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

综艺大陆2006

主演:易中天

导演:未知

 剧照

易中天品三国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3-09-12 20:03

详细剧情

  《易中天品三国》,央视CCTV-10历史演播类节目,《百家讲坛》系列之一。主讲人易中天,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大家解读。

 长篇影评

 1 ) 浩瀚三国娓娓述

我的历史成绩素来惨不忍睹,尤其痛恨死记硬背那些条历史事件及年代。直到远离考试后,才惊觉原来,我对历史还有兴趣,原来,我喜欢了解先祖的事迹,原来,我所痛恨的不是历史,而且填鸭般的历史课。

三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历史,从小接触三国演义,却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对曹刘的描述,屡屡让我吐槽,却介于年幼不敢大肆宣扬,而后看到三国也并非忠于史实,更是想要真切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群雄逐鹿的年代。奈何三国志看起来太费脑细胞,遗憾作罢。

一向对最近塞满荧屏的脱口秀持保留态度,易老师的这个节目,也是早早听说,却直到最近才抽空看,这一看,就被易老师圈粉了。

那段纷杂动荡的年代,那些层出不穷的英雄枭雄狗熊,在易老师口中娓娓道来,引经据典而不咬文嚼字,从各个方面分析而不东拉西扯,表述层次分明而不繁杂臃肿,易老师把这段历史生动地再现到眼前。

原来,历史可以这样有趣。强烈推荐。

 2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2集花了四天时间看完。由于时间有限,不得已便是开了倍速快进。

虽然易中天先生没有完全详细地把三国人物都评论完,包括像吕布等等一类的,说得比较少,魏蜀吴三国之中等等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对我一个对三国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已经是十分宝贵的知识宝库。易中天老师讲解了很多三国人物,一步一步分析三国,细品三国,品读出很多宝贵的干货,有营养的知识。其中各国的发展到灭亡的启事,三国英雄的种种处事作风,为人性格的命运与从高处与深处看三国的眼光,都十分值得借鉴与思考。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三国距离当今虽然遥远,但是其中的人性却是人类所不变的,所以在品读三国的时候,为历史人物哀叹的时候也是在从他们身上择优弃劣。另一边,也解析出了许多三国迷题的可能,后人对待三国的矛盾,如诸葛多智而近妖,面对总总矛盾问题,易先生使用了正确的历史眼光对待,真如一次精神洗礼,让人受益匪浅。

 3 ) 天下大势和人性(及其他演讲)

易中天品三国

8集,曹操,年轻初创业时,胜感谢别人,败检讨自己,得人心;贾诩,神机妙算,深谙人性,洞察人心。

易中天其他演讲:

演讲1,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中西文化差异:

1)西方文化核心是契约。来自古希腊工商业需要的个人主义,瓦解了氏族。处理人与人关系就靠契约:法律、上帝、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中国文化核心是血缘。群体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核心。人本、现实、艺术。

 4 ) 易中天品三国01-04

特别节目1.易中天对话王立群

将相帝王史,充满了权术、血腥、勾心斗角的宫闱之争,似乎觉得我们的祖宗、历史就是这么灰色的、不光彩的,正视这段历史,是需要勇气的,你必须承认、面对它。

正视事实、评价历史、讲述历史都需要勇气。勇气来自于:道义、群众的支持、学术的良心与良知、责任感。

历史的真实问题?

我们现在讲史,是根据24史来讲。但是历史的记载是否真实,是同样有疑问的。所以真正的历史的真实在学术界,叫第一历史,这个第一历史,是无法还原的。现在学术记载的历史,叫第二历史,也就是我们今天在解读的。我们的任务,只能根据第二历史,区别真伪。一个方法就是史料之间的互证。讲好历史的关键,是找到穿越古今的人性。

世界上有五种人:一种是琢磨事儿(就是干事业),一种是琢磨人(要做官的),第三是琢磨钱(要发财的),第四种是即琢磨人又琢磨事儿(这就不得了了),第五种是人事钱全琢磨(这就更不得了了)。

《史记》中间就讲了两个文学家的传记,一个是《屈原贾生列传》,一个是《司马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写得非常简约,就《司马相如列传》是《史记》中间写得最长的一篇,这样一个写法表示出作者对司马相如的偏爱,所以他就对司马相如的劫财劫色加以隐蔽。但是司马迁到底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他在写这个的过程中间没有写他劫财劫色,但是他在字里行间还是透露了一点信息。与《汉书·司马相如传》一比较,班固在写的时候,他又加上了一个“为”,为不欲往。司马相如是完全设了一个骗局,他伪装,然后让县长做他的婚托,把这个卓文君用了一个直钩给勾上来了,这是事实,《史记》和《汉书》都把它写得非常隐蔽。但是我在讲的时候,我觉得要把这个真相讲出来,所以最后我说了一句话,我说,我爱美丽,因为司马相如被封为情圣。我们所有的主讲人都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还原历史的真相,哪怕这种真相的还原是非常残酷的,也需要把真相告诉给观众。

司马迁给我印象最深的、也令我最感动的,就是他的自强不息。


特别节目2. 易中天与小崔说事

易中天:我的历史观是琢磨出来的,你说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那么些事情,为什么又产生那样的结果。我在70时代读了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像路易波拿巴这样一个平庸的角色,他政变的时刻,整个欧洲都震惊了。这样一些历史事件的形成,是当时的局势和形势造成的,就是中国人说的,时势造英雄。

老子:大用无用。

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一定是洞悉人性、洞察人心。因为不管什么制度、机器,人是最宝贵的。

规则、方法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技术不可没有,但不能全是技术,但是如果你真的是雄心勃勃要做跨国公司总裁,那你必须悟道,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的经典文化里。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多方面的满足社会需求。事不同而理同。

为人生而学术的学者自己必须要有有人生,而人生是什么呢?是体验。

王志问:易老师害怕过这种结果吗?担心过吗?或者说这种结果就是你所期待的?

易中天答:即非我所期待,也非我所担心。我不过顺其自然而已。我不过是做了我想做、该做、能做的事情而已。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01. 大江东去

三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有很多人为了国家的重新统一,付出了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比方说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风流潇洒的周瑜,坚韧不拔的刘备,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就说周瑜吧,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周瑜是一个气量狭窄的人,我们记得的“既生瑜,何生亮”,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周瑜是非常忠诚,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开始建功立业。而且也就是在这一年,和他同龄的孙策,和他一起迎娶了当时有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可以说,周瑜这个人,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他人长得漂亮,事情做得也漂亮。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总指挥,具有军事才能与指挥才能。

历史,尤其是三种这段历史,有三种形象,第一种是史书上,主要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是我们历史学家主张的形象;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第二种就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形象,比方说《三国演义》;第三种就是民间传说、民间信仰,甚至是个人心目中的历史人物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实际上,热爱历史、关注历史的人,他都会在自己心目中对这个历史人物塑造一个形象。而且这个形象一旦定型了以后,他往往无法接受别的形象。

诸葛亮最杰出的政治贡献:

-为刘备集团制定了战略发展规划

-促成了刘备集团孙权集团的联盟

-治理蜀国

他治国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但是相比较而言,他的军事才能是不如他的治国才能的。

空城计:不欺售欺

历史也有三种意见:历史意见、时代意见、个人意见。


02. 真假曹操

曹操在错杀吕伯奢一家后,凄怅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是走投无路时,的自我排解的语气。

打仗,除了拼勇敢、拼武器、拼实力以外,很重要的就是拼粮饷。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瞒传》,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

曹操在遗嘱中,对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到的非常少:"吾在军中执法 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之后就唠唠叨叨地讲家务。让家人把熏香、香料分掉;歌女、小老婆,不要赶走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可以让她们学习编草鞋,万一曹家以后破产了,她们还可以拿草鞋卖钱。——“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03. 奸雄之谜

奸雄包括两个概念,奸和雄。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叫做奸雄。

《三国志》: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我可以让一些虚的东西出去,实的东西我可是不让的。


04. 能臣之路

实际上年轻的曹操不懂一个道理,做能臣是要有条件的。做能臣的第一个条件,要看时世,只有在治世,才能做能臣,如果在乱世,那只能像诸葛亮《出师表》中说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第二个条件,看政局,如果政局乱的话,是做不成能臣的,连孔子都说,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第三个条件,看人主,如果是昏君,也做不成人臣;而,即使是治世、是明君,那也要看皇帝的兴趣和爱好(汉文帝、文景之治、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曹操出仕的时候,是乱世的前夜。

 5 ) 易中天品三国05(重要篇)

陈留的卫兹赞助了曹操一大笔钱,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三国时代的那些英雄,比方说曹操、刘备,他们能够起兵,能够成为一方诸侯,都是得到财团赞助的。而且这个地方财团通过资助他们认为的英雄人物来参与政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政治传统。

曹操在得到卫兹的赞助以后,就在当地招兵买马,最后公开打出旗号,要成立义军讨伐董卓,这是曹操成为乱世英雄做的第一件事情。——首倡义兵

公元150年,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组成联军,并公推袁绍为首领。这支军队,由于他们的军队都在函谷关以东,因此被称为“关东义军”,也叫“关东联军”,简称“关东军”。

曹操被关东联军的盟主袁绍任命为“奋武将军”。

曹操从公元174年出山,到公元189年起兵,他一直是想做能臣的,这次曹操接受这个称号,本来是想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大事,却感到报国无门。然而,袁绍徒有其表,袁绍出身高贵,“四世三公”家族。

但是袁绍没有政治头脑,董卓就是袁绍弄入京城的。请神容易送神难。政治斗争是等于先下手为强,但不等于到处树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曹操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曹操与董卓第一次对战,曹操险些阵亡。在最危急时刻,曹操的弟弟曹洪把马让给曹操,并对曹操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哥哥你,骑上我的马,走吧。

最后,曹操的选择是自己干。

曹操在最初的十年可以被称为“乱世英雄”,他用微弱的一己之躯,担负起天下兴亡。在这十年间,曹操干了三件事:掠地、募兵、屯田。这三件事情都与黄巾起义有关。

曹操的谋士毛玠建议: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毛玠的这一段话可以称之为曹操版的“隆中对”。他是从一个很高的角度,对曹操提出了一种战略性的意见。霸王之业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正义、实力(首先是经济实力,其次是政治实力)。

战争确实拼的是武力,但是武力比拼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支撑。只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场战争才能打得久,才能打得赢。除了军事实力的比拼以后,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还要比拼政治实力,政治实力靠的是正义的旗帜。你必须表现自己是师出有名,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所以,毛玠的这个建议是纲领性的文件。

毛玠的建议包含三个内容:

-奉天子(政治策略)

-修耕植(经济策略)

-畜军资(军事策略)

曹操敬纳其言。

屯田:居住方式军事化,耕作方式集体化。也就是说,曹操建设了一个古代的生产建设兵团,曹操的军政府变成了农场主。

曹操屯田的优越性:

-无本生意

-牟取暴利(收取五成-六成的地租)

这些士兵即是兵源,又是粮库,一举两得。而且还解决了一个让人头疼的流民问题。曹操的屯田制证明他不愧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曹操在《置屯田令》中说: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在当时,与袁绍袁术相比,曹操是唯一一个具有政治远见的。

 6 ) 品三国英雄人物,做当下随和阿宅

第一次看,是中学时好基友推荐的。 在基友家一起看了电视,然后被易中天老师以故事说人物,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所吸引。

比如谈起人物历史形象与民间形象的不同时,曾聊到“关公与曹操讲价求婚,结果反被曹操NTR截胡”的一则轶事,由此催生群众口口相传“曹魏好人妻”的典故。 诸如此类,给少年时的我不小的冲击。 Σ( ° △ °|||)︴

还有老师、教授上课是这样上的啊?太过瘾了(不对,划掉),太有趣了。 因此那时看电视,准时收看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就因为易老师。

作为品三国的第一个篇章,易老师大谈曹操的“不拘小节,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以及随之而生的成功之路。 比起死板教条的历史课,内容非常新颖,也由此网络上大家对曹操有了“曹老板”的称呼,很是吸引只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我。


后来大学时代,在B站把电视上没追完的“孙刘联盟”之后的部分看全了。

在这段精华篇章中,易老师以士族阶级的历史形势为切入点,来看待三国各自的发展路线和最终命运。 (什么是士族?中国历史上曾经跨越相当长时间,世代读书为官、垄断上升渠道的名门望族。)

将“三国历史”总结为,“士族地主阶级,试图成为统治阶级,而被另外一些力量所阻挡的反潮流历史”。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就是“逆流而上”的代表。

观点精辟,自己看课本时闻所未闻,颠覆了对三国停留在“文臣武将各领风骚”的印象——这多半是受日本光荣的各种三国游戏影响。 因此有一种刷新世界观的大开眼界之感,也让刚上大学时追求深度的心理颇为受用。(可以键盘吹牛了!)


现在特殊时期,经常宅家不出,B站引进了《易中天品三国》的正版,此时自己已经工作了几年,又重温了一遍。

这一次看,已经不单单是看说三国本身。

有些针对品三国内容锱铢必较的长评,我也认真看过,但历史评说都乃主观上的一家之言。不做历史的学问,也不懂,就看看即可,不参与论辩。 这回看品三国,是通过易老师讲课的方式,无形中对个人学习为人的思路,有一点收获。

易老师在《品三国》这个节目(还有以前的《汉代风云人物》)中,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这是一种我以前称赞过,相当了不起的能力。 而且易老师讲课条理清晰、缓缓道来,这点也让人非常欣赏。 再看现在的播客文化,好似每位UP主讲话都如同开机关枪一样,虽然我自己也是这样;还有在《品三国》最初几集的弹幕中,经常有人提议“调成X倍速”观看为佳。

不禁感慨,面对这些人,已经产生了“代沟”。 慢一点,沉下心,又何妨?兴致所至,易老师还会时不时来上一首呢。

不过也不是对此做批判状,易老师自己就印证了那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讲课不有趣的老师”。 这让我又回到了中学时看《品三国》节目最初的心态,因此易老师是心中老师的典范。


易老师是怎么作为老师来表达的呢? 先阐述各方观点,摆事实依据,再根据逻辑思维推导,由此旁列自己的看法。 虽有个人立场,但并不过度渲染激烈的情绪。 这在当今,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说话态度。

就拿自己来说,因为相当长时间泡在网络论坛中,(比如NGA、贴吧等等) 讨论话题往往有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辩论打擂台”的口吻,这是很不好的。 最初可能会在网上获得一些认同的“网友”,但之后也会被曾经认同的人所厌恶。

正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往往就在不经意的时刻表现出来,很难控制, 所以更需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做人不要当键盘评论家(我实在是太管不住自己,去留言评论一番了,坏事啊)。 面对攻击和批评,也要用虚心的态度来思考,而不要去反驳打嘴仗。

不过,当今移动网络,喷子成风,口吐芬芳,祖安人遍地横行,这又是我远远不及的,小巫见大巫。这是另外的话题,略过。


还有一个重点是,易老师在“用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的方法之上,蕴含着“抽象继承”的历史观。

抽象继承,这是对个人看待事物最有启发的一条。

什么是抽象继承? 我对此的体会,就是每个人的言论和行为,都有他个人所受的具体背景所影响,其表达也有具体的语境。

对于古人,要站得更高,但也要有同理心; 对于现在的人,不可剥离对方说话的环境,去揣测立场、做阅读理解。

认可的就学习,不认可的就保留意见。别动不动就在语言上“批斗”、“打倒”对方。 这对当今的网络风气,是很有价值的,哪怕非常难以人人做到。

比如对诸葛亮,我们要追求他的“公开、公正、公平”,而对于他治理下的蜀汉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不可全盘照搬,也不妨对他不得以之处抱有理解之心; 比如对于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当时的时代有着宗法制度的背景,因此没有必要揪准了“性别歧视”,这样就能理解他脱口而出对“分寸感”的抱怨; 对曹操,欣赏他用人的“智慧”,对所说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在知道了是愧疚悲伤的心情下后,则可以保留态度,而不必放去大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帽子。 (当然罗贯中是基于小说的文学创作理论去做的,这又是另一码事了。)

这就是抽象继承。

同理,可以抽象继承: 曹操(前期)的唯才是举; 刘备(前期)的坚韧不拔; 孙权(前期)的随机应变; 诸葛亮(始终)的务实精神。 等等。


抽象继承是一种大气的认知方法, 由此进一步引申,用眼看他人事物时,也不妨大气一点。 我将其理解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什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我从易老师评《品三国》最大的两位主角,曹操与诸葛亮的解读中,感悟出来的。

曹操怎么用人: 面对别人的优点,睁眼;面对别人的缺点,闭眼。 坚守政治原则,不纠缠鸡毛蒜皮。

诸葛亮怎么看书: 睁眼观其大略;闭眼不求甚解。 把握大纲,不抠字眼。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都处于既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办坏事的灰色地带。 不必过于求全责备,也不必追求中立客观。

只要多开卷,多换角度看问题,打开思路就行了。 与人相处也是,多欣赏亮点,少挑刺攻击,不要做高低批判。

有经有权,不认死理。根据情况,适当的睁眼闭眼。

现在的网络,常常有人带着显微镜断章取义,曲解原意, 眼睛时刻睁得大大的,不知道适时闭眼。

将一切化为简单的敌我斗争, 将一切化为个人的吹黑好恶。

这是不好的。


如此讲下来,已经跳脱了三国历史事件的范畴。 看似偏题,但这是我从《品三国》中收获最大、觉得最需要学习的东西。

从《品三国》、从易老师本身中“抽象继承”全部,可能是没有本事,做不到的, 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最终能学到个一两点,也就够了。

正如我成为不了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 但仍可对其为人,表示深深的敬仰。

 短评

听易老师讲三国,听的是英雄豪杰,听浪花之下的潜流暗涌,听大势所趋,看云扬风起,如英雄乘势挥洒,安一颗国士之心,填一双苍然深眸。

6分钟前
  • Alex
  • 力荐

不去讲评书、单口相声、脱口秀等白瞎了,至今还记得那句“可爱的奸雄”

8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奥斯卡欠先生一座影帝

11分钟前
  • easyfresh
  • 力荐

易中天教授太幽默太会讲了,看了根本停不下来。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把政治、历史、文学,结合当下各种比喻和解释,生动形象,精彩无比。

13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力荐

n年前百家讲坛看过这个节目,真看不下去,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了一遍,感觉奇好,这个就得听,不能看,是个耳朵节目

15分钟前
  • 钱多多
  • 力荐

—— 三國迷擴展包

19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易教授在表演了44集脱口秀后,终于在最后几集拿出了些干货。

23分钟前
  • salo
  • 力荐

央视捡到宝了,你懂我意思吧?

24分钟前
  • ༺ༀགྷཱྀ 魏武™ གྷ
  • 力荐

从去年看到今年,经典确实是经典啊,放个十几年再看,还是觉得好。最后五集升华了,与后来的中华史的史观一脉相承。看到很多人批易老师贬刘贬亮,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咋看的,易老师口中的诸葛亮明明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鞠躬尽瘁的相材,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圣人,比演义里多智近妖故弄玄虚的诸葛亮可敬可爱多了。另外我也终于明白早年间看的三国脆皮鸭同人为什么都是东吴背景了,实在是,东吴美男子天团太!好!嗑!了!绝对的官逼同死,动不动登堂拜母,动不动互赠信物,动不动赤裸 play,而且还都是英雄出少年,不写对不起陈寿,不嗑对不起真人。

27分钟前
  • 雲水
  • 推荐

在百家讲坛里算是讲得非常好的了……

31分钟前
  • #良民#鱼某
  • 推荐

小时候在央视看的,三国入门,浅显易懂,诙谐有趣

32分钟前
  • 猫二
  • 推荐

当年上学时拷在MP3里听的,说什么也要给豆瓣填进去。

35分钟前
  • owen
  • 力荐

易中天的品三国,有个优点,就是有理有据,每个观点都引经据典而不是靠脑补

3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当时是真火,现在看名副其实,易中天的确做到了深入浅出,大师之风

39分钟前
  • 北落師門
  • 力荐

他品我听

40分钟前
  • Michele
  • 推荐

操哥去世之后的三国令人食之无味。

41分钟前
  • 狗打墙
  • 力荐

当年每天盯着央视10套听讲看易中天讲三国。学生时代竟然买过唯二的两正版书籍,下册后面还附有一张CD。认认真真写了好多心得。

46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回想起《百家讲坛》,脑海中就浮现起《易中天品三国》的画面…… -12721

4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感觉是中国电视史上影响巨大的一个系列节目。

48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易中天品三国。

53分钟前
  • 小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