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图

犯罪片大陆2016

主演:秦昊,辛芷蕾,邬立朋,江化霖,谭凯

导演:杨超

播放地址

 剧照

长江图 剧照 NO.1长江图 剧照 NO.2长江图 剧照 NO.3长江图 剧照 NO.4长江图 剧照 NO.5长江图 剧照 NO.6长江图 剧照 NO.13长江图 剧照 NO.14长江图 剧照 NO.15长江图 剧照 NO.16长江图 剧照 NO.17长江图 剧照 NO.18长江图 剧照 NO.19长江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8 16:05

详细剧情

当代,中国长江沿岸。\n船长高淳(秦昊饰)在驾驶货船沿长江送货的途中,不断上岸寻找艳遇。但他逐渐发现,这些在不同的码头遇到的女人,好像是同一个人——安陆(辛芷蕾饰)。只是随着航程的上溯,安陆时而温柔,时而疯狂,但是变得越来越年轻。高淳迷上了安陆,不断停船与她相会,也渐渐发现安陆出现的地点,都与一本未知作者的手写诗集有关。\n但是船过三峡之后,安陆不再出现了。\n高淳疯狂地寻找安陆,在诗集和航线图中,发现了安陆出现的规律。船上发生变故,但他不顾一切地独自一人驾驶货船,继续上溯长江,直到源头的雪山,终于发现了安陆的起源,和长江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长江图》:逆流而上,大江何夕?

8月22日,蓑翁受邀,参加电影《长江图》南京站的内部试映活动。尽管这次放映的只是一个2K的版本,但影片在摄影、音乐方面的独特表现,以及营造的关于长江的完美意象,仍然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正如导演杨超在映后交流中所言,长江可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故乡,而他的这部《长江图》,正是通过一种半叙事、半写意的方式,为观众勾勒出这一精神故乡的丰富内涵。下面,蓑翁结合自己的观后感,谈谈对这部影片的大致分析,纯属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之于精神故乡的长江

本片对长江之于国人所谓精神故乡意象的展现,是通过男主角高淳从上海一直到长江源头的完整旅程来展现的。在影片中,导演详细地拍摄高淳沿长江途径的各个城市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宗教仪式、人文古迹、民间传说和世俗生活交错其间,透过这些影像,长江背后中国的多元化景象一览无余。尽管有人考证说,影片中提到的人文古迹和民间传说多属虚构,但这更多可以被看成是导演的一种艺术化处理,无可厚非。每到一个城市,影片就呈现出“第几天”和“哪个城市”的字样,由此给观众带来一种在长江中逆流而上之旅的代入效应。跟长江周边的人文地理风貌相比,影片讲述的故事本身,倒反而似乎沦为一种背景和叙事线索,更像是故事为长江这一宏大主题而服务。

长江之于中国人,除了具备非常强的人文意义之外,在自然地理层面,则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母亲河”。长江的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变迁,直接关系到广大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人的生存状况。正基于此,导演除了在长江沿岸各个城市的影像画面里,插入大量人文历史故事之外,也安排了一个指向生态环保的叙事线索。片中罗老板让高淳的广德号送的货,根据影片为数不多的交待,可以推测为长江里的一种珍稀保护鱼类。而高淳对运送这一货物所表现出的抗拒情绪、祥叔后来把这一货物的放生,以及高淳因货物丢失而付出的被刺伤的严重代价,都可以被视为尚存良知和忧患意识的人们,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方面的艰难努力。而影片末尾对长江源头和上游自然环境的纪录片呈现,则或多或少能唤起观众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不只如此,影片在详细列出途径长江的各个城市名的同时,甚至把片中诸多人物的名字,也用中国的地名来代替。比如男主角高淳,就源自江边城市南京的一个郊区,女主角安陆、男配角武胜,甚至高淳所驾驶的航船广德号,指向的都是中国的地名,而有趣的是,这些地方并不都是在江边。如果说高淳和广德还能因为各自拥有一家造船厂,从而跟长江水域发生关系的话,那么对于安陆和武胜来说,前者位于湖北内陆,后者位于嘉陵江边,都跟长江没有直接联系。导演似乎正是这种方式,来诉说长江并非只是长江流域人民的长江,而是整个中国的长江,上述长江之于中国人精神故乡的意义,通过这些细节,得到展现。

逆流而上,顺流而下

影片的英文名字叫做“crosscurrent”,翻译成中文,就是“逆流而上”或者“相反”的意思。这两层意思,在影片当中均得到充分展现。一方面,高淳驾驶的广德号从上海一直开到长江源头,这本身就是一次逆流而上的旅程。高淳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是碌碌无为,靠父亲留下的广德号来生活,而船上的所有事务,都是由父亲的老手下祥叔和武胜打理好。他试图摆脱这种庸碌平常的生活,却在现实面前毫无办法。因此,当在船上找到一本诗集的时候,他又重新燃烧起对生活的热情,甚至开始重新尝试写诗。如果说诗集《长江图》让他找回对生活的激情的话,那么安陆的出现,则更加坚定了他生活在别处的希望。通过一次次靠岸,一次次找寻安陆,高淳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了些许意义。基于这些内容,“逆流而上”在这里,又拥有了跟平庸的现实生活对抗的引申含义。

另一方面,如果说高淳的旅程是沿长江逆流而上的话,那么安陆的旅程,按照影片的交待,则似乎是沿长江源头顺流而下。这一点,从影片的两处细节当中可窥一斑。第一个细节是:安陆刚刚在上海的江边出现时,面容沧桑黯淡,充满风尘气,而随着高淳的一路西上,每再见到安陆一次,安陆就似乎变得年轻几分,并且也没有了在长江下游之时的疯狂与沧桑。另一个细节是,在影片末尾,导演用旁白的形式,讲述道:1989年,安陆离开师范学院之后,在宜宾第一次登上广德号,这是她跟高淳的第一次相遇。由此,观众应该会恍然大悟:高淳此次逆流而上的长江之旅,似乎不只是空间意义上的移动,也伴随着时间意义上的一点点追溯。安陆从1989年大学刚毕业之时的单纯、年轻,一站一站、一年一年,最终成为上海江边的风尘仆仆的模样,甚至有观众会认为,安陆在上海时的形象是一位底层妓女。这二十多年间,是什么让她产生了如此的沧桑之变?导演通过这样的留白,让人反思长江在当代遭遇的诸多变迁。

影片英文名在这里的“反向”意蕴,不只是指高淳行进方向的时空反向,同时也可能指向的是:高淳与安陆总是前行在相反的时空轨道上。正如影片中的旁白所说的那样:他们可以一再相遇,但只能拥有相遇的那一刻。而这样的反向境遇,用旁白的话来说,也同样是“长江的逻辑”。无论我们怎样追溯,怎样怀念,历史和人为因素对长江的重新建构都已经成为既成事实,纵然我们能在影片中倒转时空,却永远无力真正回到过往。

如果说这样的留白可能还让人不明所以的话,那么影片在高淳经过三峡工程区域的时候,安陆一次又一次的缺席,来进一步指明导演的用意。安陆之所以缺席,是因为她当年途径三峡时的景象,跟安陆今天再过三峡时相比,已经可谓是沧海桑田、山川巨变。三峡工程的建起让许多千年人文古城沉于水下,也让高淳和安陆在这里的相遇,变得永远不再可能。再联系起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三峡区域的古城照片和影像镜头,导演似乎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于现代化进程割断人文历史自然演化的无比遗憾和感慨。这样的叙述方式和影像表达手法,跟三峡移民搬迁之前,《南方周末》等媒体所做的关于三峡地区人文历史的系列专题报道的出发点如出一辙。

诗歌与女性意象

作为一部介乎于诗电影和小说电影之间的作品,诗歌在《长江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诗集《长江图》是影片主要故事的核心要素,高淳每在长江边停靠一地,字幕上就会现出诗集里作于此处的诗句。这些诗作除了一首出自胡适、一首出自某位网络作家之外,其余均出自导演本人之手。

如果用当下的眼光来看,这些诗作可能显得过于直白、老套,然而如果将其置于文学史的语境之下,就会发现这些诗歌,跟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岛、舒婷等人的朦胧诗和抒情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导演在八十年代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按照国内独立艺术电影导演所惯有的故乡叙事和青春叙事冲动,导演在影片中采取这种老派的、怀旧式的诗作,或许正是寄托着自己向那个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年代的致敬情怀。

更为重要的是,诗歌直接参与了影片的叙事,是影片不可或缺的叙事线索。影片中展现的长江沿岸地点,不只直接跟诗集中每首诗作的创作地点相对应,甚至这些诗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涵和意象。如果说处处留白是本片叙事的重要特点的话,那么影片中时时出现的点滴诗句,就是打开这些留白之处奥秘和指向的钥匙。

如果说这些贯穿于影片叙事始终的诗歌,赋予影片的是怀旧的诗意情感的话,那么安陆这一女性的形象,则让影片的意蕴更加丰富而多元。有观众认为,安陆的长相跟观世音菩萨有某种相似,事实上,安陆本人在寺庙中,也跟和尚有过关于神性的对话。前面也提到,安陆在上海首次出现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认为是风尘女子。这一点,从高淳表明她爱安陆,而安陆回应说自己爱很多人也可窥一斑。此外,同样会有观众,把安陆看成是长江的化身,这一点,从片末安陆母亲在长江源头的坟墓可窥一斑。无论是哪种解读,安陆这一形象,都跟影片着力记录的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管是长江之神、长江之女,还是长江边艰难生存的普通女子,安陆所经历的种种波折与坎坷,都可以指向长江这条中国人的母亲河,在近代以来遭遇的种种变迁与沧桑,从帝国主义的军舰到国人的巨大工程,长江在这些变迁面前,总是暗自无言,继续流动,默默地承载这一切。这种忍辱负重的承受,跟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何其相似!

影乐交错的美妙时空

除了上述叙事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出色表现之外,最给这部影片加分的,当属其摄影和音乐。担任本片摄影的,是台湾的大师级摄影师李屏宾老师,他采用当今难得一见的胶片形式来拍摄长江。胶片更加柔和的色彩过渡和颗粒质感,把雾气茫茫、水色旖旎的长江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也有部分镜头,是用数字摄像机,甚至导演自己的DV完成的,这些镜头的质量,跟李老师的胶片效果,自然是相差较远。然而感谢剪辑师的努力,这些不同质感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表现效果倒没有太差,反而带来了一种魔幻的对比效果,跟影片叙事时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形成对应。

除了实景之外,本片也采用了不少关于长江的纪录片镜头,担任纪录片导演一职的,同样是独立电影界大名鼎鼎的徐辛导演。透过这些真实的纪录片镜头跟拍摄场景的组合,导演对于长江历史叙事的宏大野心昭然若揭。

这些诗意隽永的影像镜头,在低沉的大提琴和暗黑的哥特音乐的配合之下,更加显现出一种朦胧、丰富的意蕴。比如影片在展现经过三峡水库的场景之时,江水变黄,大雾漫天,此时响起的音乐,是著名哥特乐队永恒沉睡(Sopor Aeternus)的名曲“May I Kiss Your Wound”,这首带有欧洲中世纪神秘、玄幻意象的曲子,跟此刻对应的朦胧、迷离的长江形成了完美的契合;而更为绝妙的是,曲子的主题,又跟这时候高淳无法与安陆再见、深感受伤的剧情内容形成呼应。这种音乐、影像与剧情三者之间默契相合,产生完美化学反应的场景,在影片当中比比皆是,也足以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左小祖咒为这部电影创作的主题曲《长的江》。左小祖咒的作品虽然表面上光怪陆离,但其内核,一直以底层立场和人文情怀著称,其歌词中的多重隐喻,跟这部电影里的处处留白、意象重重形成了非常好的契合。正如他在这首歌里所唱的那样:“请你告诉她,当她离我而去,墙上所有的照片,相框,包括她唤醒我的闹钟,请都拿走,我不要回忆了,但我怀念它们,所以又要回来了”,高淳抗拒与安陆之间的记忆,但偏偏又选择逆时空而上,这样的歌词,把影片故事的追寻主题展现无余,追寻江流,追寻爱情,追寻诗意,追寻内心的安宁……左小祖咒的歌声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充满粗粝、沧桑的质感,这样的感觉,跟高淳领衔的破旧的广德号,在这波涛汹涌的长江上,反复摇摆着前行的状态如出一辙。

祝愿这部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作品公映顺利!

2016.8.23晚作于竹林斋,2016.8.26上午改定于秦皇岛回南京的高铁上。

(本文刊发于2016年9月8日出版的《南风窗》杂志,见刊时有一定删改。)
本人原创公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2 ) 长江,图什么?

在这安静的一百多分钟里,我脑子不断回响一个词 ”urbanization“–城市化。 我并不确定杨超导演所想表达的是否如我所想,但我眼睛看到的,传递到大脑的,折射传导之后出来的却是这么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话题。可能我的口味已经很僵硬了,但我还是想就此讨论几点。

长江两岸,生生不息。时间如河流一般,洗刷的不仅仅是岩石,而是世界的维度。人类从古,慢慢进化,科技发展至九十年代年,长江母亲(安缀)已经死了。而女儿(安陆)代替她或者,也在变迁中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大城市的兴起,那个村子只剩几个种萝卜的老人和留守的孙子;三峡大坝的建起,江面的激情不在,徒留那些石上题字和浸没的旧城,就如一会在山崖上丛林间忽隐忽现的安陆,悬在崖上笼下的一点,高淳试图去寻找她,寻找他熟悉深爱的长江,可是却无能为力。船,始终要随着河流荡,高淳最后能做的也只是撕碎诗集,让过去的成为过去。

片中祥叔放走货物,其实就是那条惊鸿一瞥的乳白色巨鱼,虽然它有着独角兽般的尖刺,可我心里默默的还是把它当作白鳍豚的化生。人类的发展,其他物种的消亡,罗老板做到了对人类的经济担当,而我们呢,高淳呢,做到了什么担当?沉默与文艺的缅怀,一样是罪。

杨超在影片放映结束时,解释他想达到的也是亦真亦幻的效果。他希望安陆可以被看作长江,更也是一个有血肉的女人。而那些不被理解的逻辑,自杀的男人又出去给师太送棉被;船工突然的死;高淳夜间折返透过缺口偷窥播放着昆曲的屋内等等,整个故事情节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他用无数个长镜头,变焦,展现了他心目中故事该有的暗示和延续,以及长江该有的模样。冷色调的,杂着些许忧愁,静谧的,应该是不愉快的。在提问回答过程中,他提到当高淳站在三峡大坝的白色钢筋巨门下,情不自禁的开始流泪场景时,说这便是他第一次作客船经过三峡时的心境。两股极端矛盾的情绪从他心底生出,那种对历史消亡兴衰的感慨,还有对人类伟大建造的崇敬。这种矛盾,也是我在观看整部片子时候的反思,我们这些文艺的祭奠是否有意义?还是,自欺欺人,烧钱娱乐自己情怀罢了。
想想那我和杨导还颇有共同点,只不过他花了两千万去拍了心目中长江该有的样子;而我花了二十五港币,去看了已经烂熟于心的重庆森林,你问我们为的什么,我告诉你,这就是文青的怀旧情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这时间漫长的河流中,我们所经历的经历也只不过是一小段。夏商周,一段情;南北朝,几个人;唐宋元明清,多少忆,我们该保留什么,祭奠什么。城市化就该被用冷色调批判吗?不,这是时间的选择罢了。观音阁说,不,我绝不上岸;可是上岸的一切就该被降罪吗?不,也只是不同的选择罢了。所有的维度里,长江图,应该是杨超对于记忆梦想的祭奠,文青的怀念。文艺的展现中国城市化,就这样淡淡的,流逝的历史。我们真正该去解读的,高淳所深爱的长江图,不一定要被保留,不需要去惋惜逝去,安陆便是一个结点,她停留在高淳那一刹两人相遇。而我们就是看客一般,笑着送走他们的背影,去创造自己的新的历史。

城市化的今天,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文青都在表达他们的怀旧之情,我也是。只不过,保留自己的记忆就好了,去批判就没有意义了,时间有它自己的选择,无论在你心中是好是坏。胡乱云了一通,也是纪念自己所想纪念的时刻和人。总之,就算你单看片子的摄影,就很圆满了。

2016.4.2 香港

 3 ) 历史洪流中的一次逆行

2月15日下午,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唯一的“中国选手”《长江图》,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这部表面上讲了一个“魔幻爱情故事”的电影,至始至终主角都只有一个——长江。电影无论是在视听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都对这个唯一的主角进行了多种阐释。

 

一部并不需要剧情和太多表演的电影

 

在解读《长江图》的故事之前,不得不说的是,这其实并不是一部需要剧情或者故事的电影。里面所谓的魔幻爱情故事,其实更像是负责构建起所有导演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的一种“框架”。

 

秦昊饰演的高淳是一个船工,年轻时写过诗,因为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于是回到老家继承了父亲的货船。父亲去世后,高淳开船自上海向长江上游回溯,每次上岸都会遇到辛芷蕾饰演神秘女人安陆。高淳逐渐发现,安陆每次出现的地点都和船上一本诗集记载的地点完全吻合。

 

秦昊和辛芷蕾这一对在交错的时空中相遇的“旧日恋人”,呈现出的都是一种“去表演化”的表演,在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是沉默的,彼此之间的对话不多,这大概也是导演杨超想要一种风格。饰演老船工的话剧演员江化霖就曾经因为有比较重的舞台腔,经常被导演要求“收一点”。

 

中间有很多情节碍于时长都被剪掉了,比如“小武”王宏伟饰演的“红卫”其实是一个保安,他和安陆之间的也有一段爱情故事。再比如张献民还客串了一个妻子患病在床的信号工,这段戏后来也被删了。

 

情节的删减也会造成叙事上的不连贯,但其实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走向。秦昊的表演算是正常发挥,有一个流泪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但比起更惊艳的《推拿》,其实并没有太多惊喜。辛芷蕾的外形和她在电影里的气质,有一点神似郝蕾,对于当时第一次拍电影的新人而言,对安陆这个复杂人物的表现虽然偶尔也有生涩之处,也算是难得了。

 

 

一部把长江的美感拍成音乐的电影

 

长江上行驶的货轮开得并不快,伴随着发动机“嘟嘟嘟嘟”的声音,两岸的风景缓缓向后推移,这是“广德号”的节奏,也是《长江图》这部电影的节奏。

不得不说,《长江图》是一部非常美的电影,在淡化了情节处理的同时,拍出了一种纯粹的音乐式的美感。想象一下,天色昏暗的傍晚,在这条有着太多过去的河流上,行船穿过弥漫着雾气的山林,再搭配上低沉的大提琴和黑暗的哥特音乐……这种设定给为影像制造出来的张力已经让这部电影在视听上成功了一大半。

 

导演杨超本身就是黑暗系音乐的发烧友,也为这部电影特地购买了美国大提琴家David Darling、德国哥特乐队永恒沉睡,以及法国一个黑浪潮乐队的音乐版权。

 

李屏宾的摄影为影片加分太多,胶片更加柔和的颜色过度和颗粒质感非常适合来拍雾气茫茫的长江。由于补拍时李屏宾已经进组《聂隐娘》,后来补拍段落均由数字摄影机拍摄,虽然看得出这些数字段落做过胶片化的处理,但是对比依然明显。 再加上导演采风时自己拍的一两个素质相差很多的DV空镜,“胶片+数字+DV”和“长江+哥特音乐”这两套混搭,无需任何故事,所谓的“魔幻”色彩味道已经够足。

 

除了影像和音乐,电影中多次出现的诗文 也是这一整套视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0首诗中,有两首分别引用自胡适和网络作家乐小朵,其余的都是导演杨超自己写的。这些诗单看成色只能说一般,略显拙朴,但搭配画面足矣。

 

一部有着太多精神包袱的电影

 

在故事框架和视听系统已经建构出来以后,《长江图》也并不甘心只做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长江风光片。这部电影会被重视政治的柏林电影节选中,也并不是没有理由。

 

宗教信仰、女性主义、环保主题、失落文明……在一部电影里表现这么多议题既是《长江图》的牛逼之处,也是问题之所在。

 

货船穿过三峡大坝之后,高淳就无法像以前那样,在诗集中标注的地点遇到安陆。在接近尾声的一场戏中,高淳站在张飞庙里茫然望着江面,一个旅行团经过,导游介绍说现在的张飞庙是由旧址经过编号一砖一瓦搬迁过来的。偶尔出现的CG制作的水中巨兽,外型上极像是被很多人认为其灭绝是和三峡工程有关的白鳍豚。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和杜甫“江间波浪兼天涌”的长江都已经不复存在,《长江图》对于三峡工程所带来的改变,态度多少是惋惜的。

 

 

影片中也涉及到了偷运稀有动物的情节,那批谭凯交给秦昊的黑鱼苗其实就是暗示。货船路过秭归,长江的对岸,正在搭建一栋巨型的钢筋铁骨,上面写着“打造宜居之家”。这些类似的环保主题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辛芷蕾的角色所代表意象就更多了,一个反对体制化信仰的禅修者,一个带着一点基督气质,爱一切人也来者不拒的神性女性,以及“长江的女儿”?(在长江的发源地的雪山上,竖立着安陆母亲的墓碑)

 

在这个把抽象化的时空穿梭变得具象化的开放文本中,导演设立了太多可以解读的议题,也不惜用一些符号和旁白反复阐述,想说的太多,同时也说得太多,反而透露一种对自己和观众理解能力的不自信。

 

这并不是一部可以赢得大多数观众的电影,注定是一部爱的人会很爱,不喜之人也会厌恶的电影。它决不讨好任何一种观众,只面对作者自己,选择逆历史的洪流而上。也正是在批量生产的“山寨电影工业品”随处可见的当下,才更能理解到这部在精神层面上回溯长江的电影的可贵之处,以及我们如今的电影基因里到底已经失去了些什么。

 4 ) 我们的长河

柏林电影节上和朋友看完对视了一下,都不好意思先承认其实还蛮喜欢这个电影的,一方面怕显得自己太装逼了,以及确实有很多硬伤。中途不止一次走神,觉得长江好长,跟电影一样长~怎么又来了一站啊~这什么诗啊看不懂啊~三峡大坝开闸这么帅!...等等。旁边的外国妹子外国大叔也确实睡着了好几个。但是毕竟我们不是外国人,中国风啊情怀啊这些词儿非常不想用,随便说几个意象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或者说不定还听说过浮士德:
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
Das Unzulängliche,
Hier wird's Ereignis;
Das Unbeschreibliche,
Hier ist's getan;
Das Ewig-Weibliche
Zieht uns hinan.
一切无常世界,无非是个比方;
人生欠缺遗憾,由此得到补偿;
无可名状境界,在此成为现实;
跟随永恒女性,我等向上,向上。

抛却背诵并默写全文的一些怨念,能凭着留存一点印象在脑袋中展开一幅图景的话,那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影片还不错~如果没有,可能会睡着。虽然激情戏的时候中屡屡想起沈从文先生描写的水手文化,但终究影片要表达的是更禅思更宏大的立意...故而有一种值得原谅的冗长,碎片和莫名。

其实我不怎么愿意看需要调用脑细胞思考的影片,但还是很开心祖国能出这样一个片子,也很骄傲看到里面有西方人甚至港澳台同胞所不太能一目了然的优美层次。我意思是毕竟那些睡着的同学,并不熟悉第五套人民币十元背面是什么...当然如果他们感兴趣,很愿意以此来聊聊中国。不过既然很多德国人自己也没看过浮士德,也不必勉强。

望向尼罗河沿岸之前和现在的样子,望向亚马逊河一直以来的样子,再望向我们的这条长河,不辍时空,浩浩汤汤,“望向东海”,导演霸气。

最后,要是看的话,一定要去有好屏幕好音效的地方,自己电脑上估计两分钟不到就关了

 5 ) 《路边野餐》与《长江图》:两条“失败”的路线

——影像与文本的关系
 
当毕赣尝试在《路边野餐》中创建一种诗-影像,却因为介入过多的“超影像文本”而将影像文本化,最后被迫转变为一种阅读影像;而杨超的《长江图》则因为在空间-影像中埋藏进太多的剧作设计而被迫生成为一种观看影像。前者比后者更为致命,原因在于文本入侵影导致了影像的逃逸与僵化,而一种观看影像看起来更像是弱化的空间-影像。

虽然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诗歌常常被有意地引诵,但诗歌并不是他的电影获致诗-影像必需的借用。在安哲罗普洛斯的大多数电影中,并没有任何诗歌作品被引述,但它们仍然是真正的诗-影像。让影像富于诗意的,不是被纳入视听环境中的诗作,而诗影像本身的运作。表现在塔可夫斯基或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中,是摄影机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在空间中运动。

对于影像造型的能力,毕赣的能力有目共睹。但问题在于,当毕赣发挥他在影像上的天赋之时,同时也在不断地把文本这种杂质引进到影像之中。这不仅表现在他的每部作品都对大量诗作做了直接的朗诵处理,还表现在对于几部作品名字的有意选取:“金刚经”是一部佛教经典的名字,“路边野餐”是他向偶像塔可夫斯基的致敬,(《潜行者》即 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秘密金鱼”是对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互文。还有一些颇能让人忽略却极其重要的异质文本,来自于各类媒体的宣传文案:比如在最新短片《秘密金鱼》发布时在其公司公号上同时发布的对读解作出提示的各类信息。

我们可以把这些异质于影像的文本称为“超影像文本”,不仅因为它们逾越了影像的范畴,同时也没能以合适的方式自然附于影像之上,表面上它们以成功的姿态入侵影像,并伪装成影像的一部分,但实际的情形是一旦观众的观影活动开始运作,影像与文本殊异的感知方式就会产生角力。影像原本所能提供的只是一种感官体验和在这种体验之上生发的极其潜在的感知活动,但当这些文本信息以杂质的形态附着进影像,大脑便开始侵入进来,并占据统治地位。这也是为何毕赣的电影最后所完成的不是如在一般诗-影像中发生的纯粹体验,而是一种解码的活动。

《长江图》的情形有所差别。得力于精致的摄影与长江独特的地理物候,《长江图》原本可以完成一种较为纯正的空间-影像。但与《路边野餐》相似的,由于在影片中设计进过于隐晦的剧作信息(同样将引发一种解谜活动)掩盖了空间这一要素原本所具有的突出地位,反而成为附属为整个故事讲述的背景,被作为一种附带的空间环境来观看。这个相当隐晦的剧情设计只有到后面才逐渐清晰,一开始只提示了男主角在船舱内偶然发现的诗歌手稿和绘制在书上的地图,从而将现实故事与一个潜在的文本相互沟通,营造出一种神秘的观感。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发现导演为了附应这种神秘,让男主角在每处地方所邂逅的都将是由同一位女演员扮演的多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她们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并完成不同的叙事任务。

这是与《路边野餐》颇为相似的情形,浩浩荡荡的长江所展示出的景观被这个刻意营造的故事所掩盖,无论这个故事在讲述后显得多么神秘。它原本应该引向的是直接维系于感官体验的空间本身,而不是在思维介入影像后获得的观看影像。它比《路边野餐》稍好的地方在于,它仍然以传统的模式制作完成,没有将过多的文本介入到影像中,除了片中以字幕形式出现的诗作。此处需要理清的是,当某些人仅以诗作水平的高低来评判电影,显得过犹不及。虽然两部电影中出现的诗作均系导演本人创作,但这些诗作一旦被转用于电影,便有了新的归属:比如《路边野餐》中的诗出自那位叫陈升的医生,而在《长江图》中的诗作则是来自那位把手搞藏在舱室的陌生人,这位匿名的作者完全有可能仅仅是一位业余的诗歌爱好者。

当然,《长江图》也展现出了中国电影中极为少见的景观。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真正创造了一种类似传统中国画的新影像。当船只不断沿着长江行驶,目力所及是水汽浩荡的江面和沿岸于朦胧雾气中若影若现的远山淡影。如果我们有幸曾经欣赏过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话,观影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唤起对一些画作的体验。尤其是其中一幕是对落雨场景的描绘,雨滑落所产生的一根根细线如同在某幅我现在已经不再能记得名字的画作中所着意描绘的情景:一艘孤舟停泊在江面上,处于画面一角,上方则是成直角交叉倾斜的密集雨线。

《路边野餐》与《长江图》虽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最为根本的来自于一种颇为相似的失败经验:未能完成的诗-影像与空间-影像如何被迫转换为阅读影像与观看影像。后者比前者更能被原谅的地方在于观看影像依然处身于电影之内,而阅读影像已经以一种逃逸的方式将影像转变为文本的附属,实则倒置了本末。

 6 ) 逆流而上,江声浩荡……

赶在《长江图》公映的第一天去看了,无他,担心晚了会看不到。到昨日,上映四天票房不到300万,我想,很快影院里就看不到了吧。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看完就想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一直拖到今天。所谓各花入各眼,我写下的,也只是我眼中的长江图,不完整的片段。

0
《长江图》的美,不在明白,在乎混沌,不在懂得,在乎感受。它无可解释,又无尽解释。

1
初看《长江图》时,我并没有看明白电影的故事,只是被震撼到了。开场那种与我无关的陌生感过去后,影像和音乐,某段场景,某个镜头,某一道光,水声波影,纷至沓来地点燃我,触痛我,引我进入它的时空。我无法把这些片段组成连贯的情节,就是觉得很熟悉,像在那里见到过,或许是记忆,或许是潜意识,或许是幻觉,或许是前世和往生。

2
电影情节的主干,是一个男人,沿长江逆流而上,寻找一个女人。这是许多古代诗歌的意象。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国风•周南•汉广》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曹植《杂诗七首》之四)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曹植《洛神赋》)
导演杨超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不断相遇,又不断离别的爱情故事,存在于一条时间之河上,开始是我在长江头,君在长江尾,结尾依然,只是互换了位置。
而世界上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寻找和回归的故事。

3
主人公高淳继承了刚去世的父亲一艘锈迹斑斑的货船。狭小的舱室里,铁片搭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他抽烟,有时看书,有时在昏黄的灯光下写什么……这个男人仿佛来自八十年代,失败的文学青年变成了失败的文学中年。
多数时间,他很无聊,不知道在干什么。直到有一天,在停摆的发动机下,他发现了《长江图》。那是一本手抄诗集,是一部地图,是一个暗号,一串密码,是时光机。
他找到《长江图》,就找到了此生旅程的钥匙。

4
诗集写于1989年。那一年海子卧轨自杀。那一年,高淳遇见安陆。周治平有一首歌,在遥远的过去的时光里我曾经常听的——“明天会是怎样的一个未来,我们像是孩子似地满心期待,但是原谅我稍稍地走开,因为我把心遗落在1989……”
那个年份给一个希望的年代画上了绝望的句号。那一年与后来的三峡大坝互为因果。

5
高淳的货船行过三峡船闸,是电影中最令人恐惧和窒息的部分。三峡大坝壁垒森严,幽暗肃穆。这个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高高在上,截断数千里大江,视脚下一切众生如蝼蚁。船闸升起降落,铁锁铰链摩擦的吱嘎声尖锐刺耳,直欲撕裂神经。
12年前,杨超在长江采风。那时长江还时常奔涌。“那是长江最健康的状态。长江最健康的颜色是黄色,从上流裹着泥沙下来。现在太多静水了。水流也很清,这是反常的。”杨超说,“没有了风浪,长江就没有情感。”
大坝建起之日,长江就死了。

6
长江支干流电站大坝林立,江中曾有多种洄游鱼类,它们长大后要千辛万苦游回到上游的故乡产卵,但已没有回去的路。其中中华鲟是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平时生活在长江口外近海水域中,夏秋两季,它们逆流而上三千多公里到故乡金沙江产卵。我看过一份长江鱼类资源的报告,里面说,当年葛洲坝建成时,上溯的中华鲟成群结队跃起,撞向大坝,头破血流。此后,数量急剧下降,自2013年后,再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产卵。
高淳船上的货物是一条从未露面的鱼,托运人很神秘,不知是黑道,还是官商。在电影将近结尾的镜头里,有它在水下划过的巨大影子,形似被称为“长江之神”的白鳍豚。天天抱着酒瓶的老船工说,把它放了,长江就活了。
现实中,白鳍豚已绝迹多年,专家说是“功能性灭绝”。

7
高淳驾船像中华鲟一样逆流而上,寻找一个叫安陆的女人,她是妓女,妻子,情人,修行者,或者,她就是这条江的魂魄……她住在长江边上,她说,这是我的长江。
这一段旅程,交织着壮阔,魔幻,现实,奇崛,迷离,阴郁,铭心入骨。
这一路,安陆时隐时现,镜头里永在的,是长江的天光水色,浩荡激流。
最终,他失去她。穿过时空交错的缝隙,他撕碎了那本诗集,他说你不必再去经历我所经历过的一切。无论怎样,我们总会失去彼此。
最终,他拥有她,经历过她的峰峦村镇,领略过她的无限风光,记住了她存在的历史。“他爱她,所有痛苦、低贱和荣耀的时刻。
所以,这部电影叫长江图。

8
傅雷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部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据作者的自白,说它有如一条河。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是全书底象征。所以第一卷第一页第一句便是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包藏无限生机的”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9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现在他结实的身体象一块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圣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松树上;松树屈曲了,他的脊骨也屈曲了。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长时间的嘲弄他,笑他。随后,黑夜来了。他们厌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经走得那么远,再也听不见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只听见孩子的平静的声音,——他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绺头发,嘴里老喊着:“ 走罢!”——他便走着,伛着背,眼睛向着前面,老望着黑洞洞的对岸,削壁慢慢的显出白色来了。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0
杨超说,我曾经站在船头看着面前那种无边的黑暗。当你的眼睛适应了黑暗,能分出水纹和和远处的山的铁青色,黑暗被分成了很多层次。
傅雷说,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感谢那些为光明与黑暗书史作传者。

 短评

寒江烟渡,惊起一滩欧鹭,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摄影美得心颤,光束照进暗夜潜流如神迹显现;他带着漂泊的灵魂(长江的旧精魂)渡过漫漫冥河,她在每个港口守候,却依然无法修得同船渡;幽灵船驶过三峡,灵魂出窍,如是我闻。

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也有些许生硬与讨好,但杨超胸襟气魄明显更为开阔,远山如黛,清冷孤绝,独行寒江,海潮至此回头,余路只能逆流而上,本身已然具有粗粝的浪漫诗意,凭借无意中拾得的诗集,打通了人生、历史与地理隔阂,实现三重穷源溯流,过三峡大坝科幻惊悚感神来之笔,白鳍豚声呐悲鸣,红尘凡俗之苦如影随形

6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山河水域才是真正的主角,流动着的行歌溯回,关于诗关于旅程关于消散的记忆关于长江的逻辑。导演将每一个游魂妥帖安置于江流,也将每一处韵脚轻藏在影像。没有神灵让人信服,所以需要一个女性。没有流逝可以逆转,所以需要一部电影。

7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感觉能拿摄影奖

12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三峡控、长江控真的受不了那些从未见过的视角和影像,无边的江面、开闸的大门、两岸的叠山……又长又大又宽。过闸时缓缓升起的水面,如晨勃的丁丁沉重挺起。消失的荒洲,遗弃的孤岛,是欢愉后最迷幻的空虚。“他爱她,所有痛苦、低贱和荣耀的时刻” 相遇,恢弘如同命运。

1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渺小与宏大两种叙事并行与长江之中,她从头走向尾,他从尾找到头。用一条江的时间怀念一个人,而人像承诺一样、像水流一样、像历史一样,终是寻不回了。

1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电影不太够,摄影来凑。。其实就是空虚迷茫想靠把妹解决嘛,放在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敏感年份下(顺便:其实不必这样吧,电影一不当心被封咋办呢...),再放一个忧郁的秦昊,于是弄出一点娄烨那部禁片的味道... 不过李屏宾的摄影的确不是盖的,非常美

2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拍长江的男孩运气总不会太坏。

2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看简介很写意很有看的欲望。上影节终于看到了。景很美,新旧长江时空交错,感觉故事主要在讲景和物,并不是人。缺点是旁白太多了点。

27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路边野餐太好看了

30分钟前
  • 洛的来
  • 还行

3.5星,路边野餐有钱了以后……

35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宾哥现在真是不挑活儿,不过这片的摄影他只负责了大部分,并不是全片……导演的话,我只能说,野心可以有,但是也要明白自己的能力够撑得住多大啊omg……隔壁野餐说实话强多了

39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还行

近来大陆文艺片的三要素:佛经、诗歌和旅行。

43分钟前
  • 九個9
  • 较差

八零末一代颓丧低落症候群知识分子的沿江还魂游。诗歌、性、情爱、吊丧包裹着的内心悲沧,在最后一刻依然无以释怀。旧世界素材群像延伸出这个国家民族的时代苍凉,而三峡区域的整体失魂与缺席,即是游魂流离失所的现状,亦是世纪罪证的另一个犯罪现场。罕见的华语独立电影工业代表作。

45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遮遮掩掩、不伦不类,不是所谓“疯狂的叙事”而是“分裂的姿态”,在并不恰当处削弱正常叙事性,摆出了拒绝观众的姿态后,又用拙劣文字热切倾销阐释自以为高深的隐喻,企图最大理解。十年真的是残酷卓绝的创作历程,然而与其淹没在自己的洪流里,丢掉了尚好的立意与宏大的视野,不如及早上岸。

47分钟前
  • 朱马查
  • 较差

《长江图》与《路边野餐》展示了两条不同路线:未能完成的空间-影像/诗-影像如何被迫转换为观看影像与阅读影像。

5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看完也说不上来的感觉。但就是喜欢沉沦在这样的摄影、画面与诗句中,昏昏沉沉,就算睡去也不觉得可惜,似乎梦和影像有了重合。诗与航线,女人与执念,结束也可以是起源。

53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万寿佛塔里,佛不能让塔内落雪,却能让信仰本身成为神迹;巫山新城内,人可以把每处物品复原,却无法回溯江水漫过的土地;白鱼引来杀身之祸,黑鱼却能祭奠魂灵。安陆是一场逆流时间的艳遇,长江是一段沧桑变迁的征程。一本意味深长的诗集映刻着一代人的迷惘,一处功过难辨的大坝截断了一个民族的心率。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提前鉴定了《长江图》,语言好剧本好,一组诗,旧长江和新长江两个时空交叠,“她”是个姑娘,寓意却是这条沧桑女人河…所以主角不是人,是景和事,涉及信仰。有一个缺点是旁白太诗意也太多,情感都被讲了出来,角色的表演空间也就小了。柏林基本演技奖无望,摄影奖极有实力拿。私人很喜欢。

58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故事性支离破碎,简直就是灾难。但好在胶片拍摄的质感简直好到哭,水面上的雾气氤氲,层层叠叠的山峰,船舱的锈迹斑斑,冷暖色调的交融显得非常迷人。。。镜头非常好,但有几处好像有点瑕疵,像是“卡带”一样的感觉。

1小时前
  • 余小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