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密特

恐怖片美国2002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凯西·贝茨  霍普·戴维斯  德蒙特·莫罗尼  朱恩·斯奎布  霍华德·海瑟曼  哈里·格罗内尔  兰·卡琉  菲尔·里夫斯  马特·温斯顿  詹姆斯·M.康纳  Steve Heller  Chris Huse  Joe Kunze  安吉拉·兰斯伯瑞  Michael Tolochko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播放地址

 剧照

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2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3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4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5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6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3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4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5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6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7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8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19关于施密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12:05

详细剧情

66岁的施密特先生(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退休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让他颇感无聊。每天依旧7点起床,可是陪伴他的只是无聊的字谜游戏和令人生厌的妻子,施密特需要找点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他打算资助一位坦桑尼亚的孤儿恩度古,并提笔给他写了第一封信。妻子的忽然离世让他的生活显得更加冷清,他曾至开始想念那个乏味的女人,可是就在这时,他在妻子的换衣间里找到妻子和另一个男人的情书。施密特决定独自驾车去旅行,他去了很多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回忆当年感慨良多。在一时冲动亲吻一位有夫之妇之后,他慢慢的原谅了自己的妻子。女儿的婚姻比自己想像的更糟,平庸的丈夫和不可思议的家庭让他对女儿的未来愈加担忧,然而这一切都非他所能改变。旅途中他从未停止给恩度古写信,在信里,施密特详尽的描述着自己的生活和困惑。当施密特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回到家时意外的收到恩...

 长篇影评

 1 ) 关于施密特

呆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内,等着时针迈过五点。
66岁。
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侵占了事业,老婆子死掉后发现她偷过汉,女儿嫁了个窝囊废,胸部下垂的大妈在按摩浴池里把手伸向我裤裆;我一个人吃着快过期的面包,写信给远在千里的养女骂身边的一切;
我出走,世界还是一团糟。
向来以阴森霸气著称的积尼高逊,举手投足都是老人的味,颤巍、可爱、不知所措,满身的孤独,去迎接退休后充满尴尬的世界。
用“过日子”做主题的电影,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说沉闷,《关于施密特》一片,把岁月带给一个人的影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
并且还是戏谑的方式。这样一来,少了点沉重,但人物的孤独感就显得更大、更深。电影前40分钟是积尼高逊的独角戏,各种细节把握得极其精准:都说人老了就像小孩,华伦老先生向女儿唠叨要吃什么样的面包,把女儿惹不高兴了,又小心翼翼装着无辜的样子赔罪;机场里,步伐蹒跚的他跟在女儿身后欲言又止;镜子前,他把妻子的面霜涂满皱褶的脸;一转身,又像个闹脾气的孩子,把老伴的遗物通通扫掉;一件长风衣邋遢地披在身上,风衣带松垮地围起睡衣里的大肚子;跟踪奸夫,花白的头躲在车里紧张地望,那眼神,没有任何积尼高逊典型的诡异阴险,只属于一个老人:愤怒、悲凉、无奈。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可以提名学院十二次。
这样的老人,生活中屡见不鲜。年轻时有过江山,岁月不待人了,心里充满对年轻一辈的不屑;无法脱离工作,但脸上依旧保持大方得体的微笑。夫妻之情名不副实,子女长硬了翅膀急急飞走。
然后呢,就是无法静止的孤独和空虚,还有一间空荡荡的大房子。Roberta的出现是冬日里过酸的一碗甜汤。风骚的大屁股里是满满的自信,松弛的肌肉上是善意的关怀,即使尴尬,但她仍然是华伦先生心里温暖的一笔。

最可怕的是,有了一颗投入生活的心,但生命已所剩无几。
谁知道呢,或者到我们都66岁了,才发现这不是可怕,恰恰是希望的开始。

岁月并不完全静好。

 2 ) 希望你开心呐

故事就是从施密特退休领养开始的,也是到了收到回信结束的。期间,斯密特来了场忘掉丧妻之痛的旅行。 他在他的欢送会上,踌躇着,自己逃了出来,喝了点酒呢。与这个对应的是女儿婚礼,同样是身不由己的状态。从施密特开始抱怨妻子的时候,电影有趣的气质就开始出现了。 妻子离开那天,斯密特出去寄信,然后给自己买了冰淇淋。回家时,发现老婆走了。她临死前对丈夫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磨叽,办完事儿,快回家。她也不会问丈夫去干什么了。从那天,他失去了妻子,还没弄明白悲伤?女儿丈夫就已经开始推销他的理财投资了(后来发现是传销),斯密特在忙碌中一直没琢磨明白妻子离开这事儿。 老外也没有太多婚期延迟的概念。 他把女儿送走,看到了空空的植机廊道,然后慢悠悠地走回家。妻子离开的时候,摆在他眼前的是大把日复一日的时光,和混乱的生活。应该做什么让自己从思念妻子的痛苦里走出来,或者找到不浪费人生的入口呢?可海伦离开似乎就是意义了,想起就会难过,会在麻木中遗忘。 后来,他发现妻子收到的那些情书,发现自己被绿,一下子把他从思念妻子的痛苦里解救不来,他不再难过。负罪感少了很多。某个时刻,那些情书对于斯密特而言,恰如礼物。 他就是带着这种孤独感上路的,甩也甩不掉。 可斯密特坚强又可爱。 斯密特被女儿拒绝了之后,写信骗他的被领养人。我啊,我女儿本来让我提前去,结果被我拒绝了。 之后,那段斯密特被另一个房车女主请去吃饭的桥段很有趣。斯密特带些礼物去别人家串门,串差不多之后,坐下来吃饭,吃完饭之后看家庭相册,坦然真诚。男主人出去买啤酒,只留下斯密特和男主人的妻子在一起。斯密特被女主人看透,她说她看出他的悲伤,孤独,愤怒。斯密特说你可比我那42年的妻子还要了解我。女人就总结说真是个悲伤又悲伤,孤独又孤独的男人啊。可最后,却依照荒诞收场,拥吻被排斥,然后开车离开,沿途隔空向女人的丈夫道别,哈哈哈哈。 他拥抱孤独,感觉被理解了,之后又被一家人推向大海。 打不出去的道歉电话,你可以称之为天意。 人有时太矛盾啦。根本无法表达啊。前一秒还说妻子不了解自己。夜晚,看星星的时候,却思念妻子到不行,希望她原谅自己,此刻流星回答的场景就很妙。 斯密特在那一刻发自内心的问苍穹,妻子啊,选我真的是正确的吗? 公路电影其实可以让人一点点在旅途和时间中和解,在路上,在星空和森林这样的空白的气场里总是蕴藏着再次找回自己的可能性。 对斯密特接下来的路而言,那是种新生。家庭不需要他了,他也不必过分依恋,只需要在感悟出来后,重新上路罢了,发车朝着心中方向开去。 之后,斯密特找到女儿婆婆的时候,感到应接不暇,不知道如何回答。婆婆渴望他同意她说得每一句话。他只能哼哼哈哈过去,特别是对蓝多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的时候,那个骗他投资的不靠谱女婿。可恰恰是那会,斯密特只想找女儿聊会天。他想劝分,可女儿责怪他失职,早早没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却突然出来指手画脚。太晚了,她已经看穿这一切。 接下来,斯密特面对的就是荒诞生活,和生活大海里的身不由己,就像斯密特睡在地那张水床上,不得不睡。谁会真正在乎你睡得是不是一张水床呢?睡着睡不着,这都是一个人的事情吧。 后来,亲家母开始开车了,喂饭让人想到了危情十日,哈哈哈。床尾合的言论,放之四海皆准啊。这老奶奶开车,喂药的操作实在是太搞笑啦。斯密被放倒了。 结婚时,新郎弟弟的表情说明一切,爸爸最后违心地说了谢谢。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不说谎的人说谎。寡言的人说了很多话。永远对自己忠诚的人,不得不违心说话。 后来,这场旅行看似没什么结果,即便是发现了目标方向,甚至努力了,可还是挽回不了女儿结婚。正如斯密特所说,我是个软弱无能的撸射,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作用了。20年或者明天死去,对于我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没有人会记着我。 可这个时候,他收到了被资助孩子的信,他不会写字,可是他希望斯密特先生开心。世界还是美好的,毕竟,这世界上有个陌生人需要世界上另一个平凡的你,你是被需要的啊。 虽然,有丢丢突兀,但其实,这种希望你开心的话。真的会被一击即中啊,我想到了那个对我说让我开心的人。斯密特的缄默,很存在主义。

 3 ) 【转】难得糊涂---关于《关于施密特》的影评


作者:绿杨骄 发表日期:2004-9-2 22:07:00


   杰克.尼克尔森老了。

   一个叫岁月的不速之客爬上了《飞越疯人院》里那张生猛得跋扈的脸,堂而皇之的安营扎寨,大兴土木,把生活的坎坷崎岖都形而下的还原成额上怵目的层峦。

   尼克尔森,当之无愧的“老戏精”。这个拿奖如拾草芥的洛杉矶湖人队球迷,演艺生涯绚烂的令侪辈忌妒,一如他在风流场上的分花拂柳、金戈铁马,战果累累。他自降片酬演出了《关于施密特--心的方向》,差点再捧一座小金人。估计奥斯卡评委也有梁山好汉“劫富济贫”的遗风,或者出于奖掖后进的考虑,尼克尔森、凯奇、刘易斯,这些奥斯卡的老常客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充当绿叶,拱月般托出《钢琴师》的男主角布洛迪,他长着一张难民的面孔,令人望之顿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讨论尼克尔森的演技是件挥霍形容词的无聊事。好比站在泰山脚下感叹它的雄伟,纯属多余。在此,我就不显摆我的马屁功夫了。

   尼克尔森在本片中演的是一个老人,名叫施密特。

   施密特老了。

   空空荡荡的办公室,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办公桌。墙上的挂钟一秒一秒的踱向下班时间,那是施密特光荣退休的时刻。钟声一响,施密特拎包走人。真正意义上的晚年,确切无疑的来到了。

   为工作和家庭奔波忙碌的壮盛年月里,无暇思及“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的大问题,幸福和快乐在生活的压榨下变成丝丝缕缕的碎片,只在忙碌的间隙,随遇而安的得享乐且享乐。

   待到年老力衰,投闲置散,仿佛被社会扔到回收站,不解风情的死神随时可能进行“清空回收站”的操作,彻底删除。被遗弃在人生大道末端的荒径上,年轻时的信条一一模糊,自己伙同社会,把多年辛苦围起的心理保护网扯烂,影影绰绰的尽是无助和愤怒的目光。

   无职一身轻的施密特,面对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似乎还不太适应。不能说施密特天生的劳碌命,只是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可怕,一旦形成,便如蛆附骨。《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可怜的监狱图书管理员,在监狱里小心翼翼低眉顺眼的度过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得自由身,却怀恋起监狱里的“自由”,肉体上的自由却变成精神上的枷锁,最终,为了解除精神上的窒息,老头消灭了自己的肉体。

   命运之神见惯了世间的悖谬,养成了玩恶作剧的坏习惯,施密特不幸成了它捉弄的对象。时不时的下个歹毒的绊马索,摔得施密特仓皇失措。公司里,继任他职务的那个“高傲的臭小子”(施密特语)我行我素,浑没把德高望重(施密特的自我感觉)的施密特当根葱。家里,老伴似乎一身的坏习惯,处处让施密特不爽,但就是这个糟老婆子,也抛弃施密特,独自上了天堂。鳏夫的职业看上去没什么前途,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妻子的遗物中,施密特意外发现了她30年前红杏出墙的证据,更沮丧的是,摘杏人竟然是自己的多年知交。女儿是施密特引以为豪的心肝宝贝,却非要嫁给一个猥琐男,为此,父女俩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事业,爱情,家庭,生活的三大支柱动摇了根基,施密特眼前一片漆黑。

   一个素不相识的非洲儿童杜古成了施密特唯一的寄托,施密特是杜古的赞助人。在给杜古的信中,施密特虚构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对现状的不满,在虚构的自我安慰中得以稍许疏解。

   画饼无法充饥,孤独,愤怒,悲伤,亦步亦趋的骚扰着施密特。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施密特走出家门,驾着一辆房车,上路了。这辆车由亡妻生前做主买下,动机中带点罗曼蒂克的味道,正如小品《超生游击队》里,宋丹丹所说的:“寻找咱俩人儿重(从)前的影只(子)”。伊人已去,施密特只好陪同自己的影子上路。

   影片没有就此变成一部公路片,导演并不想沿着公路展示美国的大好风光,而是让施密特回到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自得其乐的寻找旧日的一鳞半爪。还让施密特邂逅了一场未遂的艳遇。愁雨晨风中,满天星光下,施密特三省其身,似乎理解了什么,内心里原谅了出轨的亡妻和好友。

   死者已矣,事情倒好解决。活人的问题就难办了,女儿决意和猥琐男结婚。施密特决定作最后一次尝试,挽救“误入迷途”的女儿。但女儿咬定青山不放松,施密特只能无计可施。

   婚礼上,施密特终于妥协了,勉强接受了女婿一家人,并违心的奉承了一通。但言语中透出迂回的讥讽,比如,他赞扬亲家公的好口才(其实是爱吵架),女婿的兄弟的真诚(其实是个弱智,想不真诚都难)。

   皆大欢喜中,放弃了自我坚持的施密特又找到了幸福。

   几百年前,扬州老怪深沉的说了句“难得糊涂”,引无数英雄折腰,迷糊了原本如炬的目光,化悲愤为逍遥,他人生气我不气,打个哈哈,心情舒畅。年少无知时,我也曾赶时髦,郑重的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四个字,奉为箴言。

   施密特穷则思变,居然和古老的东方人生哲学暗通款曲,让迷失的心灵成功软着陆。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71861.shtml

 4 ) 唯一的办法

  一个大人,拉着一个小孩儿,上面是乱涂的蓝天和一个大太阳。然后施密特先生就哭得一塌糊涂,好像塞林格说过:因为人能哭就有希望,就能活下去。
  
  看完这个电影我脑子里并不觉得最后的哭是一种希望。
  
  看这种电影的过程就是和电影一起腐烂的过程,没有高潮,没有要解决的麦格芬,只有缓缓地跟着走,你会发现最大的幸运是你究竟不是身临其境,你可以把电视关掉,也许还可以把这部电影忘掉。
  
  电影开始便是退休,社会身份的被剥离来得那么不紧不慢。于是便回到家中准备用吵架来点燃自己残存的活力,妻子在这个时候突然去世了,意外,连病痛中的相互扶持也来不及有,已经要嫁出去的女儿很快回来了,很快又走了,于是自己一个人面对一间空荡荡的房子,似乎感觉还有些事情可以做做。
  
  开一部自己觉得妻子浪费了大量金钱的车去看似乎嫁出去之后会再也看不到的女儿,当然,要嫁的那个家伙实在比自己当年更蠢。
  
  首先是整理房车,然后看到妻子珍藏了情人的信,暴怒似乎用去积蓄的所有体力,车子摇摇晃晃上路了,似乎目的就是为了在一个地方彻底散架。
  
  遇见了一个有丈夫的女人,在这个丈夫替大家买啤酒的时候,女人说:
  
  你看上去很风趣,说话也幽默,做事非常有条理,但你其实是个很忧伤的人,没有自信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大吃一惊之下想吻那个女人,然后就是被慌慌张张地打发到继续上路。
  
  如果这个时候做爱成功了呢?自然是开不动车了,然后被那个丈夫痛打一顿,然后,幸好,这个不是仙人跳,他的车是帮他走向坟墓的工具,宿命不会允许别人来抢夺的。
  
  然后便是夜晚的星空,他面对苍穹大声说着一些注定没有答案的话题,抱着毯子如同开悟般睡去。风把蜡烛都吹走了,放过了他。
  
  来到了女儿面前,女儿很高兴,因为婚礼已经把她折磨得筋疲力尽,她的丈夫和丈夫的家人显然什么忙都帮不上,他于是想用装病(实际上不用装,真的垮了)来拖延时间,但终于还是沉着地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即便阻止又怎么样呢?看着女儿和那个傻男人扭着屁股和脖子跳得不亦乐乎,他知道,他该回家了。
  
  回到家,他发觉有广告信,他发觉他至少还可以被垃圾包围着,这些垃圾里面有一封信,内容便是本文开头的话。
  
  他被舒缓了,他被释放了,他被允许痛哭了,他说:也许我会过几年就会死去,也许只是几天。
  
  这是他最后懂得的办法。
  
  最后的哭便是让他知道:希望便是宿命得以不断折磨他坚持下去被折磨的理由。

 5 ) 无奈可以避免,改变从自我开始

题记:无奈的现实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或许在别人,更有可能在自己。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无奈是可以避免的。

看完这部电影,有谁不为施密特感到悲哀的吗?感叹之后,是不是摇摇头:唉,人生就是这样。等自己老了,或许还不如他。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不探究其中根由,只怕真的会要复制施密特的凄凉晚景了。

施密特退休了,生活一下子空了。公司的继任者在送别宴上的谦虚只是客套,家中的妻子各种琐碎的细节让他不快但又无处诉说,唯一心疼的女儿远在他乡很久不曾见面,未来女婿甚至没怎么和自己通过电话。电视没什么感兴趣的,还好看见一则认养非洲儿童的公益广告,每月寄22美元,顺便写封信。其实写信成了施密特唯一倾诉苦闷的途径,除了按时寄钱,施密特随时会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下来,不必为了表面的和谐客套和掩饰。真是沉闷的退休生活!
可是,多多关注细节就能发现,这一切与施密特本人不无关系。除了第一点,公司继任者的自大与自己无关,这只能是接受现实,退休了就别再过问了。

在信里,施密特写道,自己要养家。作为一名保险公司的高管退休,想必养家的责任承担得不错。但是在信里,施密特写得更多的是对自己妻子的抱怨。多么可怜,两个人共同生活42年,却不能开心分享彼此的生活。
直到妻子突然去世,人走茶凉之后,施密特才意识到妻子对自己生活各方面的照顾。满怀思念之情整理遗物时却发现,2、30年前妻子曾和自己的朋友有染。愤懑之情膨胀,施密特扔掉了所有遗物,跑去和老朋友打了一架。还有什么比这更凄凉的呢?
施密特有什么错呢?他承担了养家的责任呀。可是,他对自己的妻子了解多少呢?甚至习惯了妻子的照顾之后,心中只剩下了对妻子的抱怨。付出了物质,忘了收获了照顾;没有付出心灵的关怀,却奢求收获心灵的关怀。施密特凭什么认为自己单一的付出就应该收获所有?不曾得到过心灵的关怀,这42年间,妻子难道不是同样在忍受着施密特么?

啊,施密特唯一心疼的女儿,却指责父亲给母亲选的棺木太廉价,却在葬礼后着急回住地办婚礼。如果施密特关心过女儿的成长,父女之间有过交流,他怎么会无法了解女儿的想法和感受,女儿怎么会拒绝他为自己的婚礼出一份力?被女儿拒绝后施密特说了一句:“如果我给你寄支票,你是不会拒绝的。”这不正说明施密特的给予太单薄了么?正因为如此,施密特在女儿心中没有说服力。眼见着未来女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无法说服女儿重新考虑。

并非所有人都晚景凄凉。在房车驻营地,那对鞋匠夫妇多恩爱,他们热情好客,他们给初次见面的施密特展示相册里这样那样的朋友。可是施密特连自己唯一心疼的女儿的照片都不曾随身携带。
施密特擅于掩饰。心底的悲哀、愤怒、恐惧却逃不过真诚的眼睛。何必掩饰呢?掩饰推开了不关心自己的人,推开了想关心却没能力关心自己的人,同时也孤立了自己呀。谁对谁会应该死皮赖脸地关心和付出呢?
冲动之下的强吻让自己犯了错,自己犯错之后才原谅妻子曾经的背叛。这样的愤懑和原谅,无关乎他人,只关乎自己。

其实未来女婿的亲妈活得也挺自在。不满的时候就唠叨,有欲望就直接表达。虽然动作粗俗,欲念放荡,人家不掩饰,人家也不奢求。

看来施密特的问题在其自身。不曾付出过亲情,也就无法收获亲情。可是亲情的付出也是要讲策略的。
首先是不要浪费亲情。血缘关系不可选择,但亲疏可以自己决策。面对施密特的继任者似的血亲,可以试着沟通,无法沟通就敬而远之吧。面对未来女婿或者未来亲家母似的血亲,直接敬而远之好了。
然后要学会表达。一是用对方能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爱,一是用对方能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二者同等重要。
再者要把握尺度。无止境的付出和无止境的索取、无止境的主动或无止境的忍让,都不可取。而且,千万别像施密特似的奢求,别忘了只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果环顾四周,只见不可理喻的亲情,再三努力,也逃不过对方将自己的感受凌驾于自己之上,逃不过对方想当然认为已经付出应该付出的亲情而坐等自己一再妥协,逃不过对方体会不到自己的痛苦却认为一切良好时,——对了,还有无休的怀疑和试探,——那就放弃吧,学着享受孤独吧。如果能让自己快乐,自己还有可能收获友情。如果有缘,友情或许有可能升华成为亲情。
如果认为自己无法改变,注定要走施密特似的生活模式呢,那就不要奢求亲情。多找点乐子,同样可以享受人生。

片尾施密特收到了回信。修女介绍了小孩的状况。小孩是个孤儿,最近生病了,正在好转。小孩喜欢什么什么什么,小孩还不会写字,所以给养父画了一幅画。画很简单,用圈、点、线条画成的一大一小两个人儿在阳光下手牵手欢笑。小孩希望养父幸福快乐。施密特哭了。施密特终于哭了。施密特退休之后想要的就是这样简单的幸福,却遥不可及。为什么?因为施密特一直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自己让自己离这简单的幸福越来越远,以致遥不可及。

说句题外话:看完电影,才发现男主角就是《飞跃疯人院》的男主角。不愧是戏骨,与完全不同风格的角色溶为一体。影视演员,我只佩服能做到这一点的大腕。

 6 ) Out of the Blue

This is a heart warming story about the life changes of a retired old man, but still it impressed me so much that I have already started thinking about my own old age and even my life nowadays.
I give special credit to this magical rhythm empowered by Jack Nicholson's vivid portrait of old Schmidt, because it helped me get through a quite tough period of my college life. I have written what I have made through encouraged by the film a year ago and that article is now attached right under this review on the webpage.
Old Schmidt was like the rest of us in the way that we all have to face up to millions of anguish- mood periods from time to time. He tried to get out of them in his own special way just like we do in our own ways. And sometimes the path we took might not be broad enough to get us out of the blue just as Schmidt's unsuccessful journey to his daughter's wedding. In times like these, we should always survive our faith and hope for life. Because just as old Schmidt finally found that drawing from the little child he has sponsored for years, we could somehow found our own keys to open the door which will lead us out in the sun again.
It's a song for life. It's about love, about spirit, and About Schmidt.

 短评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千万别把我埋在春天里。根本没有勇气再活一次了,人生最好的事情就是幸好还有死亡,死的透透的!

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生活毕竟还是厚待施密特的,最后又给了他希望,尽管像他这种曾梦想建功立业但最后只是平凡一生的人最后只是会死去,认识他的所有人也都死去,最后他就好像从来没存在过,但是他的房车真是能叫人在天堂都幸福地笑出来啊!

11分钟前
  • 孙道德
  • 力荐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里的小人物,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找到生存的动力。

16分钟前
  • xyb
  • 推荐

这部影片让人难以分类,尽管观众将它称为喜剧,但当观众一路笑下来,到了结尾的时候,会发觉这其实是一部悲剧。可它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悲剧,它让人欲哭无泪。

19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看完全片才看影片资料,果然,导演是亚历山大·佩恩。熟悉的细腻感,又有梦想又有疲惫,很怕变老但也有点渴望那种回到最初状态的感觉。以为那个被收养的孩子会对剧情产生更多影响,但是没有,他就只用最后的一幅画,生生逼出眼泪来,一点都不做作。

24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Sometimes, life sucks. 日复一日在端坐偌大办公室里我的小格子间中,有时候也会出神想起小时候的雄心壮志和自命不凡,现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鸟~真心觉得Nicholson特别适合演这种固执别扭的老怪头,还疾世愤俗地——与自己的内心的愤怒悲伤和解吧!平淡中见趣味,3.5星。2011.11.14

27分钟前
  • m.
  • 还行

希望,温暖,绝望,孤独。。。。。正能量和负能量都是淡淡的。老年人或许最幸福的就是释然与放下,与世界和解与内心和解。

31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当施密特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回到家时意外的收到恩度古的回信,看着那些简单的文字和恩度古充满童真的图画,施密特忽然泪如泉涌

3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亚历山大·佩恩式男主角,都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真谛,都被老婆扣了绿帽子。

38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笑中有泪啊。最后我和尼克尔森一起开始哽咽,到大哭。我越来越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越来越喜欢尼克尔森。

41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这部影片很多人称为喜剧,但当观众一路看下来,到了结尾的时候,也许会发觉这其实是一部悲剧。可它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悲剧,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平凡人的生命,对于很多人来说,生命的最终意义都是悲剧。

44分钟前
  • 451½°F™
  • 力荐

杰克尼克尔森实在演的太好,我跟随着的丹佛之旅,体会到他的沮丧、孤独和悲伤,在最后一场戏的时候,也跟着他一样湿了眼眶。内心的郁闷、对人生的无可奈何在那一刻得到了短暂的释怀。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谢天谢地没有在浮躁的早几年看这部电影,否则我讲无法理解它的精彩。有的时候在想,也许施密特就是自己,自私,懦弱,失败,抱怨,孤独。这部电影吸引和打动人的并不是它的剧情多么的峰回路转,笑料多么捧腹睿智,而是我在施密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个无限大的影子。

53分钟前
  • 品客
  • 力荐

当年没看懂,一比桃姐还惨的老年片.佩恩除了杯酒人生所有的电影都是负能量的,不仅人物都是卢瑟,对整个社会都带着批判的态度,直到纽约我爱你达到顶峰,人生,就是幻影而已.多愁善感的年龄还特吃这套悲戚风格,现在对这类片我只能大喝一声,闪开!

5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想起我猜的一个笑话:吴宗宪说很多老人被诈骗集团骗钱就是因为自己太孤独,诈骗集团是唯一一个在用心跟他说话的人。阿雅说老吴你小心以后就变成这样的独居老人了。吴宗宪说我本身就是诈骗集团。

60分钟前
  • Fantasy
  • 推荐

一豆友说“希望便是宿命得以不断折磨他坚持下去被折磨的理由”。即使最终老无所依,我仍不会后悔那些命运让我们曾一度在一起度过的时光。

1小时前
  • 小小
  • 还行

让人感动也觉得温暖,很有意义的电影

1小时前
  • 乔植
  • 推荐

节奏相比后两作还要慢一些,完全是独立电影范儿,中年危机过后的退休危机,杰克尼克尔森演得很好(不过长得还是有点恶人相。。)。原来后裔的故事情节这里就有苗头了,感人的还是在一处处的细节啊。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尼克尔森70%都是独角戏,太考量演技了,不过在杰克面前都是小菜一碟。佩恩的作品都是生活化的,喜欢小人物的生活,佩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人物独自生活的动力所在。

1小时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笑中带泪 将很多苦痛的事情滑稽化 但是背后的伤心仍可见

1小时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