企人的特点:

片中工人和我接触到的国企的人真的就很像,一辈子在一个企业做了一个岗位,喜欢安稳,害怕变私企后饭碗不保,不喜欢任何工作上的变动。片中金星钛白的老板李建锋真的勇,投这么多钱大刀阔斧地改,想提升工厂效益,但是开始的时候,很多员工就是已经没有认真工作的精气神了。

 4 ) 绝境求生

《绝境求生》是一部表现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真实故事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对不同当事人的采访,讲述了地处中国西北戈壁一家企业和一群职工深陷绝境后的命运之变。影片人物交织叠加,情节起伏跌宕,呈现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剖面,剖析了一场在中国转型时代下的生存撞击。身份证号码前六位对应为湖南省株洲市。

 5 ) 观后感

从法考鄢梦萱老师讲述破产法的授课中了解到一部影片的信息,当时说到江苏的民营企业老板跑到大西北的戈壁滩上重组国企中核钛白的故事。这个国企是怎么走到破产的边缘,又为什么一个远在千里的民营企业老板却跑过来要重组中核钛白,最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把这个重组方案给通过取得最后的成功。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找到了这部电影。开头电影讲述了中核钛白的背景,他是原先的核一代(都是曾经的清华北大高材生,高级工程师等)在20世纪6、70年代为了祖国的核试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这个荒芜的戈壁滩上。而此刻则是他们的核二代在这里生活,曾经他们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十年,并在2007年上市,但随着09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的经营一日不如一日。大股东信达和中核为了解决这个危机,派出股东代表解决企业危机。最好的方案当然是重组,但之前来了两家企业都没有重组成功。后来在对比50多家钛白粉企业后,找到一家合适的企业福建金星(董事长李建峰)。也正是李建峰的加入才使得中核钛白慢慢转机,当时李建峰带着十几人的团队和2000万现金跑到大西北一年多为了整改企业内部的工作机制,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和供应商的交谈如果企业破产损失更大。职工从起初的不信任他,以为他也像前面两家企业一样过了一年也跑路。如何处理好各大小债权人,职工待遇,投资者,银行的关系成了重组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企业破产只能有40%的清偿率,虽然法院可以强裁,但后来还是通过债权人会议,信达和中核同意再拿出2千万把清偿率提高到70%平衡各方利益终于通过债权人会议,法院通过重组计划。过程中能看得出李建峰的坚强的意念,本来曾以为只要管好企业的运营即可,没想到后来什么事都来找他,血压飙到240眼睛和鼻子喷血的结局,顶着如此大的压力把企业重整成功,员工的想法也有原来的铁饭碗的想法改变成靠自己获得收益,使自己时常处于危机情况。这些都是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当时股东代表看中李建峰的时候也是因为看中他对钛白粉的痴迷,在李建峰老婆的讲述中得知李建峰是一个有着极强事业心的人,所以没有一件事情的成功是轻松得来的,背后都付出了多少为人不知的艰难。当讲述到不能辜负当时核一代付出的所有的青春的时候,负责制定企业重组计划的80岁老人眼里泛出泪光,这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很清楚,一定要安顿他们的后代。看完这部电影感触颇多,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

 6 ) 企业只有在艰难时期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他接收时的企业已经是不堪一击,但是,钛白粉拥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回收性决定它拥有了巨大的市场,加之自身的条件,李建峰决定放手一搏。可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企业只有在艰难的时候问题才会暴露出来,家人的不解,政府的不信任,员工的反对,资金的大量投入,这些巨大的压力使李建峰双眼出血,送进了医院。李建峰如是退出,企业有可能面临破产清算,若是真的破产清算,将会涉及到债权人、企业职工、企业家、政府等多方面人的利益,在各自的利益面前,人性被无情的展示出来。但在共同的利益下,大家相互帮助,企业浴火重生,中核成为了破产重组的成功例子。

 短评

敘事流暢,節奏和採訪特別棒!解說敘事深入淺出,既有宏觀視角,也有具體的人物來支撐,是一部很抓人的記錄國企轉型的主流紀錄片。其實從名字的變化也能看出來影片敘事重心的變化:從「核城裂變」,到「絕境求生」……一聲嘆息。

9分钟前
  • 废物时钟
  • 力荐

去年在中大看的纪录片。本来想写个影评什么的,额...拖延症无果。从各个stakeholder的角度记录了,包括国企的员工,几轮接盘的民企,银行和供应商的债权人,股票持有者,地方政府,信达和中核。核一代的奉献,核二代的生存,救活还是卖壳子,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在所有人都为自己争取的时候、协调让步得到长远的共赢实在是很艰难。符合利益的选择的确无可指摘,愿为社会责任的付出更让人敬佩吧。

13分钟前
  • #dianat#
  • 力荐

中核钛白破产重组的纪录,核心问题是如何设计、实施重组方案?围绕这一问题,看利益相关方如何解决维稳、削减债务避免破产、恢复生产、取得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利益相关:中国信达(大股东)、中核集团(实际控制人)、某民企(接盘人)、地方政府(破产影响维稳)、债权人(银行+中小供货商)。

15分钟前
  • AI Wang
  • 力荐

科普性更高,也不像跟着贝尔去冒险那么做作

17分钟前
  • 野原子弹
  • 较差

来自姑姑推荐。出于学习破产法重整的目的去看的。国企改革的阵痛期还未过去,市场的驱动力才是原生动力。体制稳定性必然带来惰性,而人性弊端引发腐败无可厚非,没有制度约束,内外部监督,迟早被掏空。员工对国企员工身份的认同、骄傲,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下经济下行的状态,国转私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大一部分是大环境原因。说到这,害,我自己还不是畏首畏尾胆小鬼吗,不相信自己是有竞争力的:(李建锋也太感人了,这种人活该有钱。有社会责任心的商人才配叫企业家。以及八十岁的重整专家,年龄不是选择平庸的借口。要更勇敢!敢于换阵容的人生,赛高!

21分钟前
  • 🍃🍂
  • 推荐

大企业破产重整,国企,还是上市公司,还有上千特殊背景的职工。债权人要到政府静坐,大股东怕国有资产流失,小股东炒壳失败要到监管部门告状,地方政府要维稳,职工不干活还搞破坏,私企进来一个跑一个,最后接盘的老板血压240以上眼睛往外直喷血。2019年11月,一位名叫王泽龙的23岁小伙已掏出16亿元,成为钛白粉行业巨头——中核钛白(002145,SZ)的实控人。从身份证看,这位小伙生于1996年,身份证号码前六位对应为湖南省株洲市。这还不算完,钛白粉行业另一个巨头龙蟒佰利(002601,SZ)的股东里,也有一个王泽龙。两个王泽龙是不是同一人呢?李建峰股权置换,终于套现离场。

22分钟前
  • John Galt
  • 力荐

难得一部讲国企改制的片子,遗憾的是情怀太多,干货太少。全片只说了是什么,没讲为什么和怎么办。中核钛白为什么会沦落至此,又是怎样起死回生的,难道全靠李建峰的鸡血?非也。可能很多操作没法细说吧。

27分钟前
  • 叫什么名字好呢
  • 推荐

兰小欢教授说是指 中核钛白 的重组,回头看

32分钟前
  • 推荐

平衡一切是求解的重点

33分钟前
  • Ivan
  • 推荐

真实感很强,而且明显能看出人性的卑劣。当在极端环境中,为了生存,人们的思维会变得狭隘,却又可以理解。人其实是一种很悲哀的动物,如果无法生存,尊严就无从谈起

34分钟前
  • 铃儿响叮当
  • 力荐

客观生动

37分钟前
  • HasselYeung
  • 推荐

破产法推荐纪录片

3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讲述一家甘肃国企重组的故事。在这里,读懂中国。

40分钟前
  • 斯凯迪歪
  • 推荐

矛盾冲突刻画到位(当然很大程度因为故事本身就很精彩),信源比较全面,除了没有信达和404,不过zf想法反映的挺真实。体制不是铁饭碗,对个人来说,视野、技能才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向民企致敬。

45分钟前
  • 逆风的方向
  • 推荐

每年都能看到这一幕:开始拍脑袋决策,接着拍胸脯保证,黄了拍桌子骂娘,问责下来拍大腿痛哭,完事拍屁股走人,这叫“三演五拍”。美国工人靠制度保障不想干活,中国国企工人靠制度漏洞不想干活,民企的干的活不比国企少。

48分钟前
  • 劈柴少年
  • 推荐

课堂上看了一半,故事说的很好,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案例可以吸引人回家看完就很不容易了,尽管在一些细节上应该隐去了不少无法表述的部分导致结尾有点匆忙,但各方利益都很好地表达了,作为剧情来看也不差。

50分钟前
  • 泉 博樹
  • 推荐

很好,李健锋是神人,有事业性,也敢于牺牲,做事稳打稳扎,对待员工,政府,国企的博弈也有自己的方法,是个实践派和实干家,做事难,做企业也难,尤其在国内大环境下,稳定压倒一切,哪一方利益没稳定好,就是动乱,可想而知。

51分钟前
  • 马小驴Mayue
  • 推荐

核城往事

53分钟前
  • 摩西不夜奔
  • 还行

比较客观吧,刻画比较多的是新管理者介入和资产重组两个起死回生的过程。对于国企内的问题描写不多,偏正面。同为体制内的人,何去何从,迷茫。

54分钟前
  • 清斯濯缨
  • 推荐

看完只想感歎三個字:太難了。這個案例近乎完美地牽涉了一切你能想到的利益方,也近乎完美地產生了一切你認為它可能激發的衝突;即便是信達,在鏡頭前也毫不諱言自己那赤裸自利的小算盤。數十年體制的積弊太難釐剔,有人挺身去推,也得有人願意動啊。撇下安逸去戈壁吃風還差點搭上自己半條命的李老闆和提起核二代的安置就熱淚盈眶的重組顧問奶奶確實值得欽佩。查了下新聞,李老闆去年末已將大部分股權協議轉讓,新任實控人似乎更像是個資本玩家,也許過幾年再回頭看,又是一個有趣的續集。

57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