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队

剧情片美国 / 日本 / 法国1990

主演:Ady,Cohen

导演:萨比格尼·瑞比克金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管弦乐队 剧照 NO.1管弦乐队 剧照 NO.2管弦乐队 剧照 NO.3管弦乐队 剧照 NO.4管弦乐队 剧照 NO.5管弦乐队 剧照 NO.6管弦乐队 剧照 NO.13管弦乐队 剧照 NO.14管弦乐队 剧照 NO.15管弦乐队 剧照 NO.16管弦乐队 剧照 NO.17管弦乐队 剧照 NO.18管弦乐队 剧照 NO.19管弦乐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17 15:59

详细剧情

1990年,Zbigniew Rybczynski以肖邦、拉威尔等人的音乐为素材,为日本市场制作了一部HDTV的节目叫做《管弦乐队》(Orchestra),这个节目曾经获得很多奖项。这个节目是由美国的PBS在他们大型的系列表演中用标准的分辨率播出的,因为当时HDTV还没有普遍被使用。这个有十年历史的HDTV电影至今仍然在美国经典艺术频道Showcase长盛不衰地播出。

 长篇影评

 1 ) 音乐该有火焰一样的颜色

乐器知识介绍伪纪录片?更像吐槽大会😄

采访的形式,大段对话,或者说是独白。

没有点乐器知识观看是有点门槛的!

每个人性格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乐器,或者说是被乐器选择。

有的爱到深沉,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血骨;而有的人,只是谋生工具,甚至嗤之以鼻,带着深深的怨恨。

所以,最后会上演一出闹剧也不意外。其实也没太搞懂,他们是与指挥家对抗,还是与音乐本身对抗?或者是社会缩影?对抗体制?

反正就是“艺术家”们的大型闹(罢)砸(工)现场!加上伴随而来的摧毁式“地震”?好不热闹🙂

小提琴手说:小提琴或者是音乐磨平了他的棱角?让人回味。

指挥家在休息室的一段独白,全片最爱!

「我指挥的时候总觉得很蠢,好像我死了,像个鬼魂,哦,不!这段剪掉!」😂或者,这才是他的本心!因为不能和谐共处,而厌倦了这一切!

可我还是相信,音乐始终是可以治愈人心的!

影片最后,没悬念的乐声再次响起,指挥家在废墟中继续不断咒骂:「我要音乐有火焰一样的颜色!先生们,我们再来一遍!」

帅的👏

 2 ) 管弦乐队的彩排

《费里尼画传》说[管弦乐队的彩排]是[舞国]和[月吟]的前奏,并这样写道:“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群体生活的主题,风格依然充满巴洛克式的夸张,并延续了费里尼一贯的洞察力,情节意在影射导演心中的现代危机感。它是对社交生活和政治生活那种世界末日般的讽刺”。

这部只有69分钟的荒诞喜剧在封闭的排练室完成,剧情就是一次管弦乐队的彩排,或者是一次电视台拍摄的彩排实录,一部伪纪录片。

开篇摄影机在室内游走,它捕捉到的是管弦乐队在彩排前的日常:听足球广播、调情、斗嘴、吃饭。在这里,摄影跟随现实,让这些日常生活琐碎以白描的手法自然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当摄影机对准乐队的乐手们时,拍摄手法依旧是现实主义的。可是,因为人物在采访面前的伪装,这部“伪纪录片”就失去了所谓的现实客观性,这明显故意的。在费里尼的观念里:“摄影机与物体之间,永远要加上创作者”,这也是他与同期新现实主义大师们的最明显不同。所以从这里开始,原本规矩的镜头运动开始变得狂野起来。

表面上这群管弦乐队成员之间的争吵是为自身所演奏的乐器正名,但诸如“长笛是鸡巴”、“小提琴是诱惑人的婊子”这样的话语代表的是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毋庸置疑这个管弦乐队是时代的缩影,一个微缩的社会。

此外,这些人物的性格与他们所演奏的乐器相对应。弹奏钢琴的人滔滔不绝,大提琴演奏者为人低调,吹长笛的女孩热情活泼等等。他们中有被音乐所带来的欢乐包围着的人,也有表面过于张扬但内心寻求他人认可的人。这些人物的性格设置体现出费里尼电影中的两大要素——狂欢与孤独。其中竖琴的演奏者——一个身材走样的中年妇女是塑造得比较精彩的人物。她沉溺在幻想之中,称弹奏竖琴的机缘是一场梦。面对来自乐队其他成员的嘲讽,她不以为然,在狂躁的气氛中依旧固执地自我沉溺,仿佛具有天然的防御性。

很快,这样一种假装闲适欢乐的气氛,被指挥员的到来打破。这个指挥员偏执古怪,他站立的位置象征着文明秩序中的权威,言语中带有说教性质,态度也极其恶劣,甚至有点神经质,是费里尼电影中常会出现的疯子减弱版。精神分析认为,文明的病变是引发个人的精神病变的根源。在记者针对他的单独采访中,这个穿着循规蹈矩的人哀叹旧有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他滔滔不绝在镜头前说起从前人们对于指挥员的尊敬,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处境:“指挥员就好比牧师,必须要有信诚者,但现在所有的信众都变成无神论者。”

因为指挥员与乐队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排练告一段落,指挥师躲进房间生闷气,人们在排练室的角落里喝酒。接下来是一个爆发性的高潮,不满管制的管弦乐队成员们在墙上写着“打倒指挥员的标语”,朝标语扔脏物,砸烂墙上古典人物画像。一个安葬着皇室成员的古老建筑变成了现代炮火的战场。人们斗争的焦点早已从指挥师身上转移到了平日里斗嘴的同事。斗争升级,情况愈演愈烈,人们之间相互殴打,男人对女人施暴,有人甚至拿出了枪。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这是一场以对传统秩序的反抗为名义的集体性狂欢,是对肉体力量的激发,是与理性的天然对峙。少女嘶声裂肺,方才还文质彬彬的老男人正举臂呐喊,前后两种落差说明的不是人们的虚伪,而是在强调潜藏在人们内心的爆发力。

既然是即兴发挥的狂欢,也极其容易被另一个强大的力量所规训。当墙面裂开,一个黑色的巨大球体出现时,每个人都沉默了,他们重新拿起了乐器,恢复了理性。这个球体象征着宰制力强大的现代文明,让人联想到费里尼1973年的电影[阿玛柯德]。发了疯的欧吉叔叔爬上枯树撒野,谁也不能规劝他下树。可是当疯人院(规训力量)的医护人员出现,他的疯态即刻停止。在这部电影里,非理性的狂欢最多是造反,永远不可能变成革命。这就是1978年的社会政治现实,人们可以抱怨,可以反抗,却丧失了颠覆的力量,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精神压抑。

和[大路]、[卡比利亚之夜]的结尾一样,[管弦乐队的彩排]也收尾表现了费里尼电影里一如既往的绝望和孤独。疯狂戛然而止,人们站在方才的废墟中,听从指挥师的命令开始了演奏。当短暂性的狂欢结束之后,他们必须为了保全工作而恢复常态,被生活所折磨,不得不忍受着煎熬。规训是他们的宿命。

[管弦乐队的彩排]就风格上来说,看似玩乐荒谬,但在主题上却比费里尼之前的[阿玛柯德],甚至是之后的[月吟]更严厉和更具有批判性。他抛除了与新现实主义唯一的联系——温情脉脉和仁慈心,对意大利人民的虚伪和矛盾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当假想的和谐之声停下之后,指挥师忘记了方才狂欢时所感受到的死亡与恐惧气息,他和之前一样严厉地批评所有人,像是轮回再次开启。片中所提出的问题永远没有被解决的可能,是对所有意义的否定之否定。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说明

文 调反唱唱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3 ) 05年时的一些记录,在这里存档

它虽然不是Fellini最好的作品,但这部记录短片却像是一个精致的小品。片头展示部分是大街上喧闹的声音,回到排演大厅时,那些排列整齐的乐谱架子优雅而有序,两个不同的世界只有一堵墙隔开。我们看到那些在金色大厅正襟危坐的乐手,此刻同样有着平凡人的缺点与丑陋习性,当然更有人和人之间各种各样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寻找和谐就像是不同的乐器寻找共鸣。一场革命的洗礼之后,巨大的铁锤打通了两个世界,暴怒的指挥家,垂头丧气的乐手,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那些乐师对自己乐器的描述很动人,由此它们被人性化了。这是Nino Rota为Fellini所创作的最后一部电影配乐,电影拍摄于1978年,Rota去世于1979年4月。

电影音乐“忠实”记录了电影的音乐,而这些乐师们有些忧愁的口吻也让我不由自主地断续记录以下......

钢琴:钢琴就像皇座上的国王,不能动,你得自己走到椅子附近去鞠躬。它是皇宫的乐器,有钢琴的房间才象样。
 
长笛:长笛是一件精巧的乐器,与人类的声音最相似,即便他们说大提琴,萨克斯,还有鼓也都很有趣,但它们更像是乐器,只有长笛才有人类的音质,神秘的声音。它还能训练野兽,太阳神不是用长笛唤醒死者吗?它是有魔咒的乐器。
 
长号:长号是独一无二的乐器,声音庄重,用温柔告诫人们,而且滑稽。它是天使的乐器,在文艺复兴的画中,你可以看见天使吹长号。长号的声音是寂寞之音。
 
鼓手:钢琴喋喋不休,小提琴流血,鼓有幽默感,很友好。那不勒斯人有很强的节奏感,他们是最好的鼓手。管弦乐的鼓手令乐队高兴,节奏可以帮助指挥放松,甚至双簧管也忘了它的忧郁,开始笑起来。
 
大提琴:它是最基本的乐器,但是它更接近是理想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忠诚。不像小提琴,小提琴诱惑人,但欺骗人,而且女性化。大提琴是慢性的忧伤。
乐器不会背叛你,这是肯定的,一旦它选择了你,就永远忠诚。
 
小提琴:第一小提琴是管弦乐队的心脏,是真正的主角。它是管弦乐队最男性化的乐器,当不幸有一个不跟节拍的指挥,一个没有权威的指挥,我们马上就可以辨别出来。当他一到指挥台上时,举起指挥棒,这第一小提琴就控制整个场面,引导乐队,实际上是替代了指挥。小提琴帮人赶超时间,发现不协调之处。
 
竖笛:它泄露了我家乡的雾,波河流域的一个村庄,从现在的八月到明年的四月,一片弥漫,钟塔消失了,学校消失了。
 
小号:它是真正神奇的乐器,不仅仅因为它的不可思议,可能性,有一个喇叭让你冒险演奏不可思议的音乐杂技。不,它的特别之处是它可以表达你心中的思想,快乐,忧伤,寂寞。喇叭是通向更深层次的护照,只有演奏它的人明白这充实的层次,一切变得更凝练,更壮观。
 
大号:当时我没有选择大号,是它选择了我。事实上,大家拒绝它,而它却令我感动,可怜的大号,像迷路的狗。我觉得我与它相似,悲伤,孤独,像我一样笨重。我们要聚在一起,我们做到了。我做得很好,这是命运。我喜欢它,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世事不好时,我们去窗边看月亮,独奏一曲Verdi的音乐。
 
双簧管:双簧管是高贵的乐器,是中国发明的,是所有乐器中最古老最难的乐器,也是最微妙最孤独的。双簧管手被孤立,嫉妒,被人讨厌,但是管弦乐队得买它的帐,因为它制定法律,在最高音和最低音之间建立和谐。由于这个优点,小提琴讨厌双簧管,双簧管讨厌小提琴。它是有灵性的乐器,演奏它的人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来自内部的想象力会帮助它察觉声音的颜色。
 
竖琴:竖琴于我而言,代表人。没有了竖琴的房子,我不会住在那里。如果我知道它不在隔壁的房间,我会睡不着。有时手指在上面滑过,我似乎听到它的声音,也可能是风。竖琴是我的生命,不仅仅因为它是我所拥有的,而且它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朋友。我一直独身,没有男人,没有任何人,只有竖琴。我们互相信任,谈话,它回答我,我很感动,言不尽的快乐和悲伤。通常,它给人信念,让你开始意识到其它元素的存在。有个孩子曾经问:音乐结束后,它会去哪里?只有孩子才会这样问。
 
指挥:音乐存在吗?不存在,那么世界也不存在,只有我们的习惯存在。
当我指挥时,我拥有整个世界,我是国王。想知道我的真正感受吗?就像军士要踢每个人的屁股一样,但荒唐的法律使我不能成为军士,可我们已经利用了我们的优先位置。古怪孕育才华,我曾经叫一位音乐师取下他的戒指,钻石的光芒令我烦躁,这似乎很古怪,但这或许是一个非凡的艺术家领导其他人和翻译交响乐最重要的资本。现在这项特殊的资本对于一名指挥来说变得很有竞争力。
我记得我第一次上指挥台,我的第一次,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前面一片寂静,当我指令开始,我突然充满感情地意识到,我的指挥棒与乐队的声音系在了一起。它的声音从我的手中出来,使乐队爆发出沉寂又回到沉寂,这声音像海中的波浪和我的手一起升起,像小鸟的翅膀一样穿过天空,当我的手落下,这和谐的声音又渐渐回到沉寂。现在大家平等,我应和第一小提琴手相似,所以我习惯了狂暴。你是指挥,但这个词不再有意义。真正的指挥就像是牧师,必须要有信仰。我记得科普伦斯基,我伟大的指挥家“我首先是一个小提琴手”。当他在指挥台上时,一片寂静,他只会无意地向四周看看,但他已知道,眼前的每一行乐谱。他已音乐人格化。我们带着敬意跟随他,执行圣餐的礼仪,把酒变成血,把面包变成肉。你笑?我希望你不要。音乐永远是神圣的,音乐会就是群众。我们被迫忘记一切的忧虑,在他挪动指挥棒的第一刻,只有呼吸声和我们自己。我们的乐器是唯一重要的力量。然后他开始了,没有什么比他的权威更美,一想到误作礼仪,我们就颤抖,压倒一切的感情,我们能感觉到这无尽的快乐。快乐在倒向观众,他们一动不动,屏住呼吸。我们不看指挥,没必要!我们知道他在那儿,我们感觉到他在我们体内,我们与他存在伟大的爱。
你能看见的爱现在消失了,我知道我的乐师不相信对方,疑心毁灭信心,于是缺乏尊敬。怨恨,因为有的东西消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我们就是这样合作演奏,被双方的仇恨连在一起,就像一个毁灭中的家庭。

 4 ) 隔阂让我们永无宁日

极简单的故事,讲述意大利电视台录制一个管弦乐队某晚的彩排。现场乌七八糟、混乱不堪,各乐器手,乐手与指挥之间都充满不和谐的对抗。愉悦的合作、和谐本是交响乐团的基础,否则再优美的乐曲也只能演绎得一塌糊涂。影片主要由对话组成,导演借由乐器手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夸夸其谈和大家对乐队指挥专横不满的抱怨宣泄,暗喻各人不同的个性正像各种乐器不同的特色,讽刺人类社会争执不休的常态来源于隔阂猜忌和互不相让。虽则影片主题深刻,但现在看来难免生涩沉闷,倒是费利尼的长期合作伙伴,意大利配乐大师尼洛•罗塔的配乐为本片增色不少。

 5 ) 一个关于人类社会和政治的悲观寓言

费里尼1978年的《管弦乐队的彩排》说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

一个古老建筑的大厅里一个管弦乐队在彩排,音乐家各色人等,音乐参差不齐;

工会的怂恿下他们放荡形骸,胡闹不止:

指挥无可奈何只能放乐队休息。可是20分钟后等他回到大厅,彩排场所已经变成了狂欢现场,激动的乐队成员喊出了“打倒指挥,乐手自由”的口号:

乐队胡闹之时,突然整个大厅震动起来,墙壁被一只大球撞出一个大洞。面对行将倒塌的屋子,胡闹的乐队成员傻了眼,他们一个个捡起乐器,重新开始演奏。

而指挥又开始了对他们的大喊大叫:

这部70分钟的电影到底要说什么?

熟悉费里尼的观众会了解,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赞同革命的左派知识分子。《女人城》里他曾经刻画过女权主义的荒谬,《罗马风情画》里他也反讽过露天做-爱的嬉皮。

而到了《管弦乐队的彩排》,我相信他拍出了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和政治的寓言故事。

这个构成奇怪的乐队,自然就是人类社会的象征;音乐代表人类社会的价值和秩序,而他们所处的挂满音乐先贤的大厅,则暗指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费里尼经历过二战,六七十年代又亲历意大利社会的各种革命和左派思潮,这些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踪影。这个每个人各行其是的乐队,活脱就是当时一盘散沙的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一时,左派革命甚嚣尘上,传统价值衰落枯朽。

而乐队成员们的狂欢,则指向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无疑了。

这时房子的震动代表社会秩序正在崩溃,打破墙壁的巨锤按费里尼自己的说法,代表对人类价值的反动。这些破坏性的力量足以制止所有自-由主义的狂欢,让每个人噤若寒蝉,甘于服从他们的指挥,也就是手握权力的统治者。

而最后电影结束于指挥的嘶吼中,让人怀疑也许费里尼让指挥象征的,是集-权主义和法西斯。

也许费里尼想说:自-由主义与极-权政治仅仅一步之遥。

说到这里,可以看出来费里尼对人类政治的悲观。他似乎要用这部寓言式电影展现一幅图景:传统价值正在衰亡,自-由主义正将社会引向无边的混乱,而混乱最终只会带来独-裁和专-治。这,似乎正是人类社会无法摆脱的宿命。

那么《管弦乐队的彩排》也许就是《1984》?费里尼也许就是乔治•奥威尔?

他们发出的,也许就是同样的警示。

 6 ) 一屋闹剧见天下

《卡比利亚之夜》,费里尼完成了一次对新现实主义的升华之作,之后的作品犹如一位文学大师灵感开光一样,文采飞扬、如痴如醉,想象力在镜头面前无拘无束地游动,联想到了李白的豪放和自由情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想,在文学领域为电影业的费里尼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李白。《八部半》之后,费里尼的片子注重个人回忆的色彩为自己影像的表达找到了突破口,童年的回忆、现实的困顿、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等等,一次次被搬上了银幕。貌似我们可以用精神分析来读解费里尼电影,进而了解费尼里的精神世界,但是大师毕竟是大师,其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着实非常人所学。
该片亦是一部带有实验探索性质的象征式作品。影片描述了一支管弦乐队的彩排情况,期间种种矛盾冲突,乐队成员口角、指挥与成员不合等等,最后经历一次外部冲突的影响,乐队在指挥的带领下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演奏。前部分有点故意模糊影片的表现方式,将电视台拍摄引入话题现场却始终不做电视台的现场交待,用类似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纪录乐队成员的言谈感受,同时又有很重的编排表演的成分在内,所以难以界定这是纪录片还是电视专题片,疑惑是一部剧情片。这一切随着室内停电而发生转变,电影中的停电往往象征着现实世界无法正常运作周转,乐队成员无法忍受指挥的苛刻要求而发生暴动级别的抗议,口喊不要指挥要音乐表现的自由,在墙上乱涂乱画,甚至内讧……突然的爆发式情绪一下转变了之前的表现形式,镜头变化快速、演员表演夸张、音乐节奏急促……费里尼用这种前后影像的强烈对比来迅速完成影片的象征意义的表达,原来乐队彩排的种种冲突不合象征着人类社会的矛盾,要自由,不要约束,推翻指挥台,抬上节拍器,进而又被推翻,建立又不断被摧毁,各派为自己的利益和信仰而斗争。同时,费尼里企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丰富地表达人类社会的这种争斗。首先乐队彩排的地点是一间历史悠久的老教堂,里面埋葬着几位封建时期的主教,同时又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头管理,这象征着这是强调秩序等级的环境,同时乐队成员出场时,镜头详细纪录了那位90多岁高龄的老成员,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其它老人,于是我们见到是一支包含各个年龄阶层的乐队,可以肯定的是成员都是成年人,于是乎接下来的就是一场成人游戏,上演着各种你争我斗。在青年成员疯狂暴动时,几个镜头表现了老年人的反应,他们脸上大多惊愕,安静地坐着张望,一如社会动乱时老者的表现,有心无力,只能静观其变。
费尼里对人类社会争斗是愤怒的,还略有讽刺意味。当这个密闭的空间遭受外来不明物的袭击时,成员团结了起来,放下心中的不满和成见,救护伤者,又在废墟上演奏出了漂亮的一曲,但是影片结束之后,字幕出现,旁白还是指挥在挑刺,貌似这是种不变的循环,人类只有受到共同的灾难才能放下分歧团结起来,等到灾难过后又争执不断。于是,这是部好看的带有象征人类社会的实验探索片。

 短评

不同于高畑勋《大提琴手》中一片祥和的乐队排演,费里尼镜头中的乐团充斥着敌意、轻蔑与自我,在这个曾经的墓地上,人的异化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谈起音乐的同时也在回望过去,热爱抑亦或厌恶都化为一种反叛,最终如《小丑》结尾一样达到了癫狂之境,人性深处不能被控制的控制欲在镜头中悄然放大。

7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每种乐器都各有特点,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意识和思想。当乐队成员联合起来反抗指挥时,会怎么样?# 每当我泄愤时,就会到处买房。

11分钟前
  • xoyabc
  • 推荐

本片是费里尼晚期集幻想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杂糅的一部典型风格化作品。全片是一个意涵丰富的诗化寓言。全部场景被放置在一个封闭式的墓地/厅堂完成。这个满载着音乐悠久历史和辉煌传统的密室实际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它其间的所有因素及其发展都与人的普遍行为及未来出路有关。

14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味道着群体生活的主题,风格依然充满巴洛克式的夸张,并延续了费里尼一贯的洞察力,情节意在影射导演心中的现代危机感。它是对社交生活和政治生活那种世界末日般的讽刺,是《舞国》和《月吟》的前奏。”——《费里尼画传》

1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管弦乐队,形形色色的乐手,信仰各自的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色,有些和谐相处,有些敌对反感,彩排成了一场社会实验或是缩影,指挥如神俯视人间。政治理念、革命冲突、信仰崩塌,如同教堂的演奏厅摧毁,所有人终于脱离失心疯状态,尝试完成了一次不尽如神意的演奏。“Again!”指挥最后说。重建的开始,但可能只是一切重演。

20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1.方寸之間卻昭顯人類的本真面相,和絃協奏下的雜音紛雜,各自為政的樂隊成員彼此對撞,言語衝突引誘最終的肢體對抗,暴力的癲狂之舞,隱喻人類的絕望處境,自私自利下的對立與毀滅慾望;2.不同樂器代表不同的人格,或奏出和諧,或導致噪亂;3.毀滅和死亡恐懼並不能引人反省,依然固我;4.第一部費費。

22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从艺术天堂到革命地狱,在废墟中重建,费里尼仅用短小的一部非职业演员封闭空间内乐队排练的伪纪录形式,就勾勒出意大利近代历史的变迁,甚至人类社会秩序的演变。指挥一角的塑造,也可认为是独裁政治,或者趋于一种宗教和制度,像神一样的心理寄托。领袖和上帝之间只有一面之隔。资料馆修复版。

26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對於當下義大利情勢的悲觀主義式濃縮與再現:反抗德國指揮、階級鬥爭、腐敗、缺乏共同目標、自私自利。毀滅之後,希特勒式命令。

28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4K修复,真任性的伪纪录。堪称Fellini一次有理有据的自我辩护,对于外界冠以的“片场法西斯”恶名,Fellini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与答案,而且是以管弦乐队的彩排的戏谑形式来表现的(乐队指挥与电影导演本质简直是一样的),某种意义上,导演与演员(乃至整个拍摄团队)的关系始终都是冲突矛盾的。看得出Fellini心中的无奈委屈,为了达到拍片理想效果有时简单粗暴也在所难免,被训斥的拍摄团队也会像这支管弦乐队一样怨气冲天甚至激烈“反抗”……最好的结果就是乐队指挥(导演)与管弦乐队(演员)互相理解完成创作过程,最后废墟上的彩排场面似乎寓意着一种和解,但一切又绝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费里尼百年诞辰放映.资料馆留影#

32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每种乐器都有其灵魂和品格,乐手访谈的表达更像是形容每个人形影不离的挚友。乐队就像教会,每一次演奏就是一次弥撒,旧秩序的崩塌是一次强烈的政治讽喻。为啥费里尼的每部电影都这么热闹啊,哈哈😄,这部太短了,没看够!【资料馆·费里尼百年诞辰纪念修复影展】

33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前半像是各类乐器介绍,每位乐手都在强调自己的重要性;间隔后的动乱造反、大锤撞破墙壁、在废墟中团结的情节明显是在象征人类社会。配合下年代,1978年同期的中国,全中。

36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打击乐与弦乐之仇,竖笛空气入脑成妖怪,孤独大号选择了孤独胖子,双簧管能带人逃避现实,尼禄和天使让她迷上竖琴,第一小提琴甚至节拍器都能取代无能指挥;黑道工会争平等,无政府音乐求自由,古典结构的独裁崩塌后,剩下一片虚无茫然……费里尼的保守主义美学反抗寓言,也不赖?

4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费里尼这样评价此片:“在今天这个结构组织崩散、价值指针消失的世界,每个人对其周遭的混沌、病态、邪恶都会有所反应。我们把我们个人的病理笼统化,将我们的恐惧、欲望一股脑投射到周围的一切,管它是电影或一件事。也许从那部电影呈现出疯狂的情境、坠入非理性范畴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有这种种反应出现。因为那个情境如此骇人,所以我们就以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疯狂来反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像在独裁政权之下一样。所以一切就像在兜圈子。”短短70余分钟,竟有如此精彩的起承转合,从隐忍到暴动,直至废墟中回归原点的“重建”,宛如人类社会进程的缩影。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乐队也是一个小社会,对乐器特色和性格的介绍有点意思——小提琴讨厌双簧管,是的

47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主题深刻 非常寓言 过程沉闷 配乐不错 要看懂这片子还是需要一定的交响乐知识D

50分钟前
  • 周鱼
  • 还行

以为又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纪录片罢了,不同年龄与背景的乐手或真情流露,或戏谑调侃,关于乐器的爱恨,关于自我的探寻,还有社畜最该感到震颤的当头一棒,即再奏一遍都被认为是加班,而工会在撑腰。谁知种种罅隙突然大肆张裂,破开一个非理性的疯癫狂欢,叫这乐团影射神隐的人间,宣泄化作原始欲望的碰撞,无人能逃,也无人想走。从静到动再到静,一阵清醒,一串咆哮,灰头土脸地重建所谓的高雅与和谐,简直荒唐又窒息。小小格调几番嬗变,有料。三星半。@资料馆

5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意外很喜欢。之前我以为不会给晚期费里尼五星了。70分钟的凝练篇幅,完成的却是人类社会的宏大寓言。在老一辈乐手那里,我们能捕捉到他们的职业尊严和对艺术的敬重;而对新生代乐手来说,演奏者的创造光晕早已湮灭,只是一份需要等待打卡下班的工作。自甘庸俗堕落可以混同成反抗权威的激进姿态,终于演变为用暴乱来对抗指挥。但当旧世界真的为铁球摧毁,人们置身于教堂的废墟中,又茫然无措渴望单纯和谐的回归。指挥家带回了秩序,却也唤回了独裁。问题无可解决。竖琴手是费里尼最欣赏和同情的人物,于是他让她成为了唯一的牺牲品,以提示我们失去了怎样宝贵的事物。现代社会,甚至连艺术都拯救不了我们。重来又能改变什么呢?p.s.来自费里尼的自嘲:你觉得八部半是个精神分析电影吗?以及周董的不能说的秘密结尾对本片算是致敬吧。

58分钟前
  • 奥兰少
  • 力荐

Nino Rota的音乐。管弦乐队恰似电影剧组。革命一段真好看。电视媒介。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乐手/乐器在乐队中的争吵,个体对于集体/权威的反抗,却如同乌合之众一般,最后在毁灭面前终于合体也逃不过指挥最后常规的痛骂,对于某些意识形态与体制非常有隐喻。

1小时前
  • 451½°F™
  • 推荐

费大师一部以小见大,依旧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间游走的有趣小品。

1小时前
  • 朱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